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10日,在創新大廈的校友會接待室,我們采訪了經管學院84級校友裴榕明,他溫文爾雅的氣質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一個小時的交談中,學長從大學生活談到職業生涯,從對人生路途的回憶談到對經管學院人才的培養,令我們受益匪淺。
裴榕明:1984年進入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管理信息系統系(現管理科學與工程系)學習,1989年畢業,1995年回到學院攻讀MBA學位。曾經在SAP等公司擔任咨詢顧問,現任IBM中國公司高級咨詢顧問。
經管學院培養的人才類型
“你們這個專業不是當廠長經理的,也不是當國家幹部的,這裡是培養信息經理的。”這是在裴榕明入學時,當時的副院長邵斌老師做新生教育時說的一句話。每每回憶起這句話,裴榕明對老師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在當時就能夠預見到信息經理的重要性,可見前輩的遠見卓識。
也許是受老師的影響,裴榕明對經管學院應當培養的人才類型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看法,他覺得,清華經管學院的學生,應當是專業型的,介入政界、商界,也應當是以專家、學者的身份進入。
“當然,我能夠理解我們的同學希望能夠做一些更富有挑戰性的工作,增強對自己的鍛煉。”裴榕明說到。但是他強調職業經理人這個職業的壓力非常大。因為需要處理各方各面的關系,要激勵自己的下屬努力工作,要為自己團隊的業績負責等等。他舉了自己的一個經理的例子:很多時候晚上十二點給經理發郵件過去,他馬上就回複,可見他還沒有休息。越到高層,越是如此,而且他們的壓力幾乎無法與人分擔,就連工作本身也常常不被理解。在外人所看到的“老總又去打高爾夫球”背後,往往蘊涵着高層間的戰略性交往,又有幾個底層人員能想象到呢?同時,在當今競争白熱化的社會經濟中,大量企業高層領導還面臨着保持企業高速發展的艱巨任務,如果企業不能迅速成長起來,就很容易被吞并、被打垮、被逼退出。這使得高級經理人肩上承擔的負荷更重。
當然,這種壓力和風險的背後,是高回報。如果沒有壓力和競争,整個職業生涯會變得黯淡一些,人生的路途也會走得平凡得多。所以說,職業的選擇方面應當綜合考慮自己的性格和心态,沒有最好的工作,适合自己就好。
什麼是咨詢顧問
“咨詢顧問”這個名詞,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并不陌生,甚至是耳熟能詳,但問及咨詢顧問的工作内容、性質和方法,卻很少有人能答得上來。這也就是為什麼這個職業對大衆來說始終有種距離感的存在。身為IBM全球服務業務咨詢服務事業部高級咨詢顧問的裴榕明為我們揭開了這層略顯神秘的面紗。他談到,咨詢顧問的知識面“博而不精”,雖然與各行各業的業務夥伴都有一定的對話基礎(這正體現了咨詢顧問的價值),但與行業内專職人員相比,還是欠缺了親身實踐的最直接的了解。縱然如此,作為目标企業的局外人,咨詢顧問往往能客觀而周到地分析企業各層次人員的狀況及想法,看到企業内部管理人員不能察覺的問題的症結。也許這就是高級咨詢顧問那令人豔羨的高薪中貨真價實的含金量吧。
關于職業選擇
學長結合自身經曆,對于我們的職業規劃談了一些看法。
毋庸置疑,清華現在畢業的學生基本不可能找不到工作,現在有些企業不要清華北大的學生,這種做法是有嘩衆取寵之嫌的。與我們如何找工作相比,我們更應當用心考慮怎樣在這個世界上生存,怎麼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裴榕明提到以前一位老師說過,錯誤要靠自己去犯,經驗要靠自己去積累,靠自己去領會。要考慮自己的能力、愛好、性格還有心态,綜合種種因素,來思考自己的職業生涯。裴榕明學長這些年來一直走職業發展的道路,一直圍繞自己的專業ERP做專業咨詢顧問。回憶同屆同學的發展:有在投資銀行的,有在政府部門的,在國有企業的也有,在外資企業的也占了相當一部分……基本上還是看自己的發展方向。而作為咨詢顧問的他,“為自己的簡曆打工”這是他自己的工作态度,通過工作提升自己的職業資格。
愛一行與幹一行
裴榕明說他自己從前并不了解咨詢顧問這個行業(那時候這個詞彙也尚未進入大衆的視野),他其實是成為咨詢顧問之後,才真正喜歡上這份工作的。
在當代大學生擇業時,也每每面臨同樣的問題:是先照顧薪資福利、工作環境、發展機遇等,還是先考慮個人興趣和理想?裴榕明認為,興趣要适當兼顧,但最重要的在于認清自己究竟适合做什麼樣的工作,并且,一旦看準了就不要猶豫,畢竟良好的機遇往往隻能有一兩次。當然,不論何種職業化方向,今後仍然有很多選擇和改變的機會,并非一次決定就能固定終生的方向。
在大學生職業發展的問題上,裴榕明給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 認清自己喜歡做什麼和希望做什麼;
2. 認識到别人對自己的認知和自己的期望存在差距。年輕氣盛的我們很容易高估自己,落差愈大,失落感也愈大;相對地,落差越小,就越踏實,然而可發掘的潛力也勢必較小。事實上,當認可度與期望重合甚至超越期望,同時期望不再顯著提高時,上升的勢頭就會趨向于平緩。
3. 不要認為别人總是誤解自己。在工作崗位上,我們常常會感到待遇、賞識程度、晉升等多方面的不公,但實際上,上司可能完全不這麼看,與之據理力争不是徒勞,就是帶來極大的壓力,要有為之付出代價的心理準備。
有關CIO
在我們的談話中,我們提到了CIO這個詞,在這一點上,裴學長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在中國目前各個企業中,很少有一個企業真正存在CIO。CIO的出現跟美國企業制度的演變有關,在中國不存在産生CIO的土壤。如果是CIO,就應該有參與經營決策的權力,很可惜,在現階段,中國企業信息主管很少有這個職能的。
文/陳暢 、王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