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劉玲玲:真理·愛·美麗

2010-12-30
閱讀:

個人簡介

劉玲玲,哲學博士,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經濟系教授。1982年獲得哈爾濱師範大學政治教育系哲學學士學位,1991年獲得哈爾濱師範大學政治教育系經濟學碩士學位,1996年獲得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哲學博士學位。1996年6月至1998年5月在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從事博士後研究,1998年5月至今,擔任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公共财政、稅法和稅制、宏觀經濟、農村經濟與财政政策、轉型經濟與現代化理論、經濟博弈論與财政體制的設計。教授課程有公共财政學、中國宏觀經濟分析,公共選擇理論。

發表論文專著有"分稅制下财政體制改革與地方财力變化"(稅務研究,4期, pp. 12-17, 2010);“建立我國财政收入能力測算體系”(稅務研究, 3期, pp. 26-29, 2007);“人民主權—财政體制設計的邏輯起點”(财政研究, 11期, pp. 2-4, 2005);《中國公共财政》(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等。

2007年被評為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優秀共産黨員。曾獲2006國家統計優秀論文三等獎,2006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教學成果最高獎,2003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教書育人模範獎,2000年獲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教師之友”獎,1999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優秀教師獎,1997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傑出教師二等獎。

劉玲玲:真理•愛•美麗

時常在校園裡碰到劉玲玲老師,無一例外,她總是妝容精緻、衣着典雅。時而立領盤口、時而錦繡絲絨,無論款式色彩,都搭配精巧、渾然天成。難怪她多次被評為“最佳着裝教師”,也常被大家譽為“完美女人”。

不過,你若以為“完美女人”隻是以美取勝,那麼你錯了,她更主要的頭銜則是經濟學家,一位在長期被男性雄踞的經濟學圈子裡頗占一席之地,且長于研究宏觀經濟和農村問題的女經濟學家。

冬日的一個上午,在她溫暖的辦公室裡,我們對面而坐,聽她講述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那些人物那些精神

“可以說,父親影響了我們的思想,奶奶影響了我們的生活習慣。”

談起家世,那絕對是段傳奇。

祖父曾是上海灘上響當當的人物。他開辦紗廠,經營絲綢,生意遠及東南亞。他為人仗義,有膽有識,曾在孫中山先生倡導的革命事業中奔走呼号。後來,又積極加入共産黨,投身地下黨組織,利用身份優勢,為革命募集了大量裝備物資。雖然祖父過世得早,但他憂國憂民、一心報國的精神卻深深地影響了全家幾代人。

祖母當年家境優渥,受過基督教的洗禮,既悲天憫人,又精緻優雅。雖然後來在戰火硝煙和時代劇變中飽經親離子散和颠沛流離,但不論時代如何變遷,她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卻從未改變。

“她的穿着永遠筆挺合體,服裝的顔色和手提包的款式永遠随着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櫃子裡的衣服鞋帽全部是按照四季搭配好的。她在很多年前就教導我們,要對生活有信心,要内心堅強,要活得精緻,活得美麗。她認為一個人的形象就代表她的内心,每天走出來,讓人感覺特别精神,特别陽光,就說明她是站着的,是向前走的,是有尊嚴的。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讓我們長大了不自覺地就會像奶奶。”的确,劉老師從來都容顔溫潤、笑聲清朗,玲珑的身影和輕盈的腳步中,絲毫看不出已過知天命之年。

父親一生更是刀光劍影、戎馬倥偬。在祖父的引導下,父親十五六歲就參軍入伍,跟着陳毅元帥當警衛員。由于幼時就讀上海貴族學校,他舉止得體,英文流利,所以被陳老總着力培養為特務連的“特工”,專門執行暗殺漢奸的特别行動。發報、開車、射擊、甚至開坦克,他樣樣精通,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了汗馬功勞。由于生逢亂世,親曆了國之不興,列強欺侮的年代,父親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整個民族能站起來,不再被人欺負,讓更多的人都能生活地更幸福,也更有尊嚴。

從朝鮮戰場歸來後,父親轉業到北大荒,從此一家人在東北這片土地上安家落戶。

回憶起父親,劉老師的話格外多,神色中甚至流露出幾分少女般對父親的崇拜。“我們雖然是軍人家庭,但是環境特别民主,思想特别自由,氣氛和諧關愛。父親經常在家裡辦學習班,讓我們姐弟五個自己備課,自己講。大家講美學、講文學、也談哲學,全憑興趣。我覺得這應該算是父親對我們進行素質教育的一種嘗試。到最後,我們幾個不管學什麼專業的,都成了大學老師。”講到這兒,她忍不住笑彎了腰。

劉老師認為,正是父親的這種教育方式,大大激發了自己對于知識的渴求,以及與人合作的精神。當時與她合作最多的姐姐,現在也早已成為首都經貿大學的一名教授,姐妹兩個仍在就公共财政、轉移支付等課題進行合作研究、著書立說。

除了素質教育,父親還極其倡導“愛的教育”,希望大家能互相關愛,互相體諒。“父親一生曆經磨難。文革期間,即使已經被(造反派)打,但依然告訴我們不要仇視他人,因為這種荒唐的年代是暫時的,總有一天大家會恢複理性,人們會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爸爸55歲就去世了,我真的覺得無法接受,但他說,‘你必須接受,生命無論長短,隻要活得有價值就是值得的。’臨終前,父親忍受劇痛也不肯打杜冷丁,他要保持大腦的清醒。他是吹着長笛,談笑風生地離開我們的,他一定要把最美好的形象留在我們心中。父親的豁達,面對死亡的淡定,和富有哲學色彩的人生,都深深地影響了我。盡管我們這一代也不容易,下過鄉,插過隊,也有過很多迷茫,但是因為心中始終有愛,我總是從心底裡感到快樂……”

劉老師微笑着,眼角卻似有淚水滑落。這時,窗外的陽光直射進來,照在我的臉上,她趕忙扶了扶金絲邊眼鏡,起身将白色紗簾輕輕拉上。

追求真理樂之好之

“你問我為什麼要一直不斷地讀書?我覺得第一個念頭就是追求真理。”

單從外表,你一定看不出劉老師當年竟對科學有着近乎癡迷的興趣。

17歲那年,她與千千萬萬的高中生一樣,一畢業就被分配到東北林場去插隊。在扛木頭、幹農活之餘,她經常利用從《十萬個為什麼》裡學到的知識,幫助農民測試土壤裡氮磷鉀的含量和酸堿度,并且興緻勃勃、樂此不疲。

這種對于知識的渴求到了大學就更加一發不可收拾。恢複高考的第一年她以優異成績考入哈爾濱師範大學,就讀哲學和經濟學專業。“當時學的其實是科技哲學,研究科學中的哲學問題。這個專業對我影響特别大。至少在大學畢業以後十幾年的時間裡,我都一直在關注科學的發展,并對科學史、科技發明與創新的激勵機制,以及相關的制度和政策作了專門的研究。雖然後來沒有從事這方面的專業研究,但那段時間絕對是科學發燒友。”

大學畢業在中學教了6年書以後,她與自己的學生一起,走進碩士研究生的考場,并在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先是在母校攻讀經濟學碩士;後赴中國人民大學,師從著名哲學家肖前先生攻讀哲學博士;又在清華經管學院做了兩年博士後研究,并留校擔任經濟系教授。

問她為什麼在工作多年之後又重返校園,并在那個“女博士”并不多見的年代不斷刻苦攻讀,她說,“第一個念頭就是追求真理”。

“我對所有東西都感到好奇,總覺得自己知識不夠。這一點直到現在也沒什麼改變。我每天都在不停地學習,一有時間就上網,或者去圖書館,或是逛逛書店,看看有沒有什麼新東西。一是好奇心使然,再就是宏觀經濟本身面就很廣,要想勝任工作,讓學生覺得在課堂上有所收獲,隻能不斷地學習。”她語速飛快,神情簡單而純真。

的确,聽過劉老師課的人對此都深有感觸,曾有同學用“信息量大、底氣十足、很給力”來評價。課堂上,她時而“周遊”列國,指點江山;時而穿越時空,縱論古今;從農村到城市,從地方到中央,鞭辟入裡,氣勢如虹;遣詞用句專業精準,诙諧時尚,常常赢得滿堂喝彩,令人忍俊不禁。

“我覺得我的一生特别幸運。一是從小受到的教育,再一個就是我身邊的人。比如我的父親、我的老師,還有那個年代的很多人,他們道德高尚,知識淵博,熱愛生活,一生勤勞,為了真理而真理,為了學問而學問。”

“而現代社會,人們對物質的追求越來越多,越來越務實,反而對精神的追求變少了。所以他們上一代人的人格對我的影響特别大。我的幸福感特别強,原因還在于我的内心世界很豐富,而且對生活,對生命,對很多東西的認識,很明确,也很豁達。”

劉老師計劃,等年紀大了,就寫本書,專門講講她所認識的那些既平凡又偉大的人們,讓更多人從中受到啟發。

行者無疆愛者無邊

“我們這代人内心都有一種使命感,有一種光明夢。我願意用腳去走這樣一條路,是因為這樣心裡踏實,最樸實,也離真理最近。”

中國農民人口衆多,研究中國的經濟問題,一定離不開對于農村和農民問題的研究。“我應該說差不多有10多年了,就是走街串戶地去看農村、看工廠,跟機關幹部、村長支書聊當地情況,看看我們提出來的想法和政策到底有沒有可行性。有些地方我會追蹤很多年,隻要有機會就去。”

從2000年開始,劉老師每年都組織學院的本科生到農村進行社會實踐。如果算上1998年承擔科技部重點項目時第一次帶學生下鄉調研的經曆,她在這條“用腳書寫經濟學”的路上已經走了12年,足迹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

在她倡導的學生社會實踐中,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還要數從2006年開始的彙豐-清華“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研究項目”。在彙豐銀行的資助下,2006年至2008年,學院連續3年派出610名師生分赴西北、東北、中部16個省區的72個縣,走訪440多個村莊、5100多家農戶、150多家企業、150多家金融機構,搜集了大量有價值的基礎數據,以了解農村、農民對金融産品和服務的具體需求。同時,名為《行勝于言——彙豐—清華經管學院本科生中國農村金融問題調查文集》以及教師們撰寫的《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研究報告》兩套叢書分3期出版,收錄了曆年的調研論文和學生感想。

在調研的基礎上,項目還與中國扶貧基金會合作,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尚義縣試點設立了“小額信貸試驗基金”,為當地貧困農戶提供小額貸款,以及市場信息、公共知識、技術培訓等非金融服務。

劉老師笑言,這個小額貸款就是為了幫助農戶解決實際問題的,招聘的信貸員都是能歌善舞、活潑開朗的年輕姑娘。除了放貸,她們還幫助農民解決鄰裡糾紛、婆媳矛盾,通過點滴小事真正貼近農民,與他們打成一片。隻有這樣,才能使放貸工作真正落到實處,讓農民受益。

有人稱她為“窮人的經濟學家”,她坦言,無論從感性角度還是學術角度,她都對窮人有着一種天然的關注。尤其在中國,如果農業和農村不走向現代化,不完成工業化、城鎮化的曆史進程,中國的現代化就無法實現;如果近八億的中國農民還不富裕,中國就依然是個貧窮的國家。

對于為何要選擇“行萬裡路”這樣最艱苦的方式,她認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博士導師肖前先生的鞭策。先生生前經常鼓勵她要多到農村,多到實踐中去調查,隻有獲得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第一手的調查資料,再逐漸升華到理論,才能做出真正的學術精品。

“另外,我們這代人内心都有一種使命感,有一種光明夢。就是為自己想得少一點,更多地考慮周圍的人和普通百姓。看到大部分人都生活得很快樂,很幸福,可能就是自己最高的幸福。”“我是個不怕吃苦的人,就是比較勤快,不惜力氣,我願意用腳去走這樣一條路,是因為這樣心裡踏實,最樸實,也離真理最近。”她的語氣堅定而真誠。

劉老師對自己的人生有着清醒的認識和明确的定位。“我們的時代經曆了一些動蕩,多年的貧窮和物質上的匮乏,使得我們在相當長的時間内不得不更多地追求物質利益,從而無法通過一種健全的制度和社會财富的積累,來确保一個良好的學術研究氛圍。所以,我們這代人是過渡的一代,是承先啟後的鋪路石,不大可能出現大師,因為我們不具備成為大師的條件。但是,如果我們的研究能對後人有所啟發,也會感到很滿足。因為你已經盡力了,你對得起自己,對得起所有幫助你的人和教育你的國家。”

未雨綢缪審慎樂觀

“按照我們預定的目标,如果不打仗,不搞階級鬥争,不折騰,30年後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應該是能夠實現的。但我們依然要未雨綢缪,要為未來留出發展和糾錯的空間,才能應對溫總理所講的‘可預見和不可預見的風險’。”

作為宏觀經濟領域的知名學者,劉玲玲教授對于時下的各種熱點經濟問題,都有着自己的思考和解讀。

對于目前大中城市房價的居高不下和快速增長,她認為,應該把房地産市場分成兩部分。一方面,通過多種渠道籌集資金,建立政府的保障房體系。其中包括:為城市低收入者提供廉租房;為大學生、外來務工人員提供公租房;同時大量開發限價房、經濟适用房、拆遷安置房等。另一方面,對于位置好、檔次高的商品房、公寓和别墅等,可以通過征收房産稅,增加持有成本等方式來抑制房地産投機炒作。

針對現階段我國一定程度的通貨膨脹,以及人民币的對外升值和對内貶值,劉老師坦言,中國目前的通貨膨脹不是全局性的,也不是惡性的,不會出現需求全面擴張,因此是可控的。分析造成通貨膨脹的原因,她認為主要應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看。

第一,各國采取的寬松的貨币政策,使得貨币流動性增強,這些資金在短期内不能投入到實體經濟中去,從而造成一些資産和商品的價格上漲。第二,輸入型的通貨膨脹。對中國而言,人民币雖然在海外升值,但所購買的原材料價格的漲速超過了人民币升值的速度,所以進口的商品還是高價格。第三,人工、土地等資源成本的上升,這是每個國家在結構調整中都會面臨的問題。

“要想解決這個通貨膨脹,還得從源頭上入手”。首先是技術創新。即提高生産效率,抵消部分人工成本。二是振興實體經濟。通過政府的強制性政策和配套措施,使資金向實體經濟、中西部和中小企業傾斜,從而避免大量遊資炒作房産,甚至出現“豆你玩”、“蒜你狠”、“姜你軍”的現象。而進口的部分,要通過技術創新和進口替代來解決。另外,就是要保持人民币彙率的基本穩定。在國際遊資充裕、熱錢湧動的情況下,保持彙率短期内基本穩定,避免對貨币政策産生太多高壓,比較有利。總的來說,通過技術創新和振興實體經濟等手段擴大投資,從而增加就業,提高居民收入,增強購買力,以促使我國經濟進入良性循環。

采訪最後,我請劉老師展望一下二三十年以後的中國經濟。

她說,“按照我們預定的目标,如果不打仗,不搞階級鬥争,不折騰,30年後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應該是能夠實現的。但我們依然要未雨綢缪,要為未來留出發展和糾錯的空間,才能應對溫總理所講的‘可預見和不可預見的風險’。”

她認為,總的來說,中國可以站在全人類的肩膀上,借鑒西方社會兩三百年的工業化、城鎮化經驗,再加上我們自身的優勢,應該說前景是值得看好的。但另一方面,中國人口衆多、資源相對匮乏、環境問題、老齡化等更多的社會問題日漸突顯,如何設計更長遠、更可持續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劃,不僅考驗着各級政府的智慧,同時也為經濟學人提出了更深遠、更迫切的研究課題。

“現在唯一的憂慮可能就是我們研究的某些政策和制度,進展得還有點慢。包括基本教育,基本醫療,基本住房,基本的社會保障,這些政府應該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品與公共服務,發展還不夠均衡,水平還比較低,老百姓的日子還不夠寬裕,還有幾千萬生活在絕對貧困線(按照目前每人每年1196元标準計算)以下的貧困人口。所以,要想讓普通百姓都能更幸福、更有尊嚴地生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采訪中,劉老師多次用到“尊嚴”一詞。也許,生活得安甯、富足,并自由地擁有對真理的追求,對愛的理解,對生活的熱愛,對美的向往,也構成人們生而為人的一種尊嚴。

(注:被訪者直接引語略有删節調整。)

撰稿:張雲階

時間:2010年12月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