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佃民,1991年至1994年于清華經管學院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畢業後,曆任萊蕪鋼鐵集團濟南經貿總公司技術開發部經理、萊蕪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證券部副科長、萊鋼集團資本運營部科長、副部長,魯銀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部及證券部經理、規劃發展部經理、總經濟師等職。現任魯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

轉行管理
1984年,孫佃民從山東工業大學機械系鑄造工業及設備專業本科畢業,分配到萊蕪鋼鐵集團計劃處從事管理工作。當時很多人對“管理”這一概念感到很陌生,更不重視管理工作。在這種氛圍下,他不明白自己作為一名機械專業的工科生為什麼會被安排到管理崗位上,甚至産生了挫折感和抵觸情緒。後來,他在工作中對管理的感觸越來越深,認識到管理工作看似平常,可要做得出色卻非常不易。為了完成好工作,彌補專業知識方面的缺陷,他特地參加了《經濟日報》舉辦的工商管理知識學習班。學習、培訓時間雖短,卻使他意識到自身的管理基礎太薄弱,積累太淺乏了。從1984年到1991年的7年間,随着身上擔子的加重,他日益感到自己在管理方面必須加以深造。
1991年9月,恰逢國家四部委發文:為大中型企業培養高級管理人才。得知清華經管學院開始招收MBA學生,孫佃民憑借在學習班上學到的知識和艱苦自學,終于考上了清華,成為經管學院首屆MBA學生。
學在清華
孫佃民認為,在清華3年的學習時光,他最大的收獲是系統地學到了經濟管理方面的理論知識。如陳章武老師執教的《微觀經濟學》課程等,都加深了他對管理工作的認識。孫佃民說,一家企業好不好,主要取決于兩方面。一方面是效益怎樣,即盈利不盈利;另一方面是企業的整體精神面貌如何,包括工作中的執行力、向心力和鬥志——而這些企業素質的形成恰恰離不開有效的管理。管理好的企業,會顯露出朝氣蓬勃的氣象;而管理不好的企業,員工上下怨氣就會比較多。實際上,管理者的思路、學識和修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企業經營水平的高低。在系統學習、掌握了各種理論知識後,他的思路開闊了,視野寬廣了,而且逐漸變得自信起來。
孫佃民回憶說,在清華學習期間,令他印象尤為深刻的是:清華學風優良,老師執教嚴格,課程設計緊湊,學生勤奮自強,學習空氣濃厚。同學們經常在課内外展開讨論,因大多富有工作經驗,不少親身經曆之事便成了絕佳案例,這種相互之間的閑談、讨論對學業進步幫助很大。清華嚴謹的學風幫助他和同學們打下了牢固的知識基礎,在日後的工作中更使孫佃民感到受益匪淺。
在清華學習期間,孫佃民結合自身的工作需要,對股份制改革等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主要集中在證券及資本運營等方面,并選擇以《萊鋼集團的股份制解決方案》為題着手完成自己的畢業論文。他談到,萊鋼集團的股份制改造當時比較超前,它利用外資,包括亞洲開發銀行所提供的2.5億美元進行股份制改造的專項低息貸款。此外,亞洲開發銀行還提供了80萬美元的資金援助,聘請安達信和瑞士銀行來為萊鋼集團專門做股份制研究。孫佃民的論文就與此有關,由于下了很大功夫,這些研究在他後來的工作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談到在清華的學習經曆,孫佃民也頗有遺憾之處。他說,當年自己對外語重視不夠,加之課時安排非常緊張,沒有投入更多的時間來提高外語,結果導緻自己的英語水平隻是達标而已,遠未達到運用自如的程度,這是他一直以來特别引以為憾的地方。他表示,希望通過此次訪談寄語清華經管學院的學弟學妹們:“無論課業如何緊張,一定要把外語學好。因為藝多不壓身,這些本事一定會在将來的工作中發揮作用。”
颠簸職場
從清華畢業後,孫佃民期待以自身所學,開拓更為廣闊的事業,于是應聘前往深圳的一家公司工作。在一年多的時間裡,複雜的現實使他陷入了沉思,如何設定目标去一步步實現理想?在徘徊中,他必須做出抉擇……
1995年下半年,孫佃民回到萊鋼集團,前往其下屬的濟南經貿總公司任職,他經常就許多問題提出獨立見解,但因環境因素制約,難以付諸實現,他曾一度陷入迷茫之中。
以至于1996年,孫佃民再次萌生了辭職的念頭。
就在那時,萊鋼集團股份制改造工作正式啟動,準備成立股份公司,公開發行股票,而新設立的證券部恰在用人之際,孫佃民被調往證券部工作。在這裡,他找到了施展才能的平台。1997年,國家舉行第一次證券從業資格考試,他補習了證券咨詢師的全部課程,順利通過。此後,他将自己的事業逐漸轉向證券領域,進入魯銀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回顧起曾經坎坷的拼搏經曆,孫佃民感歎道,在國有企業改革中方方面面的關系處理上,在職業發展求新圖變的反複摸索中,在現實與理想的結合與權衡下,如何冷靜理智、心平氣和地做出适當選擇,始終是擺在自身面前的一道人生課題。也許,自己的人生道路在變革大潮中并非一帆風順。然而,無論面臨荊棘叢生還是崎岖坎坷,自己從不曾懈怠,勇于迎接任何挑戰,在此人生跋涉的艱難旅途中,他揮灑着汗水,也體會着快樂。
一有閑暇時間,孫佃民總會密切關注母校清華經管學院的發展。在校友們的推舉下,2010年6月他出任清華經管學院MBA山東校友會會長。在校友會籌備與成立期間,他率領理事會成員,親曆親為,将各項事務安排得有條不紊。他說:“有機會服務于廣大校友,熱心回饋母校,為學弟學妹盡一些力,不但義不容辭,而且感到十分榮幸。”
采訪時間:2010年6月26日11:30—12:00
采訪地點:濟南舜德酒店大堂
采訪:萬軍
撰稿:劉小鷗(學生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