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在路上 ——記IMBA2005級王傳忻

2010-11-08
閱讀:

王傳忻,1996年至2000年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國際貿易專業學習,2005年至2007年就讀于清華經管學院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的國際工商管理項目。2007年畢業至今,一直在财富排名前50強的知名美國化工企業某部門任亞太區市場發展經理。

遠遠地看到王傳忻從辦公樓走出來,穿着簡潔的職業裝,長發利索地攏在耳後,步履極快。采訪過程中,她的語速同樣也很快,但吐字清晰,語氣堅定。

一開始,我們問了一個很輕松、很有趣的問題。“小時候有什麼值得驕傲的事”,她想了想,便跟我們娓娓道來。王傳忻出生在新中國汽車的搖籃-長春市。6歲的她想在上小學之前去北京奶奶家玩,但是父母都在上班,沒有時間送她去。于是,父母跟小傳忻商量,“你要去,我們隻能拜托出差的同事送你去了。行麼?”。“恩!”她點了點頭。從北京回來的時候,同事早已回長春。于是奶奶在北京火車站将她托付給了一位陌生的解放軍叔叔。晚上,小傳忻從夢中醒來,火車剛剛緩緩地開出了站台。那位解放軍叔叔跟她開玩笑說,“長春站已經過了。你見不到爸爸媽媽了。”當時她吓了一跳,随後半肯定半害怕地說“不對,長春是終點站,到站了就不會再往前走了”。 至今,她仍然記得當時的那種忐忑的心情。這次兒時的經曆成為她人生中第一次小小的冒險。“仿佛骨子裡有愛冒險的基因”,王傳忻笑着跟我們講。

2000年大學畢業後,受全球互聯網泡沫破裂沖擊的影響,畢業生就業環境并不樂觀。然而憑着自信的性格和語言優勢,她找到了一份與國際貿易專業對口的工作——從事國際市場開發。那是一家高速成長型的高科技企業,她剛進入這家公司時隻有300人,而5年後當她離開時,公司員工數目增長了3倍。随着公司的高速發展,她的業務能力也日益提高,不過她漸漸也感覺到知識和能力被掏空,是到了該充電的時候了。大學剛畢業的那幾年,她一門心思都想有機會到國外繼續深造,甚至考了GMAT和托福等。但是經過反複權衡,她還是選擇了在國内讀MBA。主要考慮到:第一、自己在國内幹得不錯。出國讀MBA,如果畢業後留在國外,一切需要從零開始。如果學成回國,薪酬并不一定水漲船高。第二、在國内的商學院讀MBA,同學都是來自各行各業的精英,可以積累優質豐富地本地人脈資源。下定決心之後,她對國内的商學院進行了研究和比較。在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MBA項目介紹中她發現,清華跟100多所國際頂尖商學院都有交換學生的合作項目。這不兩全其美了麼?于是,她眼睛一亮,下定決心考清華經管學院的國際MBA項目。

經過緊張地備考,幾輪地面試和筆試,她幸運地成為2005年國際MBA項目2班的一員。“MBA學員都是有工作經驗的,都是帶着工作中的問題來讀書的。很多的學員都非常清楚希望通過兩年的MBA項目實現怎樣地飛躍。”王傳忻帶着我們一起回想那兩年難忘的經曆。“正式開始上課之後,班級的國際化氛圍令我驚訝。我所在的國際班有1/3外國學生,授課老師都有海外工作或學習的經曆,授課語言、案例和教材全部是英文的,班裡的小環境非常國際化。”此外,繁多的政治、經濟會議論壇、行業講座和國際知名公司的宣講會令她深刻體會到了清華的吸引力。清華MBA崇尚work hard, play hard的精神。緊張的學習之餘,同學們也不忘記參加各種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如火如荼的流行歌曲大賽,馬約翰杯學生運動會,足球、籃球比賽還有西門的烤雞翅都令她無比眷戀清華園。

第一年的課程是相當緊張的,如集中營一般,每天睡覺3-4個小時是家常便飯。淩晨兩點在校内的煎餅攤旁碰到熟人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即便如此,王傳忻也會抽出時間積極參加各種學生組織和活動,主要是為了培養自己的組織能力和溝通能力,認識更多的同學和朋友。抱着試試看的想法,她還參加了清華MBA同學會的換屆選舉。經過公開宣講和投票,她成為了第9屆清華MBA同學會主席。當被問到為何會當選時,她笑着對我們說:“5位候選人都非常優秀,都是非常好的主席人選。可能因為清華男生多,自己是女生,更有親和力吧。”

學生組織總是給人松散,凝聚力不強的印象,王傳忻有意識地将公司運作的核心元素運用到同學會的管理中。如清晰的組織架構,明确的責任分工,例會制度以及文字記錄和管理等。這些隻是方式、方法,其目的是為了形成一個有凝聚力、能幹和務實的團隊。“曆屆同學會為我們打下了很好的群衆基礎,同學會在MBA學員中的口碑和影響力都是非常好的,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她扶了扶眼鏡繼續說,“我記得上屆主席馮超文就跟我講,希望你們這屆比我們那屆更好,這就證明同學會進步了,在師兄師姐的鼓勵下,我們這屆取得了新的突破,創造了幾個第一。包括獲贊助款項最多的Orientation;第一次舉辦“共聚同秀”晚會,使同學們都有機會站在清華大禮堂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華;首次發起的“MBA校友訪談”項目,搭建了校友和在校生之間的平台,使學生記者以及廣大MBA學員能夠近距離接觸并分享校友的經驗和人生;将MBA案例大賽從MBA内部的一個小範圍競賽擴大到了本碩博MBA全部學生參加的激烈PK。在同學會的日子,是我在清華學習時最值得驕傲,最美好的回憶。不僅是因為我的領導力、組織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還因為我曾經在這裡與同學會主席團和核心成員一起并肩作戰,一起頭腦風暴,一起享受成長的過程!這些都是寶貴的人生财富!”

2007年從清華畢業以後,王傳忻一直在一家知名美國化工企業某部門擔任亞太地區市場發展經理。在行業的選擇上,她認為,能源化工行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和工業實力的體現。宏觀上關乎國計民生,微觀上關乎人們的日常生活。在職能的選擇上,王傳忻還是選擇了老本行——與市場開發和市場營銷相關的工作。目前,她主要負責與新産品、新應用和新市場開發相關的項目評估和實施。這是一份非常有挑戰性的工作,但是王傳忻卻樂在其中。

“清華MBA對您的職業發展有什麼幫助呢?”我們不禁好奇地問。“清華MBA的文憑是一張金色的名片。她使我有機會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和行業,而不是被選擇。清華意味着一個遍布全球的人脈網絡,在哪裡都能找到組織。畢了業,專業、年級的界限基本沒有了,大家都是清華大家庭的一個分子。比如,清華上海校友會會定期組織體育和戶外活動、讀書會、金融創業講座等活動。雖然遠離了校園,但卻沒有脫離清華圈子。其他學校的校友還挺羨慕我們的校友組織,經常慕名而來,客串我們的活動。清華的精神是我的動力源泉。每一個校友身上都有值得我學習的閃光點。最讓我震撼地是那些在上海認識的白發蒼蒼的老校友。聽聽他們對時事、行業的分析,感受他們身上那種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感受清華人特有的智慧和使命感,這都是寶貴的精神财富啊。那是一種鼓舞人心、充實而堅定的力量,它激勵我成為生活的強者、工作的勝者和生活上的樂者。”

談到對未來的設想,王傳忻賣了個關子。“我的計劃已經排到退休後了。”她笑着說:“跟其他校友相比,我各個方面還差得很遠。我不想給自己太大壓力,隻想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人生的路還很長,我還在路上……”

采訪時間:2010年7月15日

采訪地點:上海浦東開發區

采訪:喬蓉 王萬忻

撰稿:鄭蘊彤(學生記者)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