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雪
姜曉雪,會計專業,經72班,中共黨員,曾前往德國羅伊特林根大學開展學期交換。畢業後加入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第23屆研究生支教團,前往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縣開展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熱心公益,執着追求,姜曉雪在清華經管學院不斷定義自己的精彩人生。四年前,她從遠方走來,眼底的光被點亮;如今,她又将赴遠方,繼續尋找孩子們眼底的光芒。這一路,她曾被溫暖簇擁,未來的路,她亦心懷感恩,在更廣袤的土地傳遞夢想與希望。前路漫漫,心中有愛,不會迷茫。
能在經管這個大家庭裡成長,我很幸運
回顧自己大學四年的生活,姜曉雪說:“感覺四年一眨眼就過去了。雖然有艱難的時候,但現在回憶起來感覺還是很順利的,能在經管這個大家庭裡成長,我很幸運。“
四年裡,姜曉雪印象最深的就是大三上學期的交換。在她看來,這不僅是認識世界的好機會,也是從另一個環境去内省的好時機。她會思考自己的腳步在哪兒,自己要去向哪裡,大學生活的意義是什麼,自己的價值又是什麼。也正是這樣的自我剖析中,姜曉雪才逐漸明白,成績不是特别好并沒有太大的關系。外界的評判标準不足以界定一個人的成功與否,一個人要學會去尋找自己價值的真正所在。
在歐洲,姜曉雪每天會花很多的時間坐火車。在慢悠悠的火車上,對着窗外綠色的大平原和一閃而過的雪山放空自己,甚至,隻是發呆。“我已經想不起來那個時候在思考什麼了,可能什麼都沒有思考,就是坐在車上看着窗外過去的風景,然後發呆,但是我覺得那是我人生中最為悠閑自得的一段時間。一個人,是需要這樣發呆的時間的。”
大學四年異彩紛呈的生活,也讓姜曉雪收獲了很多。在這四年中,她去了很多的地方,從清華到德國,再到回國後去往全國各地,姜曉雪見識了不一樣的世界,也認識了很多不一樣的朋友。“對從農村出來的孩子來說,這種經曆拓寬了我的世界和‘視界’,讓我收獲了比前18年要寬得多的視野。非常感謝清華給了我這些成長的機會。”
在美國俄勒岡大學參加環太平洋大學聯盟領導力項目
在清華平台上飽覽更為廣闊風景的同時,姜曉雪也坦言,自己的學習與生活面臨着不小的壓力。但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她慢慢學會了獨立思考與積極探索,學會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價值,而不是随波逐流。
“大學還有一個收獲”,姜曉雪笑道,“就是收獲了一個男朋友”。在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和焦慮情緒時,她總會和他交流溝通,而他耐心的傾聽與幫助也讓自己獲得了繼續前進的動力。“在清華,在經管,我學會了發現愛、感受愛、愛别人,這是一種心靈的成長。”
說起遺憾,姜曉雪也坦言,大學四年最大的遺憾是沒有好好鑽研一些專業限選課,比如說像“高級财務會計”、“管理會計”、“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認真學習學院精心安排的專業課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些課可以讓我們提高思考問題的深度。”
與公益結緣
姜曉雪跟公益的結緣其實頗為偶然。大一、大二專心于學業之餘,她會忙裡偷閑去參加一些公益活動,比如照顧流浪貓狗、給外來務工人員講課,或者去鄉村學校支教等,這些活動都讓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價值感和成就感。“你在那些孩子們面前,看到他們眼底裡的光,你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得到了認可。”姜曉雪每次站上講台,都覺得自己在發光,因為她能夠真實的感受到自己在創造價值。做公益,讓姜曉雪找到了自己獨特的價值定位,“我感覺做公益很多時候是成全了我自己。”
在這之後,一些更深度的參與,讓姜曉雪對公益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大二時,姜曉雪對一個緻力于鄉村教育創新的公益組織進行了盡職調查和公益咨詢服務,并和公益組織的負責人進行了非常全面的訪談。這是她第一次深入了解運營一家公益組織會面對什麼、需要考慮哪些問題、一家公益組織是怎麼從一個想法到一個體系,最終落地運行。正是這段經曆,讓姜曉雪對公益有了更加直觀和明确的了解,也為她後來從事公益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
姜曉雪與小組成員對某公益組織開展公益咨詢(二排左二)
談及對公益的認識變化,姜曉雪認為,許多時候大學生做公益沒有走出自己的圈子,對公益的一些理解還過于理想化,很容易陷入一個“高姿态誤區”,總想着自己能為别人提供什麼,而不是他們需要什麼。但真正的公益應該是深入到被幫助的那些人裡面,去了解他們的需求,把自己能提供的和他們真正需要的東西進行匹配,這樣的公益才是真正有效的。
最重要的就是一顆真誠之心
大四即将畢業,面臨就業、保研等諸多人生選擇的交叉口時,姜曉雪選擇了加入研究生支教團,前往西部開展為期一年的公益支教活動。“我當時沒有任何猶豫,我覺得這就是我想去的地方,這裡能讓我最好地踐行教書育人的理想。”
在雲南南澗開展試講活動
對教育的執着與追求,亦來源于姜曉雪自身獨特的成長經曆。在高一的時候,姜曉雪學習成績不理想,後來更是因為家庭和自身原因辍學了半年。回校之後,本對自己不抱希望的她,在班主任的鼓勵和幫助下不斷進步,最終圓夢清華。回顧這段經曆,姜曉雪坦言:“沒有我的班主任,我不可能考上清華,我的人生也根本沒有可能像現在這麼豐富多彩。所以我自己就是被教育改變命運的人。”
作為一名曾經的“落後”學生,姜曉雪更是深知教育帶給每一個人的無限潛能。“可能有很多像我一樣的孩子在高中的時候接受能力比較慢,學習成績不是很好,有了放棄的想法。去支教可以讓我更好地幫助這些孩子們,讓他們不要錯過受教育的機會,學會相信自己,發揮自己的潛力,去改變自己的人生。”幫助更多孩子通過學習走向一個更好的平台,進而去改變自己的人生,這對姜曉雪來說,是一件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事。
第23屆研支團合影(後排左八)
回憶當初研支團的申請曆程,姜曉雪還記得一位學長分享道:“不需要準備花裡胡哨的語言,隻需要記住兩個字:真誠,表達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學長的這段話讓姜曉雪頗受觸動,因此在最後面試時,她也沒有刻意的準備,而是把自己的想法直觀真誠地表達了出來。正是這份真誠與坦率打動了支教團的老師,也讓姜曉雪如願投身于自己熱愛的事業。如今再談起這段申請的經曆,姜曉雪依然十分感慨,“支教也好,做公益也好,其實最重要的就是一顆真誠之心。”正是這樣一份熱忱與真誠,助推她在公益這條道路上不斷前進。
作為過來人,姜曉雪首先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此外,她說要想清楚GPA對于未來的作用,客觀地看待GPA的意義,“不要被别人定義,别人認為有價值的事情對你來說并不一定有價值,你要學會有自己判斷的标準。”其次,她認為受挫是在清華非常重要的一課,愈挫愈勇令人敬佩,學會悅納自己同樣是一種成長。
姜曉雪還認為,大學生活一定要過的豐富多彩一些,不要被局限在校園裡面,要多走走、多看看,看看不一樣的世界,認識不一樣的人。可能10年之後大家不會記得哪門課考得特别好,或者拿了什麼獎學金。但這些年去過的地方,讨論過的問題,認真讀過的書,踏踏實實做過的事,都是可以伴随一生的東西,是它們讓你的生活有血有肉,與衆不同。
供稿:清華經管團委記者團
采訪/撰稿:團委記者團曹琪、姜曉雪、蔣绮語
統籌:張曉雪
編輯:任仲希張曉雪
審核:衛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