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新書推介——《資本投資與估值》

2010-04-27
閱讀:

在古玩等收藏品投資市場裡,中文“打眼”一詞既不是指“顯眼、容易引人注意”,也不是“鑽孔”之意;其含義為“沒看準東西被人蒙了”。其實,在其它投資領域中,對投資對象正确估值也是最難、最重要的一步。因此,在金融專業的學習科目中,“資本投資與估值”非常重要。在相關教材中,理查德·A·布雷利與斯圖爾特·C·邁爾斯所著的《公司财務原理》被譽為“聖經”,它也是全球最暢銷的教科書。為了滿足從事實務的人員的需求,書中關于公司投資決策的部分已被改編并出版。該書的中文版已由經濟學教授趙英軍博士譯出,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書名為《資本投資與估值》。

理查德·A·布雷利是倫敦商學院财務學教授,曾任歐洲金融協會主席、美國金融協會理事及英國科學院院土,長期擔任英格蘭銀行總裁的特邀顧問和多家金融機構董事,也曾在多個金融機構從事主管工作。斯圖爾特·C·邁爾斯是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财務學教授,曾任美國金融協會、美國經濟研究局研究協會主席,主要研究财務決策、價值評估、資本成本以及政府監管商業經營活動中的金融财務問題。邁爾斯博士現任Brattle Group董事,财務咨詢方面經驗豐富。

翻譯界的大家傅雷先生曾說:“理想的譯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寫作。”本書專業性很強,要達到理想的翻譯質量實非易事。所幸本書譯者趙英軍是複旦大學經濟學博士,又曾在哈佛大學留學一年。長期從事金融、貨币與産業發展,公司金融理論和行為金融理論等領域的教學與科研。近五年來,他完成了六部有關經濟學基本理論和金融學領域精品英文原著的翻譯。因此,趙英軍先生在專業知識與翻譯技巧方面都是本書譯者的上佳人選。

貫穿全書的主旨是向财務經理們展示如何應用金融财務理論來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對于日常事務,久經曆練的财務經理可以應付裕如;但要做到與時俱進,他們還應該明白公司運作和市場運行的内在機理,這就需要掌握金融财務方面的理論。好的理論有助于經理們及時把握周圍世界正在發生什麼。本書讨論的主題是資本投資決策和估值,其中絕大部分的内容分析的是資産負債表中的資産一邊。涉及的主要問題有:什麼時間增加或減少資産能增加企業價值?這種增值具體是多少?這種價值增值來自哪裡?什麼時候應等待而不是投資?

由于兩位著者是金融理論與實務的集大成者,又兼備多年的教學經驗,所以,本書結構之精妙,條理之清晰,内涵之豐富,令人歎為觀止。書中引用了大量翔實的金融理論文獻資料,列出了金融學界的幾個著名争論及各派主要觀點,并闡明了著者的立場;書中有很多案例,便于讀者理解;每章後的注釋,更像是課後的答疑,既精當又包羅萬象;為了便于讀者深入學習,著者在每章都列出了供讀者延伸閱讀的資料;并對每一章的内容予以總結,以便讀者廓清思路。

在本書末尾,作者将全書總結為對金融理論所知的六個最重要的估值理念和在估值中尚未解決的四個問題。他們這樣闡述道:

我們對金融的所知:六個最重要的估值理念。

1、淨現值

當我們計算一個項目的淨現值時,實際上我們回答的是項目價值是否超過成本;我們評估項目價值就是在計算如果把與現金流對應的要求權分開提供給投資者并在資本市場交易時的價值。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計算淨現值時要利用資本機會成本來對未來現金流進行貼現,這種機會成本是與項目具有同等風險的證券所能提供的期望收益率。在功能良好的資本市場上,當對所有風險相同的資産定價時,都應知道它們具有同樣的期望收益率。利用資本機會成本進行貼現,我們計算得出項目的價值,就是能使項目投資者得到他們所期望的收益率。

根據淨現值準則,成千上萬不同的财富水平和風險偏好的股東參與到了同一家企業,并将企業的經營委托給一位職業經理,他們隻要求一個簡單的目标——“現值最大化”。

2、資本資産定價模型

模型的吸引人之處在于它提供了一種易于操作的方法,幫助我們思考風險投資所應要求的收益。

風險有兩類:一種是可分散的風險,另一種則是不可分散的風險。不可分散的風險或市場風險對投資項目價值的影響,我們可以利用投資價值受到經濟中全部資産總價值變化的影響程度來衡量,這就是所謂的投資項目的貝塔系數。人們需要關心的唯一風險就是無法避免的風險——不可分散的風險。這就是資産的要求收益會随貝塔系數同步增長的原因所在。

3、價值可加性與價值守恒定律

價值可加性原理,也被稱為價值守恒定律。其内涵為:總體價值等于各個組成部分價值之和。價值可加性也意味着将兩個完整的公司合并在一起,它們的價值并不能增加,除非這樣做增加了現金流的總額。換言之,僅僅為了多元化而進行的兼并并沒有任何價值增益。

4、資本結構理論

在完善的市場中,資本結構的改變不會影響公司的價值。隻要公司資本結構不會改變資産帶來的現金流量總額,價值就與資本結構無關,即一張餡餅的價值與如何切割無關。

5、期權理論

在金融(财務)中,期權特指在未來按照今天約定的條款進行交易的機會。布萊克-斯科爾斯公式适用于對簡單看漲期權進行估值。

6、代理理論

現代公司需要團隊力量的共同作用,其中涉及到大量參與人,諸如經理、員工、股東和債券持有者等等。長期以來,經濟學家經常毫無疑問地假設:所有這些參與人都為共同的目标在奮鬥,但是,在過去30年中,他們對這些人之間可能存在的利益沖突和公司總是在努力解決這些矛盾做了許多探讨。這些思想彙集形成了代理理論。

在估值中尚未解決的四個問題是:

1、項目風險和現值的決定因素包括哪些?

如何找到淨現值大于零的項目?為什麼一些實物資産的風險更高而其他的則相對安全?

2、風險和收益:我們錯過了什麼?

資本資産定價模型仍然在應用不是因為沒有競争者,而是因為過多的選擇變量。替代風險指标太多,如果放棄貝塔系數,對于什麼是正确路徑,至今仍未達成共識。

3、管理是表外負債嗎?

為什麼封閉式基金公司或其他公司出售的價格要低于其資産的市場價值?是否由于公司管理也是一種資産負債表的表外負債?

4、我們如何解釋兼并浪潮?

沒有一種一般化理論可以對兼并浪潮給出既可行又具有一般意義的解釋。為什麼精明的商人有時也會出現羊群效應?

本書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進行表述,避免進行證明和大量使用數學。讀者隻需具備代數、會計、統計、微觀經濟學的基本知識即可。全書語言簡明流暢、诙諧生動,令讀者不時由衷地會心一笑。下面的一個片段可供讀者品味。

“大多數企業的價值要依賴于人力資産:管理人員、熟練工、科學家和工程師。如果這些人員對他們在新公司中的角色不滿,他們中的最優秀者就會離去。葡萄牙的一家銀行(BCP)在作出巨大付出後得到了這一慘痛教訓,它違背投資管理公司員工的意願,收購了一家公司。公司員工立即全體辭職,并成立了一家名稱類似的投資管理公司,與原公司競争。記住:每天下班之際,對于正随電梯下移,走向停車場的‘資産’,千萬别支付太多,他們将随晚霞消失,不再回歸。”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馬克·吐溫曾借哈克貝裡·芬之口說出了自己完成《哈克貝裡·芬曆險記》一書後的心情:“至此已無言多說,我為此萬分高興。因為如果我要是早知道寫一部書如此艱難,我當初就不會寫,以後再也不會寫了。”100多年來,這本讓馬克·吐溫殚精竭慮的書,一直受到全球各國人民的熱愛,海明威稱頌它“是我們所有的書中最好的一本書”。有趣的是,譯者和兩位著者在完成本書的相關工作後,都不約而同地引用了馬克·吐溫的這段話來描述各自的内心感受。但願學子們與财務經理們也會像當年熱愛《哈克貝裡·芬曆險記》一樣,把《資本投資與估值》奉若至寶。

徐璐撰稿

附:本書目錄

第一部分 價值

第1章 财務和财務經理

公司的概念

财務經理扮演的角色

誰會成為财務經理?

所有權與管理權的分離

金融市場

金融機構

本書涉及的主題

小結

第2章 現值與資本的機會成本

第3章 現值的計算

第4章 普通股的價值

第5章 對投資決策而言,為什麼淨現值要優于其他準則?

第6章 根據淨現值法則進行投資決策

第二部分 風險

第7章 風險收益和資本的機會成本

第8章 風險與收益

第9章 資本預算與風險

第三部分 資本預算的實踐問題

第10章 項目并非黑箱

第11章 正淨現值尋源

第12章 确保經理人實現淨現值最大化

第四部分 融資決策和項目的價值評估

第13章 公司融資概覽

第14章 負債增加價值嗎

第15章 融資和價值評估

第五部分 期權基礎

第16章 期權的知識

第17章 實物期權

第六部分 兼并、公司控制和治理

第18章 兼并

第19章 控制、治理與金融架構

第七部分 總結

第20章 總結:資本投資與估值中的所知與未知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