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輝,MBA1994級,現任北京亞都室内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
在開始訪談之前,我們對文輝有一個大緻的了解:與榮譽相伴,但卻為人謙和。此刻,在這個初冬的下午,終于能夠有幸目睹到他本人的風采,傾聽他的經曆,品味他的人生。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整個采訪過程中,他始終神采奕奕,狀貌與氣質都流露出一種自信,給人以恬淡文雅、舉重若輕之感。
從本科生到MBA
1989年,文輝考入了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自動化系。在本科的五年時間裡,他曾擔任團支部書記,與全班同學齊心協力,成功地将一個丙級團支部建設成了甲級支部。之後,他在五年級時又擔任了黨支部書記。那時,他真正體驗到了管理之難:學生之間基本上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管理與被管理關系,他們對于各種組織活動多半也是有選擇性地參與。在思想開放的學生群體中,所謂“管理”其實涉及到學習、生活、就業等方方面面,雖不甚系統,卻是“活生生,沉甸甸”的。那些年,在課餘時間,文輝經常與同學們傾心交談,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理解他們的困苦或難處。面對不同學生千差萬别的具體情況,以及各種思想變化可能産生的潛在影響,他不僅需要明察秋毫,還要耐心地做工作,事無巨細,不厭其煩:不但關心他們的實際需求,而且還要在精神上鼓勵他們,從思想上幫助他們。這類社會工作不僅提升了他處理實際事務的能力,磨練了他的意志品質,增強了他的社會責任感,而且還給他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啟示:系統地去學習管理知識。
時機很快來臨了。文輝本科畢業時,為了适應國有大中型企業人才培養的緊迫性,清華經管學院正在招收一屆特殊的“工商管理碩士班”,即唯一一屆本科直讀的公費MBA班。他至今仍然記得參加面試時的情景:那天,報名者大約四十來人,心情大多忐忑不安,而當自己被問及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情況以及國企改革十六字方針時,好在他有所準備,應答自如。文輝順利考上了清華MBA。提起那段學習生活,他回憶說:“就讀MBA期間,學習任務和目标更多地體現在對綜合管理知識的整體把握上。……那時MBA才剛剛興起,教學體系尚待完善,不少環節因漏就簡:教材多從國外直譯過來,非常生澀;師資力量也相對薄弱。不過,學習知識是一方面,在實踐中運用相關知識從事管理又是另一方面。考試成績出色也并不意味着能夠輕而易舉地管理好一家企業。”學以緻用、勤思踐履是文輝的一貫主張和長期奮鬥目标,即使在校期間他也很注重參與實踐活動。1997年他與其他幾個同學一起組織發起了MBA協會(MBA同學會的前身),任副理事長,并積極動員學生廣泛參加,後來他們這一屆的同學幾乎都成為了該協會會員,組織了包括邀請知名人士來校講座等諸多有益的課外活動。
讀MBA第二年的時候,按照計劃通常會有為期半年的實習機會。當時趙純鈞院長組織大家座談,在問及各自想法時,文輝說:作為應屆生來說,雖擅長應試,卻沒有工作經驗,适當延長實習時間會利大于弊。最後,趙院長采納了這一建議,将實習期由半年延長到一年。文輝當年的實習單位就是他現在就職的亞都公司,實習期間,正值亞都撥專款以課題形式構建十年發展戰略的關鍵當口,文輝從基層做起,負責組織結構方面的相關事務。半年後,他成為五個實習生最終留下的兩人之一。回想起那段經曆,給文輝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以忘我熱情投入課題工作的徐國華老師。也就在那時,他對清華精神有了深刻的領悟,也懂得了肩負重任的涵義,所以,當亞都的何總打算開發南方市場時,他毫不猶豫就去了上海。當年,條件很艱苦,他就從一張地圖、一個電話本開始着手,一步一個腳印地開拓南方市場。作為年僅25歲的學生,他“初生牛犢不畏虎”,披荊斬棘,勇往直前,加之自身求知欲強、勤于思考,第一年便找到了銷售的切入點。
在亞都工作
實習結束了。1997年,文輝在面臨擇業時,頭腦中已經有了清晰的思路。他認為,MBA所學知識更有益于一個人施展管理才能,MBA畢業生最适合去企業做綜合管理。此外,擇業當首選行業,若其大有前途,個人方有用武之地;其次才是具體職位。當初空氣淨化行業雖規模尚小,但深具潛力,前景無限,因此,這種行業潛質成了他擇業時的重要參考條件。當然,企業領導的慧眼與賞識,以及其他一些偶然因素也成為他順利步入社會的若幹契機。1997年初,文輝被直接任命為亞都主管銷售的總裁營銷助理,兼市場管理委員會主任,相當于銷售公司總經理的職位。對于他來說,這一重要職位,既是對他能力的肯定,也意味着風險與機遇并存;然而站在企業立場,大膽起用畢業生,突顯出企業家的一種魄力。當年,亞都的銷售狀況不佳,營業額僅6千萬元,高達近2千萬元的壞賬無法收回。文輝敏銳地覺察到營銷體系存在諸多問題,而公司實行的代銷制是“罪魁禍首”,它幾乎成為吞噬企業營運資金的黑洞、拖拽業績成長的絆腳石。因此履職後,他首先着手改善銷售方式,将代銷制轉變為經銷制。提起這件往事,他說:“在關乎企業生存發展的那個關鍵時刻,面臨重重阻力,我力排衆議,堅持自己的主張,是因為看準了我們亞都是這個行業裡的第一品牌,市場占有率很高,完全有能力控制市場。而主動權在手,以讓利方式尋求經銷商上門合作并非難事。3年以後,亞都的營銷方式終于得以徹底轉變,企業銷售形勢大為改觀,業績大幅提高。”
現在說起來,那一段日子不過彈指一揮間,然而其中的酸甜苦辣,文輝至今依舊曆曆在目。1998年是亞都剛經曆了經營挫折、從谷底實現反轉的一年,也是實行二次創業的起始年。這一年,企業困難重重,有時流動資金周轉不濟,甚至造成備用金一度捉襟見肘。有一天,發放工資的日子到了,而公司庫存現金幾乎告罄,财務部門僅剩下了區區的幾百元錢!員工工資眼見發不出來了,這可怎麼辦?也許面臨危機時人的潛能會得以充分發揮,他在兩天時間内,全面了解了各個科目下的不同項目,綜合考慮了各種可能性,以确定哪些款項可以提前收回,哪些費用能夠延遲支付,在留下足夠餘地的基礎上,他迅速行動,組織展開部門溝通、内外協調,很快解決了這一棘手問題。
上任後,他遇到的又一個挑戰,就是職業化改造。此前,員工的去留獎懲随意性很大,辦事拖沓。這種管理機制,無法吸引、挽留優秀人才。從前,許多人将“責權利對等”理解為“利權責”,即給多少利益做多少事。而這次職業化改造,則着重強調責權利的順序:先承擔責任,之後再賦予相應的權力和利益。“我們特别強調事前約定,即依據員工的能力,考慮分配相關崗位,給予相應待遇,包括獎勵等都予以一年一度的事前約定。于是,多項制度都與業績指标挂鈎,目标明确。事前約定體現契約精神,是一種嶄新的企業觀,當年就作為亞都的制度确立下來了。許多不适應這種新觀念的員工就不幸被淘汰了。”他頗有感觸地說。
亞都經曆了自1998年至2005年專業化發展的“二次創業”階段,以及2005開始的引入外部資本化發展時期,目前已成為擁有員工2000多人、年産量200萬台、總資産7億多元、年上繳利稅總額近億元的高科技企業,産品遠銷十幾個國家,市場占有率高80%以上。
管理心得
針對1998年前後遇到的大小危機,文輝從實際問題中吸取教訓,總結出了三條經驗:一是在管理機制的設計上應明确制定各項标準,事前約定,并留有足夠餘地;二是處理危機時要區分主次與輕重,沉着應對;三是在日常管理中應養成“觀宏察微”的處事習慣。
他從這些經驗中領悟到,管理不僅是一種制度,而且更是一門藝術。在客觀上,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因素,包羅萬象,紛繁複雜。作為管理者,其性格、閱曆、理念、觀念等千差萬别,各不相同,這就會形成不同的管理風格,有的可能圓滑變通、穩健持重,有的也許大刀闊斧、雷厲風行,各具特色,不一而足;作為被管理者,也存在素質、層次、認識、悟性等方面的巨大差異,難以劃一;而各種事态處在不斷變化運動之中,也并無一成不變的固定章法可循。
作為一位稱職的管理者,往往需要谙熟部門實情,因人因事而異,掌握規律,适應變化,靈活應對;不同管理者還應有意識地找尋、發現對應或匹配于自身特點的管理方式。對于管理對象的日常管理,要區别不同情況加以對待,但總的原則應堅持以人為本,關心關愛每一位員工,與之搭建互動交流的平台,最終形成和諧共處、彼此支持的強有力團隊。基本管理制度之外的日常獎懲等管理方法都大緻遵循這一原則。對于選才用人方面,人各有所長,優秀管理者善于知人善任,使下屬各盡所能、人盡其才。知人就是發現人才,不僅要知其性格、專長、背景,甚至還要知其成長環境等因素所打下的時代烙印;善任就是善于使用人才,使其充分施展才華。對于各種問題、事态的處置與管理,應區分緩急輕重。遇到危及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問題或潛在隐患,應明察秋毫、見微知著,當機立斷地着手解決。比如,上述提及的代銷制改革後,壞賬率從20%左右下降到1‰,若當初不及時變革,必将遺患無窮,危及企業發展,所以将改革代銷制當作頭等大事堅持徹底變革是非常有必要的。遇到局面尚不明朗的事态,則應分清事情的主次乃至趨勢發展的構成要素,審時度勢,相機處置:對已初露端倪的隐患,使其消弭于萌芽之中;對孑孓小患,當斷則斷。
總之,表面上看管理是人與事的糾葛交結,隻要拿捏得體、處理得當,就會達成人事兩順、人事合一的局面,并逐漸形成富有生命力、良性成長的企業文化。這也許就是管理藝術的至高境界吧。所以,管理上需不斷修煉内功。“中國企業隻要加強制度建設,在自身文化背景下,完全可以在理性和感性之間求得平衡,管理也會非常出色。目前亞都内部已經形成了具有強大親和力的企業文化,上上下下忙碌而又快樂,稱得上:拼搏之上有激勵,競争之中存和睦。”文輝饒有興緻地說道。
MBA要挺進中小企業
文輝認為,MBA學習有兩個優勢:一是能夠系統學習管理學的相關理論知識,還包括财務、制造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融會貫通後,就在一個較高起點上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站在這樣的起點,有助于全面理解企業運作的方方面面。從企業管理角度看,在展開内外交流時,充分了解項目開展的各個進程,熟悉事務發展的不同階段、環節,對于把握規律、縱攬全局乃至提高工作效率都十分有益。二是MBA強調人脈關系,顯然學科知識是死闆的,實踐運用是靈活的,管理主要是與人打交道,更需要活學活用,拓展各種關系。
針對時下有關擇業的熱門話題,文輝談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他說,除了去機關單位工作之外,MBA的擇業方向不外以下幾種:第一、個人創業,第二、去國有大中型企業任職,第三、在中小企業發展。他分析道,某個人在某領域創業,不一定需要豐富的綜合管理知識,如果其具備某種内在氣質、禀賦、敏銳的商業頭腦、獨到的眼光以及足夠的專業技能等條件,并與外部的市場需求、資金支持、人脈關系等因素相結合,就有成功的可能性,并非必須攻讀過MBA。此外,創業成功的幾率太小。他将創業比喻為一個“找礦”的過程,認為MBA畢業生主要不是去找礦,而是找到了礦之後如何以最高效率将“金子挖出來”。因此,MBA畢業生去企業謀職應該是主要方向。
那麼,究竟是去國有大中型企業為好呢,還是去中小企業呢?文輝的态度十分明确:應當去中小企業發展。對于此,他的分析可謂鞭辟入裡。首先,從擇業機會的選擇空間看,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數量畢竟有限,大型中央企業不過153個;而中小企業何止成千上萬。比較起來,二者的樣本空間相差懸殊,中小企業提供就業機會的數量優勢十分明顯。其次,從就業前途的發展縱深看,由于二者對人才素質需求的側重點不同,其結果可能造成個人發展前途出現較大差異,在中小企業,人才施展個人抱負的機會顯然更多。在國有大中型企業,人才需要具備全面的專業知識、多元化的專業技能、統籌規劃的能力、内斂嚴謹的作風等;而在大量中小企業,對人才的綜合素質有更高的要求,而且特别看重兩種能力:危機處置能力和戰略管理能力。原因很簡單,一方面,中小企業底子薄、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面對商海風浪,需要不斷及時調整航向以規避風險,因此應當具備危機處置能力;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的目标是發展壯大,這就要把握航向,調整但不偏離目标,這就需要具備戰略管理能力。在這些最具活力的企業由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過程中,創業老闆往往無暇顧及這種意義或者這一層面上的企業管理,在經營方面也就存在着大批助手或“準老闆”的位置亟待填充,這在客觀上勢必會提供出大量的高端就業機會。而結合MBA的自身優勢,這些位置才是MBA畢業生真正的用武之地。
“不必心高氣傲、好高骛遠地一味追逐知名大企業,在充滿機會的中小企業裡面,伴随人才價值的逐漸體現,個人的職業發展前途更加未可限量!關鍵在于一個人在企業裡的價值究竟有多大,而不是其所在企業的名氣和價值。然而,也要清醒地認識到,随着企業的壯大、個人職位的提升,挑戰與困難也會增大。當邊際效益遞減,增長趨緩時,處于高位,遇到的問題必然會接踵而來。所以,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應居安思危、預先謀劃,在業績提高、規模壯大的過程中還要有主動規避風險的意識。當然,這個過程也是對人意志品質的一種磨練。”他以自身的體會與領悟,道出了這思慮良久之後的肺腑之言。
大展宏圖
在談到企業發展話題時,文輝說,随着國家的日益富強,健康理念得到廣泛認同,人們需要提高生活質量,對加濕器、淨化器等環保類産品的消費逐漸增加;此外,環境污染日益嚴重,也必然催生人們對此類産品的需求。可以預見,中國市場潛力巨大,行業前景十分廣闊。與此大背景相适應,亞都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包括專利技術、行銷隊伍等方面的實力已大大加強,環保産品推廣及理念宣傳、品牌優勢、專業形象等都已植入市場,深入消費者内心。近來,企業業績更保持了年均50%左右的增長率。
面對巨大的市場機遇和自身的競争優勢,究竟如何拓展市場、拓寬渠道,使品牌形象更加牢固呢?文輝認為,從營銷方向上,應考慮向縣市地區開拓市場。從戰略規劃上,他提出了“先内後外”的構想,即先将立足點主要放在國内,繼續擴充自身實力,待水到渠成再向國際發展。目标是使亞都産品在中國市場的品牌知名度、銷售量等指标均穩居第一。他分析到,假如一個美國品牌已經成為美國第一,通常會是世界第一。原因很簡單:各國國情、客戶偏好、消費習慣方面的差異都會導緻産品需求不同,形成各具特色的細分市場,獨占鳌頭的品牌類型。但從規律上看,需求主要來自于産業比較發達的國家或地區。而美國擁有最大的消費市場。展望未來十年,以人口總量、經濟前景衡量,中國會成為全球最大的商業市場。因此,在國内市場做到最大,自然也就穩居世界第一,何患無外銷渠道。從提升品牌内涵方面,他特别強調服務理念和服務價值。企業服務是一項長期“無形”投資,亞都全年全天候連續提供專家或保姆式的免費上門服務;員工考核也以客戶評價劃分為四項指标,以衡量客戶對服務的滿意度以及對品牌的忠實度。重視服務得到的是無形價值,可以說優質服務就是企業的一項特殊的“無形資産”。“現在客戶對我們服務的滿意率是99.9%,非常滿意率達到60%,也就是超過一半的客戶對我們是非常滿意的,也就是認可了服務價值。這是一項特别工程,亞都已堅持達八年之久,涉及到全國500多家服務商,幾千名服務人員。服務實際上也是亞都的核心競争力。”他自信地說道。
文輝認為,企業價值分為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經濟價值表現為賺取利潤,社會價值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通過企業經濟活動為社會創造附加價值,二是對社會無償回報。二者都是在對社會貢獻中體現價值。他說,“亞都倡導綠色、環保、健康的理念。以很少的花費購買産品,幾乎是在為自己的生命健康做投資。使健康升值、生命延長的涵義和價值非比尋常,甚至超過了一般意義上的慈善事業。因此,這是一個激勵自己為之奮鬥的崇高事業。”
在無償回報社會方面,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由亞都公司與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聯合發起的“潔淨綠色産房活動”,亞都總共無償捐贈價值2千多萬元的空氣淨化器1萬多台,分别安置在國内50多個中心城市、500多家醫院的婦産及兒童病房内,保障了上百萬孕、産婦及新生兒的呼吸健康。
展望未來,亞都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在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空氣加濕淨化器獨家供應商”後,2006年9月亞都又完成了海外融資,成為中外合資企業;2007年10月,亞都與全球卡通産業航母迪斯尼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創了國内小家電行業内首次與國際品牌聯合之先河。面對新機遇,文輝提出了具體目标:徹底解決包括空氣、水、輻射在内的室内各類污染;在室内環保領域,力争做到“百億環保價值企業”。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采訪即将結束。此時,一抹霞光透窗而入,照進室内,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現實生活中的文輝,以及他取得成功背後的那股力量,我們祝願他在今後的人生之路上摘取更多的桂冠,也期待亞都在未來創造更大的輝煌!
采訪時間:2007年11月30日下午
采訪地址:京蒙高科大廈A座七層辦公室
采訪:安靜 萬軍
撰稿:萬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