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秋天,是清華一年中最可愛的季節,色彩缤紛,溫度也宜人。飄落的黃色銀杏葉,襯得天空愈發湛藍。在這樣一個明媚的天氣裡,清華經博17黨支部的同學們卻都裹着厚厚的棉衣集合在主樓前面。他們要去參訪河北的塞罕壩機械林場,與第三鄉林場的黨支部進行支部共建,那裡的夜間溫度早已到達零度以下,白天也煞是凍人。
天氣的寒冷,也不能阻擋同學們赴塞罕壩進行支部共建的熱情。通過這次行程,他們希望尋求幾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麼樣的一片森林為京津地區阻擋揚沙,守衛北京的藍天?是什麼樣的一些人,能夠不求回報駐守在荒山,三代人種下震撼世界的綠色奇迹?是什麼樣的一種精神,能夠不懼惡劣的天氣、艱苦的環境,與沙漠争搶土地、于風霜孕育生機?
王靖雯,經博17黨支部的黨小組長,就是這些同學中的一員。經博17黨支部與塞罕壩的故事,也從這個時刻開始書寫。
故事之前的故事
其實,早在5月塞罕壩還是春天的時候,黨員們中的兩位便造訪過這裡,她們是經博17的黨支書和宣傳委員。她們在這裡與三代護林人充分交流,走訪了護林員的望海樓,參觀了塞罕壩展覽館,深入到亮兵台、白桦坪、尚海紀念林等地,實地了解塞罕壩56年來綠色發展取得的成績。另外,她們還與第三鄉林場幹部職工一起參加植樹勞動,親身感受塞罕壩林業建設的不易與艱辛,也完全感同身受了林場員工将樹林視為自己一生的驕傲與牽挂的心情。
春天的塞罕壩
仿佛是印證了塞罕壩的那句老話:“一次塞罕壩行,一生塞罕壩情”。春天的拜訪給她們帶來極大震撼,并與塞罕壩結下深厚的感情。在春天的行程最後,兩位支委就開展“紅色1+1支部共建”與第三鄉林場書記進行了交流探讨,希望在今後支部共建中能夠加強合作,發揮各自優勢,以提供智力和人才服務塞罕壩發展,以塞罕壩精神激勵青年一代健康成長。正值輔導員石韻珞打算組織同學們拍一個記錄經博17黨組織生活的微電影,以第一人稱的視角讓“95後”青年黨員來生動地講述故事。期待着再次拜訪和學習,兩位支委和輔導員讨論後一拍即合,便定下了這次行程。
通過這此行程,經博17黨支部旨在讓黨員們親赴塞罕壩,親眼見到荒林變青山,溝水成清流的感人景象,深刻理解“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
漫漫路程,一路相伴
驅車去往塞罕壩所在的圍場縣,要經過五個小時漫長的車程。離開北京,一路上窗外連綿不斷的山和風景也提醒着王靖雯,他們已經離開了大都市北京,進入了略顯荒涼的河北省與内蒙古的交界。經博17黨支部的黨員同志們充分利用了在車上的時間,就自己對塞罕壩的了解進行交流,王靖雯也拿出了自己的黨員記錄本認真記錄交流的内容。
知道要赴塞罕壩進行支部共建,大家準備了充足的資料,借助大巴車的音像設備積極與同學和老師分享自己對塞罕壩精神的理解。從塞罕壩“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栖樹”的艱苦曆史講到今日“蒼翠連綿、繁花無盡”的綠色盛景,從當年塞罕壩“滿地載上樹,看你變不變”的鬥争精神聊到習近平總書記對塞罕壩精神的重要指示。通過交流,大家都覺得收益頗多。
傾聽老人講述艱難的歲月
第一代創業者李秀珠老人,以“渴飲溝河水,饑食黑莜面。白天作業忙,夜宿草窩間。嚴霜鎖被邊,野獸伴我眠。老天雖無情,也怕鐵打漢”一詩為脈絡,在支部共建的座談會上,深情地講述了第一代創業者們堅持堅守、不負使命、讓沙漠變綠洲、荒原變林海的創業曆程和感人事迹。造林工人們摸爬滾打,幾十年如一日,在這片土地上揮灑着青春,将森林視為子女般細心呵護,将黑發熬成白頭。
李秀珠老人發言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如今塞罕壩的萬畝森林離不開第一代創業者的無私奉獻,他們聽從黨和國家的召喚,帶着家屬,領着孩子,紮根在此。由于塞罕壩平均海拔達1500米,很多造林人常年在沼澤、濕土中工作,年老時落下了腿部風濕的毛病,但他們無怨無悔,将此視為自己一生的驕傲與牽挂。1962年至1976年,15年間,塞罕壩完成建林面積共106.35萬畝。塞罕壩的精神是團隊奮鬥的結果,每棵存活的大樹背後凝結着無數塞罕壩人的心血。第一代創業者的感人事迹讓王靖雯和其他的黨員同學們深深體會到人工造林的艱辛與不易。
在惡劣的環境中堅持,在不可能的情況下創造奇迹,這是塞罕壩第一代建設者為後代們留下的财富,也是他們用十幾年如一日的行動展示給人們塞罕壩精神。
感受護林員那些堅守的日子
在一路上山的過程中,映入王靖雯眼中的是延綿不絕的樹木。一望無際的樹林在夕陽之下閃爍着金燦燦的顔色,讓人很難想象之前的這裡是一片荒原、寸草不生,更難以想象所有這些樹木都是人們一顆顆親手種出來的。看到這片林子,回想着李秀珠老人的詩,王靖雯想要拜訪堅守這片林海的護林員們的心情更加急切了。
車子到達了林海的最高點,也就到達了護林人的大本營——瞭望塔之望海樓。王靖雯見到了劉軍、齊淑豔夫婦兩位瞭望員。無論料峭春寒還是盛夏清涼,無論蕭瑟秋風還是冰凍雪原,夫妻倆從沒有一刻耽誤瞭望工作。聽瞭望員劉軍講,這裡交通不便、氣候惡劣,瞭望工作枯燥乏味,很長時間都見不到一個人,天天能看見的就是樹。自己也想萬家燈火,也想膝前盡孝,但是這裡有自己的根,有自己需要守護的土地。王靖雯還跟着齊淑豔來到了5層的瞭望台,俯瞰整片林子,用望遠鏡瞭望整個林場的情況。齊淑豔展示了樹林是否有火情以及其他情況的記錄本,每15分鐘他們就要記錄并且向林場總部彙報一次,每一天就在這樣的生活中度過。王靖雯為他們的堅守而感動,不禁感歎: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一天容易,但是13年始終如一的生活,又有多少人能夠堅持呢?
再次翻閱塞罕壩的曆史
在塞罕壩展覽館中,伴随着講解員的生動講演,王靖雯和同學們再次了解到塞罕壩創業者的創業曆程與點滴故事和林場的建設藍圖。
參觀塞罕壩展覽館
随後,經博17黨支部全體成員前往了“尚海林”,紀念塞罕壩機械林場第一任黨委書記王尚海同志以及以他為典型代表的塞罕壩創業先驅。王尚海書記從1962年隻身來到塞罕壩,而後又把妻子和5個孩子都帶到了這裡,與工人們一起紮根荒漠,堅守高寒地帶,做到了“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王靖雯在王尚海同志的紀念碑前鞠躬并獻花,向塞罕壩的創業先驅們表達了敬意與紀念之情。
我們現在所認識的塞罕壩,是三代創業者的奮鬥的成果,第一代辛勤種樹,克服困難;第二代,十年如一,默默堅守;第三代,内心笃定,傳承發揚。之前通過和劉軍老師的交談,支部黨員了解到他的兒子現在在林場的撲火隊工作,做着和劉老師,和其他一千多戶工作人員不同卻又相似的工作,他們都在努力守護林子,繼承父輩的事業,讓奇迹延續,讓綠色傳承。
同學們紛紛表示在塞罕壩的兩天一夜帶給了他們很多收獲,他們尋着總書記學習塞罕壩感人事迹的指示而來,收獲到的更多,關于塞罕壩精神,關于三代創業者,關于無私奉獻,也關于堅守傳承。
參與者說
石韻珞 (經博17輔導員):從大概2017年2月開始醞釀idea,希望嘗試用第一人稱、微電影講故事的方式做黨宣工作,讓95後青年黨員來講故事,讓觀衆透過ta的視角看見新時代青年黨員對傳統的尊重,對艱苦奮鬥的紅色精神的傳承。要有代入感,要避免生硬,要潤物細無聲,要真情實感。
從試錯多次到最終經博17這個支部這個團隊的每個人不知費了多少口舌,做了幾多嘗試,終于在有限的條件下完成了這個視頻作品,十分高興被人民網采用。
感覺特别幸運,可以一直和拍攝團隊走,拍攝的過程可以說是我們内化塞罕壩精神的過程。我們拍攝的師傅也需要在寒風中去操作無人機和擺弄鏡頭。我看到了從女主角很早就要起床來做準備,到司機師傅和拍攝團隊都需要一大早就驅車前往劉軍夫婦所在的特别孤獨的瞭望塔。無論是靖雯給他們做菜,跟他們一起共進早餐,還是在劉軍夫婦的熱情和帶領下,帶着我們去看看林子,去看看樹林裡邊的他們再熟悉不過的一草一木,整個拍攝的過程,仿佛我們真的跟他們生活在一起,最真切的體會了塞罕壩護林人的不易。衷心希望看到這個視頻的人可以有這樣的感覺,這種感覺不同于電視劇作品,紀錄片中塞罕壩的震撼,而是一種沉浸式的體驗帶來的溫和而曆久彌新的印象和感動。
魏宏冰(經博17宣傳委員):到塞罕壩,最震撼的要數塞罕壩成片的人造森林之景了,但最令人觸動的還是塞罕壩老一輩人的奮鬥精神。
春天的時候,我嘗試過在塞罕壩栽樹,一上午兩個人隻栽了11棵樹苗,可見累計植樹3.2億棵樹需要多少圍場造林護林者的悉心培育。56年,三代人,3.2億株植物,140餘萬畝的地表面積,這其中還要克服山川、礫石以及表層土單薄等種種困難。這是三代人造林人響應祖國号召,付出青春,默默奉獻的成就,也是無數個社會主義的建設者艱苦奮鬥的縮影。
在這個秋天,我又再一次來到了塞罕壩。這個時候,正是漫山金黃,層林盡染。我覺得郁達夫的話形容老一輩護林人特别貼切:“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用自己的青春換得這樣美的山林秋景,就是他們最大的心願,也是他們賦給生命最崇高的意義。
孔奕淳(經博17黨支部書記):通過與塞罕壩林場黨支部“紅色1+1”共建,開展理論宣講、就業幫扶、科技支撐等對口交流活動,幫助支部黨員融入京津冀發展大勢,在實踐中增強“四個意識”,有效地增強了支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塞罕壩經過三代創業者的奮鬥與堅守,将荒漠沙地變成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塞罕壩精神感染和激勵着支部黨員,讓大家深刻體會到艱苦奮鬥、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進一步加深了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今後經博17黨支部還将繼續與塞罕壩林場黨支部保持密切聯系,加強支部共建,形成長期合作。
王靖雯(經博17黨員代表):塞罕壩林場的工作者們,傾盡全部心力守護這片土地,他們的夢想,他們的健康、他們最好的年華,全部奉獻給了這裡。這些人十幾年如一日的生活,向我們诠釋了堅守的涵義,在平凡中透露出不平凡。而我們,這些年輕的黨員,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也在平凡的崗位上,要努力堅守我們的不平凡。
感謝
感謝經博17全體可愛的黨員同志為此次拍攝小短片群策群力,感謝極米傳媒的積極響應和大力配合,努力幫助我們完成了此次拍攝的任務,最後,更要感謝塞罕壩所有辛勤工作默默奉獻不求回報的工作人員,是他們,成全了此次意義非凡的塞罕壩之旅。
合影
(供稿:黨委辦公室通訊員:魏宏冰孔奕淳石韻珞王靖雯編輯:張曉雪審核:趙一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