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12月,康涅狄格大學心理學教授斯蒂芬·格林斯潘的生活中發生了兩件大事。其一,他的著作《受騙編年史:我們為何受騙及如何避免受騙》出版了。他在書中探讨了金融、法律及學術領域裡的受騙案例,并就如何避免受騙提出了睿智的建議。其二,在麥道夫的龐氏騙局中,格林斯潘損失了30%的退休儲蓄。
人們不免詫異:格林斯潘是公認的聰明人,又深入研究過如何反欺詐,為什麼還會陷入麥道夫的騙局呢?格林斯潘的解釋是,他并不認識麥道夫;此番入彀緣于自己投資了一項回報豐厚得令人難以置信的基金,該基金把他的這筆投資款轉投入了麥道夫的騙局裡。
對于格林斯潘被騙案,研究人類認知與決策之間關系的邁克爾·莫布森的看法是,現行的智商測試無法評估人類的思維靈活性和内省的能力。由于在認知上存在誤區,不少高智商者做出了錯誤的決策并造成了惡果。因此,智商高的格林斯潘未必每次決策都很高明。
莫布森指出,如同電腦有“默認設置”和“自帶軟件”一樣,人類大腦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也形成了思維的自然趨向——直覺思維。人類受長期累積的邏輯與秩序的影響,直覺思維常常犯錯誤。為了決策明智,莫布森建議,決策者應識别并有效管控常見錯誤;當決策的正當方法與直覺思維相沖突時,為了避免做出糟糕的決策,決策者應采用與直覺思維相悖的思維方式,莫布森稱之為“反直覺思維方式”。
為了系統地闡述其“反直覺思維方式”理論,2012年,莫布森出版了《Think Twice》一書。2014年8月,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了本書中文版,譯名為《反直覺思考:如何避免不理性的決策失誤》。
在本書中,莫布森研究了很多相關文獻并結合自己在金融業長達25年的從業經驗,将心理學、金融學和管理學等理論與商界實例、心理實驗結合起來,解析人類直覺思維常犯的錯誤,試圖為人們提出清晰思考、有效決策的建議。
為了增進本書的可讀性,莫布森采用了以實例解析理論的叙述方式,他在本書的每一章都探讨了一些人們常見的決策錯誤,分析了産生該錯誤決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避免這些錯誤決策的方法。
例如,在本書第二章“開放選項:手機号碼如何影響你的思考”中,莫布森闡述了“錨定效應”對決策的影響。為了測試“錨定效應”,研究者向A、B兩組房地産經紀人提供了一棟正在出售的公寓的單元房的面積、設施等基本資料,但研究者向A組經紀人公布的已售的單元房成交價更高,向B組經紀人公布的已售的單元房成交價則更低。結果顯示,A組經紀人給出的單元房的評估價遠高于B組經紀人,更令人關注的是,有近20%的經紀人在評估報告中引用了研究者公布的成交價,并堅稱自己的評估是獨立完成的。莫布森強調:“錨定效應”普遍存在于信息有限或不确定的情況下,一旦出現在重大的政治或商務談判中,後果非常嚴重。在決策時,避免“錨定效應”的最好方法便是全方位地掌握相關信息。
本書的學術貢獻在于:一方面,它系統地搜集、整理了認知與決策方面的很多文獻,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深入探讨,增進了人類對認知與決策的認識。另一方面,本書總結了一些可增進決策能力的具體方法。主要有:
決策者應提升自己的意識。
人類很容易犯錯誤,特别是在信息不完整和不确定性因素較多時,但錯誤是可識别、可預防的。決策者要努力識别這些存在于日常信息流中的錯誤,并擅長識别他人欠佳的思維和平庸的決策。經過長期磨練,當面臨一個潛在的錯誤時,決策者便能更好地識别它。
決策者應正心誠意地了解别人的想法。
決策者應誠懇地考慮他人的觀點和經驗,他人積累的經驗能有助于你做出更好的決策。尤其在遇到自己從未做過的決策時,比如初戀、移居陌生之地。
領導者在做決策時,則應真誠地考慮下屬的觀點和感受。因為,首先,下屬要承受該決策産生的後果;其次,與下屬有效溝通後的決策更穩當,也更能得到切實執行。
決策者應認識實力和運氣的區别。
人類在業務、投資及體育等領域的結果都與實力和運氣相關。做決策時,要用心辨識實力與運氣哪一個起決定作用。
決策者應重視決策日志與決策備忘錄的作用。
如果你對提升自己的決策能力持認真、開放的心态,寫決策日志是簡便且成效顯著的方法。寫下你做了什麼決策,你是怎樣做出這個決策的,你所期望的結果,還可寫下決策過程你的生理和心理的狀況。
決策日志有助于内省:可供清晰審核自己的決策過程;并可分析自己的決策過程與身心狀态的關聯性。國際象棋冠軍狄格蘭·彼得羅森曾采用這一方法,效果不俗。每當參加為期幾天或幾周的比賽時,他會在睡醒後,在房内靜坐,仔細審視自己的心情,并據此制定當天的比賽計劃。
決策日志的作用是審視決策者在決策過程中的身心狀況,以便回溯、反省與改進。決策備忘錄則是防備做艱難決策時,忽略某些須考慮的重要細節或必要步驟。
認真準備的決策備忘錄功效卓著。2009年,《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刊登了一項研究成果,該研究對全球8個城市7600多例手術做了跟蹤調查,通過對比采用決策備忘錄前後的手術治療效果,研究人員發現,當醫生使用決策備忘錄後,患者死亡率下降了将近1/2,其它并發症則下降了1/3。
本書的書衣上印有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政治經濟學教授理查德·澤克豪澤的評價:“透過生動的文筆及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莫布森教你如何清晰思考并有效決策。他以學術熱忱為核心,再加上容易理解的概念和傑出判斷力,熔鑄成堅實的洞見。閱讀的樂趣和價值,極少能配合得如此天衣無縫。”
澤克豪澤的這番評價确有溢美之嫌。第一,本書表述的清晰程度與理論的原創價值并不出色。第二,文獻資料陳舊。本書初版于2012年,在書末近40頁的參考文獻目錄中,大多數文獻是本世紀初及以前的,最新的文獻是2009年的。在信息更新如此迅速的當今,本書的這一缺陷愈益突出。第三,“博兩兔,不得一兔”。“如何才能明智決策”是非常複雜的理論問題,本書采用以例說理的叙述方式,使得本書理論闡述不透徹欠嚴謹,說例又支離破碎。最為重要的是,精準判斷與明智決策能力的養成有賴時時揣摩和終生錘煉,遠非熟讀某一本書便探手可得。
徐璐撰稿
《反直覺思考:如何避免不理性的決策失誤》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4年8月第一版
作者簡介
邁克爾·莫布森(Michael J. Mauboussin),美盛資産管理公司首席投資策略師。他曾任教于某商學院;還曾任瑞信銀行董事總經理,從事金融服務業逾25年。他對心理學、競争策略、金融、管理和複雜系統理論等領域有研究興趣。莫布森另著有《魔鬼投資學》和《期望投資學》等。
本書目錄
引言 聰明反被聰明誤
第一章 外部觀點:優越感、樂觀和控制力的假象
第二章 開放選項:手機号碼如何影響你的思考
第三章 專家限制:為何電腦程序比你更了解自己?
第四章 情境感知:手風琴音樂如何提升勃艮第葡萄酒的銷量
第五章 大數據差異:蜜蜂如何不依靠房産中介找到最佳蜂巢地點
第六章 環境證據:外包夢幻客機如何成了波音公司的噩夢
第七章 臨界點:10個英國人如何晃動了千禧橋
第八章 運氣和實力的博弈:為什麼投資者擅長低買高賣
結論 反直覺思考的時代:你如何能夠立刻改變決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