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追尋過,所以懂得——記經1991級張青

2012-07-04
閱讀:

張青,1991至1996年就讀于清華經管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獲學士學位。1996年畢業後就職于寶潔(中國)有限公司市場部,2001年至2003年就讀于哈佛商學院,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2003年至2010年就職于麥肯錫咨詢公司。現任惠而浦北亞區廚房電器品類總經理及中國區市場産品總經理。

清華園:學會獨立

如果不是獲得了保送機會,張青這個上海姑娘,也許會報考當地的知名大學,而不是獨自一人來到陌生的北方,在清華園裡度過她那段獨立、新奇、忙碌卻又值得驕傲的大學時光。

張青清晰地記得大一時,五一假期剛過,她還沒從爬泰山的興奮與疲憊中回過神來,就因為騎車趕着上課,被迎面沖過來的自行車撞倒而骨折進了醫院。認為自己已經長大而不應再讓父母擔心的張青,選擇獨自把痛苦和壓力扛起來,而未對父母吐露半句委屈。這個父母眼中的嬌嬌女,用她的倔犟好強,開始獨立勇敢地面對生活。

張青認為,獨立性的培養是自己在清華最大的收獲。後來她遠赴哈佛商學院攻讀MBA時,在人生地不熟的美國,一個人選房子、買家私、為随後追随自己赴美的老公置辦起溫暖舒适的家,之後她又承擔壓力、規劃決策,兼顧事業和家庭。能把這些事情處理好,正是因為在清華園裡磨煉出了獨立堅強的性格。

張青在大學四年中,不但學習成績名列前茅,而且還為清華經管學院的學生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創辦《經管專遞》。考慮到同學之間缺少溝通交流的信息平台,張青向曲慶老師提議創辦屬于學生自己的刊物。這個想法還得到了趙純均老師的大力支持,為此還特批了一台油印機。張青忙前忙後,組建了四個編輯組,保證既不耽誤大家的學業,又能每周出一期報紙。雖然曆經波折,但手捧帶着墨香、凝結着自己和同學們心血的報紙,聽到大家的廣泛好評,張青覺得一切努力都沒有白費。時至今日,《經管專遞》已成為面向全院師生發行、反映學院學生生活和思想的重要刊物。當初用蠟紙、油印機制作的報紙,變成了裝幀精美的雜志,然而不變的是,由它所承載的經管學子屆屆相傳的激情與夢想。

如果不是遇到後來的老公、當時的水利系學長,也許張青的大學生活隻是由最高等級的獎學金、市級三好生頭銜、忙碌的學生社團工作,以及無法釋放的巨大壓力構成。幸好,這個追求完美、幾乎每次考試都因為壓力大而生病的經管女,遇到了能在宿舍裡擺搓麻桌的理工男。張青開始發現除了埋頭書海和風風火火的學生工作,生活也可以有别樣的精彩。在美麗的清華園裡,他們許下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諾言,也同時找到了之後幸福生活的主要源泉。

哈佛商學院:執着圓夢

張青從小到大一路順風順水,卻在本科畢業時遭遇了對她而言最大的打擊。那時候的她,對未來人生的發展道路沒有清晰的認識和規劃,隻是跟随身邊的出國讀研風潮,考托福、考GRE,申請的研究生院校遍布美國、加拿大、歐洲、新加坡,專業涉及統計、金融、經濟、管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她收到的是一封封拒信。

出國深造受挫,但憑借着出色的學業、豐富的學生工作經驗和良好的面試表現,她加入了寶潔公司的市場部。在寶潔工作的第五年,職業發展非常順利,張青那顆不甘的心再次搏動,又一次遞交了哈佛商學院MBA的學習申請。

其實,在此之前,張青已經有過兩次失敗的申請經曆,但哈佛商學院一直是挂在父親嘴邊的管理學殿堂,也是她從小的夢想。她曾利用出差的機會去哈佛校園參觀,看到一幢幢有着一長串故事的建築物,一位位意氣風發的學子,旁聽了妙趣橫生的管理學課程,眼前美好的一切,使她成為其中一員的願望更加強烈了。雖然,她當時仍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要讀MBA,但她感到胸中好似有一團火在燃燒,覺得“如果我這輩子不進哈佛商學院,肯定活得不快樂”。

懷着破釜沉舟的心情,張青決定三度申請哈佛商學院。她走訪了哈佛商學院的校友,向他們詢問在哈佛學習生活的情況以及當初報考時的心路曆程;為了拿到像樣的推薦信,她頂着巨大的心理壓力,向老闆坦白了自己攻讀哈佛MBA的強烈願望,通過和老闆的促膝長談,最終得到老闆的理解和鼓勵;個人陳述信的撰寫,她花了整整兩個月,經過無數次修改,她用“嘔心瀝血”一詞來形容自己的用心程度,并坦言在提交申請之後甚至有種“累得要癱掉”的感覺;在二選一的電話面試時,她把寫有“Speak Slowly”的紙貼在牆上,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靜清晰的思路,将語速放慢一些,逐字逐句地回答問題,她還把大大的“Win”字寫在旁邊,激勵自己取得最後的勝利。電話面試的過程,如今已變成一道溫暖歡暢的泉水,永恒地流淌在她的記憶中,而她現在依然堅信,面試時她話語中迸發出的激情和舍我其誰的豪邁,一定深深地感染了電話另一端的面試官。

正因為有這樣的辛苦付出,當看到錄取書上的“Congratulations”時,她才會激動地流下淚水;當手捧錄取通知書、站在老闆辦公室門口時,她才會和老闆交換會心的笑容,而無需隻言片語;時隔多年回憶時,她才會堅持認為自己在那天早晨聽到了喜鵲報喜的歡歌。

在哈佛商學院的學習帶給張青的最大收獲是自信心的進一步增強。來哈佛讀書之前,她在外國人面前用英文表達觀點時,總覺得心裡沒底。然而通過與班裡80位全球商界精英的學習和競争,她發現,自己并不比别人差,甚至在金融學、市場營銷、創業等課程中,她的成績還遙遙領先。她總結自己擁有兩大優勢:第一,她在本科打下了堅實的數學基礎,并練就了對數字敏銳的洞察力,這使她在紛繁複雜的案例叙述中,能夠快速地抓住關鍵點,并且能夠運用金融學和會計學等知識,有效地分析和解決問題;第二,她敢于發表自己獨特的觀點和主張。所有課程50%的成績均取決于平時的課堂發言。張青每堂課都争取在前15分鐘之内發言,因為在課堂的前20分鐘内,同學們基本上就會把案例的核心内容讨論出個大概,大家的觀點基本上涵蓋了課前閱讀案例時自己的思考和心得。而20分鐘後的課堂進程,完全取決于老師和同學們展開的深入讨論,要想在此過程中發表令人信服的觀點,難上加難。每個同學一般隻有5分鐘左右的發言時間,她必須鍛煉自己在有限的時間内把主要觀點一針見血、條理清楚地表述出來的能力。有時候,她剛想出一個觀點準備舉手,就被其他同學搶着說了,隻好又偷偷地把手縮了回去。有時候,她想起自己已經連續三堂課沒發言了,對課堂發言成績的憂慮和争取下一個發言的緊張,使每堂課都成為心理和思維上極大的考驗。課堂上同學們的思想碰撞就像武林高手的過招與對決,非凡的勇氣、沉着的心理、敏銳的思辨和流利的表達,則是決勝的法寶和武器。當然,武藝最高、最精妙的還屬授課老師,老師不但對同學們的發言給予及時總結和點評,還要引導大家發現案例背後隐藏的深層涵義。在2年的MBA學習過程中,張青經曆了這樣幾百堂案例教學課的洗禮與曆練。

從麥肯錫到惠而浦:從“我要最好的”到“這是我要的”

讀大學時,張青事事争第一,力争做到最好;畢業時,她過五關斬六将,進入令衆多畢業生羨慕的寶潔公司市場部;之後她又考入夢寐以求的哈佛商學院。一路走來,這些腳印都可以算是别人眼中“最好的”經曆。然而讀完MBA之後,她依然不十分明确自己未來的方向,于是,她決定仍就選擇“最好的”。

就這樣,張青于2003年加入大名鼎鼎的麥肯錫公司,擔任咨詢顧問。無論是向麥肯錫公司總裁彙報,還是代表團隊在知名跨國企業的全球總裁面前進行提案陳述,張青都能自信從容地應對。然而工作了五六年之後,她逐漸意識到麥肯錫其實并不适合自己。咨詢顧問更像是企業的軍師,為企業出謀劃策,卻不能替企業做決定。令她最為痛苦的,莫過于自己和團隊加班加點、殚精竭慮做出的預測和解決方案,常常被企業束之高閣,自己的勞動成果最終并沒有幫助企業創造價值。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人者智,自知者名。”張青逐漸明白自己主導性強的性格、行動派的作風,并不适合僅僅充當“企業軍師”的角色。“我要到實業去!”這是從她心底發出的聲音。于是,毅然離開了為之付出7年心血的咨詢業,帶着先進的運營管理之道,帶着多年練就的領導能力,張青加入了惠而浦公司,擔任北亞區廚房電器品類總經理和中國區市場産品總經理。應該說,在此之前,她一直在選擇“最好的”;而現在,她終于找到了“我要的”。

其實惠而浦的工作一點都不比麥肯錫輕松。即便是簡單的價格戰略,都要考慮公司内不同層級的反應。比如産品價格定得較低時,銷售人員會非常高興,因為銷售的難度降低了;而公司高層可能會提出質疑,因為價格的降低很可能會影響整體的利潤。但是,擁有了推動公司發展的主動權,張青覺得這樣的工作踏實而又充滿創造性。

結束語

張青說:“我現在的生活特别幸福,有一份自己愛做的工作,有一個愛我、呵護我的老公,還有一個特别聰明的兒子。人生如此,我已無憾!” 可是,如果不是張青之前追尋過那些“最好的”,又怎麼能理解現在這些“我要的”呢?

采訪時間:2011年9月17日9:00-10:30

采訪地點:上海市東安路/漕溪北路交界星巴克

采訪:邢立君、荀多多、喬蓉

撰稿:馬志遠(學生記者)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