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學子|陳劉旻:經管四年教會我的事

2017-06-21
閱讀:

編者按:陳劉旻,清華經管學院2013級本科生,畢業後到美國喬治城大學讀研。從小就愛讀書,思維活躍跳脫。在經管的學習和創業實踐中深刻體會到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四年裡,見識過内蒙豐美的草原,新疆绮麗的中亞風光,走過費城秋天的童話,紐約盛夏的繁忙……不管未來路上遇到哪些風景,她希望自己做一個快樂并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失敗,是成功的一種。”——陳劉旻

新聞_meitu_1.jpg

陳劉旻

時光拉回到四年前,我記得剛入大學,還來不及适應離開父母的生活,就迎來了軍訓。等度日如年的軍訓結束了,我也被曬成一塊黑炭。于是,我的清華經管生活就在一種倉促、迷茫和不自信的情緒中正式開始了。四年時光那樣快,開學典禮時錢穎一院長的諄諄教誨、《經濟學原理》課上張奎李順的段子,仿佛都在昨天;四年時光那樣慢,讓我可以靜下心來探索世界,理解自己,不斷嘗試與改變。畢業季中,我收獲了美國喬治城大學的offer,即将前往國際發展與政策分析的核心地帶華盛頓特區,度過接下來的兩年研究生時光。

批判性思維,不隻是批判

大二時修《批判性思維與道德推理》(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al Reasoning, CTMR)這門課,當時年紀小,隻覺得在課堂上與同學針對各種社會問題進行唇槍舌劍的辯論有趣得很,但康德、尼采等大師的煌煌巨著也實在難讀。因為從小讀的書多,思維活躍跳脫,我一直自诩自己天生擁有批判性思維,根本不需要再去學。但是當我真正開始接觸這個社會時,我逐漸認識到,CTMR是一門需要我們用一生來學習的課。

在經濟學中,不平等是一個重要的話題,我們的CTMR課程也提供了許多案例讨論。以教育不平等來說,我是小縣城裡通過高考進入經管的學生,對中國城鄉教育資源差異比較有感觸。教育不平等妨礙社會的長期發展和綜合競争力的提高,激化社會矛盾,道理誰都懂,然而緻力于改變這種困局的人不多。大四的時候,我在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實習,這是國内一家政府背景的NGO,緻力于改善中國落後地區兒童的教育。我所在的團隊負責運用時事數據監測國家營養午餐補貼政策的地方落實情況,并且基于數據統計分析給出政策建議。我實習的辦公室和秘書長辦公室離得不遠,時常見到盧邁秘書長的身影,他一身衣服泛着灰舊,步伐緩慢卻堅定。有一次與同事閑聊,她心酸地說起秘書長年事已高,拿水杯或者打電話的時候手都會顫抖。我想起實習工資單上他的簽名,字迹潇灑有力,可見秘書長為人之認真,哪怕花比常人多得多的心力,也不肯在細節上疏忽一點。從這份實習開始,我開始領悟了什麼是真正的批判性思維。它不是信口批判,急于表達的憤青思維,而是在歌舞升平中發現問題的清醒,以有效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智慧,以及不圖名利、不事張揚的淡泊。

創業,一堂必修課

本科時代對我影響非常大的一本書是矽谷創業家、投資人彼得·蒂爾的《從零到一》,大一時偶然讀到它,又在網上看了他的斯坦福公開課,一下子就被矽谷這個神奇的地方吸引了。那個時候我真的沒有想到,兩年後能在經管學院親身聽彼得講他創業的經驗,與他交流。他的投資理念可以概括為contrarian thinking(逆向思維),我認為其本質是東方佛道兩家思想在西方科技社會的新應用。在這種思維的指導下,他本人在政治立場和個人生活的選擇上也頗有驚世駭俗之處。

這幾年經管的創業教育開展得如火如荼,我前後也參加過兩個項目,第一個是健身餐外賣,第二個是VR教育課程。說實話,參與到實際項目後,心裡想,這怎麼跟我讀到的那些英雄大冒險的故事一點也不一樣呢?這學期我修了經管學院與Facebook合開的創業課程——《創新與創業:矽谷洞察》,對創業這件事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思考。創業不是一個高大上的舶來品,創業就是從細節入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尋求合作、推向市場,它應該是所謂“商科”最根本的必修課。當下中國的就業市場無論從選擇面還是薪酬來看,對應屆生是不太友好的,因此我們更要積極運用自身智慧,來開拓獲得各方面資源的渠道。

經管四年,我頗為遺憾的便是自己沒能有效地提高創業技能,落後于身邊很多同學。拿健身餐飲這個項目來說,當時這是我們的一個小組作業,課程結束後我沒有繼續參與,現在這個項目經過其他同學的改進,經營得非常成功,正是我們經管創業教育成功的典型。

失敗,是成功的一種

失敗,是我的大學生活繞不開的關鍵詞。大一競選海外部部長,大二的交換申請,大四申請研究生未能去心儀的學校,這些失敗的經曆現在看來隻是雲淡風輕的回憶,但當時委屈和灰心的情緒卻是非常強烈的。申請研究生的時候,沒有完全實現自己的目标。也是這次申請,讓我開始正視自己的缺點,用更包容的心态看待這個世界。

中國有句老話,失敗是成功之母,然而我認為,失敗就是成功的一種,或者說失敗與成功僅僅是人為的定義,他們本質上并無不同。人性的特點就是得意時自滿,失意時謙卑,我們把失敗看成一種羞于提及的恥辱,而忘了成功會使我們的思維固化,失敗卻可以促進我們沉澱與改變。在我看來,經管學院的教育最成功的一點就是鼓勵我們多嘗試、多闖蕩。年輕時走幾步彎路,遠遠好過人到中年一朝得意,掉入命運的陷阱而不自知。

本科時代另一本對我影響很大的書是尼古拉斯·塔勒布的《黑天鵝》。塔勒布與弗格森(Niall Ferguson)教授頗有交往,今年弗格森教授做客經管時,我也曾就塔勒布書中的相關觀點與川普新政等話題,詢問他該如何看待當今世界的反全球化浪潮的積極影響。《黑天鵝》一書的核心思想是,我們這個世界充滿不确定性,它們最終決定人類社會的走向,然而人類過分習慣于預測、最優化等固化的思維方式,忽略了培養面對不确定負面事件的抗風險能力。那麼如何培養這種能力?塔勒布給出的解答與錢穎一院長一直以來的教導不謀而合,即“無用知識的有用性”。我們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因此抱着明确而功利的心态去做事往往帶來精力浪費和心願落空,坦然承認這個世界上有許多東西不是我們能掌控的,盡可能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和能力點,才能成長為一個适應力強并且身心愉悅的人。

站在本科階段的末尾,回望過去這四年,我欣慰于自己的每一點成長,也為許多浪費在迷茫或偏執中的時光感到遺憾。四年裡,借着學校提供的機會,我見識過内蒙豐美的草原,新疆绮麗的中亞風光,走過費城秋天的童話,紐約盛夏的繁忙。這學期院長下午茶,有同學問錢院長,對這屆畢業生有什麼期待,錢院長說,“做最好的自己。”我也希望不管未來的路上遇到哪些風景,我可以一直保持青年人的熱情、相信、好奇和單純,當一個快樂并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更多閱讀:

清華經管學院2017年畢業季系列文章

學子|任丹陽:我願意做主流中的非主流

學子|鄭沛倞:菲利普的經管曆險記

學子|路絮:在路上遇見成長的自己

學子|劉暢:選我所愛,愛我所選

學子|王曉瑜:年輕就是用來“試錯”的

學子|易楷甯:随性與認真的統一體

學子|郭健多:經管人,實業

學子|黃政燊:在中國,讓夢想照進現實

學子|惠澤華:公益夢,在行動

學子|賀維藝:審視大學:以時間為友

學子|劉裔:博于學,精于專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