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技術經濟與管理系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制造工程系工學學士(1993),天津大學機械工程系工學碩士(1996),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管理學博士(2000)。主要研究領域為技術創新管理、戰略管理、企業能力、知識管理、金融與創新等。講授項目投資與融資決策、工程經濟學、創業管理、創新與變革、創新管理、“組織、環境、競争優勢”等課程。現任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黨委學生工作組組長。
這一年來,每每到了迎新和畢業的時節,都能在院辦的協調會上看到王毅老師。他總是面帶微笑地坐在大家中間,不言不語的樣子。他特有的稍緩語速、略帶湖南腔的口音,加之黝黑的面龐、毫無城府的微笑、全身上下的“學生味”,總能拉近你跟他的距離,并且讓人心生信任。王毅老師的如上“特質”,使得他在擔任學院本科生工作組組長的一年間,幹得有聲有色。
四段求學經曆
現年37歲的王毅老師,看上去朝氣依然,以至于走在校園裡,不少問路的人喊他“同學”。不過“王毅同學”已經有了一個1歲多的兒子,名叫“晰擇”,顧名思義:清晰的選擇。
談到選擇,王毅老師本人,又何嘗不是一步步走來,腳步清晰呢?從大學開始,王老師有四段求學經曆,每一段之間環環相扣,都給他以滋養和前進的動力。
1989年,王毅在高考之後選擇了北航,因為班主任告訴他“北航不錯,将來造航天飛機的。”在北航的4年裡,王毅的專業是“造航天飛機”的基礎之一——焊接工藝與設備,他說這個專業學的非常全面,材料、機械設計、電子都要學習,給他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本科畢業之後,王毅選擇在天津大學讀碩士,專業仍然是焊接。但這時的他,開始考慮學習“更軟一點”的學科,于是順利考取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的博士生。自此,他開始了“企業戰略和技術創新”的探索,而從前的學業求索,成為強大的知識儲備,幫助他從深入企業開始展開研究。
博士畢業後,王毅來到了清華經管學院做博士後研究,并從2003年開始留在學院任教。幾年來,科研、教學、學生工作,每項工作都盡心盡力,這無疑得益于4所大學的熏陶,而他自己的總結是“我很幸運,總是跟優秀群體在一起”。
學生工作一年間
5月份的一天,我和同事常喬一敲開了王毅老師的辦公室。屋裡是頗為狹小的空間,屋外是一派仲春的氣息,樹葉婆娑間,透進幾縷陽光,溫暖着大家的心緒。王老師一邊給我們泡茶,一邊開始了和我們愉快的交談。此前,隻見過在會上“不言不語”的王毅,隻聽到過學生嘴裡“開個例會,動不動就深更半夜”的王毅,直到跟他聊天的時候,才感到他的踏實、謙虛、健談。
去年5月份,王毅老師走馬上任,出任學院黨委學生工作組組長,負責全院800多名本科生的學生工作。他說當時黨委副書記朱岩老師找到他希望他能接下這負擔子,扛上了這負擔子,才知道它的分量。
“這是一份哪怕用去你所有的時間,都還嫌不夠的工作,”一年後的今天,王老師感慨地說,“還好,清華有重視學生工作的傳統,學校和學院都在提倡‘全員育人’,加上我在一個優秀的團隊裡面,換了誰都能幹好的。”
那麼“本科生工作組組長”是一份需要投入多少時間和心血的工作?好奇心驅使我向王毅老師頻頻發問。
先問他一年要開多少會吧!王老師笑呵呵地介紹說,要開5種例會,有務虛的,也有讨論工作、布置工作、領任務的,它們分别是: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學生工作研讨會,每年暑假,曆時2天;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學生組長研讨會,每學期一次,曆時2天;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黨委學生部學生組長例會,每兩周一次,周一下午下半段;經管學院黨委學生工作例會,每周一下午上半段;經管學院本科生學生工作組例會,每周三晚上。
“周三晚上8:55下課,9:30再開會,開完會就比較晚了,長的時候會開2個多小時”。王老師的這話,印證了學生輔導員中的“流傳”。
經管學院有着一個800多人的、龐大的本科生群體,王毅老師的工作涉及到本科生的方方面面,他領導着14名本科生輔導員、指導着學生會、團委、各種學生社團的工作,并且還随時有可能處理同學、家長等出現的突發事件和各種問題,所以“寫郵件”、“面談”、“善後”就成了家常便飯。他說:“這一年裡,我基本沒有出過差,有事情就得随時放下手頭的事,保證随叫随到。”
“剛上手的時候難不難?”
“挺難的。不過,我的前任郭迅華老師帶了我兩個月,朱岩老師也幫我。黨辦的張宇老師和我們的輔導員們都非常盡責和能幹,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群體,很多細緻工作都是他們做的。學院校友辦、國際辦、EMBA中心、EDP、MBA中心、外聯辦的老師都幫助我們學生,都對學生工作幫助特别大,在這樣一個‘全員育人’的環境裡,做好學生工作是大家的力量、集體的力量。”
應對挑戰
“如今清華的學生工作跟上個世紀80年代有很大的不同,想當年,很多班主任會跟學生打成一片,包括去學生宿舍,跟學生打撲克,而現在,來自科研等方方面面的壓力都很重,跟學生接觸的時間就相對少了。”王老師說,接着又總結學生群體的變化,“學生們也有自己的特點,有的老師甚至開玩笑說‘原來的學生是單純但不幼稚,現在的學生是幼稚但不單純’。的确,20歲上下的本科生沒有太多的判斷力,但是他們各種信息很多,對學生工作是個不小的挑戰。”
學院邁向國際化的進程,以及“中國根基、全球視野”的育人理念,也對學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經管學院本科生每個年級都安排了實踐教育環節,并且近幾年逐步得到加強,系統性地納入到了育人環節。王老師如數家珍地介紹着:現在的大一學生,暑假就有“自發聯系、自定主題、組織嚴密”的“暑假社會認知實踐”,所有學生到農村或企業去認知,短則5天長則10天;大二學生要參加“暑期社會實踐項目”,深入農村,做一個專題的農村調查,已經連續做了3年,今年是要赴長江流域8個省市調研農村醫療問題;大三開展專業實習,暑期去國内外的公司參與管理實踐;大四的時候,除了論文訓練以外,更注重的就是學生在論文的選材上和企業的結合,做到理論聯系實踐。
在“國際化”方面,本科學生工作和各個學生組織充分體會到其中的壓力。一邊是大三的學生一半左右要出去交換,承擔不了社會工作,影響了學院團委、學生會、各個協會的骨幹力量的選擇範圍;一邊是不少海外交換生來了,學生組織也需要做好“走進來”的國際化。“不過,大家都在設法解決類似的問題,比如學生會專門成立了海外工作組”,王毅老師笑呵呵地說。
六年上了七門課
2003年開始在學院任教職的王毅老師,這學期上三門不同的課,而且都在晚上。用他的話講,“6年下來,上7門課,平均每年1門新課。”
王老師自謙說,他其實很不善言談的,講課多了,充分鍛煉了自我。我急于知道他都曾經上過什麼課,于是他耐心地羅列着:工程經濟學、創新與變革、技術經濟與管理文獻導讀、項目投融資決策、創業管理、創新管理、“組織、環境、競争優勢”。
“經常接新課,工作量很重吧?”
王老師點頭稱是,進而強調說,當年不少課都有“師傅”帶他,他不但去聽,還分享他們的教案,所以“非常幸運,實際上是跟一個優秀教師群體一起教學”。随後,王老師例舉了老師們對他的幫助:“工程經濟學是吳貴生老師手把手帶我,聽過謝偉老師、朱恒源老師、李紀珍老師的課;項目投融資決策是從仝允桓老師那裡學來的;創業管理是在張帷老師、謝偉老師、高旭東老師多年講課積累的基礎上去講的。”
王老師在教學方面非常努力和投入,授課效果得到學生的認可,曾獲學院2007年度教學優秀二等獎。
找尋研究的樂趣
王毅1996年9月考入浙江大學,成為許慶瑞老師的弟子。一心為學的許慶瑞老師當年已經65歲,而後又評上了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院士,學術造詣深厚。
“許老師評上院士就可以如願以償地終身工作了”,王毅深情而充滿敬意地談起自己的恩師,“他那麼大年紀卻始終潛心學術,他帶的博士生也都以獻身學術研究為榮,我非常幸運,曾置身于那麼優秀的群體。”
王毅老師回憶說,讀博士的時候,參加了導師承擔的一個重要《我國國有企業經營管理基本規律研究》,研究企業核心能力和戰略管理。那期間接觸了許多大型企業,深入了解企業實際,在中興通訊調研過一個月,華北制藥、邯鄲鋼鐵、上海寶鋼等都呆過調研半個月以上,浙江一帶的企業更是常跑。導師身體力行的精神感召着他,源自實踐的科研鍛煉着他,他博士期間陸續發表了20多篇論文,企業核心能力方面的研究在業内頗有知名度。
2000年8月,王毅到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做博士後,跟随吳貴生老師。“吳老師是非常好的老師,他特别善于發現每個人身上的優點,論文到他手裡,馬上能指出其中的亮點。”這期間,王毅老師繼續在企業核心能力方面的研究,并跟吳老師做了很多政府的課題,為政策制定服務。
吳老師“用欣賞的眼光對待他人、對待他的研究”,同他一起工作的王毅,越來越體會着研究的樂趣。“我覺得得到研究的樂趣很重要,就是說,你會覺得,你不是在重複别人的研究,而是既有傳承也有推進,在思考的過程中融會貫通,這也是一種境界。”
博士後期間,王毅先後發表了二十多篇論文。他說把企業動态核心能力當作“有機體”來研究是趣味橫生的。他希望自己選擇的研究領域應該是“大的、熱點的問題”,是大家都比較感興趣的領域。他說:“我想開辟新的研究領域。我覺得在清華做事,特别缺時間和人手。”
采訪時間:2009年5月13日
采訪地點:清華經管學院偉倫樓526
采訪人:李經 常喬一
撰稿:李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