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洸,經博1990級,現任中國建設銀行總行行長辦公室(黨委辦公室)副主任、黨委秘書。
1981年,楊洸從吉林通化考入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土木工程系,開啟了在清華的求學曆程。1990年他進入經管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前後14年的學習與工作,楊洸與清華這所國内著名學府結下了深厚的緣分。
本科開始,楊洸就加入學校的中長跑隊。他從小喜歡運動,對一般人看來枯燥無味的長跑更是情有獨鐘。他眼裡,這項運動最能夠考驗人的毅力,磨煉意志,不斷挑戰自我。
九十年代初期,正逢學校的體育代表隊搞改革,學校辦高水平體育運動隊,招收了一些專業的運動員,需要一位既熟悉體育代表隊,又有學生幹部經曆的人來擔任輔導員組的負責人。既做過校隊成員,又在讀碩期間做過本科生班主任的楊洸自然就成為了合适人選。擔任體育代表隊輔導員組組長的幾年時間裡,他認真負責,與體育代表隊學生建立了良好的關系,鍛煉了溝通交流的技巧。擔任體育代表隊輔導員組組長的同時,他還在經管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因為對體育代表隊學生的了解,他每年都幫忙推薦優秀學生來經管讀研。經楊洸推薦的學生,也因德、智、體兼優而受到好評。這在他的回憶裡是一件頗感自豪的事。
楊洸稱,自己為經管學院師生所知,也是因體育方面表現出色。而且,他不僅是一名長跑健将,更是經管學院日後在連奪“馬杯”桂冠的重要推動者之一。
“馬杯”是清華人對“馬約翰杯”學生運動會的簡稱,是清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馬杯”曆來是清華最受重視的體育賽事,按照參賽院系人數分為甲組和乙組,它不僅是在校生身體素質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展示,更是對各院系體育綜合實力的全面衡量。因此, “馬杯”成為了清華體育的至高榮譽。
當時建院近10年的經管學院按照學生規模在校運會上參加乙組的角逐,但在乙組中沒取得過很好的名次,這讓楊洸心裡着急,他想:“經管學院已逐漸發展壯大,無論是學生人數還是在學校裡的影響力與當初建院時都不可同日而語,體育成績與此也太不匹配了!”于是他與當時主管學生工作的楊斌、曲慶二位老師溝通交流,希望可以為提高學院的體育成績做些實實在在的事。他的想法與二位老師不謀而合,這給他帶來了極大的鼓勵與支持。楊洸以前就讀的土木工程系連續拿了幾屆乙組冠軍,升到甲組後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其中很多經驗都值得借鑒。于是,他運用那時組織參賽的豐富經驗,積極幫助學院做好相關組織工作。第一,提早選拔身體素質好、體育成績出衆的同學,統一進行賽前訓練;第二,在報名時綜合考慮這些同學的特長以及兄弟院系運動員在各項目上的實力情況,有針對性地、策略性地統籌安排每個人參加的比賽項目;第三,在後勤服務上,對院裡組織的服務隊,他建議對運動員進行一對一的專人後勤保障服務,使運動員更專注于比賽。這些措施為經管學院取得“馬杯”11連冠打下了堅實基礎。能夠用自己的經驗和才能為學院的體育發展盡綿薄之力,楊洸覺得這是身為經管人的一種驕傲。
楊洸在經管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師從傅家骥老師,獲得了許多難得的實踐機會。1991年,他所在的教研組獲得了一項“八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項目,題目是中國技術創新理論研究。這樣的課題在當時是個全新的研究方向,但卻缺乏第一手資料和數據基礎。傅老師和其他老師們商議,決定派楊洸去廣州調研。
初次去廣州調研,接待單位廣東省經委已安排好了食宿,楊洸的任務就是将設計好的調研問卷分發給企業的員工填寫。那時候企業員工隻聽說過“技術革新”之類的詞彙,對技術創新概念、涵義并不熟悉,而且,接受大學的問卷調研超出了他們的工作範圍,大家并不樂于抽時間、精力加以配合。楊洸在當時的接待單位廣東省經委的同志的大力幫助和支持下,同企業員工們耐心細緻地解釋相關概念,闡明調查的意義,推動他們的積極性,保證了調查的順利開展。
第二次去廣州,主要任務是收回上一次發放的問卷。這一次,為了不給調研接待單位添麻煩,他沒有再讓接待單位安排住宿,同時考慮到科研經費有限,就在單位附近找了家旅舍住下。時值夏季,每晚他結束一天的工作,回到那個連吊扇都沒有的旅舍,熱得根本無法入睡,隻好去商場納涼,直到商場關門才返回。一天,當時也到在廣州調研的一位師弟來“投靠”楊洸,當被領進那狹窄悶熱的房間,看到滿屋張狂飛舞的蚊子時,禁不住笑了:“你這兒的環境和當年地下黨戰鬥的地方有得一比。”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楊洸收回了幾百份調研問卷,取得了科研需要的一手資料,為之後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無論是清華的教育,還是實踐的鍛煉,對楊洸都産生了很深的影響,使他秉持信念,努力成為一個正直、寬容、謙遜的人。正直意味着擁有了一把标尺,能夠丈量是非曲直,在面臨選擇時做出扪心無愧的決定;寬容是“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智慧,在遭遇坎坷困境時,保持寬容和豁達的心态,設身處地從他人角度思考,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而保持謙遜,能讓自己獲得更多的幫助,厚積薄發。他曾不止一次說道:“在清華最大的收獲,就是能夠為德、智、體可持續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此外,清華注重細節、務實嚴謹等教育理念也一直影響着他今後的職業生涯。作為清華學生,他更收獲到了豐富知識之外的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清華重視體育,鼓勵學生培養體育鍛煉的習慣,“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不僅是一句口号,而是衆多清華人一生的追求。正是由于在校期間堅持體育鍛煉而練就了健康的體魄,培養了良好的習慣,讓他後來在高強度的工作下依然能夠保持旺盛的精力。回首往事,他一直念念不忘和真誠感謝清華對自己的培養和教育,感謝經管學院的領導、老師和同學們對自己無私的關心和幫助。
1996年,楊洸從經管學院畢業,進入中國建設銀行國際部工作。當時的國際部是個新設不久的部門,工作充滿挑戰,楊洸希望自己在這裡施展抱負,每天幹勁十足。然而,1997年的一個上午,楊洸剛剛結束一次長途差旅,回到單位,就接到了國際部領導的通知:楊洸赴行長辦公室任值班秘書的調令已經到了。想到在國際部剛剛起步的事業,尚待完成的項目和熟悉的環境,楊洸心裡有些遲疑,但是,做過多年學生幹部、輔導員的他深知個人發展與大局需要的關系。經過一番思考,他服從組織的安排,走上了新的工作崗位。
初到行長辦公室,楊洸頗不适應。接電話、發通知、收傳真、做會議記錄,樣樣都與他的專業相去甚遠,這樣的轉變對于他這個剛走出校門的新人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同事的“你一個博士不應該每天就幹這些事情”的說法對他的心理也有一定的影響。漸漸地,他發現做好這些事同樣鍛煉人。從事這些工作既需要懂制度,又需要懂業務,既需要耐心和細緻,又需要邏輯與條理。更何況,相同的工作,用不同的方法和态度去完成,效果也是不一樣的。他在心裡對自己說:“一個清華的畢業生,良好的綜合素質應該體現在較強的可塑性和适應能力上,自己沒有理由不把這些工作做得更好。”這也許就是清華人共同的特質,一旦做了總是想做到最好。
在辦公室,除了日常行政事務,楊洸的一項主要工作是編輯每日出刊的《值班動态》,把行裡每天的大事,國内國際的金融市場信息編輯彙總報給行領導。這個信息刊物原來沒有專人負責編輯。他接手後,為把《值班動态》辦好煞費苦心,不但把行内動态一一記錄,還每日大量閱讀報紙和資料搜集信息。那時候,計算機的使用不像現在這樣普遍,更沒有谷歌、百度這樣的搜索引擎能夠便捷地查找信息。楊洸靠着一支筆杆大量摘錄,然後再輸入計算機中編輯。他還經常增編一些專題内容,使《值班動态》既能反映當前熱點,又能深度解讀信息,内容和形式不斷豐富創新,成為行裡頗受關注的一個信息渠道,多次獲得了行領導的表揚與肯定。這讓楊洸從工作中初嘗成就感,也更加堅信,對待小事能夠像對待大事一樣認真、嚴謹,一絲不苟地去完成,才能夠獲得别人的信任,取得做大事的機會;而任何一件大事,都是由無數件小事組成,很多時候,看似不起眼的事卻往往是影響事物發展的關鍵,有了小事的積累才能成就大事,這就好像自己所酷愛的長跑,沒有腳下每一小步的邁進,也就沒有在終點的跨越。他認為,做好每一件小事,自己定能有所收獲。
楊洸要求自己做個有心人,在平日的工作中思考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那時候,辦公室秘書處經常要使用計算機将外單位的來文來電做詳細的登記,同時另打出一份報告詳單送交領導閱批。由于登記表和詳單的格式不一樣,即使所填的内容完全一緻,也還得分别輸入兩次信息,這在大家眼中已習以為常。可楊洸卻在想:“為什麼不能改變,避免這樣的重複勞動呢?”他在清華讀書期間學過一些基礎的編程知識,經常涉獵相關書籍,對計算機程序并不陌生,但這裡要用的VISUAL BASIC他還不熟悉,就自己買了幾本書,利用業餘時間邊學習邊研究,編制出一個實用的程序,實現輸入一次信息同時完成登記存檔和詳單打印兩個任務。從此,類似登記存檔查詢,都可以使用這個程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這樣一個專業編程人員不屑,而非專業人員編寫起來又要花不少功夫的程序,給工作帶來了方便,至今仍然被使用着。學以緻用、善于創新實踐,正是他不斷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石。
2007年,楊洸升任為中國建設銀行總行行長辦公室(黨委辦公室)副主任。行長辦公室的工作沒有固定的下班時間,什麼時候把當天的事務處理完,一天的工作才能結束。經常單位一個緊急電話,就得馬上回行處理突發事件。為此,楊洸不得不經常犧牲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加班加點地工作。2008年,建設銀行被中央确定為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試點單位,黨委辦公室作為落實此項工作的牽頭部門,承擔了大量工作。這一年是北京承辦奧運會之年,又發生了南方冰雪災害、汶川大地震等事件,在全行的抗震救災、為奧運會提供支持保障等工作中,辦公室自然少不了綜合協調及信息收集報送等工作,楊洸每天面對的壓力超乎想象。一段時間,他幾乎每天都忙到半夜才能回家,既使回到家裡,腦中也全是第二天急待處理的各項事務。正是憑着多年來對工作的一絲不苟和高度的責任感,他無論是應對各種突發狀況,還是協調相關事項,都能夠全心投入,積極應對。在建行工作的十餘載中,楊洸見證了公司的成功上市、業務拓展,自己也為企業的發展默默奉獻,參與了股份公司創立、上市等許多重大活動的組織工作;十年彈指一揮間,回首來途,楊洸的每一步都踏實而堅定。
也許,在楊洸的成長故事中,鮮有驚濤駭浪、一波三折,但其中的專注堅韌、一絲不苟的職業态度卻能夠深刻感染我們。楊洸學長這樣的“長跑健将”,在人生的跑道上,正用他堅定、穩健的步伐抒寫着職業發展的佳績。
采訪時間:2009年10月23日10:00-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