•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新書推介——《當經濟學遇上生物學和心理學》

2010-12-16
閱讀:

随着學科間的相互滲透,經濟學逐漸成為一個交叉領域。随之而來的研究成果不斷改變着人類對自己經濟行為的認知。新近出版的邁克爾·舍默的《當經濟學遇上生物學和心理學》一書,就是有關行為經濟學和神經科學的一部佳作。它彙集了著名心理學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生物學傳統理論的精髓,着力探究人類經濟行為背後的心理因素與人類經濟行為的本質。

在本書中,舍默用進化論來闡述市場發展的過程,然後用心理學理論剖析了市場内部所發生的經濟行為的本質;市場是進化的,随之進化的還有人的行為;而這些進化的行為讓市場具備了某種“心理”。舍默在這個經濟學、進化論和行為心理三條線的交叉部分,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解釋經濟行為的方式。

有道是:所有的觀測結果隻有在支持或反對某種觀點時才有意義。在本書中,舍默用豐富而精彩的事例着重對三個觀點提出了質疑。

舍默反對的第一個觀點是:在社會科學,尤其是在對人類社會和經濟行為的研究當中,達爾文及其進化論站不住腳。盡管科學家們早就一緻反對在公立學校的生物課上教授創世說和神創論,并對科學教育的混亂現狀、達爾文進化論的乏人接受大感不滿,可對于嘗試把進化論認識應用在心理學、社會學和經濟學上,大多數科學家仍存在強烈的抵觸情緒。這種抵觸情緒的最初起因是把進化論和社會達爾文主義——尤其是極端的遺傳學觀點等同起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社會科學家們的态度來了個大轉向,竭力反對一切用進化論研究人類行為的嘗試,把目光局限在社會文化方面的解釋。

舍默反對的第二個觀點是“經濟人”理論。它認為“經濟人”有着極大的理性和自由的意志,一味追求私利,故此,我們所做的決策和選擇,都是自私自利的,是為了最大化自我利益,都是追求效率的。當我們把進化認識和當代心理學理論及技術應用到人類市場行為的研究上,我們發現,經濟人理論頻頻出錯,極度缺乏說明力。事實上,我們是很不理性的生物,我們不光受當代文明發展出來的邏輯和有意識的理性所驅動,還要受到數十萬年進化而來的深沉的潛意識情緒所驅動。

舍默反對的第三個觀點:經濟學是“沉悶的科學”。該觀點最初由英國曆史學家托馬斯·卡萊爾于1849年提出,在其後的一個半世紀裡,大多數人都這麼看待經濟學,認為這是一個充斥着數學模型和金融分析的領域,認為它的理論陳述總是把人看成理性計算、最大限度追求自我利益的機器。事實上,倘若我們把上述三個觀點合在一起檢驗,就會發現,經濟學和沉悶絲毫不搭邊。首先,自亞當·斯密于1776年以《國富論》一書首創此門學科之後,它經曆了無數次跌宕起伏的革命。豐富的跨學科混合體正從一門古老的學科中衍生出來,比如演化經濟學、複雜經濟學、行為經濟學、神經經濟學。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點,不管是個人、企業,還是國家,一直都對自身的财務問題充滿了熱切的關注。從這個層面上來說,經濟學從來不沉悶。倘若把幾個自由主義者和幾個保守派放在一間屋子,并請他們冷靜地讨論全民醫療保險、社會服務私有化、外來勞工的成本效益,或單一稅與累進稅各自的優缺點等經濟問題,過不了多久,談話的論調就會熱火朝天起來。說經濟學是什麼都好,總之跟沉悶不搭調。

對本書感興趣的讀者可繼續浏覽各章的概要。

第一部分 當經濟學遇到生物學

第1章 經濟學遭遇“進化論”

生物是靠“自然選擇”自下而上設計出來的。同樣道理,經濟是由“看不見的手”自下而上設計出來的。環境是進化的施展空間,市場是經濟的施展空間。

第2章 進化中“看不見的手”

亞當·斯密指出,國家财富和社會和諧是個人競争的無意識産物。達爾文指出,複雜設計和生态平衡是生物個體競争的無意識後果。人為經濟反映了自然經濟。

第3章 不可逆轉的經濟慣性

要取代已存在并被廣泛接受的事物,必須克服個人和曆史慣性。技術系統和生物系統一樣,是根據功效和曆史來鎖定其形式與功能的,并不單單靠是否最優來決定。

第二部分 當經濟學遇到心理學

第4章 行為經濟學的出現

偏見、自負、欺騙、僞裝等一系列的認知偏差阻礙着我們理性決策的能力。這種偏差的普遍性和強大力量催促着一門經濟分支學科來專門研究它們——行為經濟學誕生了。

第5章 經濟人的滅絕

古典經濟學認為,“經濟人”具有完全的理性,可以做出讓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選擇。而事實上,我們隻是“有限理性”的生物。我們既自私又無私;既競争又協作。

第三部分 經濟學、生物學和心理學大碰撞

第6章 道德情緒的進化

我們看重人多過“非人”,看重親屬多過非親屬,看重朋友多過陌生人,看重圈内人多過圈外人,這不僅僅是道德的影響,還是進化的設計——因為這些差異決定着我們的生存和繁殖。

第7章 我們并非越富有越幸福

我們已經從打獵-采集經濟進化至消費-貿易經濟。從物質标準來看,現在的生活遠比上個世紀好得多。但如今的人并不比那時的人幸福。

第8章 經濟與信任自我強化循環

進化與經濟通過信任與貿易聯系在了一起。在互惠、交換和貿易中,信任得到加強,而更多的信任又促進了貿易的開展——一個雙向互惠過程。

第9章 好制度造就好社會

如同好規則造就好選手,好隔牆造就好鄰居,好法律造就好市民一樣,社會制度必須在體系建立、嚴格執行、規則公平的原則下進化與運轉。

第10章津巴多的“斯坦福監獄”實驗

虐囚事件中,到底是犯人的錯,還是警衛的錯?津巴多認為,是環境的錯,更是人與環境共存的背景——制度——的錯。人、環境和制度相互作用、相互影響。

第11章重新認識自由意志

有人說:生活中有太多的因變量,我們已不可能有空間去真正地自由選擇。有人說:人既不理性也不堅決,那麼他的自由就應被限制,由他人代其做出明智選擇。

徐璐撰稿

邁克爾·舍默簡介:

佩珀代因大學心理學學士,加州大學富爾頓分校實驗心理學碩士,克萊蒙特研究大學科學史博士。

曾在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教授心理學、進化論和科學史。

舍默出版過9本書,包括暢銷書《為什麼人們會相信怪事》、《我們何以信》和《善與惡的科學》。

舍默現任克萊蒙特研究大學客座教授,同時是《科學人》雜志的專欄作家,以及《懷疑論者》雜志的發行人。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