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王曉瑜,清華經管學院2013級本科生。本科畢業後将在經管讀博。王曉瑜的社工之路貫穿大學四年。她喜歡一群人單純地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标而不遺餘力的完成,收獲滿滿的驚喜和感動。她享受一個人坐着看一天paper的狀态,把從課本學不到的東西研究透徹。她告訴學弟學妹,在園子裡,要抓住年輕的機會去做自己真正熱愛、真正有意義的嘗試,讓大學沒有遺憾。
“大學是試錯成本最低的時候,不妨多摔跤、多哭幾次。” ——王曉瑜
王曉瑜
我發現自己還是比較喜歡學術研究
決定留在經管讀博深造是在王曉瑜大三赴伯克利交換期間。
當時,對學術研究已經萌發興趣的她為了體驗和感受博士生的生活而選擇修讀了兩門博士生的課程。四個月的交換中,她認識到博士生課程與本科生課程培養思路的差異所在——本科是學習和模仿,而博士是鑽研和創造的過程。面臨博士生課程的巨大壓力,她在老師的指導下不斷鑽研、培養自己獲得知識的能力。在此期間,老師往往隻會給出一些方法和技巧的點撥,而真正的實踐則需要親自翻閱文獻、不斷嘗試新的東西。
從伯克利離開之後,她堅定了自己想要做學術的想法。在伯克利,她嘗試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她發現自己很喜歡一個人坐着看一天paper的狀态,喜歡靜下心來自己研究,把從課本學不到的東西研究透徹。她很享受這樣的生活。
社工帶給我的不僅是情懷,更是整個大學生活珍貴的回憶
經管學院内部濃厚的社工風氣給王曉瑜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剛入學時院學生會、到院團委的宣講會、再到學長學姐手把手的指導,都讓她對這樣的組織和工作充滿期待。
最初選擇社工這條路正是源自經管的這種感染。王曉瑜的社工之路貫穿大學四年,跨越了院級和校級的不同部門。漸漸從一個小的社會到一個大的社會,感受從身邊的經管同學到不同院系、不同人群的思維方式差異,她經曆了服務身邊人和服務整個學校的不同體驗。
王曉瑜在大一下學期加入了院團委辦公室,大二時擔任辦公室組長,後來擔任校學生會辦公室主任和校學生會辦公室、時代論壇部副主席。“我每個階段隻做一份社工。”在王曉瑜的眼裡,做社工就是一群人單純地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标、為了一件事情,開開心心地把它完成,在此期間還能認識許多好朋友。秉持着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好的原則,她坦言,同時做很多份社工會耗費大量時間精力,同時我們還面臨着學業壓力,所以盡管喜歡社工,但把它做好才是重中之重。
辦公室是一個起着“學生會内部的内聯”這樣一種紐帶作用的後台部門。盡管沒有其他部門一樣異彩紛呈的活動,但每個組織的每一項活動都會有辦公室的足迹。聯系團結各個部門、協調溝通日常事務,細水長流,這是一個鍛煉自己與人交往、處理人際關系極佳的平台,在日複一日處理種種細緻入微的小事裡,她收獲了許多意外的驚喜和感動。
王曉瑜特别講述了一段關于辦公室的回憶。三年的辦公室經曆仿佛并沒有多麼驚天動地的故事,但在三年的堅持之後回望,點點滴滴的小細節都讓人感動。在她擔任校學生會辦公室主任期間,财物組有一位大一的同學專門負責管理物資。曾經有一段時間各個學院學生節接二連三地開展,于是這位同學每天都要和各個院系溝通聯系、借物資,特别辛苦。但他說自己别無所求,因為在校學生會特别有家的感覺。“曉瑜姐,我在辦公室做事情無怨無悔。”和不同人的接觸讓王曉瑜學會了很多:“在這裡,我認識了很多很多好朋友,我們有着非常強烈的集體認同感,認同這份工作,所以我願意為它出這麼一份力,即便辦公室不曾有過什麼特别有成就感的、能調動所有同學參與的大型活動,但就這樣一個組織我堅持了三年,我願意把這份感動延續下去。”
對于人的一生而言,通識會帶來更深沉的積澱
實踐經驗告訴王曉瑜,在學校多讀書、多沉澱、增長閱曆是她最理想的選擇。盡管之前有多個行業的實習經曆,但她還是更希望多鍛煉、多積累,增長自己的閱曆,有一些更深層次、更加通識的文化積澱。
在王曉瑜看來,在經管的四年間,我們一直在感受着通識教育“潤物細無聲”的影響。文明、曆史和哲學類課程使我們從發展的視角縱橫古今、感受先哲智慧,在更高的角度品評世界格局、了解制度的演變,而物理、生物等科學類課程又可以讓我們基于人文社科的思辨,有更多科學理論性的現實支撐。
臨近本科畢業,身邊的許多同學面臨找工作的壓力,言語間偶爾也會吐露出對于非通識教育院校的羨慕之意。或許對于想要在短期拿到一份非常好的job offer的人來說,花太多時間在通識教育上确實可能不如學習衆多與專業相關的課程來得“實在”,但對于人的一生而言,通識教育完全不浪費時間。“這些選擇自有自的道理,取決于你追求的是什麼。”王曉瑜說,“我認為通識教育的作用之一就是縮短認知差距,在最需要塑造認知辨别能力的年紀去培養各個領域的認知能力與大局觀還是很必要的。總的來說,讓我們在以後工作辦事的過程中,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問題,心裡始終有把令人安心的秤,這就是通識教育的魅力所在吧。”
“通識課程讓我在大學四年的專業教育外學會了不斷的審視自己與人生,雖然學識不足,但這種思維方式會陪伴我一生,督促我不斷的思考與進步。但未來,我仍然希望通識教育制度能夠更加強調讀書的重要性。在大學四年間更多的讀好書,古今貫通、中西融會并且文理滲透,不僅能從老師的教授中略知一二,更能從書中感悟人生、感受腳踏實地,并去思索詩和遠方。”
大學是試錯成本最低的時候,不妨多摔跤、多哭幾次
回望在園子裡的這四年,王曉瑜最遺憾的大概就是沒能抓住年輕的機會去做更多的嘗試。以學業為重的心态激勵她把學習放在首要位置,甚至是唯一的成分。如果可以重來,她會選擇一種不同的生活,她會去嘗試一些興趣社團,比如藝術團、合唱隊,等等,去尋找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最近我在跟老師做項目,感覺到了真正該承擔社會責任的時候。這種時候就會去想、去遺憾,自己在大學這寶貴的四年期間為什麼沒有去嘗試那些自己真正熱愛,對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意義的事情。”
但在王曉瑜眼中,大學也許是試錯成本最低的地方。
“既然大學的試錯成本那麼低,想做什麼盡管去做,做錯了、失敗了、被拒絕了不過推倒重來,沒什麼值得你猶豫與畏縮的。無論你做什麼事情,都有身邊的老師、同學去包容你,他們不會真正去苛求你什麼。如果現在不去嘗試,那麼步入社會的時候要摔的跤隻會更多,更疼。”
“在園子裡,多去跌跟頭、多哭幾次,大概才能收獲一份更美好,更加沒有遺憾的大學回憶。”(供稿:學生工作組通訊員:馬俊彥、楊子悅責編:劉惠心)
更多閱讀:
清華經管學院2017年畢業季系列文章
學子|易楷甯:随性與認真的統一體
學子|郭健多:經管人,實業夢
學子|黃政燊:在中國,讓夢想照進現實
學子|惠澤華:公益夢,在行動
學子|賀維藝:審視大學:以時間為友
學子|劉裔:博于學,精于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