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每月一讀——《快樂競争力:赢得優勢的7個積極心理學法則》

2012-06-22
閱讀:

《快樂競争力:赢得優勢的7個積極心理學法則》

肖恩·埃科爾(SHAWN ACHOR)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快樂、幸福、健康,可以算是我們人類共同追求的最終價值了。經濟的發展、社會的文明、軍事的強大、政治的公正,其實最終也都是為了實現人類的上述追求。對于以上觀點,人們的争論并不是很多。但有關“實現人類快樂和幸福的價值手段”的不同争論卻一直在延續着。

本書作者肖恩·埃科爾(Shawn Achor)從積極心理學角度出發,提出了“快樂競争力”這一概念,并論述了獲得這種競争力的7個法則。作者推翻了人們的普遍觀念,即“快樂是由成功帶來的,你想要快樂,你必須付出努力,并得到成功,從而帶來快樂”。這種思考邏輯,如同哥白尼之前人們所認為的“地心說”——太陽是圍繞着地球運轉着,一樣普及。然而哥白尼卻發現其實地球是圍繞着太陽在運轉,現代科學也已經證明确實如此,這已經成為常識。同樣,成功是圍繞着快樂在運轉,也已經被心理學所證明。快樂競争力的根本精髓在于:當我們快樂時,我們的心态和情緒是積極的,我們會更加聰明、更有動力、也更加成功。快樂才是中心,成功圍繞着它在轉。

那些最成功的人,那些最具有競争優勢的人,并不把快樂看作是一種未來才能得到的獎賞,快樂本身就是一種競争優勢。

下面,讓我們來進一步了解這7個獲得快樂競争力的法則。

 

法則1:魔力數字2.9013

心理學家通過對高績效團隊長達10年的研究發現,對于一個成功的團隊來說,積極互動和消極互動的比例必須達到2.9013。

科學家對快樂的定義是:從本質上講,快樂是一種積極的情緒體驗,除了愉悅之外,還包括深刻的意義感和目的感。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把快樂分為三個可測量的部分,即愉悅、投入和意義。

作者列舉了大量研究證明:快樂的員工效率更高、快樂帶來更多創造和創新、快樂帶來好成績、快樂還可以對抗壓力和焦慮。

在工作環境中即使是最微小的積極情緒,也能提高效率,提升動機、創造力和生産率。2.9013,這似乎是一個随機數字,但這是心理學家兼企業顧問馬歇爾·洛薩達(MARCIAL LOSADA)長達10年的研究成果。對于一個成功的團隊來說,積極互動和消極互動的比率必須達到2.9013,這意味着一個消極互動引起的減退效應必須要用三個積極評價、體驗或者表達才能抵消,這一臨界點就是著名的洛薩達線。一旦接受了職場宇宙中的這一新秩序——快樂是中心,成功圍繞着快樂運轉,我們就可以改變自己的工作方式、與同事的互動以及領導團隊的方式,給自己的事業和整個組織帶來競争優勢。

 

法則2:潛能的阿基米德定律

能夠最大化我們潛能的力量必須基于兩樣東西:

1、杠杆長度:我們相信自己擁有的潛能和可能性;

2、支點的位置:改變心态,獲得力量。通過向積極心态移動支點,潛能杠杆的力量就會放大,我們就擁有了改變未來的可能。

作者在書中列舉了大量心理學中的著名實驗以證明上述兩種觀點。成長心态可以最大化我們的潛能,“相信自己的能力很重要,相信自己能夠提高這些能力更重要”。作者也提到了皮革馬裡翁效應,如果我們相信一個人的潛力,那麼這種信念就會使潛力成為現實。

如果你是一位領導者,不管是領導3個人還是300人,影響結果的力量不僅在于你的團隊中有什麼人,還在于你如何影響你的團隊,每周一都問自己一遍下面3個問題:

1、我相信員工的智力和能力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通過努力提高的嗎?

2、我相信我的員工想付出努力,是因為他們想在工作中找到意義和成就感嗎?

3、我如何在日常言行中将這些信念傳遞給員工?

 

法則3:積極的“俄羅斯方塊效應”

長時間玩“俄羅斯方塊”遊戲的人,反複在大腦中扣動同一扳機,從而改變了大腦的神經連接,産生了所謂的“認知後像”,會重複某種思維或行為模式,這就是“俄羅斯方塊效應”。陷入消極的“俄羅斯方塊效應”會削弱我們的快樂和工作績效,但如果我們的大腦總能在不同情境中搜尋和注意積極面時,就啟動了積極的“俄羅斯方塊效應”。

當我們的大腦總是搜尋和注意積極面時,我們就會從三種最重要的工具中受益:快樂、感恩、樂觀。

快樂所起的作用應該是很明顯的,你從周遭發現的積極面越多,你的感覺就越良好,就會帶來好的績效。

對感恩的研究發現,生活中幾乎沒有什麼東西像感恩那樣,對我們的幸福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無數研究發現,總是心存感激的人更有活力,更有智慧,更寬容,更少遭遇抑郁、焦慮或者孤獨。

實驗證明,樂觀對于工作績效而言是一個強有力的預測指标。研究發現,樂觀主義者會比悲觀主義者設定更多和更困難的目标,為了實現這些目标,會付出更多努力,在面對困難時堅持得更久,更容易跨越障礙。

而對于如何實踐這種積極的“俄羅斯方塊效應”,作者給出了“三件好事”的練習,即你自己搜索當天發生的三種積極面并給與記錄。

 

法則4:更好的“反事實”

當一件事情發生後,大腦會創造出“反事實”來幫助我們評估和理解事件的另一種場景。選擇更好的“反事實”,除了可以使我們感覺更好外,還會讓我們從伴随積極心态而來的動力和表現中收獲良多。假設你走進一家銀行,銀行中還有50個人,這時候突然進來了持槍歹徒,歹徒開槍打傷了你的手臂。你如何解釋這一情景呢?如果你認為,“我真幸運,要是子彈擊中我的心髒,我就完蛋了”,那麼恭喜你,這種解釋就是選擇了更好的“反事實”。

喪親之痛、骨髓移植、乳腺癌、慢性病、戰争、自然災害、人身攻擊、淪為難民,這一連串災難聽起來就像人生悲劇的大合輯。但是研究人員發現,這些事件也激勵許多人産生了深遠的積極成長。心理學家将這種經驗稱為逆境成長。

把逆境轉變成機會是一種能力,對有些人來說,他們能比其他人更自然地做到這一點。一般人也可以通過ABCD模式的練習得到這種能力。ABCD是指事件(ADVERSITY)、想法(BELIEF)、後果(CONSEQUENCE)和反駁(DISPUTATION)。當你發現自己感到無助或者無望的時候,請記住總有向上的第三條路,你唯一的任務就是找到它。

 

法則5:成功的“内控點”

心理學家發現,從生産率、快樂和健康中獲得的收獲與我們實際擁有多少控制力關系不大,而更多地與我們認為擁有多少控制力有關。那些在工作和生活中最成功的人擁有“内控點”,即相信他們的行為對結果有直接影響,而那些有“外控點”的人更可能将各種事件視為由外部力量所決定。

要想控制好,就需要積累每一個圈的成功。“小小的成功能夠累積成巨大的成功,我們要做的一切就是在沙子上畫出第一個圈”。

 

法則6:每日的“關鍵20秒”

為我們想養成的習慣減少啟動能量,為我們想回避的習慣增加啟動能量,就能開始積極的變化。每日的“關鍵20秒”可以将壞習慣從阻力最小的路上移開,将最想要的行為和結果置于阻力最小的路上。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習慣的集合,習慣就像财務資本,今天形成的習慣就是一筆投資,它将在未來若幹年内自動産生回報。當然,要改變一些壞習慣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每個人的意志力都是有限的,當我們知道意志力對自己不能起作用的時候,那麼在自己和誘惑之間設置足夠多的啟動能量是必須的。比如你是一個購物狂,在刷信用卡的時候,如果事先設置足夠多的障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自己的購物沖動。

要養成積極習慣的關鍵是儀式化,重複的練習,直到行為嵌入你的神經系統。日常練習的關鍵是讓你想要達成的行動盡可能地靠近阻力最小的路。識别出啟動能量,新習慣需要的時間、選擇、心力和體力,然後減少啟動能量。如果你能為那些導緻成功的習慣減少啟動能量,即使一次20秒,你也能開始收獲它們帶來的好處。

 

法則7:“社會資本”最重要

我們與他人的關系比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更重要,而這些關系累積起來正是我們的社會資本。它不僅會使我們的情感資源、智力和身體能量倍增,還能使我們更快地從挫折中奮起,取得更多成就,感受到更大的目标感。

在大部分心理學研究中,相關系數達到0.3就被認為是顯著相關了,而社會支持與快樂的相關系數則可達到0.7。與收入、成績、年齡、種族等其他因素相比,社會支持更能預測快樂。你擁有的社會支持越多,你就越快樂;你越快樂,你獲得的優勢就越多。

因此,如果你是領導者,你不僅要加強自己的聯結,而且要花力氣培育一個重視而非阻礙社會投資的工作環境。花些時間共進午餐,找些共同話題聊聊閑篇,創造機會讓員工們互相見面,這些都會加強社會資本,而這些社會資本會增加組織績效。

 

快樂競争力的N次方

我們大部分人的快樂三次方内有将近1000人,這是真正的連鎖效應,通過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快樂、成功,進而有能力改善我們周圍至少1000人的生活,讓N次方的效應延宕開來,我們就能把快樂的優勢傳播給全世界。

 

快樂本身就能給你和組織帶來競争優勢,如果你還在被煩惱、憂愁、悲觀以及其他壞情緒圍繞着,那麼拿出一點時間,讀讀本書,可能會帶給你意外的收獲。

 

 

圖書情報中心     張力軍執筆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