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不做流水的兵 ——記經1987級、MBA1997級王玲

2011-12-07
閱讀:

王玲,1987至1992年就讀于清華經管學院國民經濟管理專業,獲學士學位。1997至2000年就讀于清華經管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92年加入清華紫光集團,工作至今,現任紫光數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運營總經理。

20世紀90年代初,在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背景下,企業也不斷加快經營節奏,競争壓力迫使企業更積極地進行購并、投資、引入新技術以及進行管理變革,紫光也不例外。變革中,很多人來來往往,然而1992年畢業後就加入紫光的王玲卻在這隅“一畝三分地”上“深耕勤挖”,開拓出了屬于自己的人生寶藏。

從清華園啟航

過去了将近20年的本科生活,再次回憶起來,王玲依然覺得清晰。和大部分學生的大學生活一樣,這部電影的開端,便是一場“下馬威”般的軍訓。

開學第一天,她還沒來得及走走看看這個自己夢想中的清華園,就和同學們一起,鬧哄哄地被火車拉到了位于張家口的新兵訓練營,開始為期一個月的軍訓。班主任韓秀雲老師不放心這群初來乍到的新生,丢下自己剛斷奶的孩子,陪着他們“訓”了一個月,辭别家人來京求學的王玲強烈感受到了韓老師“亦師亦母”的關懷。

經曆了軍訓的磨砺,又要開始從高中轉向大學的“蛻變”,“那時候老師經常去宿舍和我們聊天,給我們講學習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困難”,王玲在老師的幫助下很快适應了大學的學習和生活。也正是同老師們的朝夕相處,她的身上逐漸打上了“清華烙印”。“我們平時和李子奈老師、韓秀雲老師、陳章武老師、朱寶憲老師等接觸都很多,他們都是很溫和、沒有架子,但又非常有原則、做事十分認真。當時學經濟學讀經濟類的著作,老師要求隔一段時間就要寫一篇大論文,每篇文章交上去後都會得到老師細緻地批改與指導,來不得半點湊合與馬虎。老師為人處事的風格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王玲回憶說。

在老師的引路下,王玲暢遊在學習的海洋裡。各種特色實踐活動,也讓她汲取了養分。

大三暑假,王玲和同學們去沈陽重型機械廠實習。他們白天在廠裡實習,晚上就住在工廠旁邊的中學裡,把桌椅攢起來當床。沈陽重型機械廠是一家好幾萬人的企業,王玲和同學們在各個車間、辦公室輪崗實習,見識了工廠的各種業務以及辦事流程,以往書本上的描述,在這裡變得真實,摸得着,看得見。這次實習,讓經濟專業的王玲大開眼界。

在學校也有動手實踐的機會,金工實習是清華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的傳統課程,車銑刨磨樣樣都要經曆。正是在那個特别的課堂上,王玲感受到,“那時候,不看誰文化知識學習得好,一個月裡誰能做出一個臉盆架才是好學生。金工實習不僅鍛煉了我的動手能力,也使我認識到對人能力的評價有着更寬廣的範圍。”

大五那年,王玲來到海澱區财政局公費醫療辦公室實習,有機會了解到一些機關單位的工作内容。那時,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帶着王玲去各級醫院進行調查,審查各種公費醫療報銷單據。主管這項工作的副局長還讓王玲參與到海澱區公費醫療改革方案的起草中,因此王玲翻閱了很多這方面的資料,主動學習,為單位獻計獻策。以至于到現在還對醫療改革問題有着十分濃厚的興趣。

經管學院豐富的實踐課程,使王玲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各種不同性質單位的工作内容,并有機會走進企業内部,熟悉了各項管理流程。

在白紙上創作

五年的本科生活很快結束了,帶着清華的烙印,王玲站在了就業的岔路口。當年王玲的畢業論文是關于科技成果的轉換,為完成論文,在導師的引領下,王玲對清華紫光(那時叫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科技開發總公司)的發展有了一些了解,當時這是最大的一家将學校科技成果進行産品化、産業化的機構。抱着試試看的心态,她參加了面試。“正好遇到一個清華的學長面試我,他睿智而且很有領導魅力,在他的描述中紫光的未來大有可為,于是我決定留在這兒。”回憶起那個将自己的人生與紫光緊緊聯系在一起的重要決定時,王玲覺得這也是水到渠成。

90年代初,紫光以科技成果産業化為主營業務。初入社會的王玲承擔起産品的市場推廣工作。從學校到工作崗位,白紙一張的王玲幾乎每一樣東西都要學習。工作第一天,她就遇到一件令人頭疼的事。上級讓她用WPS(當時的一種文字處理軟件)做一個文稿。王玲之前從沒有用過WPS,又加上時間緊迫,她隻好現學軟件。熬了整整一個通宵,學會了WPS的大部分命令,趕在上級上班前把做好的文稿放在了他的桌上。這件事也使王玲發現了自己的潛力,隻要努力,沒有學不會的東西。

王玲也經曆過許多大大小小的挫折。有一次一個大項目已經到了談判的最後階段,老總讓王玲先去和客戶打招呼,安排雙方見面,并把自己将與客戶的談判條件告訴了王玲。與客戶聯絡的過程中,王玲出于促成項目的急切心情,把老總承諾的條件也告訴了對方。雙方見面,項目最終談成,老總卻狠狠批評了王玲,提前把“底牌”告訴對方等于使公司毫無退路。那次挨批是她工作這麼多年中受過的最嚴厲的一次,也讓她明白了談判是怎麼回事,談什麼,怎麼談,什麼時機談,以及與周圍的人如何配合,等等。在一次一次的鍛煉中,王玲從一無所知,到自己獨立去談判大項目,從一個年輕的畢業生到以專業的角度、專家的經驗說服客戶,公司不斷增長的業績使王玲看到了自己的進步。

在最初的一張白紙上,王玲一筆一畫地積累,認真細緻地描繪,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創作”風格。

借平台而躍遷

1997年,MBA實施全國聯考,為了更系統地掌握管理知識,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王玲又一次以學生的身份回到清華園,開始了清華MBA的學習。

王玲很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由于工作經常需要出差,又不能耽誤課程,她常常從機場直奔課堂,三年下來,她很自豪,因為自己幾乎從未缺課。實際工作的經驗,使王玲對MBA課程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系統地學習使她在理論知識上有了很大長進,從而重新梳理了自己的工作和管理思路。那段時間,工作與學習要兼顧,“我學會了換腦,白天全是工作的事,晚上回家看書、寫作業,全是學習的事。”王玲通過心無旁骛的沉潛,在學習中積蓄着能量。

MBA期間,王玲還彌補了本科未做過班級幹部的遺憾,當了三年班長。她考慮到同學們都來自各行各業,組織的第一個活動就是請每位同學講講自己的行業,“傳授”做好各自行業的秘訣,由于都是走讀,見面的時間很少,她就利用課間或午休,使同學們每一次到學校的收獲都能最大化。王玲說,通過這個活動,同學們接觸到各行各業的信息,視野拓寬了許多,尤其在後來同學們的個人職業發展以及業務拓展中,走入一個新的領域,都會想到,我有同學在這裡,相互的協作幫襯發揮了巨大作用。即使畢業多年,同學們仍舊要求王玲做班長,而且授予她“終身班長”的稱号。王玲笑着說:“既然同學們信得過我,我也願意為大家多服務。”

2001年,為适應市場環境變化,紫光準備對全國的銷售體系進行從獨立分公司向銷售平台的改革,平台改制工作落在王玲身上。當時,紫光在外地的分公司擁有産品定價和獨立市場運作的權力,分公司的管理水平參差不齊、上報庫存數量與實際庫存不符、應收賬款難以到位等問題長期存在,這種各自為政的局面極大地影響了公司整體運營的效率。平台改制就是将分公司從利潤中心變為成本中心,将分散在各地分公司的定價和市場運作權利收回總公司。

要将原來的“諸侯”變成“地方官”,阻力很大,既要改制,又要保證公司的正常運轉,王玲将其形容成“在行進中換車輪”。那段時間,她每天都工作到很晚,由于涉及到一些個人利益,還經常會收到很不客氣的郵件。通過幾個月的籌劃,王玲和她的團隊制定出周詳政策以及支持平台運行的新流程,并且逐個平台、從上到下地說服,宣講方案,妥善安置人員辦法。做足思想工作。之後,又通過細緻、操作性強的培訓使每一位業務人員對财務、商務、物流等流程都一清二楚。

由于将思想工作做在前面,改制工作正式啟動後,僅用一個月時間,王玲和同事們便徹底核查了庫存,清理了壞賬,并以合理價格收回了各公司股權和渠道控制權,建立新的薪資體系。改制過程中,分公司的總經理、骨幹員工基本沒有流失,各項業務未受影響。平台改制理順了全國的銷售管理體制,使成本和業務都變得可控,王玲帶領團隊打赢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2003年,她又參與組織引進了SAP ERP管理系統,實現了庫存、銷售、訂單信息的實時更新和共享,進一步鞏固了改制的成果。

2006年,平台管理中心納入紫光數碼有限公司,王玲擔任紫光數碼的運營總經理。基于分銷具有高周轉、低毛利的特點,為保證盈利,成本和風險控制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針對成本控制,王玲建立起第三方物流體系,通過科學分解訂單、控制入庫出庫節奏等工作流程來減少各個環節的額外費用;對于風險控制,她建立健全了的信用管理體系,來降低壞賬率。除此之外,王玲還積極拓展業務方向,使紫光數碼的業務從IT産品分銷拓展到家電和類金融服務等領域。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全國11個平台的營業額從2002年不到10個億增長為現在的40個億。

随着流程的逐步完善,這兩年,王玲将自己的工作重點放在人員的管理上,從企業文化的建立、員工行為準則的制定、新員工培訓,到建立公司自己的人力資源勝任力模型,她都一一推進,親自參與。她認為,影響公司人力資源管理成效最重要的因素是企業文化的建立,是員工與企業價值觀的統一。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企業文化,王玲特别注意搜集身邊發生的事例,用案例的方式為公司員工培訓。在她的引導下,公司無論是在業務管理,還是人員管理方面,都走向了更加科學化的發展方向。

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然而王玲從來不認為,自己之于紫光,隻是一個流水的兵。她一直把企業當作自己的事業來做,有一種強烈的歸屬感與責任感,想要把企業做大做強。這大概就是王玲在紫光勤懇耕耘近二十年的定力之所在吧。

采訪時間:2011年9月14日

采訪地點:紫光數碼有限公司

采訪:邢立君王萬忻陳歡(學生記者)

撰稿:陳歡(學生記者)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