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清華經管學院學生組本科生骨幹與清華x-lab老師,赴意大利和德國開展實踐調研,探究在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制造業企業應該如何更好地推動産學研合作、促進研發創新。
在德國的實踐行程中,支隊圍繞“創新激勵機制探究”實踐主題,針對德國的産學轉化範例、汽車制造業展開調研,并訪問慕尼黑工業大學。
探究德國産學轉化範例
2月13日上午,支隊前往慕尼黑頗負盛名的WERK1孵化器開展參觀調研。WERK1運營超過5000平方米的辦公場所,包括辦公室、會議室、咖啡廳等,每年為創業者和合作夥伴舉行100餘場活動。WERK1目前有32家數字初創公司入駐,有150+名社區成員和140+名創始人夥伴,其中孵化的初創企業累計獲得超過3億歐元的風險投資。WERK1為創業公司提供遠低于市場價的辦公區域租賃服務,同時提供辦公桌椅、顯示屏、網絡、公共休閑區和其他配套基礎設施,提供免費的指導(Coaching)和長達五個月的導師(Mentor)計劃。WERK1是支撐慕尼黑創新産業的重要配套設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科技初創企業和數字化企業的創新成本,有力促進了慕尼黑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的發展。

支隊與WERK1負責人合影

支隊成員與WERK1負責人交流讨論
13日下午,支隊調研了歐洲最大的應用科學研究機構——弗勞恩霍夫應用研究促進協會。協會市場部負責人介紹,協會緻力于為企業特别是中小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産品、新工藝,協助他們解決自身創新發展中面臨的各種問題。協會總部位于德國慕尼黑市,在德國各地設有76個研究所,擁有30000多名優秀的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在與大學的合作中,大學負責研發與教學,協會研究所負責應用性技術研發、技術轉移轉化和青年科學家的培養。目前,協會研究所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實驗室芯片系統、Femtosecond laser(飛秒激光)、手術設備、AI語音助手等。研究所與政府機構、大學研究機構、企業産業組織緊密合作,是歐洲産學研轉化融合的重要樞紐。

支隊與弗勞恩霍夫應用研究促進協會負責人合影

支隊成員參觀弗勞恩霍夫應用研究促進協會
走進德國汽車制造業
14日,支隊實地調研了德國寶馬汽車制造廠,上午參觀并學習了寶馬集團的最新産品設計,下午與寶馬集團中國聯絡部負責人、創新戰略部負責人開展訪談交流。寶馬集團是全世界成功的汽車和摩托車制造商之一,旗下擁有BMW、MINI和Rolls-Royce三大品牌,在14個國家擁有31家生産和組裝廠,銷售網絡遍及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據介紹,寶馬敏銳捕捉時代最新發展趨勢并進行現代化轉型,以客戶為中心成立“C部門”(Consumer,消費者),利用數字化渠道與客戶建立長久關系。作為傳統汽車制造企業,寶馬順應時代發展趨勢,以用戶需求為中心,把握電動化、數字化、可持續化趨勢,持續引領傳統豪華汽車品牌市場。

支隊與寶馬集團負責人合影

支隊成員參觀寶馬集團汽車博物館
訪談高校主導的産學研轉化平台
15日上午,支隊訪問慕尼黑工業大學,并與TUM ForTe(慕尼黑工業大學技術轉移中心)主任愛麗絲·貝克(Alice Beck)、TUM專利和創業中心主任克裡斯汀·魯普(Christine Rupp)、國際研究支持瓦埃·穆薩(Wael Mousa)進行深入交流讨論。TUM ForTe是慕尼黑工業大學重要的産學研轉化機構,負責研究資金的發放、高校和企業的戰略合作、大學生創新創業等工作。尤其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方面,TUM ForTe為大學生提供貫穿全生命周期的多種創業過程幫助,包括在創業的前、中、後期提供創業咨詢服務,如概念驗證、市場準備、公開融資等。TUM ForTe旨在培育高科技新星,并實施全球深度創業計劃,與包括清華x-lab在内的多個國際機構達成戰略合作。目前,TUM ForTe擁有100個工作間,為20~30個初創團隊提供辦公場所,為298個項目提供創業咨詢,設立了310門可供選修的創業相關課程,為激發德國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力貢獻了重要力量。

支隊與TUM ForTe負責人合影

支隊成員與TUM ForTe辦公室主任交流讨論
15日下午,支隊參訪了UnternehmerTUM創業中心。UnternehmerTUM創業中心是TUM和行業大公司共同支持成立的創業平台,關注科技賽道的創新創業,覆蓋了機器人技術、醫療、新能源等領域。UnternehmerTUM Entrepreneurship項目每年為超過6000名學生提供專業教育,每年誕生超過500個初創項目,每年支持超過50個初具規模的初創企業。據統計,2022年創業中心的VC及創業基金投資超過了30億歐元。UnternehmerTUM生态系統由成熟企業、IT企業、創業中心、科研及教育機構、創業公司、創新活動及項目組成,截至2022年已經吸納超過300家企業和組織、超過150個企業創新夥伴、超過170個創業項目。UnternehmerTUM創業中心借助TUM ForTe的平台優勢,彙聚産業上下遊資源,為德國科技創新最前沿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支隊與UnternehmerTUM創業中心負責人合影

支隊成員與UnternehmerTUM創業中心負責人交流讨論
在為期三天的調研實踐中,支隊成員對德國的産學轉化範例、汽車制造業及高校主導的産學研融合體系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同學們也體會到,完善周到的創新配套機制、靈活前瞻的企業經營理念和紮實濃厚的科研學術氛圍是德國制造業領先的主要原因。
通過對比德國與意大利的調研成果,實踐支隊對歐洲創新激勵機制的異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意大利在前沿技術的引進和應用方面較為發達,高端設計品牌具有競争優勢,産業鍊數字化智能化程度較高。德國的優勢在于完善的創新創業輔導服務、富有競争力的創新體系和職業教育體系的支撐以及工匠精神的引領。創新是一個生态系統,包含大學研究所、創新孵化器、産學轉化樞紐、創業公司、成熟公司等多個市場參與者,隻有各方均衡發展和充分參與才能保證整個生态産業鍊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支隊成員與寶馬公司創新戰略部和中國聯絡部負責人合影
成員感想
@王子航
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創新需要有完善的支撐機制作為基礎。世界上永遠不缺新的、有創造力的想法,但如何将想法變為現實市場中可以應用、能夠大規模推廣的産品(或服務)才是最困難的,絕大部分“創意”或“創新”都無法邁過這個鴻溝。慕尼黑工業大學在支持創新創業方面有非常完善的機制,從面向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到面向對創業感興趣的同學的各類創業挑戰賽事和活動,再到為具有創業想法的同學提供的咨詢服務和導師匹配機制,以及為成形的創業企業所提供的辦公空間、融資需求對接等一系列孵化服務,這一整套全鍊條的服務機制是歐洲制造業能夠始終保持在世界領先地位的強大支撐,也是中國在實現制造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路途上值得借鑒的經驗。
@劉林永
在座談調研的過程中,寶馬工廠的介紹讓我印象深刻。寶馬在數字化領域做出重大戰略部署,認為自動駕駛高度依賴大量數據,自身也會産生大量數據。因此,寶馬高度重視數據中心的建設。寶馬緻力“全新第一戰略”的部署,持續專注于驅動變革的關鍵創新領域,系統化地推進全品牌、全系列的電動化,開發自動駕駛技術與産品,拓展出行服務業務以及戰略性地發展全球汽車生産體系。我們能感受到,作為百年企業,寶馬永不止步、持續創新的進取姿态;也深刻感受到數字化、智能化浪潮對于汽車産業的重塑。
@柴嶽骞
德國的制造業在國際上素來享有盛名,對德國産業工人“工匠精神”的讨論也屢見不鮮。支撐起德國優秀的産業工人隊伍的,是其獨特的人才培養與社會保障制度:青少年在較早的時候可以選擇分流至職業教育系統,較高的工作待遇和勞動保護水平也使得技術工人成為在社會上受到歡迎的職業。德國在構建較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的同時,保持經濟持續增長,這為我國大力實施擴大内需戰略,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提供了借鑒。
@熊立銘
德國獨特的創新體系與機制讓我印象深刻,其明确的分工合作、違規行為的嚴格處罰、完善的配套設施能夠有效激勵研究成果向應用轉化,也能鼓勵更多創業企業的出現。穩固的根基支撐創新創業的熱情,可靠的保障讓興趣與才華得到施展,我們應優化創新創業支持體系,進一步改善整體營商環境,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
供稿:學生工作組
編輯:張曉雪
審核:衛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