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王浩:俨然而溫,情系祖國

2009-12-04
閱讀:

王浩,經博1987,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級高工、博導,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現為中國水科院水資源所所長、水科院科技委水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水利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1989年畢業于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獲博士學位。長期從事流域水循環及其生态環境效應方面的基礎研究、水資源規劃與管理方面的應用基礎研究,以及水資源經濟學和複雜系統決策理論方法方面的應用研究。200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初見王浩院士,儒雅從容,指間燃一支香煙,徐徐吸一口,讓我們随意就坐。原本的拘謹一掃而光,一個多小時的采訪過程輕松随和。王院士侃侃而談,有對自己的水木年華的回憶,有對自身成功的總結,還有對清華學子的期望。

坎坷求學,獻身水利

由于文化大革命,王浩院士的中學時代隻上了20個月,之後上山下鄉,一直在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自學,高考恢複後考入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農田水利專業,碩士讀的是水電站及工程水文專業,85年碩士畢業,在水科院工作兩年後,又回到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經管學院讀博士系統工程,畢業後又回到水科院。回顧當年,還是張光鬥先生做的入學啟蒙課,從那時起便樹立了專業思想,之後一直堅持投身水利事業,擔任課題組長,擔任大項目負責人,一路走來,風風雨雨,如今已是水利界的元老級專家。

博觀全局,專注前沿

對于如何處理專與博的關系,王院士的見解入木三分:首先,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對自己的學科及分支學科有全面的了解;其次,博可以讓人眼界更寬,見多識廣,易于創新和出靈感。對于做研究,王院士特别強調了兩方面:一方面,文獻閱讀尤為重要,即要關注和了解本學科前沿的進展和别人正在研究的問題。另一方面,心中要有對宏觀的把握,對交叉新興的領域要特别敏感,特别是一些沒有定型,理論沒有成熟的領域,潛心研究相對容易出成果。不要拘泥于課本上的東西,因為課本知識不是本專業最前沿的,比較傳統。

問題導向,求實創新

談到創新,王院士深有體會:“創新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做研究有兩種基本的思路:一是方法導向,二是問題導向。前者,在文獻上看到一種好的方法,就往自己的問題上套,會有削足适履的感覺;而後者即是,去發掘自己面對的問題是什麼,有什麼背景,有什麼子問題,然後着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王院士比較堅持問題導向。他說:“創新的原始動力是問題,根據實際的問題,去尋找合适的方法加以解決,可以事半功倍,少走彎路。”

暢談成功,寫意人生

王院士成功之路,他自己總結起來,有“天時、地利、人和”三大因素。所謂“天時”,作為改革開放的第一屆畢業生,百廢待興,肩負重任,在實際工程的磨練中迅速成長,用王院士的話來講:“國家的需求是第一位的。”;所謂“地利”,即來到了水科院,水科院是水利系統屈指可數的大機構,這裡大項目多,經常全國各地跑,奮戰在水利第一線,可以充分的掌握第一手資料;所謂“人和”,即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培養團隊精神,發展多專業交叉,另外還要多向老專家請教學習。一個工程師的成長跟數學家、物理學家不同,工程經驗即是一個工程師的價值和底蘊所在,所以搞工程的人要善于學習前輩和勇于吃苦下基層。

積極鍛煉,強身為國

清華的體育傳統由來已久,王浩院士在校期間是學校的三級跳遠冠軍,還是學生會和工會的中國象棋冠軍,是個名副其實的多面手。因此說,優秀是一種習慣,一個在自己領域作出傑出成就的人往往在其他方面也有傲人的表現。談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王院士說:“首先,年輕時練好身體打好基礎,可以擁有更健康的體魄和旺盛的精力開拓自己的事業。其次,這也在訓練你時間管理的能力,你必須協調課程或科研與體育鍛煉兩者的時間分配。”

寄望學子,語重心長

作為清華畢業的傑出校友,王院士對清華學子寄予重望,總結起來,大緻有以下幾條:

一、厚德載物,自強不息。校訓是清華給予王院士最寶貴的财富。“清華的校訓有典故,切實際,不流于庸俗。做人的道理和做事情的道理是一樣的,校訓樹立了以人為本做事業的态度,清華學子要深刻了解校訓的内涵。”王院士如是說。

二、将問題導向變為自己的思維方式。做研究,不要拘泥于方法和細節,先把大的思路和宏觀的框架理解清楚,到底問題的突破點在何?國家的需求在哪?實踐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哪?然後帶着問題去閱讀文獻,尋找方法,找到創新點。

三、善于交流。在學習的過程中要不斷向人請教,跟老師和同學交流,不要閉門造車,有時候隻有交流才能受到啟發,進而理清思路,。。同學們要盡量廣泛地閱讀文獻,早一點開題,形成開題報告,早一點聽取導師和同學的意見,會少走很多彎路。

四、吃苦耐勞。要堅持,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沒有付出沒有回報,不為一時一事的得失而放棄。

五、關心國事,眼光長遠。這是最重要的一條。王院士挂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一個人要幹事業,總要和國家的需求結合起來。”正是由于他有這樣的智慧和遠見,将個人的發展和國家的需求恰當的結合起來,才鑄就了他今天的輝煌。希望我們每一個清華學子都能選準方向,達到個人前途與國家前途的完美契合。

轉自 清華博學網2009年11月26日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