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炜,2001-2003年就讀于清華經管學院,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畢業後就職于博洛尼公司,擔任博洛尼家居裝飾集團總裁助理,曆任大客戶業務部總監,法尼尼家居中心總經理,現為博洛尼旗艦裝飾裝修工程(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
“走投無路”的面試者
2001年3月份的一天,考場上。27歲的陳炜坐在一群面試官前,侃侃而談自己報考清華MBA的理由。“因為我現在‘走投無路’,所以希望報考清華MBA充充電。”這當然是句笑談,但卻讓面試官來了興趣。于是陳炜開始向主考官暢談自己大學畢業後所走過的路程。
1994年,陳炜大學畢業,由于本科專業學習的是電力自動化,畢業後他也很自然地來到了電廠工作。一年多的工廠生活讓他意識到,與同機器打交道相比,也許自己更适合和人打交道。盡管當時剛畢業一年多,他的薪水已經比做高級工程師的老爸還要多,但他還是毅然辭掉了這份工作。這成為他生命中的第一個拐點,此後的陳炜開始重新尋找自己的人生方向。而他後來成績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源于對自己人生方向的清晰判斷。
随後幾年,陳炜去了保險公司做銷售員,又辭了職自己創業,最後又回歸了保險行業,做起了保險培訓師。每一項工作他都完成的不錯,但是卻始終不能讓他産生一種滿足感。陳炜說自己心裡面一直有要創業的理想,盡管第一次和朋友一塊開公司沒能維持多久,但是這不能澆滅他内心跳動的火焰。這次失敗,隻是讓他更清楚地了解到自己離一個成功的企業家還有多遠以及自己身上還欠缺的東西,而這些欠缺,促使他開始尋找新的機會、新的環境來提升自我、彌補不足。
就在這時,他身邊的一個朋友報考了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的MBA,但是因為兩分之差無緣清華。此時的陳炜突然意識到,MBA項目正是這樣一個機會,可以讓自己接受更多更專業的商業訓練,這将有助于他實現走向企業的夢想。經過周密的考慮和分析,陳炜開始查資料、找學校,MBA成為了他新的目标。
打定主意後的陳炜異常堅決,他辭掉了工作,隻身來到北京,在清華附近租了間7平米的小房子,埋頭複習準備考試。期間,他還專門跑到清華轉了轉。一踏入清華校門,筆直的主幹道上高聳挺拔的大樹讓陳炜有種莫名的感動,他覺得這就是自己喜歡的風格,剛勁有力,挺拔向上。與清華這種“氣場很合”的感覺讓他回味良久,于是他下定決心要報考清華MBA。
就這樣,脫産學習了兩個多月後,陳炜滿懷信心地通過了筆試。在面試中,憑借自己豐富的人生經曆和從容自信的表現,他赢得了面試官的青睐,終于成為清華2001級MBA項目中的一員。陳炜說,這是他生命中的第二個拐點。
談起這段往事,陳炜顯得很平靜,但是我們依然能從他的話語中感受到當年他做這些決定時所要付出的代價和決心。在保險公司工作時,陳炜曾經做出了整個公司最好的銷售業績,但是他沒有滿足,在家人和朋友的不解中辭職創業。後來做保險培訓師時他依然幹得風生水起,再加上生活穩定、家庭幸福,令人豔羨不已,但是他還是不安于此,深思熟慮之後又重新為自己規劃了一條道路。盡管不知未來如何,當時的陳炜對自我、對夢想的追尋依然執着。
充實的清華園生活
進入清華後的陳炜可謂如魚得水,在這裡他積極主動學習,不斷嘗試新事物,和一群優秀的同學互相學習、成長。他這一級的MBA裡面湧現出很多個性十足又非常出色的同學,與他們的交往讓陳炜受益匪淺。他說,在清華的兩年,讓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和同學的接觸,清華裡荟萃了各種各樣的人才,從他人身上,你能看到許多自己所不具備的長處。“優秀是一種習慣,當你和一群優秀的同學在一塊時,你就會慢慢地向他們靠攏,從而使自己也變得優秀。”陳炜感慨道。
剛入學沒多久,陳炜就和班裡幾個同學一塊辦了個學習興趣小組,每個人都把自己擅長的内容與其他同學分享。有的同學擅長财務,就講如何研讀報表;有的同學精于PPT展示,就與大家分享其中的技巧。保險培訓師出身的陳炜自然屬于口才了得的那種,則會把自己的演講技巧傾囊托出。這樣的交流中大家取長補短,互相學習,共同進步。陳炜說,學習興趣小組後來發展成了頗具規模的學生俱樂部。
在陳炜的MBA學習生活中,不能不提的就是Orientation項目。Orientation是清華經管學院MBA新生入學導向活動,起源于一些著名的跨國企業,通過專業培訓師的講授教學,老員工的言傳身教,以及管理遊戲的感性認識,讓新加入的成員盡可能快地縮短自己與組織間的心理距離,了解企業文化。1999年清華MBA引入Orientation,2001年陳炜入學,第一次接觸Orientation,當時他作為學員坐在台下聽台上的嘉賓侃侃而談。而等到第二年的時候,他就做了MBA新生Orientation項目的總教練,并且一直堅持了五年,每年都來做顧問,給Orientation的教練做培訓,可謂盡心盡力。
當然在清華,還有一些東西也在無形之中磨砺着他,比如清華的體育精神“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那時的陳炜課業壓力繁重,但是他卻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排解壓力的方式——跑步。他說自己當時一學期有9門課,要想把每門課都學好,任務非常的繁重,再加上在清華學習,身邊有很多優秀的同學同樣也很刻苦,壓力很大。每天晚上10點多,他剛剛從自習室回來就會放下書包,到離宿舍最近的操場上去跑步。鍛煉鑄就了他強健的體魄,使他足以應對後來在博洛尼從早8點到晚上12點的高強度工作。
跟着“巡洋艦”去出海
在即将畢業的時候,陳炜憑借自己優異的表現拿到了許多offer,其中不乏一些世界五百強企業的邀請,最終他憑借自己對行業和職位的判斷,選擇進入博洛尼公司做總裁助理。
博洛尼是意大利專業家居品牌,來自意大利時尚産業鍊腹地Brescia,主要經營整體廚房、整體衛浴、内門、家具、配飾等等家居設計項目。談到選擇博洛尼的理由,陳炜頗有自己的見地,他說自己選擇職位主要考慮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行業規模和前景。“我肯定會選擇朝陽産業作為自己發展的方向,還要看看這個行業的規模,它的潛在容量是多少。像精裝修行業,據保守估計它可能會有5000億的市場空間,這是相當大的。我剛去博洛尼的時候,營業規模1億多,現在已經達到了15億,除了我們自身的努力外,這當然也得益于這個行業本身的市場潛力。”陳炜說道。
“二是看重行業成熟程度,過于成熟的行業發展潛力有限,所以會傾向選擇有發展潛力但目前還不很成熟的行業,特别是這類行業裡處于比較領先地位的公司企業。以世界五百強企業來說,其自身實力、制度化建設都已經很成熟,而一個員工在其中隻能起到螺絲釘的作用。打個比方,一家成熟的外企就像是一艘航空母艦,在裡面舒适安全,但個人實際作用、潛力發揮都有限,而一家小型企業,就像帆闆船一樣,難免經不住風浪,所以最終我的選擇會是一艘‘巡洋艦’,不大不小,自己既能在其中發揮積極主動的作用,也不會遇到企業輕易倒掉的窘況,博洛尼,就是這樣一艘巡洋艦。”
除此之外,陳炜對職位的挑選也相當慎重。初到博洛尼的時候,他有很多選擇,但最終決定做總裁助理,是源于他覺得這個職位有機會接觸到管理高層,可以“更直接的向一把手學習、互動,觀察一名商業領袖如何帶領自己的企業開拓新天地”。正如他自己所願,在博洛尼的第一年,他确實在總裁助理的位置上學到了很多。
紮根民營 成就自我
2003年,陳炜正式進入博洛尼公司的第一年。他每天早晨八點來到辦公室,晚上12點離開,這樣高強度的工作持續了一年,也為他帶來了機會,他的勤奮努力被老闆看在了眼裡。陳炜覺得,“這是自己學習的一年”。
當時和陳炜一塊進入博洛尼的同學,差不多有6、7人,但是現在留下的隻有陳炜和另外一名同學。畢業6年多,他的很多同學都換了工作,有些還是一年換了兩三份,但陳炜卻一直深潛在精裝修的世界,并最終帶領博洛尼整體精裝引爆了跨越家居與地産行業的城市居所空間革命。在一家民營企業,如何進行自我定位、如何處理好和老闆的關系、如何開拓自己的事業空間,是每一名MBA都要面對的嚴峻問題,陳炜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就在于把這些問題都想得明白、透徹。
陳炜坦言,和老闆相處的日子并非一帆風順,偶爾也會覺得老闆做的并不是“那麼正确”。比如對一些産品的報價,他覺得完全可以再進一步的進行成本控制,這樣對企業利潤也大有裨益,但是老闆卻不這麼做。慢慢地陳炜發現了其中的奧秘:老闆考慮事情不僅是從經濟上,還要從“政治”上,自己有時不夠清楚大局,自然不能像老闆那樣做出對企業長遠利益最佳的判斷。 “總之這種時候你一定要認真觀察,相信老闆是對的,畢竟一個人能帶領那麼大的企業取得不錯的成績,這個人肯定有自己的特别之處。”陳炜坦誠地說。
在這樣不斷學習和溝通的過程中,陳炜對商業的敏感度提高了很多,在很多事務的處理上也日趨成熟。就這樣到了2004年,他被空降到大客戶業務部擔任總監。
陳炜說:“2004年是我最困難也是我發生質變的一年。這一年可謂面臨内外雙重壓力。由于之前這個部門效益不大好,總公司派我來接管。這樣我既要開發外部市場、力争提高部門業績,又要面對部門内部的一些人事變動,面對一個全新的環境,确實讓我頗費周折。”
當然陳炜不是那種容易屈服的人,越是困難的時刻,他的潛力就被越大程度地激發出來。作為一名“空降兵”,陳炜開始并不被部門内的一些人認可,被降職的原負責人還留用在部門内,這對任何新來的負責人來說都是一個挑戰。在處理這些事情上,陳炜說清華“厚德載物”的精神給了他不少啟示。“厚德載物”要求清華學子具有團結協作,嚴以律己,無私奉獻的精神。正如梁啟超所言:“君子接物,度量寬厚,猶大地之博,無所不載。責己甚厚,責人甚輕。”在清華兩年的學習生活中,陳炜和同學一塊舉辦了各種活動,他們團結協作、彼此扶持,從不斤斤計較,個性爽直的陳炜在同學之中也頗有人緣。他愈發堅信“坦誠做人、小心做事”的道理。面對這次公司裡的人事變動,他力争做到坦誠相待,積極溝通,與同事認真分析各種價值和利益關系。陳炜說,畢竟大家都是在為了企業着想,這些事情講開了也就沒什麼。現在他和這位同事成為了很好的朋友,這位同事目前的發展也相當不錯。
在這樣‘内外交困’的情況下,陳炜全力把業務“拔了起來”,同時建設了一支富有戰鬥力和協作精神的新團隊。現在回想起這段經曆,陳炜感慨萬千,他說境由心生,人生百年,選擇什麼樣的心态來面對是至關重要的。“我把每一次困難都當做是對自己的磨練和挑戰,把每一個人都看作上天派來幫助自己的小天使,他們幫助我的方式可能是不一樣的,但是結果都是,通過這些經曆,我學會了更多的東西。在克服這些困難的過程中,清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也給予了我莫大支撐。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内涵,它體現了一種健全的人格,它集剛健和柔順兩種不同的特質于一身,标志着人格發展的一種全面性。在人生的困難時期,這種執着和堅忍的精神都是缺一不可的。”陳炜說道。
事業創新 永不止步
到了2007年,陳炜又被委以重任,擔任博洛尼生活方式部總經理,負責家裝業務。這時他開始了從職業經理人到企業家思維的轉變。從總體櫥櫃開始,而大客戶事業部、多元化産品研發,陳炜對家裝領域的系列産品已經比較了解。這時他開始接手整體家裝業務可謂順理成章,2007年底,他向集團董事會提出了整體精裝的商業模式,這也是整體精裝概念在國内被首次提出。于是在經濟危機籠罩下的2008年,博洛尼整體精裝業績的增長率仍舊達到了100%。“精裝房将是未來中國樓市的發展新方向,博洛尼要成為整體精裝領域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陳炜說。
博洛尼從地産項目整體精裝需求出發,為地産開發商提供整體設計,嵌入整體産品,配合整體施工達到項目優化、成本控制、節能環保、持續增值的全價值鍊服務,完成博洛尼構築完整的整體家居解決方案的企業戰略布局。其整體精裝戰略規劃,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各大房企的關注。
《樓市》記者曾經這樣評價陳炜:“這位從清華MBA畢業的職業經理人,不僅有豐富的學識,更對企業如何‘創新謀變’有着自己獨到的見解。”誠然,在媒體上頻頻露面的陳炜,每次都會給大家帶來關于裝修、關于房産的新鮮見解,而這些見解,飽含了他作為一名職業經理人所具備的深厚專業功底和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
除此之外,陳炜還對公司的發展路徑不斷進行探索,比如服務理念的探索,他一直認為“賣服務比賣産品更賺錢”,并開始嘗試延伸自己産品的價值鍊,“在功能應用方面,開發商與供應商能夠為客戶考慮的細緻到超出了其自身的需求和安排,就一定能打動客戶”陳炜說。2008年,博洛尼開發出來的一款玄關櫃産品,能夠滿足客戶60多種不同的使用需求。“一般來說三口之家,家裡平均56雙鞋,而我們在玄關櫃裡面設計能夠收納65雙鞋子,此外雨傘、鑰匙等等家庭常用品也有地方放,這讓家裡顯得非常的幹淨、利索,空間利用得到有效開發。”陳炜自信滿滿。這款讓消費者直呼“太貼心了”的産品,在2008年,用陳炜的話說,就是“被賣瘋了”。
現在,包括深圳萬科、陽光100、北京茂華集團、新加坡吉寶置業、中新集團等在内的多家國際國内知名房企,都成為了博洛尼的戰略合作夥伴,使博洛尼的整體精裝産品在全國各地四面開花。陳炜帶領博洛尼诠釋着宜居生活的真正含義,整體精裝戰略的實施也使新一輪跨越家居行業和地産行業的城市居所空間革命綜合展開。
2009年,由陳炜掌舵的博洛尼旗艦裝飾裝修工程北京有限公司與建設部合作,又推出“明日之家”樣闆間,主打低碳、環保以及産業化,在選擇材料和生産過程降低材料以及能源的消耗,采用工廠化裝修技術,使現場90%裝修的活都能在工廠裡完成。這些理念也獲得了業内同行的認可,更是為消費者帶來了實惠。陳炜自豪地說,在精裝修這一領域,他在國内也算得上“一流專家”了。
心系清華 感恩經管
現在的“裝修專家”,當年“走投無路”的清華MBA面試者,人生在俯仰之間,風雲變換。陳炜自然是努力的,但同樣難得的是,他找到了一座橋梁,從橋這端到橋那端,他走了兩年,而對他的人生而言,這短短的在清華的兩年卻是至關重要的華麗轉身。
自然,清華MBA帶給陳炜的不僅是榮耀,更是沉甸甸的責任感。他說,離開清華後,總覺得背後有一雙雙眼睛在盯着自己,提醒自己以更高的标準來要求自己,為清華MBA不斷增光添彩。陳炜在畢業後,仍然參與很多經管學院組織的活動,就在接受采訪之前,他正在清華2010級MBA新生面試考場上忙活,這一次,他是新一屆MBA學員的面試評委。
“從清華MBA畢業後,我等于換了一種生活方式,如果說以前我的人生舞台很有限的話,畢業後我有了一個可以廣闊施展自己的天地,我的人生變得更加豐富。與清華結緣,是樂事,更是幸事。” 陳炜最後說。
采訪時間:2010年3月21日18:00-19:00
采訪地點:北京 盒子咖啡
采訪:邢立君、喬蓉、朱爽
撰稿人:朱爽(學生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