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民企,拓展新天地
——記MBA1997級胡曉明
胡曉明,清華MBA1997級。現任新奧集團副總裁。
我們的汽車一駛出京津塘高速公路廊坊出口,便進入了開闊的廊坊開發區。廊坊開發區坐擁連接北京、天津兩大都市的有利地形,近年來發展迅猛,形成了一個多産業、綜合性的開發園區。而新奧集團,便是廊坊開發區企業中的佼佼者。胡曉明學長早已在新奧總部大樓等待着我們。這位精于集團化管理的專家,給人的印象更像一位謙謙學者,儒雅而自信,他娓娓講述自己和新奧的故事,為我們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個人伴企業共成長的畫卷。
從東風汽車到清華園
胡曉明1997年進入清華讀MBA之前的一段時光是在湖北十堰的東風汽車集團公司(又名二汽)度過的。他先後在東風汽車總部的經營計劃部和經營管理研究所工作,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行業研究和市場分析,也會涉及到為公司戰略的制定出謀劃策。上世紀九十年代,對于中國汽車人來說,是一段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峥嵘歲月。1994年中國汽車銷量創紀錄地突破了134萬輛。改革開放以來國民财富的急劇增加使得90年代中期市場對汽車的需求呈現井噴式增長,這是包括東風汽車在内的國有汽車生産商面臨的巨大機遇;而與此同時,車型的相對單一、技術的相對落後、管理的相對低效,又使得他們不得不頂着來自國際知名制造商的激烈競争壓力,筚路藍縷,摸索前行,在一輪一輪的交鋒、并購、調整中尋找崛起的希望。胡曉明是幸運的,在這個激動人心的時期,他有機會在一家舉足輕重的國有汽車集團的總部工作,親曆了這一過程。作為一個大型汽車企業集團中的一名“小兵”,胡曉明如同産業發展大潮中的一滴水,一舉一動都不足以對潮起潮落産生任何影響;他更像一個海邊拾貝的孩子,用懵懂的雙眼記錄着大海的波瀾壯闊、變化萬千,詭谲奇妙,在他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
談及為什麼選擇來清華而不是其他學校讀MBA,胡曉明說:“這是一個非常自然的過程。”東風汽車的各級領導中,很多都是清華的畢業生,他們嚴謹求實、行勝于言、追求卓越的精神風貌深深感染着包括胡曉明在内的衆多二汽員工。水木清華園,通過這些紮根二汽的清華校友,在胡曉明的心底播下了向往的種子。1997年,全國MBA教育首次實行聯考,胡曉明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廢寝忘食地看書、複習,終于以優異的成績被清華MBA項目錄取,實現了心底的夙願。
得益于在東風汽車總部多年的戰略、市場方面的工作經驗,胡曉明在MBA學習期間課業十分優異。他在實際工作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都在課堂上找到了理論歸結,這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常常光臨,令胡曉明興奮不已。1998年的暑假,胡曉明作為所在班級“三九集團汽車闆塊調研小組”的組長,帶領其他同學一道深入考察了三九集團汽車業務的發展狀況,并就市場機遇的把握、多元化經營中集團有限資源的有效利用等問題撰寫了調研報告,并因此獲得了經管學院頒發的暑期實踐特别獎,這是對他能力的認可,同時也激勵着他将所學知識應用于管理實踐,在更廣闊的商業天地中施展拳腳。
拓展人生的心靈選擇
兩年的MBA時光稍縱即逝,懷揣着沉甸甸的知識和滿腔熱情,胡曉明即将再次走向工作崗位。此時的他,面臨着一個重要的人生選擇:是回到自己曾經奮鬥過的大型企業集團東風汽車,還是去薪資優厚的外資企業,抑或是選擇一個正處在創業期、但成長空間巨大的民營企業?很多人會為此困惑以至彷徨,但胡曉明心中卻有一條清晰的判斷标準:“把握住大的發展趨勢,不要計較暫時的薪資和地位得失”。東風汽車雖好,但一個龐大的企業集團管理體制下,留給每個員工的發揮空間畢竟有限;外資企業薪資雖然優厚,但對工作其中的中國人來說“看不見的天花闆”永遠存在,這也不是胡曉明的心儀之地。而在當時,民營企業作為中國經濟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正處在上升的階段。它們大多完成了自己一次創業和原始積累的過程,正在進入二次創業和戰略性擴充事業版圖的階段。這一曆史機遇深深吸引着胡曉明,他想親身經曆這一過程;并且,将自己的所學應用于在管理上仍顯稚嫩的中國民營企業的商業實踐,必将發揮出更大的價值,不論對個人還是企業,都會産生很大的效益。兩方面的因素促使着胡曉明下定決心,去一家有潛力、有抱負的民營企業中一展身手。
機會總是垂青于有準備的人。1999年夏天,胡曉明經同學引見來到新奧,集團董事長王玉鎖親自接待,清潔能源産業的廣闊前景,創始人的戰略眼光和雄心激情,一下子就打動了他,立即确定了自己未來長期可以為之奮鬥與付出的事業。
不辭艱辛的新奧歲月
胡曉明來到新奧集團的第一件事是參與了新奧燃氣上市的籌備工作。基于胡曉明之前打下的夯實的行業分析和戰略描繪的基礎,他被委以重任,進行能源行業調研、企業前景規劃,将企業的戰略、經營模式、管理體系等衆多内容做成一份份翔實可信的信息備忘錄,提供給中介機構以及潛在的投資者。2001年5月,新奧燃氣終于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這段經曆讓胡曉明對公司的整體運作有了一個全局化的了解,為他以後綜合管理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随後,胡曉明被調到新奧集團下屬的一家太陽能公司挂職鍛煉,擔任主管市場營銷的副總經理。經過初步的鍛煉和對業務的熟悉,正當他興緻勃勃地準備在這個崗位上作出更大業績的時候,集團因發展的需要,将其調回總公司,先後擔任經濟發展部的副主任、主任、集團首席經濟師。新奧集團自1999年開始了全國擴張計劃,在全國多個城市開展天然氣供應業務;1999年一年拓展了三個城市,從2000年開始,每年都能新進入五、六個甚至十幾個城市。這種急速擴張給新奧集團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建立完善的集團化管理體系,如何将燃氣運營管理變成一套可複制的标準模式,是擺在新奧面前的難題。胡曉明與陳加成(MBA1997級,後任新奧燃氣總經理、首席執行官)等同事一道,夜以繼日地研究、攻堅,終于将這些難題一一擊破。
2003年,胡曉明又兼任了集團策略委員會副主席、首席戰略師的職務,在充分比較向公用事業領域延伸和清潔能源産業鍊擴張各自的機遇之後,果斷地促成集團把主營業務定位在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領域。自此,新奧開始傾力打造清潔能源産業鍊。
2004年,經曆了一系列錘煉的胡曉明被任命為新奧集團副總裁,開始負責集團運營管理和和總部的日常管理。多年的積累使胡曉明在新的工作崗位上得心應手,他很快在原基礎上完善了公司的日常管理流程,此時,他思索的命題是:如何采用一些新的技術手段和管理理念,使集團公司的管理再上一個新台階,不僅能更好地實現财務、人力資源、生産流程的管理,提高客戶滿意度,還能幫助集團發現更多的商業機會,拓展出更多新的業務呢?經過充分的調研,他和他的團隊意識到,全面信息化建設是新奧這個快速發展的民營企業下一個契機。
自2005年起,胡曉明和他的團隊便着手開展這項工作,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很好地把握了幾個對信息化的成功實施至關重要的問題。
第一,如何統一員工對信息化建設工作的認識。在信息化的初期,有不少員工會對信息化的工作不夠重視甚至是持有疑慮。信息化并不是新奧最先提出的,曾經也有其他的民營企業嘗試過信息化,但失敗的例子不少。盡管如此,包括胡曉明在内的新奧管理團隊,卻對信息化抱着極大的信心和熱忱。于是,胡曉明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幫助員工增加對信息化建設的了解:他耐心地向各部門的員工介紹信息化對工作的幫助,并細緻地給大家講述信息化的具體步驟;他通過在幾個單位的信息化試點,讓廣大員工親身感受到了信息化帶來的效率改善和業績提高。漸漸地,公司員工統一了思想,對信息化的工作投入了很大的關注和支持。
第二,如何獲得信息化建設中至關重要的外部支持。作為一家能源領域的民營企業,單單依靠自身的實力顯然不足以将信息化做到極緻,此時,選擇一個優秀的合作夥伴将是最優選擇。2005年11月26日,新奧選擇了國際IT業巨頭、世界五百強企業IBM作為合作夥伴,啟動了全面信息化的項目,命名為“象舞計劃”。IBM前總裁郭士納先生寫過一本書《誰說大象不能跳舞》,将IBM比喻成一頭大象,而湊巧的是新奧的吉祥物也是“象”,“象舞計劃”則寓意在于通過全面信息化,使新奧這頭小象能和IBM這頭大象一起翩翩起舞,締造美好未來。2009年11月,兩方再次聯合推出新的智能能源方面的合作計劃,取名“飛象計劃”,意味着希望大象不僅能舞步輕盈,還要實現騰飛。胡曉明認為新奧與IBM的合作有如下幾個亮點。首先,這是“能源+IT”的完美結合,符合未來發展的趨勢。其次,IBM在信息領域的強大實力為新奧的信息化帶來了寶貴的技術支持。其三,IBM與新奧合作四年來,一直有一個穩定的團隊在為新奧服務,兩方的工作人員之間建立了良好的互信以及交流機制,這種有效的溝通和合作也使新奧的工作人員學習到了世界五百強企業工作人員的專業精神。其四,也是胡曉明的願景之一,他認為過去的十年,是中國民營企業從地方化經營轉變為全國性綜合企業的時期;而未來十年,則是中國民營企業繼續做大做強,走出國門,完成國際化轉型的階段。與IBM這樣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合作,在合作中取經,将會保證新奧的“出國”之路更順暢。
第三,如何把握好信息化這項事業的步驟和節奏,讓它獲得更大的成功。新奧的信息化建設,從無到有,規模從小到大,每一步都凝結着胡曉明及他的團隊的汗水和智慧。他将這個過程總結為“層層遞進,有序開展”。從最開始提出設想,到搭建體系、完善流程,直至完成系統平台;從最開始推出少數部門和分公司做試點,到逐步推廣到所有的部門和分公司,實現全覆蓋;從最開始的專注于溝通系統建設,到優化流程建設,直至衍生出新的業務……新奧的信息化建設一步一個腳印,實現了從價值點,到價值鍊,再到價值網絡的進化。
信息化對集團發展巨大的助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信息化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高效企業協作通信平台,整合了企業管理流程,大幅降低了溝通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使之充分适應日益激烈的競争環境和企業高速發展的新形勢。信息化還整合了包括燃氣、能源服務、能源化工、光伏能源、置業、科技和資本等七個事業闆塊在内的各種業務資源,實現了資源共享。除外,信息化一個更重要的好處是能擴展新業務,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智能能源。21世界是低碳經濟的時代,哥本哈根會議的召開把全世界的節能減排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智能能源号稱“能源+IT技術”的革命,為以産業集群園區、社區甚至城市為主體的客戶提供清潔能源整體解決方案,以智能化的手段,實現循環經濟和低碳運營。這一切成果的取得,都與胡曉明和他的團隊的大膽構想和辛勤工作密不可分。
工作感悟箴言傳後學
短短十年時間,新奧從一個産值一、兩億元的廊坊地方性天然氣公司發展成一個産值一、兩百億的企業集團;而胡曉明也從一個意氣風發的集團新員工,成長為經驗豐富、運籌帷幄的集團副總裁。回首十年的新奧生涯,胡曉明感觸良多,他總結出幾條寶貴的經驗,望與學弟學妹共勉。
一是在選擇事業的時候要充分考慮社會所需、自己所喜歡以及自己所擅長這三個方面。社會所需是指把握住時代發展的脈搏,順應社會發展的潮流,才能成就一番事業;自己所喜歡是指在每天的工作中保持激情,遇到困難時不氣餒;自己所擅長是指要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發揮自己所學知識應有的作用。把握好這三點,剩下的便是踏實肯幹了,年輕人不要想太多權利、财富、名譽等方面的東西,而應更關注事業本身,踏實運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為身處的大環境做出盡量多的貢獻,這也是成功之道。
二是任何一項工作、任務都可能涉及到多部門,甚至是全方位的管理流程改革,執行中勢必會涉及到一些利益方面的調整,在推行過程中若要盡量少地遇到矛盾和沖突,胡曉明的經驗是:首先,要多和涉及到的部門以及人員溝通交流,讓每個位員工都能切身感受到變革帶來的效率提高和管理流程優化的好處;其次,他把改革的成果歸功于整個團隊的努力以及集團内部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通力配合。例如,2009年初在集團成立20周年的表彰大會上,信息化建設的标兵獎項全部被授予了參與此項工作的其他員工和重要部門。而胡曉明作為集團信息化的重要推動者之一,也作為集團的領導,雖然做出了極大地努力,付出了艱辛的汗水,在榮譽面前,他認為更多的鼓勵和榮譽應該給予辛勤工作的同事們。談及與同事、下屬的相處,他也有幾條自己的“法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常常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布置任務從來不為難下屬,作為領導,他會以身作則,承擔最重的責任。“真誠待人”:民營企業有一個更靈活扁平的組織環境,很難靠權力壓人,若想取得同事的信任和下屬的尊敬,必須要以真心待人,胡曉明十分關心員工,不僅僅是工作上,也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内關心他們的家庭和個人發展。“對事不對人”:當有人犯錯誤時,胡曉明會嚴肅地提出批評,但他和員工事先約定好,所有的批評都是對事不對人,處理問題是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憑着這些“法則”,胡曉明在新奧獲得了同事們的尊重,也得到了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鎖的贊揚。
三是終身學習,永不懈怠。在新奧,胡曉明一步一個腳印已經度過了十年的時光,回望來途,他給自己的評價是“從不懈怠”。他始終對自己有着嚴格的要求,無時無刻不在學習,逼着自己向前走。正如新奧集團,作為一家民營企業,要想在國有大型企業占主導地位的能源行業闖出自己的一方天地,履行對中國新能源事業發展的責任與使命,必須不斷創新,不斷進步。作為在集團工作的一名員工,也隻有具備上進心和緊迫感,才能與企業一起成長,獲得持續的發展。
采訪結束後,胡曉明學長親自帶領着我們參觀了新奧集團的展覽室。随着我們的步伐,這間智能化的展覽廳的燈光自動明滅,充分體現了節能環保的概念。當走到一幅新奧國際化事業版圖前,胡學長停下了腳步,他凝視着這幅占據一整面牆壁的世界地圖,眼中充滿了希望。也許,正如他所說,下一個十年,将盡自己最大努力,推動新奧——這顆新能源行業的民企之星,走出國門,完成國際化進程中的新飛躍!
采訪時間:2009年12月15日11:00-14:00
采訪地點:河北省廊坊市新奧集團總部
采訪人:邢立君、喬蓉、萬軍、鄒靜(學生記者)
撰稿:鄒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