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金融專業學士(1997),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經濟學碩士(2002),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經濟學博士(2004)。現任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經濟管理研究院金融系副教授。主要從事金融機構、貨币經濟學、決策理論等領域的研究。何博士曾任伊利諾伊大學金融系助理教授,并任雷曼兄弟公司分析師和第一策略投資公司分析員。
何博士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等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其中何博士2005年5月發表在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上的論文曾被I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選為2005年11月商務與經濟熱門文章。
與何平的4次“過招”
第一次聽說何平這個名字,是在2008年12月9日的一封工作郵件裡,信息辦公室的同事向我吹風說“昨天金融系何平老師來電,對于學院主頁中教師頁面有不少建議和意見,可能對你們規劃進行的學院主頁調整有幫助”,當時,隻知道何平是剛剛來學院工作的“海歸”副教授,“剛回歸就建言獻策,一定帶有很強的理想主義色彩吧?”,我于是心中這樣思忖着。
第一次與何平老師打交道,是在2008年的最後一天。中午時分,我捧着新鮮出爐的、沉甸甸的25本院冊敲開了他辦公室的門。随着一聲清亮而富有穿透力的“請進”,一個年輕的身影向我欠起身來。眼前的何平老師年紀頗輕,輕盈的黑邊眼鏡後面,是一雙滿含笑意的眼鏡。“何平老師吧?聽說您元旦要同錢院長他們去美國招聘?錢院長讓我給您送來些院冊,讓您幫着一塊帶上飛機”,我向他說明來意,并抱着被拒的心理。“好啊,沒問題,就這些嗎?”何平老師爽快地答應着,說話的時候,露出潔白光亮的牙齒。“哦,你就分擔這些吧”,我一邊為輕松完成院長托辦的任務竊喜,一邊心裡不厚道地說“不如多給他幾本啊!”
第一次覺得何平老師“有個性”,是在2009年1月21日,放寒假前的全院聚餐上。當時,身穿一套黑色禮服的何平,拿着酒杯,在一個個圓桌間輪番敬酒、興緻甚佳。“唉呀,今晚,所有的女老師都應該穿禮服啊”,來到我們這桌,何平一副笑呵呵、煞有介事的腔調,“看,我就穿了禮服,我這是Armani的”。那副超級有形、超級幽默的樣子,使得當晚的他,如同他身上的Armani一樣,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那套剪裁合體的名牌,也讓他看上去頗具時尚感,身形更顯挺拔和養眼。我不禁猜想,何平或許是清華園中少有的幾個穿Armani的教師吧?
之後的很長時間,都沒有再跟何平老師接觸,直到2009年4月春光乍洩的時節,為了學院主頁“師者”欄目的采訪,我給他發了一封簡短的郵件:“何老師,我們計劃采寫幾位學院的青年教師。我想跟您約個時間,聊一聊,寫篇人物通訊,看您最近何時有時間?”這次,何平老師同樣爽快地答應了:“我現在奧地利開會,周四回去,這周五或者下周行嗎?”
于是,趁何平老師還沒有回來,我匆忙一陣狂搜,百度、谷歌齊上陣。慢慢地,一個理性的、學識滿滿的、有獨立精神的、被媒體追逐的經濟學家的形象,在我的腦海裡一點的地豐滿起來……
做一名獨立經濟學家
一個小時的搜索,真是發現多多。我首先看到的是何平以“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副教授”的公開身份,在網易上開的博客。他的第一篇博文發表于2008年9月18日,談“金融創新”。9月,正是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新學期開學的時節,而于2008年3月來清華經管學院報到、正式成為學院副教授的何平,也在這個全校上上下下忙着“迎新”的時候,開了博。
随後,何平在博中頻繁談論着從2008年秋天開始,充斥大家耳畔的各種敏感和熱點問題,既有經濟領域的,也有金融領域的,可以說話題幾乎包攬了當下所有的媒體頭條:保證監管部門獨立性是改善監管環境之根本、後奧運時代經濟走勢、美歐各國在危機中的政府職能不斷加強、談可樂收購彙源、人民币小幅貶值不會遭美國報複、保護主義對中國意味着什麼、信貸擴張将加快銀行業市場化進程,等等。
何平不僅在自己的“自留地”上做着默默無聞的耕耘,而是從08年春回國伊始,就開始在媒體上發表自己的見解,中國經濟時報、經濟參考報、人民網、中青報、CCTV、城鄉金融報、CFO雜志、金融界……,無不對他就各個熱點的經濟和金融問題進行采訪。
而在何平與媒體的對答中,則顯示出了他理性的光芒。他從來不避諱談及敏感話題,并稱之為“這是一個學術獨立的經濟學家應該做的”。
2008年9月,針對“國開行近246億貸款被挪用,有58億用在炒股超樓”的設問,他對《金融界銀行》說:“國開行和普通的商業銀行不同,并不是以短期的盈利為目标的,因此從國開行的性質來看,挪用資金來炒股炒樓,是和其根本目标與職責相違背的。”
2008年10月,針對可樂收購彙源的失敗,他對《CFO》雜志說:“符合長遠利益的做法不是讓彙源再尋找一個國際買主,而是如何增資擴股、改善經營,使得彙源在沒有可口可樂幫助的情況下,也能很快地發掘其市場潛力。”
2009年3月,針對銀行信貸擴張問題,他對《城鄉金融報》說:“目前國内銀行業的風險管理現狀是經驗不足帶來的過度保守,我們缺乏一批在銀行業市場化運作條件下有實戰風險管理經驗的銀行業人才,單純的照搬國外的風險管理制度是遠遠不夠的。”
何平說:“經濟學家的觀點不可避免地帶有政治色彩,弗裡德曼、克魯格曼等都是如此。但是,經濟學家一定要有自己的學術獨立,做一名‘獨立經濟學家’,而不是完全服從于政府意圖的‘學者’是我追求的目标。”
關于雷曼兄弟
清華校友何平,在回清華經管學院做老師之前,曾任雷曼兄弟公司分析師和第一策略投資公司分析員。
“我是2006年至2007年底在雷曼兄弟,其實在2007年,次貸危機就出現苗頭了。”
在雷曼兄弟的那段時間裡,何平的工作是對“房地産價格的預測”,雷曼在房貸上面的頭寸很大,對次級貸崩盤風險估計不足正是它于2008年9月破産的原因之一。2007年,何平在一份模型分析中,得出了房地産價格大跌的結論,但是遺憾的是,他的結論與老闆的是相反的。
“一年之後的走勢,印證了你當時的結論,是不是意味着你當時對經濟走勢的分析比較準确?”我頗為外行地問。
何平的回答出乎所料,他直接否定了“成功預測的可能”,而是把偶爾的一語成谶說成是“運氣好”。“許多人希望能有人預測未來,但經濟學家并不是算命先生,未來又怎麼能夠被準确預測呢?未來是需要大家用智慧和汗水共同來創造的。在國際市場大幅波動時,未來在一些人眼裡是如此的不确定,而在另一些人的眼裡,未來就在大家的手中,因為有動蕩起伏也就有了騰挪的空間。因勢利導,蓄勢而發;翻手是雲,覆手是雨;是機遇也是挑戰。”
關于博士論文
何平2004年畢業于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随後任伊利諾伊大學金融系助理教授。何平先後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等上面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其中何平老師2005年5月發表在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上的論文曾被I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選為2005年11月商務與經濟熱門文章。
這篇熱門文章是何平博士學位論文的一部分,是關于内生貨币(政府發行的貨币,比如現金)和外生貨币(銀行系統衍生的貨币,比如存款)的開創性的研究,其突出的貢獻在于第一次系統地研究了内生貨币和外生貨币的互補性和替換性,是貨币經濟學理論研究的重要裡程碑。
把日常瑣事當成“義務”
2007年底,離開雷曼兄弟的何平,在伊利諾伊大學的工作也告一段落了。何平是1997年從清華經管學院金融系本科畢業的,2004年博士畢業後就一直與學院和系裡保持聯系。對他而言,2008年的回歸清華,成了一個順理成章的選擇。
2008年10月8日,《中國青年報》發表過一篇題為“海外博士歸國漸成潮”的綜述,篇中,通過對何平的采訪,記者是這樣談他的“海歸”動機的:“而對于國外發展的限制,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何平也深有感觸,他1997年從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本科畢業,2004年拿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留美期間,他以突出的表現赢得了接觸重要課題的機會。但他發現,在經濟與金融領域,留美的中國人常常從事着與數量化和數學密切相關的工作,而經濟學中一些具有方向性、思想性、容易出成果的領域依然是美國人的天下。‘這就是學術産業化’,他說,‘就像資本主義國家會把高能耗高污染産業轉移到國外,那些看來不可能再對生産力發展有革命性影響的學科,就讓給外國人去做,而更有價值的領域,比如生命科學以及社會科學中的一些重要科目當然要由他們自己的人去占領。’”
其實,在與何平老師的交談中,我看到更多的是他積極的一面。他說經濟學是“出世的學問”,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往往能激發起經濟學家的研究興趣,是他們思考的動力,也能體現他們的價值。“中國正處于向市場經濟的轉型之中,這樣的大環境,為經濟學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機遇。”
我讓何平老師描述一下他清華副教授的一天,他輕描淡寫地說:“上午往往有一些事務性的接待、與學生面談之類的事情,下午是參加講座等等、還會去打打乒乓球,晚上在辦公室做自己的事。”之後,他表示“做自己的事”就是指“靜下心來思考、踏踏實實做學問”。
“你隻有到了晚上才有時間‘做自己的事’嗎?”我問。
“往往是這樣,白天往往被事務性的工作打斷,接待啊,出席會議啊什麼的。”
“你怎麼看待做事務性的工作呢?”
“我覺得是應盡的義務啊”,何平誠懇地說,“老師們應該有做公益事務的義務,這跟個人喜好沒有關聯。”
采訪時間:2009年4月24日
采訪地點:清華經管學院偉倫樓308
撰稿:李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