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每月一讀——《專念:積極心理學的力量》

2012-07-13
閱讀:

《專念:積極心理學的力量》

埃倫·蘭格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書作者埃倫·蘭格(Ellen J. Langer)是第一位獲得哈佛大學終身教職的女性,她的故事還被好萊塢搬上了銀幕。她是一位傳奇的心理學家,也是一名畫家。本書是她的成名作,一經出版就好評如潮。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教授這樣評論:人的天性、感情、思維和行為都是由心念引發的,可以說不同的心念決定不同的人生。《專念》以西方科學的範式,給我們開啟了理解人類意識奧秘的新大門。我們的學習之道最好是用心念去體會。

作者在本書的序言中寫到:許多讀過本書書稿和曾經與她一起開展研究的人都發現,思考“專念”和“潛念”改變了他們的世界觀。一些人變得更容易承受風險,更願意面對變化,而不像以前那樣害怕失敗;另一些人則覺得自己獲得了更多的自由和控制力。希望大家通過閱讀此書也能獲得上述效果。

 

第一部分 潛念

歸類陷阱、無意識行為和視角單一是潛念的三大特征。

歸類陷阱:我們通過創造不同的類别來體驗世界。我們用多種不同的類别對各種現象進行感知和整理。各類意識形态就是我們将這種傾向發揮到極緻的産物。當我們墨守成規,教條而僵化地使用以前創造的類别時,潛念就控制了我們的頭腦。某種類别一旦被創造出來就具有很強的生命力,不會被輕易消除。人類就這樣在頭腦中創造出了被大家共同感知的世界,并成了它的奴隸,因為我們很容易忘記這些類别隻是由人創造出來的抽象概念。

無意識行為: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人們無需受到明顯的意願或意志幹預,就能按照既往習慣無意識地行動。對于信息接收方來說,重要的是關注内容,而不是形式;而對信息傳達方來說,新穎獨特的形式是使對方有效地接收信息的保障。

視角單一:在平日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遵從單一的規則來行事。這種單一視角會禁锢我們的思想。

 

被簡化了的世界:潛念的六大根源

人類在探索世界初期所形成的那些規則和規律會導緻錯誤的看法。但這些規則以及據此形成的類别一旦建立,我們就傾向于“潛念”地遵守這些條條框框。導緻這種傾向的原因如下:

1、重複:任何一個可以做到邊看電視邊織毛衣,或邊聽廣播邊開車的人都知道,我們在運用一些後天習得的技能時無需動用意識加以關注。當我們通過反複練習,非常熟練地掌握一種技能後,該技能各組成部分之間的界限就會變得模糊,而且會從意識中慢慢淡出。最後,我們确信自己能夠做一件事情,但卻已經不知道是如何做到的了。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重複幾乎都能導緻“潛念”狀态。

2、不成熟的認知承諾:潛念形成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依照不成熟的思維定勢行事。此類思維定勢常常是在我們剛剛碰到某類事物時形成的,由于我們對這些定勢一般沒有進行過深入思考,所以它們被稱為不成熟的認知承諾。人際交往中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種典型。

3、資源真的有限嗎?人們之所以墨守成規,不接受世界是持續變化的這一事實還有一個主要原因,那就是我們相信資源是有限的。如果各種類别的界限是清晰穩定的,我們就可以制定分配有限資源的規則。但如果資源不是有限的,或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有限,類别之間的界限就沒有必要變得那麼僵化了。人們之所以認為很多東西是有限的,是因為他們過分關注這些東西在數量上的有限。不要狹隘地看待欲望或生活中那些寶貴的東西,它們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稀缺,我們可以魚和熊掌兼得。

4、熵和線性的時間:熵這一概念将宇宙描繪成一台不斷老化的巨大機器,很多人想都沒有想就接受了這種看法。但不幸的是,這種觀點也會限制我們的思維,捆住我們的手腳。另一個會限制我們思維的相關概念便是時間的線性觀。而事實上關于時間還有許多其他的觀念,例如認為時間是循環的觀念。

5、以結果為導向的教育:學校教育的焦點通常是各種目标,而不是實現目标的過程。以結果為導向的教育還容易将知識作為普适的事實教授給學生,這會催生孩子的潛念心理。

6、背景的力量:我們的行為和所處環境的背景密切相關,在醫院裡,我們會不由自主地小聲說話。人們的行為由背景所控制,而心理定勢又決定了我們如何對背景信息進行解釋。

 

無心而釀的大錯:為潛念付出的四大代價

潛念的影響包括狹隘的自我形象、無心的冷酷、控制力的喪失和未發揮的潛能

狹隘的自我形象:把自我定位在一個小框框裡,這會讓個人和企業變得非常脆弱,經不起環境的變化。許多無法超越的極限其實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假象。你設定的目标越高,給自己的身份标簽越積極成功,你取得的成就也會越大。

無心的冷酷:潛念不僅會對我們自己造成傷害,而且也會傷害他人。在那個著名的電擊試驗中,有65%的被試者對“學習者”實施了足以使其斃命的電擊。如果我們隻是機械地延續以前的決定,而不是每次都重新審視,那麼就有可能做出連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事情來。在中國被揪出的貪腐分子的一個共同點,就是最初隻是貪污或受賄幾千元,而以後卻不斷升級,并最終走向人民的對立面。

失去控制力:潛念會讓我們做出不理智的決定,進而限制我們的控制力,廣告商就很喜歡利用潛念來影響消費者。導緻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傾向于将所有麻煩歸咎于某一種原因。這種傾向将大大減少可供選擇的解決方案。習得性無助也是類似的一種情況。屢次失敗容易造成習得性無助,這樣的人會無視新的有利信息,完全放棄對自己的控制權。但如果我們不停地努力尋求各種積極信号,這種心理定勢是可以被打破的。

未發揮的潛能:潛念能夠削弱我們的自我形象,讓我們的視野和思維變得狹隘,而它同樣能夠埋沒我們的潛能。

 

第二部分 專念

分析了潛念以及原因之後,作者在第二部分進入了專念分析。司空見慣的潛念狀态會讓我們付出高昂的心理和生理成本,而專念狀态則能讓我們更好地駕馭生活,能為我們提供更多的選擇,并讓我們超越種種極限。

 

打開有趣的世界——專念的三大特質

專念的特征1:創造新的類别

為潛念所控制的人墨守成規,而具有專念意識的人卻能夠打破成規,創造出新的類别。專念會讓我們注意到情景的細節和背景,如果不考慮背景,而隻是機械地列出粗線條的工作技能,那麼公司很可能會與貌似不合标準的優秀員工失之交臂。偏見的産生多是因為我們沒有對人或事進行詳細地描述,不斷的細分會使我們發現原本令人厭惡的人或事也是有值得欣賞的品質的。

專念的特稱2:歡迎新信息

具有專念意識的人會對新信息持開放的态度,他們用心傾聽并觀察,努力發現任何細微的變化。因此,他們的行為也會變得更加有效。

專念的特征3:多重視角

我們需要接納的不僅是新信息,而且還有不同的視角,這對專念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任何一種姿态、言語或動作都至少有兩種不同的解釋。比如,随性可以視為沖動,始終如一可以被視為死闆,心腸軟可以被視為懦弱,充滿感情可以視為情緒過激。

 

讓時光倒流20年——專念的好處之一

給老人适當的選擇和決策自由,賦予老人更多的責任,可以讓老人更積極、更健康,壽命更長。變老的過程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沒有彈性,心理因素會作用于變老的過程。心理因素的改變不僅能改善老年人的生理表現,還會改善智力表現。

 

從平凡中洞見創思——專念的好處之二

專念的許多構成元素恰恰也是構成創造力的要素。語言和理性思維過程都會将我們的體驗鎖定。在用理性思考和行事的時候,我們使用的是過去設定的類别。我們用直覺來進行探索和發現。直覺讓我們不再受條條框框的束縛,伴随直覺體驗而來的是新奇的思想意識流。當隻關注一件事情或某一種既定的行事方式時,我們就會把直覺擋在外面,把自己和周圍世界的許多部分隔絕開。不管怎樣,尊重直覺或給這些來路不明、無法解釋的信息開綠燈,對創新來說是很重要的。

 

讓工作快樂而滿足——專念的好處之三

無論是管理者還是一般員工,專念都能讓他們變得更加靈活、更有生産力、更有積極性、更有領導力,而且對工作更加滿意。

專念的人會發現别人忽視的細微變化,這些早期的細微變化既是預警信号,又是改良的大好機會。專念的人比其他人更敏銳,更具有前瞻性。

人們常會說累死了、煩死了,其實這種疲勞感或厭倦感在很大程度上是來源于我們未經仔細推敲的預期。疲勞和厭煩并沒有固定不變的極限。在新的背景下,精疲力竭的人會産生新的能量。具有專念意識的人會主動改變環境,使自己總是保持着充沛的精力。背景的改變不但會激發活力,而且也能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

為了在工作中促進專念意識,我們多多少少應該用玩的心态來對待工作,管理者要鼓勵下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問題,而且不要因為他們犯了一點小錯就炒他們鱿魚。

 

消除歧視與偏見——專念的好處之四

分類是人類的天性,我們時時刻刻都在頭腦中進行着分類。要消除歧視,我們要做的不是減少類别,而是創造出更多的類别。我們遇到與自己非常不同的人時,會産生強烈的好奇心,但社會規範不允許我們盯着别人看,我們因此對他們産生了隔閡感。如果我們以後再碰到與自己非常不同的人,那麼可以想辦法先找一個恰當的方式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這樣和對方打招呼的時候就不會感到尴尬了。其實,異類這種說法本身會誤導我們,因為任何一種類别都可以進一步細分。一旦我們進行了充分的細分,世界将變得不再那麼兩極化。

 

整合身心的力量——專念的好處之五

由于背景不同,相同的刺激會引起我們的不同情緒。大多數由背景喚起的情緒是習得的,我們并沒有對情緒的起因進行缜密思考。由于沒有意識到不同背景下的某種刺激會變成不同的刺激,我們就成為各種心理定勢的受害者,盲目地将某種刺激和特定情感聯系到一起。因此,在情緒不佳的時候,我們會被動地接受這一切,認為自己别無選擇。

情緒背景,即我們對身邊事件的解釋是導緻嚴重疾病的首要環節。由于背景多少是可以被控制的,所以我們對于生理疾病的控制力要比人們原來以為的更大。我們每個人都有強大的自愈能力。通過催眠、自我心理暗示、不放棄信念、想象、積極思維和生物反饋等方法,我們可以激活這種神奇的力量。

 

第三部分 超越專念

高效能人士的專念——讓專念出現在該出現的地方

一個高效能的人懂得在什麼時候對哪些事情給予必要的關注。對每個人來說,最重要的任務是選擇對哪些事情抱有專念态度。我們要盡力用正确的方式進行決策,而不是癡迷于做出正确的決策。洞悉各種選項能增強我們對局面的控制力,進而會促使我們變得更加專念。保持專念意識狀态不會讓我們覺得乏味,反而會給我們以無窮的動力。

 

創新正在成為這個時代的主旋律,創新思維是創新不可或缺的環節。本書從心理學的角度入手,把束縛我們的潛念,以及發揮專念用了各種試驗進行了驗證。如果你想打破常規,獲得更好的生活,本書會給你提供許多幫助。

 

 

圖書情報中心  張力軍執筆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