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鐵民,1983至1987年就職于國家經濟委員會,任經濟管理研究所室副主任。1988至1995年就讀于清華經管學院,先後獲得工業管理工程專業碩士與技術經濟專業博士學位。畢業後曆任國家體改委體改研究院院長助理、國務院房改辦副主任、建設部住宅與房地産司副司長、中國建設銀行房地産金融業務部總經理、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現任鑫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提起劉鐵民,我們可以随口說出幾個身份:前國務院總理朱镕基的關門弟子、中國建銀投資有限公司前副總裁、鑫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然而,落坐在鑫塔的會議室内,眼前這位總裁謙遜熱情,年逾花甲,卻仍舊容光煥發、充滿活力,與我們談笑風生,笑聲朗朗。作為後學晚輩,我們為劉鐵民學長豐富的閱曆、睿智的思考深深地折服。
初識總理
時至今日,劉鐵民仍然親切地稱朱總理為“老師”。1991年,劉鐵民由清華經管學院推薦繼續讀博,師從時任院長的朱镕基總理,成為總理的關門弟子。在20多年的時間裡,劉鐵民從朱總理的部下變成學生,又由學生變成部下,在總理的教導與關懷下,經曆了中國經濟改革的宏圖偉業,今天,他仍舊願意将人們崇敬的鐵腕總理稱為自己的“老師”,正所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不管在校内校外,朱總理都是劉鐵民最為敬仰的人。
在朱總理指導的四個博士生中,劉鐵民位列老幺,但是他和“老師”的相識卻是最早的。1983年,劉鐵民在國家經委工作,負責技術改造方面的課題研究,在多次會議上,他聆聽了時任經委副主任的朱镕基向部下所作的指示,“老師”卓越的統籌決策能力和外語溝通能力給年輕的劉鐵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朱镕基的指導下,劉鐵民牽頭或參與完成了節能降耗、融資租賃、技術改造管理辦法等多項課題。由他負責起草的課題報告《論技術改造的理論與實踐》,朱镕基在下面批了幾個大字:“文字不錯,請XXX同志參閱”,而另外一篇《論承包經營的活化機制》得到了“很好”二字作為嘉獎。
對于這些細節,劉鐵民記憶猶新,在每一篇報告的撰寫過程中讓他印象最深、受益最大的,則是“老師”對于課題方案“細緻、準确、具有可操作性”的高要求。他舉了一個例子:1986年,改革開放未滿十年,國有企業在節約能源、降低物資消耗方面經驗不足,不能适應市場需求。國家經委和财政部決定聯合下發“工業企業節能降耗獎勵辦法”,幫助企業走出體制框架,提高市場競争力。當時,劉鐵民作為文件的起草者之一,主要着眼于大原則大方向的規定,對于具體操作細節的設定未能深入勾勒。朱镕基針對這個文件指示“要提出非常細緻、非常準确、具備可操作性的具體方案”,并舉例說“要具體到省了多少煤,省了多少原材料,對應什麼獎勵。”隻有對企業的節能降耗和獎勵标準進行精确的量化,才有操作性,才能實際推動企業工作。劉鐵民按照指示,進行了認真測算,限于當時的辦公條件,他把測算結果畫成了20多張一開紙大的表格,逐一向有關部門和上級彙報。這件事至今使劉鐵民感歎,做每件事必須非常認真細緻才能達到“老師”的要求,而這些看似嚴苛的标準更能督促他不斷進步。
轉眼到了1987年底,朱镕基被中央調往上海任代市長,而國家經委也在面臨一次大規模的部委調整,劉鐵民所在的部門被整建制地劃入國家體改委。這段時期,他暫時放下了工作,進入清華複習考研,由此開始了他在清華八年的學習生涯。
師生情誼
陳岱孫經濟學獎、光華獎、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優秀論文、蔣南翔獎……劉鐵民在清華期間,獲得了多項令人稱羨的獎勵,在這些榮譽背後,是他勤勤懇懇紮實用功的八年。回想起在學校的時光,劉鐵民掰着手指頭細數當年講授課程的老師:徐國華老師講授管理學、傅家骥老師講授技術經濟學、韓秀雲老師講授資本論、郝中軍老師講授運籌學,還有陳章武、李子奈、劉冀生、姜彥福、吳貴生、孫禮照、華如興、張德、劉廣弟等老師……他對每一位曾經給予他教導的老師都心懷感激,老師們高尚的師德對劉鐵民的為人處事産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而學院領先的課程設置讓他們在日後的工作中能夠駕輕就熟、輕松勝任。在采訪中,他反複強調,要感謝學院,感謝老師。他說,學院和老師讓清華留給他的并不隻是虛拟的宏觀印象,他對清華的感情和對清華精神的理解體現在與每一位老師的相處之中,對每一位老師的深刻記憶之中。
劉鐵民在碩士期間的導師是徐國華教授,1991年攻讀博士師從朱镕基院長,仍由徐國華擔任副導師。當時朱镕基院長已任國務院副總理,日理萬機,但他仍舊對劉鐵民的課題研究、論文寫作給予悉心的指導。劉鐵民原定的博士論文題目是“産業生命周期和投資分析”,上報到院長朱镕基手上後,朱院長批示“題目太多,難以下手”。因此,在院長朱镕基、常務副院長趙純均和副導師徐國華的共同建議下,劉鐵民将論文選題定為“中日企業比較研究”。彼時,恰逢劉鐵民的原單位國家體改委經濟管理研究所與日本方面共同研究中日企業的課題,劉鐵民作為副組長得以參與其中。他幾次去日本考察,對日本的企業制度和豐田、日立、三洋等支柱企業進行分析,完成了幾份研究報告并提交給朱镕基院長審閱,院長閱讀後批了六個字“這個思路很好”,肯定了劉鐵民的努力。劉鐵民回憶道,當年老師們對于他論文題目的建議令他有機會重新認識企業制度,并深刻思考企業管理問題,使他受益匪淺。
投身改革
1996年,博士畢業不到兩年的劉鐵民調任國務院房改辦副主任,開始着手住房制度改革的制定工作,此後十幾年,他的職業生涯始終與國家房地産業及房地産金融業的發展息息相關。
1997年12月15日,朱镕基副總理在國務院第二會議室召開房改工作會議,設立了以現任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為組長的房改領導小組,在領導小組下設總體方案組,劉鐵民任總體方案組副組長并分管測算工作。住房制度改革是朱镕基就任國務院總理後提出的五大改革之一。按照朱總理的具體指示,房改小組經過反複研究,進行了多次彙報和讨論,終于在1998年7月3日出台了“國發【1998】23号文件”,确定了中國住房制度改革的根本性變化。
“國發【1998】23号文件”開啟了住房商品化的大門,停止了計劃經濟下的住房實物分配,同時确定了“中高收入者購買市場化商品房,中低收入者購買經濟适用住房,極低收入者租住廉租住房”的住房供應體系。
劉鐵民至今記得1997年12月15日房改會議結束的時候,總理鼓勵他說,“鐵民,多出好主意啊。”14年過去了,中國的房地産市場早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城鎮居民的住房條件得到了大幅度改善,改革的成果得到肯定。雖然體制需要不斷創新和調整,但沒有當年的改革,就沒有如今快速的發展。
不斷創新
國務院房改方案出台之後,時任中國建設銀行行長的周小川調劉鐵民進入建行工作,1998年底,劉鐵民到建設銀行分管房地産金融方面的工作。
在工、農、中、建四大銀行中,建設銀行開展房地産金融業務的曆史最早,中國第一筆企業房地産開發貸款、第一筆個人住房貸款都是由建設銀行發放的。建設銀行是住房金融的創始機構,在中國的房地産金融改革中,始終是當仁不讓的先鋒。劉鐵民進入建行正值住房商品化的初期,房地産金融制度急需完善,在朱總理的關注下,在建設銀行黨委和各行長的支持下,劉鐵民參與完成了兩項重大創新工作。
住房金融産品的創新一直是朱镕基特别關心的領域。1991年,中國的住房公積金制度由朱镕基在上海創立,這是一種強制性住房儲蓄制度,住房公積金的巨大作用已被近十幾年的城鎮居民住房消費所證實。但是,中國這麼大的國家,各地發展千差萬别,需要探索更多的住房金融産品和業務模式。1998年,朱總理開始考慮建立合同性住房儲蓄制度,為需要買房的人提供低息貸款,有助于擴大内需,拉動住房消費。1998年底,朱總理将德國駐華使館轉交給他的一封關于介紹德國住房儲蓄制度的信函轉給周小川行長,希望了解能否借鑒德國的經驗。
1999年3月3日,在周小川行長的辦公室裡,成立了建設銀行住房儲蓄銀行課題組,由劉鐵民任該課題組長。
在住房儲蓄銀行項目的推進工作中,劉鐵民和課題組同事與德國施豪住房儲蓄銀行進行了多次洽商,在當時恰逢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各項談判進行之中,一些涉及國際、國内的管理改革和金融政策都處于重大變革之中,在牽涉到國務院多部委的意見方面,朱镕基親自進行了溝通和協調。之後,在國家體改辦、國家計委、對外經貿部等多個部門的通力合作和協調下,2004年2月15日,中德住房儲蓄銀行在天津設立。
朱镕基對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産品的創新也十分關心。1998年,朱總理先後三次在有關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産品報送材料上批示,請有關部委領導研究。其中一次是将劉鐵民報朱總理的建議轉給當時證監會的負責同志閱示。2000年6月,中國建設銀行的主要負責人将建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課題小組的研究工作也交由劉鐵民牽頭。通過參考國外的經驗并引進國外歸國人才,在建行總分行的全力合作下,中國建設銀行于2005年發放了我國第一筆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實現了住房金融産品的新的創新。
經曆了這兩個國務院領導關注的住房金融産品的創新,劉鐵民深有感觸地說,制度和産品的創新,是一個永恒的課題,中國的發展如果因循守舊,便難以持久。但是對原有制度的突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是一個艱難的探索過程,是一個不斷産生沖突、磨合、适應的過程,有無數的障礙需要跨越。在房地産金融領域的創新之路上,劉鐵民的體會是:堅持方向、持之以恒、靈活變通,這三條不僅可以指引個體實現自我價值,也是中華民族實現整體發展和跨越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再次履新
兩年前,劉鐵民離開中國建銀投資有限公司,調至新的金融機構工作,之後來到鑫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擔任總裁。
離開工作了近四十年的國有機構(國家機關及國有企業),到民營企業工作,需要進一步了解民營企業的運營機制,也需要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知識并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劉鐵民表示,要在股東特别是陳董事長的領導下,團結一心,共同拼搏,把企業做大做強。同時“我們會踏踏實實埋頭去做,等到目标實現的時候,再向母校彙報。”劉鐵民謙遜地說。
采訪時間:2011年6月22日
采訪地點:北京鑫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采訪:邢立君 喬蓉 王萬忻 張垚(學生記者)
撰稿:張垚(學生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