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占鳴,1993至2001年就讀于清華經管學院管理信息系統專業,先後獲得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畢業後,先後在德意志銀行、神州數碼、長城計算機集團工作。2007年進入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現任中國黃金國際資源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常務副總裁、中國黃金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
八載清華求學路
命運,更青睐有準備的人。吳占鳴的中學時代,與中國典型的中學生一樣,學習、學習、再學習。高考,是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競争。為了走進心目中的殿堂——清華園,吳占鳴極其認真的去學習,因為他知道,也許一道選擇題、甚至一個字母的疏忽就會與清華擦肩而過。夢想的指引、壓力的驅動,尚顯稚嫩的吳占鳴在無數個挑燈苦讀的夜晚裡執着的追求着、拼搏着。“我不是個優秀的人,但是,我會盡最大的努力去做一件事。”苦心人天不負,也許正是這份認真與努力給他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運氣。吳占鳴所在的中學得到了一個保送清華的名額,學校一緻認為,吳占鳴是最佳人選。于是,1993年,他被保送到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經管學院的管理信息系統專業。“這是我人生最幸運的一件事。”吳占鳴如是說。
“感恩一直是我前進的動力”。步入清華園以後,吳占鳴異常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幸運。認真聆聽每一節課、完成每一次作業、研究每一個課題,在清華園的八年求學時光,他留給老師和同學最深的印象便是這份認真。“學習是學生的主業,既然選擇了這個專業,就要用盡全力去熱愛它”。這一點也成為他後來招聘應屆生的主要考核指标,“自己的本職工作都無法認真完成的人,是不負責任的。”
雙肩挑,逐夢的時光。一肩挑業務,一肩挑學生工作,兩肩都要硬。清華特色的“雙肩挑”人才培養制度,孕育了一批批又紅又專的清華學子。大一剛一入學,吳占鳴就熱情地投入到學生工作中。從院系學生會幹事、班級團支書、院系團委書記,在學有餘力的前提下,吳占鳴在學生系統辛勤耕耘了近七年。在衆多的學生工作經曆中,最令吳占鳴記憶深刻的是剛剛參加院系學生會宣傳部,與同學們一起寫海報、貼海報的場景。為了盡可能節省經費,吳占鳴和同學們購買最廉價的紙張,用毛筆手寫海報;為了保證宣傳效果,晚上11點下自習後去學校的各大宣傳欄争奪陣地。“有時候貼完海報到宿舍都12點甚至1點了,但是,早上看到宣傳欄上都是我們的海報,特别欣慰。”細心、熱情、執着,吳占鳴結識了一批具有共同品質和夢想的同學,默默的為學院、為同學服務和付出。
馬杯,青春的印記。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不僅僅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清華人血液中的特質。作為院系學生骨幹,吳占鳴在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同時,更是與同學們一起為集體榮譽而戰。其中,“馬約翰杯”學生運動會,是清華體育的最高榮譽,是清華校園文化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更是對院系學生工作水平、凝聚力、綜合實力的全面衡量。自從入學以來,吳占鳴組織、參與、推動和見證了經管學院從在乙組中嶄露頭角,到包攬乙組男女冠軍、總冠軍;從甲組新面孔,到蟬聯總冠軍。每年春季備戰馬杯時,吳占鳴與老師和同學一起,詳細分析對手、有針對性地制定計劃。“田忌賽馬是經常采取的策略。”主動放棄劣勢項目、集中攻關優勢強項,抓大放小、統籌協調,“最後獲得的總分往往與我們的預期結果一緻。”而賽場上,豪邁的口号、飛舞的旗幟、絢麗的衣衫,都是經管體育健兒美好的青春記憶。“捧起馬杯的那一刻,我們都以身為經管人而自豪,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清華,教給我擔當。1994年,經管學院十周年院慶,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朱镕基院長返校參加慶典。合影結束後,在場師生們目送朱院長離去。然而,朱院長突然轉身,寂靜的現場傳來铿锵有力的話語,“如果你們每個人都搞好一個企業的話,中國就有希望了”。樸實而真摯的寄托,深深震撼了在場的每一個人。“朱院長的這句話,改變了我們很多人,成為我們那代人一生的追求。”
坦面挫敗,寬于待人。清華八年,吳占鳴最感激的是導師程佳惠教授的指導和幫助,他所秉承的認真二字,也是來自程老師的傳承。在調研關于中國電力行業專題時,程老師要求他必須言有物、論必實,這就對數據搜集和分析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當時還沒有發達的網絡,為了得到詳實的材料,吳占鳴費盡心思從圖書館、書店等各種渠道搜集信息,甚至有些無法購買或者複印的材料隻能通過手抄來獲得。然而,在雪夜回宿舍的路上,放在自行車後座的書包竟然遺失了,裡面裝有幾乎所有調研的核心資料。經過大雪中的整夜尋找,身心疲憊的吳占鳴不得不面對現實,數月來的心血就這樣付之東流。眼看課題就要結題,吳占鳴懷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跟程老師說了此事。令吳占鳴意外的是,一貫嚴格的程老師非但沒有責難他,還關心地詢問他是否摔傷、安慰他從頭再來。這隻是多年師生情的一個縮影。“程老師的言傳身教,春風化雨、溫暖我心。”
追随内心的選擇
校園的時光總是充實而燦爛的,當即将步入社會時,吳占鳴也面臨着同樣的求職困惑。當時,經濟改革的熱潮席卷全國,外資、民營企業的發展也如火如荼,清華經管學院的畢業生生正逢時。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可是,選擇的煩惱也随之而來。“那時候不知道自己最喜歡、最合适的工作是什麼,哪裡熱就選哪裡。”于是,研究生畢業後,吳占鳴選擇了最熱門的投資銀行,進入德意志銀行投資銀行部工作。
和企業共同成長。恰逢投資銀行在中國迅猛發展,作為職場新人,吳占鳴時刻都能體會到成長。從初步接觸潛在客戶,到四處尋找項目;從項目融資,到推動并購;從首次公開募股,到實現公司上市……吳占鳴像雨後春筍般貪婪地吸收着職場養分,也承受着成長的陣痛。光鮮的背後,是無休止的熬夜加班,是往返不同城市間路上的小憩,是接踵而至卻略顯重複的項目。“不是在做項目,就是在做項目的路上。”
在磨砺中,尋找自我。近四年的職場初練,德意志銀行給吳占鳴提供了寬廣的平台、高端的視角。從職場菜鳥,到業務骨幹,吳占鳴已經能夠專業地在資本市場交易中遊走。然而,一些問題開始不斷萦繞在他的腦海裡,這是我真正喜歡的工作嗎?我是否願意為此付出一生?那一刻,吳占鳴清醒地認識到,是時候放慢腳步、去面對自己的内心了。2004年,吳占鳴向公司正式遞交了辭呈。
永不言棄
離開德意志銀行,吳占鳴選擇了具有聯想系背景的神州數碼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中國創業教父柳傳志的故事深深吸引着吳占鳴,在神州工作的時間裡,他感受着中國最好民營企業的創業理念、企業文化、管理體系、運行機制。後來,他又進入長城計算機集團體系内的軟件業務闆塊工作,負責資本市場和戰略規劃。經過外企、民企、國企的漂泊,吳占鳴越來越明白了内心的渴望。恰逢此時,黃金集團公司遞來了橄榄枝。作為大型央企,黃金集團積極貫徹、推進“走出去”戰略,當時正處于海外業務部門籌建階段,急缺專業的海外資本運作和企業管理人才。能夠真正搞好一個企業,是院長的囑托,也是吳占鳴曆經多年磨練但從未放棄的夢想。于是,他欣然接受。
與船同命運,是船長的使命。作為黃金集團公司海外業務的負責人,吳占鳴從零開始,組建團隊、構建體系、配置資源,站在風口浪尖、引領企業摸索前行。“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看着他從出生,到一點點成長。”四年時間,從最初的三人團隊,到兩地上市,吳占鳴帶領團隊創造了一個個奇迹。力排衆議,推動香港上市和資産注入同步進行;打破慣例,連續拿到香港聯合交易所6個豁免……這個過程中,很多人在困難面前動搖了、在議論背後退縮了,而吳占鳴卻毅然在荊棘中領航前行。“有千萬個理由讓你放棄,而堅持隻需要一個,那就是責任。”2010年12月1日,中國黃金國際資源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主闆挂牌上市。那一刻,吳占鳴松了一口氣,“不辱使命。”
讓每個人成為不可或缺的關鍵。在國有企業中,人事制度經常被人诟病。作為一名創業者,吳占鳴時刻保持着危機意識,“靠我一個人,這個企業一定走不遠。”從部門組建伊始,吳占鳴就推行扁平化管理,盡可能的給年輕員工壓擔子、擡轎子、指路子。而正是這群年輕人,在上市的關鍵環節中,頂住壓力、敢想敢幹,協助吳占鳴完成了一個個“奇迹”。
在采訪的最後,吳占鳴寄語在校學子:“人生跟工筆畫一樣,不一定有天馬行空的絢爛多姿,但是它每一筆都是細膩的、每一筆都是認真的,這份認真鑄就了你的今天和未來。”
采訪時間:2013年7月12日
采訪地點:中國黃金國際資源有限公司
采訪人:王萬忻 毛咪濛濛
撰稿人:王東(學生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