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學有所用 學無止境——記MBA2006級王濤

2010-10-10
閱讀:

王濤,1997年至2001年,在山東經濟學院就讀本科國際企業管理專業。本科畢業後,進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山東有限公司,供職于人力資源部、市場經營部,任項目經理至今。2006年至2008年,攻讀清華經管學院工商管理碩士。

濟南山東大廈最吸引我的不僅是那著名的内天井結構——波特曼共享空間,更是這裡處處顯露的深厚文化氣息:懸挂于大堂的巨幅油畫《五嶽之首》,題為《國色天香》的裝飾屏風,元代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的複制橫軸,手書的《論語》名言……信步來到“清華EMBA名師管理論壇”會場入口處,瞅見王濤稍有閑暇,便拉他走向藝術長廊一隅,在一處條案邊落座,全神貫注,傾聽他的講述。

王濤在本科時就已開始考慮自己未來MBA學習規劃了。他查閱大量資料,了解相關信息,暗下決心,畢業後如果不報考普研,就一定攻讀MBA。後來,他獲悉清華MBA教育項目發展迅速,國際化程度已達到國内領先水平,便更加動心,期待着在清華經管學院這樣一流的商學院學有所成,在人生舞台上大展拳腳,為國有企業的發展貢獻力量。2006年,他如願考上了清華MBA國際項目,邁出了自己人生規劃中的關鍵一步。畢業後,他選擇回到原來工作的企業中國移動山東省分公司,但職責發生了改變,由當初人力資源部轉向了市場經營部。

學業生涯 辛苦愉悅

兩年清華時光,短暫而難忘。對于那些往事,王濤追叙起來,脈絡清晰。随着講述的深入,我也在不知不覺中仿佛進入了他的生活。

王濤談到,第一學期就有七八門課,還有幾門如《微觀經濟學》、《會計學》等難度不小的課程。一入學,上課聽講、完成作業、小組讨論全都要求使用英文,清華教學風格一貫嚴謹,對課業要求一絲不苟,為加緊适應,他每天晚上幾乎都自習到淩晨一兩點。當然,辛苦過後卻意味着别有一番“收獲”,緊張之餘,一班同學忙裡偷閑,苦中作樂。晚自習後零時許,大夥三五成群,一人騎一輛二八自行車,乘着朦胧夜色,聚會西門“烤翅”。此刻,學堂恩師不在,又無惺忪睡意,暫忘解惑答疑,但留豪情詩意……如今,與當年同學重溫這段記憶,時光已逝,然而,對清華的眷戀不舍之情有增無減。

那時,課業之中也不乏愉悅。李明志老師以英文講授《微觀經濟學》,施教風格诙諧幽默,深入淺出,于桃萊難悟之處舉重若輕,點到為止。班上留學生頗多,喚來異國文化,觀點不一,思想碰撞,争鳴中加深了對問題本質的理解,氣氛也大為活躍。

實踐教學 學有所用

入學第三學期,王濤曾赴美國、加拿大交流學習半年,參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MIT中國實驗室項目(China Lab)項目,與麻省理工的MBA學生一同深入當地企業。回國後又前往國内中小企業,繼續從事咨詢項目調研。在實踐中,他深入了解企業運作模式,留心觀察運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分析根源,尋求解決辦法。

他認為,通過這種實踐教學,掌握的不是機械的書本知識或純粹的學術理論,很大程度上是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方法,其優點相當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其一,針對性強。對于具有一定工作閱曆的MBA學生來說,重新步入學堂,懷揣的已不僅僅是理想、抱負,而是實際需求。其二,聯系性強。實踐教學中選擇的案例表面上是孤立的,然而總結定型後,或則為某一類問題疊見層出的歸類,或則為另一類事件重三疊四的代表,這其中必然存在廣泛、必然的聯系。其三,應用性強。實踐教學中形成的案例,直接源于企業實踐活動,依托于實證理論研究,具有較強的現實指導意義,也必然具備應用性強的特征。

或許王濤早有職業方面的考慮,因此特别垂意于戰略管理類的課程。有關企業處于不同市場地位時實施何種戰略、采取什麼策略或某一産品在不同态勢下如何營銷等方面的論述及案例,他都加以關注。高旭東老師講述過的美國西南航空公司案例,至今令他記憶猶新:一家遵循簡單原則的小型航空公司,發揮其優勢,成為在長期不景氣行業中戰略大赢家。

畢業後,王濤轉入市場經營部工作,到崗不足一個月時,便接到任務,對3G市場需求進行前期市場調研。調研任務涉及全省市場運營的現狀,存在哪些問題、不足,應采取何種策略、措施加以解決等事項。很快,他牽頭設計的調研問卷專業程度以及調研結果的深入分析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一緻認可,并代表山東移動在全國專業會議上對調研結果進行了彙報演講。來到市場經營部如此短的時間,領導便将公司如此至關重要的任務交給此前毫無任何市場經營工作經驗的王濤負責,這充分表明公司對他本人的信任,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對清華MBA教育的信任。而這些認可和成績若非經過清華系統、嚴謹的實踐教學,以及清華學子所共有的自強和堅韌,則很難獲取并盡善。足見,“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校訓,鼓舞和鞭策着清華人不斷進取;而融入血液的“行勝于言、追求卓越”的清華精神,更是深深影響着每個清華學子。正如《易傳·系辭下》中所言:“君子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語,定其交而後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

關心母校 寄語後學

王濤離開清華經管學院一晃已有兩年,對于學院的新思想新理念,他随時關注并表示贊同,認為增加整合性學習是對教育時代要求的深刻認識。首先,現實中錯綜複雜的管理問題不僅需要專業分類,更需将各種理論知識加以綜合運用;各學科發展經曆了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的演變,大多已臻完善,現代社會人們已具備條件,掌握多領域、更宏觀的普遍規律,這就要加強學科綜合的整合性學習。其次,任何理論、方法、技能包括單獨使用或綜合運用的效果,都要接受實踐檢驗,顯然綜合運用的整合性學習存在着十分廣闊的空間。第三,從前囿于條件,專才難為通才,如今随着時代進步,教育者不但有責任興滅繼絕,更應有勇氣去完成創新的壯舉與樹人的使命!

他還認為增加品格培養、軟技能是對教育内涵本質的深入理解。古人雲:“德教者,興平之梁肉也。”以塑造人格而論,教育是淨化靈魂的工程;以興國安邦而論,教育是人文精神的源泉。有人認為,MBA學生是理性成年人,人格已立,培養無益。其實,這并不正确。中國人自古主張“聞過則喜”、“過則勿憚改”,反映人的自我認知是終身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化的影響始終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傳統文化中這方面的例證不勝枚舉,如《呂氏春秋》中“宵魚垂化”的典故就頗具代表性。

提及在校生擇業困惑時,他以自己近10年紮根國企、矢志不渝的人生閱曆叙說了點滴體會。他談到,選擇不同類型企業,因人而異。有人更适合創業,有人更适合國有企業……,還要考慮機會成本和時間成本。外資企業有管理機制方面優勢,但天花闆現象明顯,而畢竟中國人在中國企業特别是國有企業裡施展空間會更大。

選擇大城市與地方中小城市,因人而異。當時,王濤也有機會留在北京的一家外資企業,但經過思考,最終還是選擇回到濟南,後來證明職業發展步伐并不慢,甚至可能會更受重視。有時到邊遠地區曆練,反而有利于豐富人生閱曆,拓展發揮空間,也容易真正成才。

選擇冷熱行業、部門,因人而異。他認為,行業冷熱是相對的,以行業周期論,追逐熱點并非毫無風險;而且行業冷熱是一方面,有無施展空間才是長久之計。

綜合來看,畢業生在就業後的頭半年表現至關重要,清華學子更需勤勉謙遜、自強不息,來證明自身價值的名實相符。擇業關頭每一步都可能影響未來,人生道路山長水遠,隻有充分了解自己、揚長避短,才不失為成功之道。

校友資源 終身受益

這次有機會與王濤進行晤談,源于同來參加清華經管學院MBA山東校友會成立活動。他稱這次活動是良好的開端,在以後校友會工作中,應以此為契機加強同學之間聯系,這種聯系不僅是聚會聊天,而是将困惑和問題和盤托出,傾心交流。如同上學期間他給錢小軍老師擔任助教時那樣,與同學廣泛建立起真摯情誼。

他說,“為同學服務并不一定以職務形式體現。”這次活動,他同其他校友一樣,是積極、主動前來參加的。在校友服務過程中,他體會到了一種真正的快樂。“有時一瞬間感覺離母校更近了,同學間彼此情義更深了。”他深有感觸地說,“清華經管學院的校友資源太豐富了,善加珍惜,必會終身受益。”訪談即将結束,他總覺得自己一直沒能集中把握好寶貴的校友資源,這既是遺憾之處,更是自己作為MBA山東校友會副秘書長未來的努力方向。

“清華EMBA名師管理論壇”已經開始,會場内不時傳來陣陣掌聲,一場思想盛宴正在進行。望着王濤遠去的背影,我相信,對于他這樣一位遨遊學海的校友來說,學無止境,這論壇又會成為他格外珍惜的一次學習良機。

采訪時間:2010年6月26日13:00——14:00

采訪地點:濟南山東大廈藝術長廊

采訪及撰稿:萬軍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