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魯賓斯坦完成法學院的學業後,白手起家,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在白宮工作一段時間後,他轉做律師。年過三十,魯賓斯坦厭倦了法務工作,想做私募股權投資業務。1987年,他和另兩位合夥人創立了凱雷集團,起初僅募集到500萬美元,他們将200萬美元作為營運資本,300萬美元用于投資。凱雷集團現今已是全球最成功的投資公司之一,管理的資産約1740億美元,600多位投資專家對六大洲的270餘家企業進行投資,這些企業擁有65萬名員工。
與凱雷集團類似的私募股權投資集團還有不少,例如,KKR集團,完成了300餘筆私募股權交易,總額逾5000億美元;黑石集團,管理的資産達2180億美元,樂高樂園、希爾頓酒店均為其設立的獨立合夥制企業。截至2011年1月,全球私募股權基金管理的資産已經接近3萬億美元;美國的1.54億勞動人口,其中約810萬受雇于黑石、凱雷和KKR等投資集團。通過控股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商家,私募股權投資集團控制了人們的衣食住行,同時也控制着這些企業的數百萬雇員。私募巨頭們看不見的手還伸向了政界,貝恩資本前CEO米特·羅姆尼曾競選總統。由此可見,私募股權投資行業及其發展趨勢不容忽視。
近年出版的《私募帝國:全球PE巨頭統治世界的真相》一書,較為真實地描述了美國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的方方面面。
本書作者是彭博新聞社記者賈森·凱利,他跟蹤報道私募股權投資行業長達十餘年。作為該新聞社駐紐約的撰稿人,凱利可近身采訪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的巨擘們,通過與斯蒂夫·施瓦茨曼、大衛·魯賓斯坦、大衛·邦德曼、亨利·克拉維斯等的深入訪談,從内部細緻觀察他們,了解他們的重要決策。凱利以翔實的資料,叙述了這些頂級投資機構及其高管的真實經曆,栩栩如生地描繪了私募股權行業的興衰變化,如何從蹒跚學步到茁壯成長,具備了足以撼動全球金融的重要力量;從幾十年前一個相對冷僻的行業發展成為現今美國龐大的經濟引擎,在美國企業發展和經濟轉型的曆史過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記錄這些私募股權投資集團發展的曆程時,凱利寫出了這些集團的發展戰略與企業文化上各自的特色。例如,凱雷集團的觀點是“我們的戰略是關注風險較低并且回報穩定的交易,并不是為了少許增量回報而甘冒巨大風險。”KKR集團的創始人非常強調手寫筆記的重要性;同時,要求下屬回歸到基本的投資原則以及處世态度上,該集團的投資原則是:“在我買進時,不要向我祝賀。在我賣掉時,再恭喜我。”并規定每個投資團隊在完成交易後,需要提交一份100日計劃,處理後續的相關事宜。
在某些公衆的心目中,私募巨頭猶如人面烏賊身的吸血鬼。它們的首腦究竟如何?對此,凱利在本書中有詳細描繪。
以凱雷集團的創始人大衛·魯賓斯坦為例。他自小在藍領工人聚居的社區長大,父親是郵政工人,母親是服飾店店員。母親希望他成為牙醫,他自己選擇了法學院。魯賓斯坦吃素,喝無咖啡因的飲料;工作時全神貫注,講話時總是慢條斯理,很少大聲呵斥或天馬行空地侃侃而談。
在前輩的眼中,從年輕時起,魯賓斯坦便“目标明确,對認定的事情堅持不懈,鮮有情緒。他不讓對失敗的恐懼控制自己。在此後的35年中,也絲毫未變。”
美國著名導演武迪·艾倫曾說:“成功的80%應歸因于積極展現自我。”魯賓斯坦堅信,這句話也适用于私募投資行業。從凱雷創立伊始,魯賓斯坦便單槍匹馬,在全球各地尋覓資金。他并非無所畏懼,隻是用強大的意志力克服内心的膽怯。他自稱:成功秘訣在于不厭其煩地反複出現在投資者身邊,他很少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募資需求,但人們對他出現的目的了然于心。“我其實很少向别人要錢。” 魯賓斯坦說。
截止2013年底,中國已經有從事股權投資的私募基金一萬家以上。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需要了解私募股權業及其發展趨勢。本書中,既有美國大型私募股權投資集團的發展曆程,又有它們當前的運營策略,業内人士與普通讀者均能從中獲益。
徐璐撰稿
《私募帝國:全球PE巨頭統治世界的真相》 機械工業出版社2018年6月第1版
作者簡介
賈森·凱利,彭博新聞社撰稿人,在彭博社工作逾10年,撰寫了很多重要專題文章。
本書目錄
第一章 募資之道
第二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
第三章 債務世界
第四章 “你最近一次購買馬桶座圈是什麼時候?”
第五章 現代藝術
第六章 套上你的皮靴
第七章 離經叛道
第八章 對比懸殊
第九章 急流勇退
第十章 納稅光榮
第十一章 國王史蒂夫
第十二章 切忌自以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