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新書推介——《養老金金融學》

2015-11-23
閱讀:

 

目前,中國60歲以上的人口已達2億,占全球老齡人口20%。我國正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100多年前,西方國家就出現了人口老齡化,早在1865年,法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

為了解決老齡人口的養老問題,西方各國建立了養老金制度。工業革命早期的英國友誼社便是該制度的雛形。如今,養老金制度已是許多國家的一項重大公共政策,養老金已成為政府财政的一項龐大支出。由于人類壽命不斷延長等因素,很多國家正面臨或即将出現養老金支付困窘的境況。妥善解決該問題,需要養老金精算師、會計、律師、基金經理等專業人士通力協作,同時也需要培養兼備多學科知識、專門研究養老金制度的學者。

相對于中國而言,歐洲老齡化現象出現得較早,學者們開展相關研究起步的時間也較早。他們的研究成果可供我國同領域的學者參考。倫敦卡斯商學院養老金經濟學教授大衛·布萊克是全球研究養老金制度的先行者。他認為,從事養老金或養老金周邊行業的實踐者和研究者有必要從多角度了解養老金。為此,布萊克撰寫了《養老金金融學》一書,這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全面講述養老金金融學的著作。

 

本書是為所有從事該行業的實踐者和研究者撰寫。書中讨論了養老金規劃中經濟決策的金融因素,為金融理論和實踐提供了較全面的資料。本書具體内容包括:各類投資資産;根據不同資産類别,進行個人财富分配;公司養老金金融學;支付、給付階段的繳費确定型養老金計劃的金融因素;收益确定型養老金計劃金融因素。此外,它還涵蓋了養老金基金管理、績效測量和歸因、風險管理、養老金基金保險等内容。

本書是典型的學術著作。作者引用了大量詳實的學術文獻支持自己的觀點;統計數據與數學模型也經常出現在書中。密密匝匝地布線行針,是布萊克在本書中闡述其學術觀點的方式。

以本書第二章“個人理财:個人财産資産配置”為例,本章總共僅有9頁,布萊克用了三張圖表來分别顯示英國1950年、1970年、1990年個人(非人力)财富的分布狀況。他又用另三張圖表分别顯示英國自1950年以來的個人财富份額曆年的變化;1950年以來,英國基本國家養老金财富和個人養老金财富在個人總财富中所占份額;1950年以來,英國人力資本在個人總财富中所占份額。此外,為了闡述他的學術觀點,布萊克還精細地構建了“個人财産資産差異配置模型”。

 

在引經據典地闡述養老金融資、養老金的給付、養老金基金管理和養老金計劃績效評估和歸因等學術問題之餘,布萊克也詳細地介紹了英國在養老金基金投資方面的具體經驗。

例如,關于養老基金對不動産的投資(房産、土地和收藏品),布萊克的介紹如下:

房産

英國的養老金基金側重投資工業房産、商業房産和辦公樓,而非住宅。以求獲得持久的租金收入和資産的升值。最初房産的投資僅限于英國,在1979年英國的交易管制結束後,養老金基金開始投資于美國等海外房産。

地理位置、設計、使用方式和條件是所有房産最重要的三大因素。優等的房産應處于最好的地理位置、有良好的設計和出色的環境。在任何時候,房産市場隻有約1%-2%是優等房産;其它都是次等房産。在設計房産投資組合時,投資寫字樓,最重要的是:交通便利,方便員工到達;投資商店,最重要的是:顧客能輕松找到,運輸工具和儲存能力強;投資工業房産(輕工業經營廠址、重工業廠房和倉庫),最重要的是:原材料與成品能夠方便地運輸,以靠近鐵路和公路為宜。

房産投資的缺點是:流動性差、管理時間長和成本高。

土地

20世紀70年代,很多養老金基金投資了農用土地。在通貨膨脹率很高時,雖然農用土地的淨收益低,但土地升值可觀,因此它是具有吸引力的投資。但如果通脹率下降,金融資産則比土地收益更高,且無需管理費用。

收藏品

收藏品包括美術作品、貴金屬、瓷器、珠寶、地毯、家具、古董、佳釀、珍品郵票和錢币等。從20世紀70年代起,在某些西方國家,将養老金基金投資于以藝術品為主的收藏品,一直存有争議。反對一方的觀點是:

一、購買藝術品是交易,還是投資?根據相關規定,養老金基金隻有在投資時才能獲得稅收減免;交易則不能。

二、收藏品的儲存和保險成本高;金融資産則相對較低。

三、收藏品投資有可能出現錯誤,而且很難糾正這一錯誤。

四、收藏品處置速度慢,流動性不強。

五、收藏品的價值有不确定性。它沒有分紅收入,所有的回報都來自收藏品升值。收藏品投資減除其持有成本,如果要超過金融資産,其利潤空間必須巨大。

關于養老金基金投資于收藏品的可行性,英國鐵路養老金基金提供了一個最著名的先例。1974年,倫敦股票市場崩盤;英國禁止國外投資;英國國内高通脹;工資上漲幅度達31%。在重重困境下,1974-1978年間,英國鐵路養老金基金投資了4億英鎊在2300個藝術品上,主要包括繪畫、錢币、瓷器和銀器等。1987年,英國鐵路養老金基金出售了這批收藏品。該筆投資獲得了每年15%的綜合回報率。結果顯示,該筆投資的回報略遜于同期投資于非收藏品的其它養老金基金的回報。

私人養老金作為金融市場的主要組成部分,對儲蓄、投資和經濟增長具有重要影響。在本書中,布萊克還就“個人财産資産配置”提供了英國的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個人部分資産配置已發生重大變化。淨金融财富、住房财富和個人養老金财富都是基本國家養老金财富的替代品。淨金融财富在總财富中所占份額一直呈下降趨勢,住房和養老金财富份額在不斷上升。由于人的壽命不斷延長,導緻投資組合遠離淨金融财富,轉向養老金财富和人力資本。人力資本份額一直保持穩定,占總财富的75%-81%。

 

本書很适合作為高等學校的金融學教材。

它涵蓋了養老金基金的投資、養老金的給付和養老金基金保險等領域非常具體的問題,且書中每章都有思考題,有助于讀者鞏固剛學的知識。例如,本書第二章“個人理财:個人财産資産配置”的五個思考題分别是:過去的半個世紀以來,英國個人(非人力)财富是如何分布的?簡述人力資本的定義。哪些因素決定了個人财富不同資産類别的配置?哪些因素決定了英國國家養老金财富的需求?哪些因素決定了英國個人養老金财富的需求?這五個問題,正是本章闡述的核心,讀者理解了這些問題,本章的内容即可了然于心。

本書另一獨到之處是,它讨論了許多其它書籍中未涉及的養老金問題,例如,它系統地介紹了養老保障領域的主要問題及解決之道;它結合了金融、統計的嚴密分析以及對養老金機構真實狀況的調查。想了解資本市場和資本積累、耗散者,管理養老金基金的經理都可将本書作為參考文獻。

 

 

徐璐撰稿

 

《養老金金融學》 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年5月第1版

 

作者簡介

大衛·布萊克,倫敦卡斯商學院養老金經濟學教授、養老金協會會長。他曾任倫敦城市大學商學院證券項目主任、倫敦商學院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研究員、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金融經濟學教授。他還是美林、德意志銀行、瑞士聯合銀行、法國巴黎銀行、麥肯錫公司、英國勞工和養老金部、英國财政部、英國首相政策辦公室和世界銀行等的顧問。

 

本書目錄

第一章 養老金基金持有的投資資産

第二章 個人理财:個人财産資産配置

第三章 企業養老金融資

第四章 繳費确定型養老金計劃——支付階段

第五章 繳費确定型養老金計劃——給付階段

第六章 收益确定型養老金計劃

第七章 養老金基金管理

第八章 養老金計劃績效評估和歸因

第九章 養老金計劃的風險管理

第十章 養老金基金保險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