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學院師生赴新加坡、馬來西亞開展暑假海外社會實踐活動

2024-09-24
閱讀:

2024年8月17日-24日,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以“新能源轉型與可持續發展調研”為主題,組織師生前往新加坡、馬來西亞開展海外社會實踐活動。調研實踐支隊由學院黨委副書記劉慶帶隊,14名學院本科生組成。支隊共參訪1家政府單位、1家商會協會、兩家金融機構、4家國内外企業、兩家高校單位,以開展核心企業座談交流、中資企業總商會參訪、青年圓桌交流、ESG項目實地考察等形式的活動為主,調研國家投資和金融市場如何助力企業的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發展,探索城市可持續發展的DNA,尋找“中國企業走出去”在東南亞的發展機遇。

支隊合影

實踐期間,支隊探訪了在全球綠色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發揮不同作用的市場主體, 從政府、企業、高校三個維度展開調研,力圖全方位了解中國與新加坡、馬來西亞在新能源轉型與可持續發展的合作現狀和未來潛能。

青年共話 構建命運共同體

加強人與人的交流和聯結,增進不同國家人民之間的理解和友誼,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内涵。實踐期間,支隊成員走進兩所知名高校與當地師生對話,總結金融助力可持續發展轉型的有效模式。

支隊成員在馬來亞大學開展交流

在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副院長張偉娜的面對面座談中,支隊成員了解到在ESG原則高校聚焦能源可持續發展問題所提出的解決方案,以及在綠色金融的專業背景下,構建政府-高校-企業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潛能。而馬來西亞的青年學者則在與支隊成員的交流對話中,展現出了他們對ESG理念的理解和支持。同時,ESG評價标準缺失、在不同标準下ESG報告的不一緻性等發展困境,也引發了學子們的共同思考。

中資力量 共尋出海突破口

近年來,東南亞地區因其地理位置的天然優勢、巨大的人口紅利、開放的投資環境以及華人華僑帶來的文化認同感,日益成為中國企業出海的首選之地。支隊走進萬向(新加坡)、馬來西亞中資企業總商會與當地華人座談,了解中資企業在東南亞地區落地發展所面臨的困難和機遇,以及所做出的獨特嘗試。

劉慶代表支隊向萬向(新加坡)贈送紀念品

中國企業出海的主體龐大且多元。萬向(新加坡)借助在全球多領域的廣泛布局,結合自己的出海經驗和在新加坡的發展經曆,在三年前成立了孵化器,幫助中資企業與創業團隊實現國際化與本地化。在馬來西亞中資企業總商會,同學們與中國中冶馬來西亞公司總經理李安偉結合吉利收購寶騰案、比亞迪東南亞工廠等案例共同分析了中資企業抱團出海的現狀。

支隊在馬來西亞中資企業總商會合影

企業參訪 碰撞發展新思路

近年來,東盟各國積極出台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和支持政策,如新加坡政府發布2030年新加坡綠色發展藍圖,計劃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馬來西亞政府加速新能源部署,推進能源轉型,注重綠色創新。

劉慶與相關企業負責人交流

支隊将調研内容側重在各個企業與機構如何發揮已有的獨特資源,從企業、社會到政府角度共同推動協調發展。支隊前往中國銀河證券國際(CGS)和大華銀行(UOB)兩所跨國金融機構,探索金融服務企業的各種模式;走訪馬來西亞橡膠局(MRB)等國家機構,了解政府在制定可持續發展政策的出發點和現實考量,研究東南亞國家産業和能源轉型的困境;參訪調研馬來西亞最大的獨立電力生産商 Malakoff、大型地産開發商 GamudaLand、能源供應商Cypark,了解本地先行企業在ESG領域抓住的市場和政策機遇及面臨的挑戰。

支隊在中國銀河證券國際合影

通過本次海外社會實踐,師生不僅将專業理論知識實際應用于能源可持續發展與ESG治理實際,還加深了對新馬地區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的理解。展望未來,支隊成員将繼續提升全球勝任力,真正做到“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努力書寫在國際合作與全球治理中推進能源轉型與可持續發展的“清華方案”。


供稿:黨委學生工作組

編輯:張曉雪

審核:衛敏麗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