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咖啡廳學術沙龍第七期:
中國股票市場發展探讨成功舉辦

2004年4月29日晚,由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研究生會主辦、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研究生會承辦的第一屆咖啡廳學術沙龍第七期——中國股票市場發展探讨在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西區飲食廣場一層咖啡廳舉行。
本期到場嘉賓有會計系系主任陳曉教授、肖星老師,金融與國際貿易系朱武祥教授、經濟系副教授甯向東以及高峰等部分同學代表。沙龍圍繞着股票市場、市場公司與監管的動态博弈、中國股票市場理性預期的檢驗以及會計制度變遷與會計選擇、從關聯交易看我國資本市場中的問題等若幹主題進行,到場嘉賓分别就各主題做了詳盡而深刻的論述,甯向東教授最後做了整體評論,
雖然外面不停地下雨,但咖啡廳裡的氣氛卻溫暖如春,大家品味咖啡點心的同時,細心地聆聽老師的報告并積極提問,沙龍自始至終洋溢着濃濃的學術氛圍和親切的師生情誼。
附:中國股票市場發展探讨沙龍紀要
主題1:股票市場、市場公司與監管的動态博弈
發言人:朱武祥
朱武祥教授首先對金融系統的演變進行了簡要介紹,指出金融演變最終要進入以證券市場為中心的時代,然後系統性地分析了上證走勢并列舉了一些金融領域的重大轉折事件,指出“流通股本規模和資金量對股票價格會産生顯著影響”。
接着,話題逐漸過渡到我國的現狀。我國股票市場作為新興市場,具有新興市場的一般特征:大量缺乏評價能力的中小散戶,莊家操縱,信息混濁,短期投機和内幕交易盛行等。
我國股票市場發展的起點、推動機制、約束條件與其他新興市場顯著不同。市場由政府推動建立,監管體制複雜;由具有國有背景的中介提供服務。
朱老師提出目前正在研究的5個問題:
(1)中國股票發行為什麼實施嚴格準入監管,為什麼難以實現市場化?
(2)為什麼“噪聲交易者”(Noise Trader)能夠長期生存甚至繁榮?
(3)股票市場定價嚴重偏差對公司行為影響?
(4)監管政策對股票市場投資者行為影響?
(5)監管政策對公司行為的影響?
結論是:中國股票市場改造之路——實現從行政準入監管向市場化、信息監管平穩過渡,需要同時改造上市公司結構和股票市場投資者結構、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和大盤績優股。
主題2:中國股票市場理性預期的檢驗
發言人:高峰
高峰首先做了背景介紹:如何形成預期一直以來是經濟和金融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話題;Muth在1961年提出理性預期概念,奠定了經濟學與金融學的預期理論基礎。接着指出該研究的意義:對中國股市實際數據的研究,有助于我們對中國股市參與者預期行為的認識。
理性預期假設的檢驗方法有兩種:間接檢驗--理性預期假設下對資産定價模型的檢驗;直接檢驗--利用調查直接獲得人們的預期進行檢驗。
高峰得出結論:不能用理性預期的假設來描述市場參與者的實際預期方式。最後,他談了這一現象對我們的啟示:不能簡單地信任機構預測者提供的信息。并提出繼續研究方向:市場預期與個體預期的差異到底在哪裡?市場預期能否由個體預期簡單加總?理性預期和個體理性之間的關系到底如何?看不見的利益的驅使個體顯示不正确理性的可能性?
主題3:會計制度變遷與會計選擇
發言人:肖星
肖星老師首先通過會計制度改革介紹會計環境的變遷,進而指出,新的會計制度一方面體現管理層有更多自由度的精神,另一方面體現在結果上反而喪失了很多自由。她介紹了新的會計制度的一些特點,如:非貨币交易準則:按照換出資産的賬面價值确認換入資産的入賬價值;不能确認的收入:售後租回,債務重組;關聯方之間出售資産等有關會計處理問題暫行規定;随着會計制度變化,會計信息的質量反而呈現下降的趨勢。然後,肖老師分析了4項計提可能産生的重要影響;介紹新4項計提的情況。
盡管會計變遷的動機是為了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但實際上它為上市公司提供了新的利潤操作的手段。
改變壞帳準備的方法:當期計提;追溯調整與轉回;會計估計變更(改變不同帳齡組壞帳計提比例);改變賬齡結構。
最後,肖老師提出努力方向:要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需要努力的不隻是會計領域。
主題4:從關聯交易看我國資本市場中的問題
發言人:陳曉 陳曉教授首先介紹關聯交易現狀的幾個典型例子:ST猴王,農凱系(周正毅事件)——上海地産;誠成文化——40億擔保;啤酒花——10億擔保,由于時間限制,他介紹的很簡短。
陳教授指出,上市公司問題是會計問題。向股市圈錢是小錢,向銀行圈錢是大錢。并表達了對股市危機與銀行危機的擔憂。
陳教授做了一個棱光實業的案例分析,基于案例,對内部人控制養蛀蟲現象進行剖析,并從财務分析本身引發思考。
他指出,非公允關聯交易的經濟後果:短期看,肥了一部分既得利益者;長期看,産生了逆向選擇效應,投資者不入市,交易清談(券商裁員,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下降)
誰應對這些問題負責?企業的各級政府主管部門;證監會;銀行;審計師;投資者;都應該是考慮對象。
主題5:總體評論
發言人:甯向東
甯教授首先對陳教授的發言作了補充,認為:“大股東剝奪”問題與“大股東為什麼剝奪”問題要分開讨論。接着,甯老師開始讨論“國有資産收購的時機”問題,認為:“沒有大企業就沒有國家的未來,沒有民營大企業就沒有國家的未來”。在經濟上,甯老師認為中國患了很嚴重的3種病:“心髒病”——銀行;“白血病”——造血功能太差,“高位截胎”。并提出解決方法:靠民營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