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每月一讀——《21世紀資本論》

2015-03-31
閱讀:

《21世紀資本論》

托馬斯·皮凱蒂著,巴曙松等譯

中信出版社

 

世人皆知《資本論》是卡爾·馬克思用畢生的心血寫成的一部經典巨著,是馬克思“整個一生科學研究的成果”,它凝聚着馬克思的全部心血和智慧,是他獻給全世界無産階級的一部最重要的科學文獻。它在世界各國廣泛流傳。并撼動了資本主義世界。

而現在法國學者托馬斯·皮凱蒂Thomas Piketty以一本《21世紀資本論》再次對自由資本主義進行了批判。此著作一經上市就引發了銷售熱潮,《21世紀資本論》對自18世紀工業革命至今的财富分配數據進行分析,認為不加制約的資本主義導緻了财富不平等的加劇,自由市場經濟并不能完全解決财富分配不平等的問題。皮凱蒂建議通過民主制度制約資本主義,這樣才能有效降低财富不平等現象。

全書共分四個部分,十六章,中文譯本62萬多字,内容涉及20多個國家兩個多世紀,通讀下來要花不少時間。但是并不需要技術知識和專業背景,沒有什麼吓人的模型和公式。作者将本書定位為第一本有關收入和資産的曆史著作。關于收入和資産分配很久以來就讓很多人感興趣,這是19世紀的卡爾•馬克思和大衛•李嘉圖研究的中心問題。目前的問題是:收入和資産的分配在長期增長的經濟下的演變過程是什麼?相對來說,對這個問題的數據收集與分析非常有限,這正是皮凱蒂所做的工作。他試圖從曆史的觀點來回答這個問題,這可以說是這本書最大的新意。

皮凱蒂将世界經濟分成兩個基本要素:資本和勞動力,兩者都被用于生産并分享産出的收益。資本與勞動力的區别在于,資本可買入、賣出、擁有,而且從理論上講可無限累積,勞動力是個人能力的使用,可獲得酬勞,但不能被别人所擁有。皮凱蒂認為,由于資本回報率總是傾向于高于經濟增長率,所以貧富差距是資本主義固有現象。他由此預測,發達國家貧富差距将會繼續擴大。

在可以觀察到的300來年左右的數據中,投資回報平均維持在每年4%–5%,而GDP平均每年增長1%–2%。5%的投資回報意味着每14年财富就能翻番,而2%的經濟增長意味着财富翻番要35年。在一百年的時間裡,有資本的人的财富翻了7番,是開始的128倍,而整體經濟規模(大緻就是靠收入吃飯)隻會比100年前大8倍。雖然有資本和沒有資本的人都變得更加富有,但是貧富差距變得非常大。

 

第一部分 收入和資本

本部分包含兩個章節,分别是第一章收入和産出;以及第二章增長:幻覺與現實。

作者闡述了基本概念,國民收入。資本指的是是能夠劃分所有權,可在市場中交換的非人力資産的總和,不僅包括所有形式的不動産,還包括公司和政府機構所使用的金融資本和專業資本,作者在本書中使用的資本與财富概念相同。

國民财富=私人财富+公共财富。衡量某個國家資本存量最自然有效的方法是用這些存量除以每年的收入存量,從而得到資本/收入比,用表示。在如今的發達國家,資本/收入比一般在5~6之間波動,而資本存量幾乎完全由私人資本構成。

作者揭示了資本主義第一定律α×β。該定律闡釋了資本存量與資本收入流量之間的關系。γ是資本收益率,舉例來說,若果國民财富等于6年的國民收入(β=600%),資本的年收益率為5%,那麼資本所創造的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就是30%。

自由貿易帶來的好處主要來自知識的擴散,開放國境所帶來的生産率提升,而不是來自和分工有關的靜态收益。曆史經驗表明,無論是全球層面還是國家層面的趨同,其主要機制是知識的傳播和擴散,落後國家是通過提高科技水平、專業知識與技能和教育水準來追趕發達國家的,而不是通過成為富國的資産。

本書在第二章中提及累積增長定律。累積增長定律本質上等同于累積收益定律。累積收益定律的含義是幾個百分點的年收益率經過數十年的疊加,會自動引起原始資本數額的巨幅增長。其前提條件是收益不斷地用于再投資,或者資本所有者隻把一小部分收益用于消費。本書的核心觀點是資本收益率與經濟增長率之間明顯而細小的差距,将在長期内對社會不平等的結構和演變産生強大而不穩定的影響。

 

第二部分 資本/收入比的動态變化

第二部分包含了四個章節,分别是第三章資本的變遷;第四章,從舊歐洲到新大陸;第五章,資本/收入比的長期變化趨勢;第六章21世紀資本-勞動劃分。

作者在第三章分析了英法兩國資本結構的變遷。在18世紀初,農地占國民資本的近2/3,而到今天農地價值已不足國民收入的10%。資本的屬性已有改變,過去大多是土地,今天則以住宅加上工業和金融資産為主,但其重要性卻絲毫未減。英國到20世紀初,英國人在海外的資本每年能産生約5%的股息、利息和租金回報,使該國的國民收入比國内産值高出約10個百分點,如此大的福利可以養活相當數量的人群。法國也大緻同樣若此。兩次世界大戰以及以後的民族獨立運動,使得英法的海外資産最終煙消雲散,而且兩次世家大戰帶來的财政和政治沖擊對資本的破壞力要遠遠超過戰争本身。除了物質上毀滅外,資本/收入比在1913-1950年急劇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在外國的投資組合大幅減少,以及儲蓄率降至極低水平,另一方面是在戰後實行混合經濟與強化監管的政治背景下,資産價格走低。

與歐洲相比,美國的低資本/收益比同時反映着社會不平等狀況的根本差異。美國的财富總量僅相當于3年的國民收入,而歐洲國家則超過7年的國民收入,非常直觀地顯示出地主和累積财富的影響力在新大陸較為孱弱。通過幾年的努力,新來的移民就可以縮小同更為富裕的先來者的差距,至少,縮小财富差距的速度可能比歐洲快得多。

作者在第四章中揭示了資本主義的第二定律β=s/g。從長期來看,資本/收入比與儲蓄率s及增長率g之間存在着上述的公式關系。資本主義第二基本定律的公式反映了一個淺顯但重要的事實:儲蓄較多而增長緩慢的國家将在長期中積累起更大數量的資本,而巨額資本反過來會對社會結構和财富分配産生重大影響。換言之,在增長接近停滞的社會裡,過去積累的财富将不可避免地獲得超出與其實際重要性相匹配的地位。發達國家在1970-2010年私人财富急劇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釋為定律β=s/g的作用;增長率放緩,加上高儲蓄率的延續。

作者在本部分的最後得出結論,沒有什麼自然力量會必然降低曆史進程中資本和資本所有權所帶來的收入的重要性。“二戰”之後的幾十年間,人們開始認為也許由于技術和純粹的經濟力量,人力資本對傳統資本的勝利是自然而然,不可逆轉的過程。然而實際上,政治力量才是根本原因。經濟和技術的進步不一定意味着民主和精英管理的進步,主要原因非常簡單:像市場一樣,技術既沒有極限也沒有道德,技術的進步當然提高了對人的技能和能力的要求,但是也提高了對公共建築、民宅、寫字樓、各種設備等資本的要求。所以,這些非人力資本的總價值幾乎與勞動收入一樣迅速增加。總之,基于生産率增長和知識擴散的現代增長,有可能避免馬克思預言的世紀末日,并使資本積累保持相對的平等,但他沒有改變資本的深層結構,也沒有真正降低資本在宏觀經濟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 不平等的結構

作者使用了7章論述收入不平等的結構,分别是第七章,不平等與集中度,初步關聯;第八章,兩個世界;第九章勞動收入的不平等;第十章資本所有權的不平等;第十一章勞動收入和繼承财富的長期變化;第十二章21世紀的全球貧富差距。

第七章主要是讓讀者了解不平等的數量級,包括勞動收入的不平等,以及資本所有權及其收益的不平等。第八章分析了這些不平等的曆史動态變化。第九章和第十章将分析擴大到了所有擁有曆史數據的國家,分别看看勞動收入不平等和資本收入不平等。第十一章研究了長時間以來繼承财富重要性的變化。第十二章對21世紀前幾十年财富的全球分配進行了展望。

收入可以表示為勞動收入和資本收入的總和。工資是一種勞動收入,從定義上講,在所有社會中,收入不平等都是這兩部分的總和:勞動收入不平等和資本收入不平等。這兩部分中每種收入的分配越不平等,總收入的不平等就越大。

第三個決定因素是這兩方面不平等之間的關系:擁有高勞動收入的個人在多大程度上也享有高資本收入?從技術上講,這個關系是一種統計相關性,其他因素相等的情況下,相關性越大,總的不平等程度越大。實際上,有的社會裡,資本不平等嚴重,資本所有者根本沒有必要工作,那麼這個相關性經常很低,甚至為負數。作者給出了下列數據,請讀者心目中對兩種不平等先有一個數據概念。

在财富分配最平等的社會(例如20世紀70、80年代的斯堪的納維亞國家),最富裕的10%占有國民财富的50%。當下,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初,在多數歐洲國家,尤其是在法國、德國、英國和意大利,最富裕的10%占有國民财富的約60%。

在勞動收入分配最平等的國家,比如1970~1990年的斯堪的納維亞國家,最上層10%的人拿到總工資的約20%,最底層50%拿到約35%。在工資不平等處于平均水平的國家,包括當今的多數歐洲國家,最上層人群占有總工資的25%~30%,中間階層人群約占30%。

總收入不平等的水平居于勞動收入不平等和資本收入不平等之間。也請注意,總收入不平等更接近勞動收入不平等而非資本收入不平等,因為勞動收入一般占國民總收入的2/3到3/4。具體地講,在20世紀70、80年代斯堪的納維亞平等社會裡,收入層級的最上層10%占有國民收入的約25%(當時的德國、法國是30%,現如今則高于35%)。在更加不平等的社會裡,最上層10%占有國民收入的50%(最上層1%占有約20%)。舊制度及美好時代之時的法國和英國是這種情況,當今的美國也是這種情況。

在衡量收入不平等時作者觀察到的第一個規律就是資本導緻的不平等總比勞動導緻的不平等更加嚴重,資本所有權的分配總比勞動收入的分配更為集中。

美國的收入不平等在1950~1980年間達到了最低谷:最富有的10%人口的收入占到了美國國民收入的30%~35%,與法國今天的水平大緻相當。保羅·克魯格曼戀舊地稱之為“我們所愛的美國”。然而,自1980年以來,美國的收入不平等就開始迅猛擴大。最富的10%人群的收入份額從上世紀70年代的30%~35%上漲到本世紀頭十年的45%~50%。這讓人很自然就會想到,這樣的快速膨脹到底還能持續多久?

在19世紀的法國,年度繼承額大約是國民收入的20%~25%,在19世紀末時該比例有小幅擡升,這反映出幾乎所有的存量資本都來源于遺産繼承。因此在19世紀的小說中遺産繼承總是熱門話題,

從理論上說,随着時間的推移,繼承财富的重要性會下降,因為财富的重要性在下降。然而現實情況的發展卻并非如此,或至少沒有像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樣:從19世紀到20世紀,土地資本變成了金融資本、産業資本和房地産,但資本的重要性依然無損,當前資本/收入比似乎正在恢複到一戰前歐洲“美好時代”以及此前的曆史最高水平。

如果人類平均死亡和遺産繼承時間都向後延伸,這是否意味着繼承财富的重要性在減弱?答案是:未必。這是因為在世的人之間的相互饋贈日益重要,部分抵消了老齡化效應,此外也可能是因為盡管繼承期向後推,但所繼承的财産額也在增加,因為在老齡化社會,财富會随着年齡增長。換言之,死亡率的下降趨勢,盡管從長遠看不可避免,但該效應也會因年長者相對财富的增加而有所抵消,因此繼承财富量依然不會有多大變化或至少不會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樣急劇下滑。總之,遺産繼承在老齡化社會中會延後,但财富也會随着年紀增長而增加。

作者論斷到,認為現代經濟增長的本質特征或者市場經濟法則能夠确保降低财富不平等并實現社會和諧穩定是一種幻想。

總而言之,貧富差距的根本動因就是本書從頭至尾都在強調的以r>g(資本收益率大于經濟增長率)公式表達的不平等,這種不平等機制與市場競争不完全沒有關系,因而也不會因為市場變得更加自由或競争變得更加完全而消失。因此認為完全的自由競争會讓繼承财富消失并讓世界形成精英治理的公序良俗,這種想法屬于危險幻想。

随着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以及各國對資本的競争加劇,現在有理由認為,未來幾十年r将遠遠高于g。如果再考慮初始财富越大回報就越高的效應,随着全球金融市場的發展,這種分化現象可能會被進一步強化,那麼顯然,前1%和1%的超級富豪的财富就會越來越多,與普羅大衆的差距也會越拉越大。

 

第四部分21世紀的資本監管

作者在此部分由四個章節組成。分别是第十三章21世紀的社會國家;第十四章反思累進所得稅;第十五章全球資本稅;第十六章公共債務問題。第十三章探讨了适合現狀的社會國家是怎樣的。第十四章在過去經驗和近期趨勢的基礎上,對累進所得稅進行了再思考。第十五章描述了适合21世紀情況的累進稅制是怎樣的,并将這個理想化的工具和在政治進程中産生的其他管理方式進行了對比,包括歐洲的财産稅、中國的資本管制、美國的移民政策改革,以及許多國家的保護主義複興。第十六章主要解決公共債務問題和當自然資本開始退化時公共資本最優積累的相關問題。

現代财富再分配并不涉及将收入從富人轉移至窮人處,至少不是那麼直接。這種再分配是通過公共服務和替代收入來實現社會的公平,至少在醫療、教育和養老領域。

20世紀累進稅的曆史進程表明,趨于寡頭政治的風險是真實存在的,也沒有理由對美國的前進方向感到樂觀。引發累進稅制的是戰争,而不是普選的結果。當經濟和金融精英必須維護自身利益時其虛僞程度讓人觸目驚心---這也包括經濟學家,他們在美國當前的收入分配中占據令人嫉妒的地位,一些經濟學家懷有保護一己私利的不良傾向,卻難以置信地宣稱他們在捍衛公共利益。美國兩黨的政治家們看起來比其歐洲同行更富裕,與普通美國民衆也格格不入,這可能解釋了為何他們傾向于混淆其自身利益和大衆利益。如果沒有猛烈的沖擊,目前這種平衡很可能還要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先驅們的平等思想逐漸被淡忘,新大陸瀕于變成21世紀全球經濟中的歐洲。

防止貧富差距無限制拉大以及重新實現對财富積累的最理想政策就是:全球範圍内的累進資本稅。這樣的稅制還有另外的好處:讓财富置于民主監督之下,這對于有效監管銀行體系和全球資本流動也是必要條件。資本稅有助于讓公共利益超越私人利益,同時又可保持經濟的開放度和自由競争。

資本稅的最主要目的不是為社會國家融資,而是管理資本主義制度。首先其目标是終止無限增加的财富不平等;其次,是對是對金融和銀行體系施加有效管理以避免危機。

 

作者回顧了自工業革命以來收入及财富分配的曆史,利用20多個國家衆多研究人員精心收集的最新數據,嘗試梳理出一部關于财富及其分配不平等所引發的社會、政治和文化矛盾的曆史,是一部鮮活生動的人類曆史。資本主義機制内涵着不平等,而且這個不平等還有不斷加劇的趨勢。

本書史料豐富,結論也非常具有說服力,雖然篇幅長了一些,但是細細讀過,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圖書情報中心 張力軍執筆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