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新書推介——《養老金經濟學》

2016-01-13
閱讀:

 

養老金是指自然人從退休至死亡期間,連續定期獲取的資金。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養老金制度在發達國家産生。此前,人們辛勞終老,且常死于貧困。建立養老金制度,就個人而言,可将工作期間的部分收入留存到退休期間使用,又可避免因長壽而入不敷出;就國家而言,它能保障退休者的最低生活水準,亦能實現财富再分配,為低收入群體提供養老保障。

目前,各國繳納養老金的方式分兩類:一是“名義賬戶制”。将每一代在職人口的部分收入用以支付上一代退休人口的養老金。二是在職者用自己的部分薪酬參與養老金計劃,作為自己退休後的養老金。

如今,獲取年老階段的生活資源的方式已不局限于上述兩種。在發達國家,自然人獲取養老資源可有四種方式。

一,由政府的社會保障制度提供。政府收取在職者繳納的相關稅款後,立即全部支付給領取養老金的退休者。

二,由企業的職業養老金計劃提供。企業和在職雇員分别出資,共同投資于基金,雇員退休時起,從基金支取養老金。

三,自然人為自己退休準備的儲蓄,可以是銀行存款、股票或債券等;住宅是最佳資産配置。

四,自然人退休後再就業。

 

養老金制度日漸發展,衍生出養老金經濟學這一經濟學新分支。養老金經濟學研究自然人在職期間和退休期間如何分配資源,涉及與不同類型的養老金計劃相對應的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和福利經濟學的内容。養老金制度不斷創新,也拓展了養老金經濟學的研究領域。

在養老金經濟學研究領域,倫敦卡斯商學院養老金經濟學教授大衛·布萊克2006年初版的《養老金經濟學》一書,總結了2006年以前該領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個體、企業及政府如何為自然人退休後的生活給予資金保障,以及宏觀環境下養老金積累的途徑。本書為完善養老金制度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它的中文版已于2014年5月在我國面世。

在本書中,布萊克引用的文獻上可溯至20世紀50年代,下及2006年,涵蓋的重要内容有:個體終身福利最大化;個體的儲蓄和退休決策;企業有關養老金計劃的決策;養老金計劃中有關積累和消耗階段的行為經濟學。此外,文獻還涉及養老金計劃的各種類型,老齡化經濟、代際核算、世代交疊模型和養老金對社會福利的影響。

 

在本書每一章中,布萊克都緊扣該章要點展開論述。

關于個人養老金決策,布萊克的實證研究顯示:一部分在職者能認識到自己終将因年老而無法工作,須在工作期間積極儲蓄,以保障退休後的生活。政府養老金雖降低了個人為退休而儲蓄的必要性,但對提前退休的影響微弱。職業養老金增加了在職者的儲蓄,會導緻人們提前退休;但由于職業養老金的收益是推延遞增的,這又會誘使人們延遲退休。

關于企業養老金計劃的決策,他研究了以下問題:為什麼企業要為其員工提供養老金?為什麼有時企業會在雇傭合同中寫入強制退休條款?等等。

就企業向其員工提供養老金計劃的原因,布萊克列出了三大要因:

一、利他主義的養老金。這是對雇員長期服務的回報。

這可追溯至20世紀初期的公民責任理念。1912年,有學者在文獻稱:“從社會經濟的整體系統觀點來看,沒有哪個雇主有權力讓其員工在某一行業勞作10年、20年或40年,然後讓他們像被遺棄到大海上一樣在社會上遊蕩。”

但是,長期以來,養老金都被視為開明雇主的饋贈。普遍的看法是:“養老金計劃是企業的自願行為,它并不被認為或被解釋為是任何雇傭合同的一部分……企業有權随時更改、修訂、廢除或取消養老金計劃或者計劃中的任何部分。企業在任何時候解雇任何員工的權利不受養老金計劃的影響,員工被解雇後不享受任何養老金權益。”

二、延付薪酬的養老金。

20世紀下半葉,随着社會視角的變化,企業養老金計劃由雇主的饋贈轉變為雇主延付給員工的薪酬,是員工的權利。

以延付薪酬方式設計的養老金計劃,有助于雇主招聘到并留住高素質的員工;鼓勵員工勤奮誠實;并勸退生産力欠佳的員工。例如,為了減少優秀員工的流失,企業的養老金計劃可以規定,員工需要為雇主工作一定年限,才能獲得養老金。

三、未定權益的養老金。

此類養老金計劃在設計時,以獎勵和抗風險的保險作為激勵。雇主和員工可以在該養老金計劃中約定企業成功所獲的收益,也要約定企業業績不佳時雇主與員工如何分擔。

關于老齡經濟學和代際賬戶,布萊克的研究顯示,生育率的下降和壽命的延長導緻人口老齡化。近150年來,關于人類的壽命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人類壽命呈每年增加3個月的趨勢,并将繼續。另一種觀點認為,首先,“像海嘯一樣席卷所有年齡段的肥胖症”,導緻心髒病、糖尿病;年輕人濫用藥物;流感等傳染性疾病的全球性傳播;人類的預期壽命在未來50年内将下降。其次,基于生物地理學和生物力學理論,人類的預期壽命必定有一個上限。

如果沒有移民,發達國家要避免老齡化,每位女性須生育2.1個孩子。撫養比是衡量老齡化程度的指标,指一國領取養老金的人數和勞動者人數之比。世界扶養比在整體上升,尤其是發達國家。

從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的代際賬戶的統計數據看,每代人所納稅的現值和從政府所得收益有明顯差異。布萊克引用的文獻對比了1991年度美國0至90歲這十代人的代際賬戶、稅收支付現值和轉移支付現值,結果顯示,1991年度,70歲這代人最受益,每人從政府獲得的收益比各自所納稅現值多80700美元;30歲這代人所獲收益最少,他們預計所納稅現值比從政府獲得的收益多205500美元。

布萊克還在書中詳細地解析了私人養老金計劃面臨的諸多風險:

1、替換率風險:積累階段繳費不足,會導緻養老金參與者退休後生活水準下降。

2、投資風險:投資效益欠佳造成退休基金不足。

3、利率風險:退休時的低利率導緻退休年金減少。

4、長壽風險:計劃參與者的壽命或會超過其退休儲蓄可以負擔的年限。

5、通脹風險:通貨膨脹會降低退休儲蓄的購買力。

6、政治風險:政府的政策對養老金計劃的繳費或收益有不利的變化。

7、可轉移性風險:養老金計劃參與者離職緻使其養老金收益不能完全随其轉移。

8、雇主破産風險:雇主破産導緻養老金計劃産生赤字。

這些風險都直接由該計劃的參與者承擔。長壽風險和通貨膨脹風險能以購買與物價指數挂鈎的終身年金的方式消除。投資風險則可通過使資産與負債匹配管理的方法規避。

 

本書是典型的學術著作,引用的文獻豐富;在論證中采用了很多數據和模型;每章都清晰地歸納了論證得出的結論。

本書也适合作為教科書。每章都列有思考題,可以幫助學生抓住各章的主要内容。

 

 

徐璐撰稿

 

《養老金經濟學》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4年5月第1版

 

作者簡介

大衛·布萊克,倫敦卡斯商學院養老金經濟學教授、養老金協會會長。他曾任倫敦城市大學商學院證券項目主任、倫敦商學院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研究員、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金融經濟學教授。他還是美林、德意志銀行、瑞士聯合銀行、法國巴黎銀行、麥肯錫公司、英國勞工和養老金部、英國财政部、英國首相政策辦公室和世界銀行等的顧問。

 

本書目錄

第一章 導言

第二章 個人養老金決策

第三章 企業養老金決策

第四章 一定時期内D-S OLG模型中的養老金

第五章 未定生命周期的B-Y OLG模型中的養老金

第六章 老齡經濟學和代際賬戶

第七章 養老金計劃的風險分擔和再分配

第八章 行為養老金經濟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