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人工智能與管理”系列學術研讨首次活動舉行

2022-11-13
閱讀:

2022年11月10日,清華經管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系舉辦“人工智能與管理”系列學術研讨第一次活動。本次研讨會邀請合肥工業大學楊善林院士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科學部副主任劉作儀研究員作報告。研讨會由清華經管學院副院長徐心教授主持,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

首先由楊善林院士作題為 “管理将能引領人工智能的發展”的線上報告。他從“智能網聯汽車變革與管理創新”這一案例出發,生動講解随着信息技術的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在研發、制造、行駛與運維過程中哪些工作已經被人工智能取代,哪些工作正在逐步被取代,以及哪些工作在未來有可能被取代。楊善林指出,在現有人工智能技術支持下,凡是規則性較強的駕駛活動和制造活動都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汽車人工智能的發展正是管理者利用市場機制推動的。

楊善林作報告

随後,楊善林對本次報告的核心觀點“管理将能引領人工智能的發展”展開詳細闡述。他從人工智能領域的7次圖靈獎開始,講述人工智能領域的主要發展脈絡,對人工智能在生命科學、化學、考古學以及藝術等各領域創造的新成果進行舉例說明,指出“凡是規律隐藏在可獲得數據中的科學工作都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楊善林提出,在當前的技術發展水平下,人工智能還難以替代人類工作。基于數據的人工智能必将對管理産生颠覆性的變革,它對管理對象、管理思想、管理方法都會産生質的變化,是我們需要深入研究的“新管理”。人工智能在管理中工作範圍會越來越大,智慧的人在管理中工作的内容層次會越來越高。從曆次工業革命的發展規律來看,當人工智能的發展及其推廣應用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時,管理的發展和創新将會引領人工智能的發展。楊善林對人工智能未來可能的發展脈絡進行展望,闡述了人工智能技術與管理科學研究的關系,并提出兩個重要問題:我們能否創造新的人工智能技術思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人工智能在造福人類的同時,如何防範倫理風險?

最後,楊善林分享了他對高層次創造性人才培養的一些思考,提出要培養“誠信、追求、創新”的人才,去解決以上問題,并闡釋了關于研究生所需具備能力的領導力、創造力和洞察力的“三力模型”。

楊善林院士的講座讓與會師生深受啟發。大家圍繞管理學科如何與工科進行交叉融合,如何基于中國的管理實踐做原創性的管理學理論創新等問題進行深入交流。

與會師生線上交流

随後,劉作儀研究員就2022年度基金項目及改革情況作線下報告。他介紹了基金委管理科學部各類項目的申請和資助情況,并對基金委設立管理科學部的初衷進行說明。他特别指出,申請基金委管理科學部的項目需要面向實踐和國家戰略需求,聚焦科學前沿,進行多學科交叉融合,同時強調了遵循科研範式的重要性,鼓勵科研工作者積極探讨科研範式的變革。

在對基金委項目評審工作進行介紹時,劉作儀指出,基金委已優化了評審專家的構成,豐富了海外專家庫,并推行一系列确保評審公正性的舉措,如學部會向會評專家詳細解釋評審工作回避規則等。

劉作儀作報告

徐心主持

報告結束後,與會教師圍繞項目選題、項目代碼及關鍵詞的填寫、基金委對項目申請的要求等一系列問題,展開深入交流。

現場交流

“人工智能與管理”系列研讨會旨在促進人工智能與管理交叉領域學術交流,推動交叉學科知識創造,服務國家與社會需求,激發教師科研熱情,進一步推動學院科研事業的發展。管理科學與工程系、金融系、會計系、經濟系、創新創業與戰略系等教師、博士後以及高年級博士生,共計百餘位師生參加本次活動。


供稿:管理科學與工程系

編輯:張曉雪

審核:衛敏麗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