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新書推介——《中國經濟增長,靠什麼》

2012-11-26
閱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拉迪斯拉斯·法拉戈曾效力于美國情報機關。在其著作《鬥智》中,他真實又生動地總結了二戰前後各國搜集情報的内幕。法拉戈指出,事實上,這些情報有90%來自于公開的資料,并以當時轟動全世界的伯爾托爾德·雅各布被綁架事件的真相作為佐證。

1935年3月20日,雅各布在瑞士被德國特務綁架了。起因是他出版了一本小冊子,其中詳盡地介紹了德軍的組織結構、參謀部人員的部署、各個軍區的情況,并羅列了168名指揮官的姓名及簡曆,甚至談及了德軍剛成立的裝甲師裡的步兵小隊。希特勒看後大怒,責成瓦爾特·尼古拉上校調查個中詳情。尼古拉隻好派人把雅各布綁架來進行審問。

在由德國文武官員組成的審判委員會上,雅各布坦然答道:“上校先生,我的小冊子裡的全部材料都是從德國報紙上得來的,譬如我所以寫哈濟少将是第17師團指揮官,并駐紮在紐倫堡,因為當時我從紐倫堡的報紙上看到了一個訃告。這條消息報道說新近在紐倫堡的第17師團指揮官哈濟将軍也會參加葬禮。”

雅各布接着說:“在一份烏爾姆的報紙上,我在社會新聞欄裡發現了一宗大喜事,就是關于菲羅夫上校的女兒和史太梅爾曼少校舉行婚禮的消息。這篇報道提到菲羅夫是第25師團第36聯隊的指揮官,史太梅爾曼少校是信号軍官。此外還有從斯圖加特前往參加婚禮的沙勒少将,報上說他是當地的師團指揮官。”

事後,尼古拉向希特勒報告道:“我的元首,雅各布的同謀者除了我們自己的軍事刊物和每日報刊之外并沒有别人。他的材料是他從訃告、結婚啟事等文件裡的片斷材料中搜集起來的。”接着,他不勝歆羨地低聲說道:“這個雅各布是我35年來在情報工作中所見到的最傑出的情報天才。”

 

其實,雅各布隻是一位德國新聞記者兼作家,他從未接受過從事情報工作的專門訓練,也不為任何情報機關效力。他隻是具有紮實的研究功底——耐心、勤勉地搜集與研究主題相關的資料。如同台大前校長傅斯年所言“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并從找到的“東西”中分析、提煉出具有價值的資料。

雅各布的這種研究方法至今依然為綴辭之士所珍視。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新近的著作《中國經濟增長,靠什麼》中采用的就是該研究方法。

 

在《中國經濟增長,靠什麼》一書中,拉迪解讀了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中國的經濟政策,分析了中國要繼續維持經濟增長所面臨的挑戰,并對中國今後的最佳經濟增長模式進行了探讨。

首先,拉迪指出,中國應對2008-2009年金融危機的經濟刺激計劃不是以犧牲私營企業來支持國有企業。他的研究結論是:2009-2010年的銀行貸款大部分并沒有流入國有企業,而且私營企業和個體經營者獲得銀行信貸的渠道大為拓寬了。

其次,拉迪認為近十年來中國經濟出現了很多不平衡問題:個人消費占國内生産總值的比重非常低,而投資比重過高;制造業規模太大,服務業規模太小;官方持有巨額外彙儲備等等。緩解這些不平衡問題,需要進行以市場為導向的根本性改革,重點是金融業、彙率制度以及能源、水資源和土地等生産要素的定價政策。在這些領域繼續實施溫和的、邊緣性的、漸進式改革将不足以推動中國經濟走上新的增長道路。他還分析了這些改革帶來的技術和政治方面的挑戰。

拉迪系統研究了在中國經濟不平衡增長中的受益群體。他的研究結論是:經營進出口業務的企業,它們享受到以犧牲服務業企業為代價換來的額外利潤;沿海省份,它們享受到更加強勁的經濟增長,内陸地區則相對缺乏由貿易擴張推動的增長;房地産和建築公司,它們從利率政策中受益,這些政策使房産成為更受歡迎的資産;商業銀行,它們因央行的利率政策導緻存貸款利差迅速擴大而獲取巨額利潤。這些受益群體對經濟政策産生了巨大的影響,它們已經能夠阻止大多數必要的政策改革。

對于中國是否會發生産能過剩的問題,拉迪持樂觀态度。他的觀點是:在高速增長的中國,20%的過剩産能也許僅在一兩年内就被吸收了。中國經濟的風險在于,伴随着房地産市場加速升溫,金融杠杆持續放大,盡管政府成功地控制了這種形勢,但沒有遏制住房地産過度投資,這也許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構成重大宏觀風險。

在拉迪看來,中國政府應對2008-2009年經濟危機的政策組合在今後将難以繼續奏效,如果中國想要持續保持與近年來持平的經濟增長速度,必須從根本上建立新的經濟增長模式。中國今後的最佳經濟增長模式是:大幅減少能源補貼,減少對需要大量投資的重工業和城市住宅建設的依賴,更加注重輕工業和服務業,滿足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

拉迪在本書中還着力研究了房地産行業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他認為:

即使中國房地産價格發生大規模調整,它對中國金融體系的系統性影響,也不同于美國等幾個主要工業國家因住宅價格大幅下滑而受到的影響。中國也不會出現美國式的房貸危機,因為中國家庭和歐美家庭不同,他們很少使用杠杆貸款,而且他們為了購房所負的債務也并非十分沉重。

近年來房地産投資規模保持高水平,中期來看也不太可能實現可持續增長。房産投資減少可能導緻中國經濟增長率在很長時期内出現大幅下降。因此,除非個人消費需求在未來幾年内成為總需求的更重要的來源,否則中國經濟很可能明顯減速。

 

令人驚訝的是,拉迪在書中引用的文獻、數據等都是他從公開的資料中獲取的。有些是中國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有些來源于中國政府公開發布的公文,例如政府工作報告。這些數據跨越的年份從1978-2010年,其中最集中的是2001-2010年。逐年的各項數據非常清晰、詳細,是拉迪論證自己觀點的重要論據。

在搜集資料方面,現在的研究人員們比雅各布更具有優勢。可供他們參考的資料量更大,獲取的途徑也更多。拉迪對雅各布的研究方法的推陳出新之處在于,在研究中,他借助互聯網,快捷地浏覽了大量的出版物,随時獲得最新的主流渠道的資料;他還參加了亞洲開發銀行和中國财政部舉辦的會議、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會議,從其他與會成員處獲得對自己的研究的反饋;此外,拉迪還與中國政府金融部門的領導就自己研究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讨;此外,對于搜集到的有價值的資料,雅各布隻是将它們進行彙編,供需要者參考;拉迪則在這些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歸納推理,得出結論,或者以某些資料作為自己的觀點的論據。

 

對于雅各布為什麼要在非常時期寫那本非同尋常的小冊子,拉法戈在《鬥智》中隻字未提;拉迪苦心孤詣地研究他國應靠什麼來實現其經濟增長,其動因則非常明确:拉迪以及一些美國的智識人士認為,中國必須在全球經濟再平衡的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進而對美國成功解決本國财政和其它不平衡問題産生重大影響。

在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歲月,如同核能被大量地和平利用一樣,像雅各布一樣機敏又練達的人士施展才能的天地也更廣闊了。他們可以廣泛地研究各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并公開發表他們的研究成果,與全人類共享。感慨之餘,又倍感欣喜。

 

 

徐璐撰稿

 

《中國經濟增長,靠什麼》 中信出版社 2012年8月第1版

 

作者簡介

尼古拉斯·拉迪,亞洲問題專家,現為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1995年-2003年,擔任布魯金斯學會外交政策研究計劃高級研究員。

 

本書目錄

第一章   臨危不懼:中國應對危機之策

第二章 追根求源:中國發展不平衡原因到底在哪

第三章 增長靠什麼:如何恢複中國經濟平衡

第四章 全球不平衡:中國因素有多大

第五章 誰在影響中國的政策實施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