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顧曆史,每次經濟危機都像肆虐的滔天洪流,将所經之處的财富與祥和席卷一空。對此場景,有呆若木雞、悲恸欲絕者;有麻木不仁、作壁上觀者;也有沉着冷靜、試圖力挽狂瀾者。在與經濟危機鬥智鬥勇者中,有很多經濟學家。經濟危機既可檢驗經濟學家們以往的學術成果,又為他們創建新的理論提供了契機。《新經濟的進程》一書就是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戴維·科頓對本輪經濟危機深思熟慮後的理論成果。
在寫作本書時,科頓已年近古稀。步入老年的優勢之一是經曆了足夠多的曆史。對經濟變幻的豐富閱曆與深厚的學術積澱,使科頓對經濟形勢的判斷與分析頗具獨到之處。科頓文筆犀利,對人對事肆意臧否,直抒胸臆;觀點鮮明,毫無陳腐之氣。比如,在書中他這樣寫道:“喬治·布什是美國曆史上最不稱職的總統,其領導的政府也一事無成。”“資産泡沫膨脹時,華爾街的收益就等于全社會的淨損失,所有成本都落在了那些沒錢脫離這個世界上的環境和社會問題的人們頭上。”“貪婪無節制的資本主義制度已經失敗了,因為它集中起了不受約束的巨大權力。這種權力在服務最頂層的極少數人的同時,卻束縛了大多數人的個人自由和創造力。”對于有深厚的“中庸”文化底蘊的中國人而言,這些文字确實令人耳目一新。
本書的另一個特色是着力于“把握全局”。
戴維·科頓曾求學于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獲得博士學位;他還曾任教于哈佛大學商學院,在商業和學術領域有35年工作經曆,在經濟學領域頗有建樹。
在斯坦福商學院求學時,科頓學到了一條有效解決問題的基本規則。他說:“教授曾再三告誡我們應當‘觀察全局’。有人隻會治療表面現象(治标),比如産品缺陷或雇員效率低下,然而這個症狀來源于更深層次的原因;也有人會‘向上遊看,追本溯源,找到問題系統性的根源,修理整個系統,從而徹底解決問題’(治本)。這是我在超過26年的教育經曆中學到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本書為讀者解析了這次經濟危機的深層次根源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科頓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華爾街的真正問題,以及應該如何停止美國經濟中的搶劫掠奪,并為美國精心繪制了走向新經濟的詳細路線圖。
在本書中,科頓提出了許多新的經濟理念。比如“影子财富”、“主街經濟”等等。
科頓筆下的“影子财富”,是以大規模信貸為基礎、以金融杠杆為工具所創造出來的,它将正常的人際關系貨币化、商品化。它是由會計分錄或資産泡沫産生,但與任何真實的使用價值無關的金錢。這種财富可以魔術般地輕易出現或消失。比如高科技股泡沫和房地産泡沫。
“影子财富”也包括從債務金字塔産生的金融資産,其中金融機構在虛假的或過高估值的資産的基礎上進行複雜的交易和信貸操作,以期制造虛假的收益并收取巨額管理費用。債務金字塔也可以用作催生金融泡沫的手段,比如次級貸款騙局。
參與制造“影子财富”的人們每一步操作都可以收取可觀的服務費,最後他們拿着錢全身而退。負債人還不起債務開始違約時,泡沫破裂,債務金字塔垮塌。最後隻剩下那些跟制造騙局毫無關系、也未曾從中獲利的人們來承擔損失。
科頓認為,與“影子财富”對應的“現實财富”具有内在價值,衡量“現實财富”價值的标準不是金錢,而是生活狀态。
“現實财富”最重要的形式是無價的,從市場上也買不到。它們包括健康快樂的孩子、和睦的家庭、互助的鄰裡和健康美好的自然環境。
“現實财富”也包括其他各種具有藝術、精神和實用價值的事物。這些事物可能有市場價格,也可能沒有,包括健康的食品、肥沃的土地、純淨的水、清潔的空氣、互助的關系、慈愛的父母、教育和醫療服務、為他人服務的機會和安靜思考的時間。
與“影子财富”主導的經濟不同,在“現實财富”主導的經濟中,金錢并不充當價值的衡量物或儲藏物,而僅僅是交換的中介。“影子财富”主導的經濟尋求将人際關系貨币化和商品化,增強人們對金錢的依賴;而“現實财富”主導的經濟更注重相互關愛的人際關系,減少人們對金錢的依賴。
作者認為,真正的财富是健康、滿足的生活;健康、幸福的孩子;和睦、互相關愛的家庭和社區;美麗的自然環境;維持生活的手段能讓人有滿足感,能夠肯定自己的内在價值和奉獻;以及世界和平。
在對當今美國自由市場經濟制度下的産業空心化進行了深刻剖析的基礎上,科頓提出了旨在使美國擺脫目前困境的“新經濟的12點議題”:
1、将經濟政策的着眼點從影子财富的增長轉移至現實财富的增長;
2、收回華爾街不勞而獲的盈利;
3、實行全部成本定價;
4、收回股份公司經營權;
5、維護國民經濟主權;
6、以本地自我依賴滿足基本需求為目标重建社區結構;
7、實施傾向于本地擁有的人性規模的企業的政策,鼓勵其發展;
8、為利益相關人購買企業資産提供便利和資助,以推動所有權民主化;
9、使用稅收和收入政策鼓勵财富和收入的公正分配;
10、修訂知識産權法規,推動信息和技術的自由分享;
11、改造金融體系使之能為主街經濟服務;
12、貨币發行權收歸聯邦政府。
對于這些議題,科頓都逐一詳細加以分析。以其中的第10項議題為例,科頓在書中這樣闡述自己的觀點:
“市場理論也告訴我們,要想市場能夠有效地配置資源,買方和賣方都應當有充分的信息,企業家也應當能夠自由地得到相關技術,不應當有商業秘密。當前快速的技術創新和技術運用對于向新經濟的轉變是尤其重要的,自由地分享關鍵信息和有用的技術能給公衆帶來巨大的利益。信息是一種不會枯竭的資源,而且在廣泛傳播後其現實财富價值更能提升。
學習和創新是生命中内在的欲望。直到大約二三十年之前,大多數科學研究的動機都還是學習、求知和分享的欲望。在學術界的聲望和回報都是通過發表新知識供他人使用而得到的,而非壟斷其專利權。隻有以巨額的财務回報為驅動才能出現有用的技術創新的錯誤觀念,将社會病态變成了常态。
我的意思并不是取消知識産權,而是縮小它的定義範圍和保護期限,并鼓勵其自由分享。”
通讀全書,讀者能領略到科頓對美國經濟的陳年積弊的深刻洞見,雖然,這些理論是否能對美國經濟起到除舊布新的效果,尚需實踐檢驗。讀者還将深切地體會到科頓對美國社會經濟狀況的關切與憂慮,以及他勇于向危及公衆利益的美國社會既得利益階層發起挑戰的勇氣。
作者簡介
戴維·科頓 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MBA)和博士;曾任教于哈佛大學商學院;在商業和學術領域有35年工作經曆。著有《當公司統治世界》、《大轉折:從帝國到地球社區》、《後企業世界:資本主義之後的世界》。
本書目錄
第一部分 為何需要新經濟
第1章 追本溯源
第2章 現代煉金師的賺錢遊戲
第3章 皇帝的新衣
第4章 光是修補遠遠不夠
第二部分 新經濟離我們有多遠
第5章 危機來得正是時候
第6章 扭曲的财富觀
第7章 地球不能承受之重
第8章 終結"金權時代"
第三部分 新經濟從這裡啟航
第9章 幸福星球指數與GDP的博弈
第10章 低碳時代的來臨
第11章 從帝國秩序到地球社區
第12章 打造最堅實的金融系統
第13章 來到2084年
第四部分 變革,從現在開始
第14章 新"獨立宣言"
第15章 全球力量助推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