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董事會主席金立群(Liqun Jin)在2023年世界計量經濟學會亞洲-中國年會(AMES China 2023)晚宴演講(Dinner Speech)環節受邀發表演講,主題為“多元危機時代多邊主義的必要性”(The Need for Multilateralism in the Era of the Polycrisis)。本次活動由清華經管學院院長白重恩主持。

白重恩主持
金立群在演講中指出,近幾十年來,全球範圍内發生的一系列危機充分說明了多邊主義的重要性。在過去的四分之一個世紀裡,國際社會遭受了各種危機,在氣候、生态、地緣政治等問題下,加劇了宏觀經濟的不确定性。從全人類未來的繁榮出發,多邊合作應倍加努力。
今天,多邊開發銀行在國際社會中保護着各國以免受危機的影響,不是通過單方面決策,而是通過多邊共識。金立群以他在多邊開發銀行的工作經曆,見證了它們的演變——從世界銀行到亞行,再到現在的亞投行,也見證了一個管理良好的多邊組織如何成為一個能夠牢固地嵌入全球生态的國際有機體。這些國際組織生活在一個相互給予、相互依賴的生态系統中,是一種金融性、政治性和世界性的共生關系。

金立群演講
金立群回顧了多邊主義的曆史。多邊體系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整個社會迫切需要一個廣泛協商的系統,以和平方式解決世界各國面臨的重大挑戰。戰後全球治理的突出多邊主義成果是布雷頓森林體系之下所建立的機構,其為發展、減貧和金融穩定等做出了巨大貢獻。曆史證明,多邊主義是調動資源的有效途徑——能夠促進發展,給參與經濟體的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當今世界面臨的挑戰具有全球性和相互關聯性,需要超越國界的解決方案。多邊主義促進了這種互動,有助于維護基于規則的全球秩序。
金立群指出,多邊主義需要适應現代環境。多邊主義本身并不是全球性的萬靈藥。面對挑戰,應協力使互聯社會更具韌性和持久性,應審慎維護幾十年的工作和合作,應呵護多邊主義所蘊含的善意。必須确保多邊主義保持強大和活力,必須在曆史的基礎上适應現代挑戰。
金立群表示,新時代也要求多邊機構大力重塑制度和政策,以應對今天面臨的氣候和地緣政治挑戰;保持和加強不同成員間的理解,以優化多邊合作。亞投行治理的創新之一,是其結構旨在激勵建立共識的框架賦予發展中成員更大的發言權。擁抱新鮮的想法和多樣化的概念,以更深入地了解問題的本質,更好地制定支持國家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政策和戰略。亞投行的使命是為“面向未來的基礎設施”(在财政、經濟、社會和環境方面無害的基礎設施)提供資金,從而為多邊體系的改革和完善作出貢獻。
金立群認為,我們必須共同努力,幫助最不發達成員度過人類面臨的多重危機。亞投行正在調動資金并與其他機構合作,籌措多邊發展資本。亞投行在2022年提供了創紀錄的24億美元氣候融資,占融資總額的56%,提前三年實現了其氣候融資占比50%的目标。2021年,主要多邊開發銀行的氣候融資總額達820億美元,其中60%以上流向中低收入經濟體。然而,在氣候方面,巨大的氣候融資需求遠超多邊開發銀行和政府财政的能力,私營部門必須發揮作用。亞投行正在動員私人部門的資本和專門知識,投資可能撬動更多私人資本進行綠色基礎設施投資的機會。混合融資也有重要作用,将多邊開發銀行、慈善機構、私人和機構投資者聚集在一起,能夠更好地配置資産與風險。
金立群描述了改革多邊體系的想法。第一,為國際金融機構創建一個制度化的論壇,讨論氣候融資的進展和行動。多邊開發銀行必須加強其作為一個協調系統整體運作的能力。第二,多邊開發銀行每兩年召開一次聯席會議。可以将2025年作為多邊開發銀行聯合起來深化氣候行動協調的一年,這一年全球排放量必須達到峰值,以實現1.5攝氏度的目标。
主題演講結束後,金立群還與師生學者進行了交流互動,就參會者的提問給予了細緻回答。
供稿: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中國财政稅收研究所
編輯:張曉雪
審核:衛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