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經曆真是太難忘了,我們很慶幸當初報了名”。
——“院長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今天的活動還是比較成功的,作為此次活動的組辦者,我們感到非常高興,希望這種活動能夠制度化下去,在經管學院内部創造一種和諧的交流氛圍”。
10月24日下午3:30,清華經管學院偉倫咖啡廳裡洋溢着茶香與笑語,由學生會外聯部與學院辦公室共同發起的首屆院長接待日——“與院長共品下午茶”活動在這裡拉開了帷幕。17名本科生和趙純均院長圍坐在一張桌前,品着熱茶,就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與院長開懷暢談,共同探讨學院的發展與未來。經管學院黨委副書記曲慶老師、學生組李紀珍老師也出席了今天的活動。
由于是第一次以這樣的方式與院長聊天,大家開始還略顯拘束,趙院長卻很随意,一句“看見大家十分高興”的開場白後,就饒有興趣的侃侃而談,在他的感染下,同學們也都漸漸放松下來、進入了角色。
經24班郭楓同學首先向院長發問道“趙院長,清華提出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标,那麼經管學院是不是有一種意識,要率先實現世界一流商學院的目标呢?”
趙院長笑了笑,随後開始詳細地向同學們介紹學院未來的發展方向。他說,盡管清華提出了三個九年的計劃,但他個人認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重要的不是目标,而是過程——一個不斷追求辦學水平改進的過程。至于什麼時候能跻身世界前列,跻身多少名,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評價的價值體系。要建設成世界一流的商學院,他認為經管學院要實現以下七點目标:
一是高水平、高質量、多元化的學生。趙院長說清華經管學院近年來雖然加大了國際學生的比例,但與國際學生比例高達30%~40%的美國一流大學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其中一個突出問題是英語教學的課程比較少,漢語水平六級加上相對較高的數學要求,将不少留學生拒之門外。
二是提高師資水平。目前的首要問題是教師的國際化程度不夠,很重要的原因是經濟實力的欠缺。其次教師和學生的比例不太合理,清華經管的比例是1:22,而美國一流大學為1:10;歐洲僅1:7.8。趙院長解釋說較高的師生比例意味着老師進行研究的時間就少了,會影響科研水平。另外,老師中博士生的比例現在是70%左右,但在北美優秀的學院,高達98%。學院現在師資力量整體水平确有差距,但又必須依靠目前教師們創造性的勞動為今後吸引更好的師資積累資源,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曆史過程。
三是一流的基礎設施:盡管學院的教室相對不足,但硬件設施還是相當不錯的,為大家提供了良好的學習、休息和上機環境。同時學院為同學們提供了先進豐富的圖書資源和電子雜志。
四是活躍的校友聯系網。趙院長說校友是一個學校最寶貴的資源,會對日後學生的就業和發展産生巨大的影響。學院從去年起正式成立了校友辦公室,來建立系統的校友網絡。
除此,趙院長還提出高水平的科研、安全的财務狀況和非常有影響力的項目,如出色的MBA和EMBA教育及各類培訓等等,都是清華經管要為之奮鬥的目标。
當同學問到學院對本科生的培養目标時,趙院長強調了通識教育的重要性。他說在學位貶值的今天,專業知識與日後工作的聯系越來越松散,而學習能力,思維方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最關鍵的。有同學提出實踐機會較少的問題,趙院長說他十分同意這個觀點,但這牽涉到是否有足夠的教學經費,學院會大力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對于二字班同學提出的專業選擇中的迷茫,趙院長建議大家還是具體了解一下各專業的性質,并根據自己的愛好做出選擇。趙院長十分自信的說:“我認為清華的學生隻要自己努力,不管學什麼都一定能學下來,這點不用擔心,最最重要的是興趣,不要盲目随大流。”趙院長鼓勵大家多關心教科書以外的書和事件,充分利用清華的環境和豐富難得的資源,這才是我們與其他院校相比的優勢所在。最後有同學提到了對學生的評價機制,趙院長說:“唯分數論的确不能保證選拔出最适合的學生,但可操作性很強;面試等形式雖然更合理,但不能保證其公正性。是一個trade-off。我們隻能通過權衡折中來選取一個較好的方案。”
茶會進行到此時,師生已經完全沉浸在了一種和諧的交流氛圍之中,真可謂“茶香陣陣,其樂融融”。
雖結束時間已至,同學們和趙院長似乎都意猶未盡,久久未見有離去的意向。趙院長索性建議:“這樣吧,會後由陳國青常務副院長請同學們到清清餐廳吃漢堡!”大家一聽都雀躍不已。
于是,組織者又去請陳國青副院長,陳副院長也欣然同意(這一點令大家感動不已,因為大家心裡都明白,以陳副院長的年齡顯然是不會愛吃漢堡的)。之後同學們又與陳副院長在清青——一個年輕人喜歡的地方與陳副院長度過了難忘的兩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