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明社會,大多數人對流通中的各種貨币僅有淺表的認識,對于“到底什麼是貨币?”這一問題,經濟學家們的答案也常有抵牾。貨币隐含着無窮的奧秘:為什麼一文不值的紙片被印制成某種貨币後便具備了相應的價值?在美國,為什麼1967年1美元的購買力,在1969年便降為91美分,到1975年初又隻剩64美分?在19世紀的工業化國家裡,人們不知道做什麼能賺到錢;進入20世紀,人們新添的困惑是,哪種貨币更有價值?
對貨币的研究長期未受到重視。20世紀70年代初,哈佛大學教授約翰·肯尼斯·加爾布雷思作意撰寫一篇闡述經濟管理、貨币穩定及其起源等問題的論文,最終成果便是《貨币簡史》。不意該書自為其祖,成為貨币研究領域的開山之作。
在本書中,肯尼斯通過一些與貨币相關的重大事件來透視人類荒唐的意識與行為,着力論述在貨币問題上人類曾顯現出的明智或愚蠢,并以這些經典的曆史片斷闡釋貨币史上的教訓及其對此後的貨币問題的借鑒意義。
首先,肯尼斯介紹了一些對貨币發展極具影響的事件:約翰·勞在法國開創銀行業的始末;世界上首家中央銀行——英國蘇格蘭銀行的誕生與成長;第一個發行紙币的政府——美國政府是如何在國内确立紙币的地位的……
通過對這些重大事件的回顧,肯尼斯闡明了很多與貨币相關的感悟。他認為,貨币史揭示了兩種十分可信的趨勢:人們在近期感受到通貨膨脹,就會珍惜穩定的價格;在經曆長期的價格穩定之後,又對通貨膨脹的風險漠不關心。
其次,肯尼斯解析了經濟中的“安樂與危機周期”。他注意到,自從紙币不再與等值的貴金屬挂鈎後,經濟中的安樂與危機周期便出現了。他詳細地描述了安樂與危機在此前的250年間是如何不斷循環的——從約翰·洛1716年在法國建立土地銀行,到美國聯邦儲備體系的發展,以及伯納德·康菲爾特與他的1973年的美國普通股權基金公司。
曆史表明,當教訓被遺忘,新的一代自信自己發明了點金術,已經制定出必要的貨币和财政政策以控制商業為投機所發明的經濟工具(如信托公司、對沖基金等)的時候,商業也相應地為投機創造出了新的經濟工具(擔保債務憑證等),安樂和危機的周期又重新開始了,下一次危機也将來臨。安樂與危機的間隔時間大體等于人們忘記上一次災難所需的時間。在每一次安樂和危機的循環中,社會面對金融沖擊總是措手不及,因為社會無法預測新經濟工具對經濟的影響。
意識形态對貨币政策的巨大負面影響也是肯尼斯在本書中着力論述的重要主題。他詳細地分析了諸多經濟學派的思想對美國經濟的實質影響,其中包括密爾頓·弗裡曼的自由市場及有限的政府幹預思想,以及主張通過利用政府開支和稅收來影響經濟的凱恩斯經濟學說。對于一國的經濟政策應當采用何種意識形态為決策依據,肯尼斯主張應依據具體的經濟狀況靈活選擇:“我擁護私有化或者衷心地擁護公有制。在具體情況下哪一種起作用我就擁護哪一種……”
肯尼斯在本書中以夾叙夾議的筆法,将一位經濟學家對貨币與經濟近五十年的觀察與思考透徹地向讀者做了精細的闡述。他的其它重要著作大多出版于20世紀50年代,寫作本書時,他已年近七旬,不僅表達技巧成熟,而且學養豐富。他在書中鄭重申明:“此為畢生讀書——随意浏覽和專題精讀——之心得”,書中的内容無一不是自己悉心研究所得。對于樂于了解貨币及西方經濟發展曆程的讀者來說,确實能從本書中獲益良多。
本書的另一個重要貢獻是,它對當今的全球經濟決策依然具有指導意義。
美國曆史學家丹尼爾·奧斯特蘭德曾在2009年以本書中的理論反思了2008年的經濟危機。他撰文指出,在裡根執政期間,密爾頓·弗裡曼的學說在美國盛行;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時,布什政府果斷決定用大量的納稅人的錢幹預美國經濟,這又與凱恩斯的經濟學說相符。由此可見,不可用單一的理論或意識形态認識和控制任何社會的物質财富的生産、發展和管理。這與肯尼斯在本書中所倡導的應依據經濟的不同情勢靈活選擇适當的意識形态作為決策依據的理念相契合。
奧斯特蘭德在文中還指出,2008年的經濟危機也再一次驗證了閱讀《貨币簡史》和理解肯尼斯的安樂與危機周期的價值。
本書延續了肯尼斯的經典寫作風格。他擅長風趣地表達嚴肅的思想。
例如,在論及通貨膨脹時,他這樣寫道:“政府中沒有一位要人願意稱自己是一個通貨膨脹主義者。一位美國政治家可能渴望擺脫無聊的婚姻關系,但是他不想成為曝光的奸夫。通貨膨脹的情況也是如此。”“一個追求通貨膨脹的國家,就像一個特别守貞操的婦女,經過朋友的多次嚴厲勸阻和自我覺醒之後,決定找一個情人,結果卻發現這個情人既不可心又窩囊。”
從心所欲、暢所欲言是肯尼斯的另一典型寫作風格。《紐約時報》曾說肯尼斯“傲慢”,他委屈地向肯尼迪總統抱怨道:“我不明白為什麼他們說我驕傲自大?”肯尼迪答道:“我不明白為什麼不這樣說。大家都這樣說。”在肯尼斯去世前一年,美國《名利場》雜志采訪他時,問道:“你最欽佩哪位健在者?”他答道:“大多數人我都欽佩,可能的例外是米爾頓·弗裡曼和喬治·W.布什。”也許是因他博學睿智又驕矜,故而成就了其直言無畏的文風。
在本書中,他揭露政府制造通貨膨脹,指責著名學者們為此提供理論支持。他甚至公然筆伐凱恩斯,他認為:
凱恩斯體系思想僵化,脫離實際。他最得意的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币通論》“艱難晦澀,檔次不高,不乏幼稚。所有的經濟學家都說讀過,但隻有幾位讀過,餘者都為自己絕不會讀而内疚”。但是,這部論著經過幾位學者的宣傳,成了貨币思想的金科玉律。凱恩斯借此“挽回了自己的學術聲望”;而此前,他的“寫作和思想的清晰度在他的同事中長期被猜疑”。
作為一個以犀利的言詞無情地刺痛他人的批評者,肯尼斯被稱為“牛虻”經濟學家。
雖然惹惱了不少人,肯尼斯也不乏可稱道之處。他愛家庭且教子有方;他愛朋友,有記者曾問他:“你最大的快樂是什麼?”他答道:“在和平和經濟狀況良好的環境中與忠誠的朋友分享思想自由。”最難能可貴的是,他極具社會責任感,不懈地為改善民衆的教育、醫療疾呼。正如2000年他獲得總統自由勳章時的官方褒獎詞所言:“他以清晰明了、富有情趣的筆調和敏銳的社會良知,使複雜的經濟理論和程序為廣大受衆所理解,并強調了經濟政策的社會和道德影響。作為自由企業體制的不倦改革家,他在哈佛課堂和公共場所堅定地倡導社會公正,向因襲的臆斷提出挑戰。”閱讀本書時,讀者對此能有真切的感受。
徐璐撰稿
《貨币簡史》 上海财經大學出版社 2010年1月 第1版
(原著名為《Money:Whence Tt Came,Where Tt Went》,1974年由霍頓-米夫林公司(Houghton Mifflin Company)出版。)
作者簡介
約翰·肯尼斯·加爾布雷思(1908—2006),加州伯克利分校農業經濟學博士,哈佛大學保羅·M.沃伯格經濟學名譽教授。曾任美國駐印度大使、美國戰略轟炸調查委員會主席、美國經濟安全政策辦公室主任和美國經濟學會會長。他還曾任羅斯福、肯尼迪、約翰遜和克林頓的經濟顧問。著有《經濟學與公共目标》、《價格控制理論》、《經濟學和辯論藝術》、《1929年大蕭條》、《豐裕社會》、《新工業國》和《不确定的年代》等40餘部著作。
本書目錄
第一章 貨币
第二章 論硬币與财寶
第三章 銀行
第四章 銀行通論
第五章 論紙币
第六章 革命的工具
第七章 貨币大戰
第八章 大妥協
第九章 價格
第十章 完美的體系
第十一章 暴跌
第十二章 終極通貨膨脹
第十三章 自我折磨的創傷
第十四章 貨币停止流通
第十五章 不可思議的威脅
第十六章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的到來
第十七章 戰争與下一次教訓
第十八章 美好歲月:有備無患
第十九章 鼎盛時期的新經濟學
第二十章 貨币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