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每月一讀——《旁觀者》

2008-12-15
閱讀:

《旁觀者》---管理大師德魯克回憶錄

上期向校友們推薦了查爾斯·漢笛的自傳《思想者》,本期我們将向大家推薦另外一個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的自傳《旁觀者》。彼得·德魯克1909年生于維也納,1937年移居美國,終生以教書、著述和咨詢為業,對組織運營有許多獨到見解,他的大量著作也都有中文版,包括《管理的實踐》、《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等管理經典著作。他一生倡導民主與分權,強調“有機體”、“離心化”和“多元化”。在本書的新版序中,他寫到,“我寫的每一本書、每一篇文章,不管是觸及政治、哲學還是曆史,有關社會秩序或社會組織,論述管理、科技或經濟等層面,都以多元化、多樣化為宗旨。在一個強勢政府或大企業高聲疾呼“中央控制”的重要時,我則一再地說要分權、多做實驗,并得多開創社區組織;在政府和企業成為惟一和整個社會相抗衡的機構時,我則認為“第三部門”,也就是非營利、以公益為主的組織特别重要——在這兒,才能孕育獨立和多元的特質,護衛人類社會的價值,并培養社群領導力和公民精神。”《旁觀者》一書,分為三個部分,洋洋灑灑幾十萬言,作者使用非常微妙細緻的語言,觀察和描述了許多人,有小人物也有大人物。我思考了幾天,不知道如何把這本書精練、提純并能讓大家接受和消化。這個時候我訂的《三聯生活周刊》的第45期到了,在其中環球要刊速覽欄目中,有一篇尋找人生的意義的短文,描述處于經濟危機中德國人開始思考一些基本的人生哲學問題,并認為哲學首先要回答下列這些主要問題:什麼是真?我是誰?感情到底是什麼?我有自由意志嗎?道德是天生的嗎?愛情到底是什麼?我們需要财富嗎?幸福到底意味着什麼?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腦中瞬間一亮,管理也是哲學,那麼遵循管理也是一種哲學的前提,我就可以把彼得·德魯克在《旁觀者》一書中對以上問題的直接或間接的見解,梳理出來和大家共同賞析。

1、什麼是真?

對于這個問題,在自然科學領域中可能比較容易回答清楚,在社會“科學”領域還真是難于回答清楚。比如在生物和醫學科學中,他們能比較清楚地定義人是什麼,由什麼組成,有什麼結構,目前甚至已經到了基因層面了。但是在社會科學領域中不論是社會學,經濟學,或者管理學,對于人是什麼就隻能是“望人生歎”了。因為沒有任何一種定義或者描述,或者假設能概括所有人的在現實世界的思想或者行為。因此,在管理學領域中不論是作為管理者的人,或者主要管理對象的人,應該是什麼樣的?我相信幾乎沒有統一标準,要是都羅列出來可能找不到幾個相同的回答。因此許多管理學的教科書,對于什麼是人,都給省略掉了。大師在本書的序言中寫到:“多年前,我曾經教過宗教學這門課,覺得其樂無窮,但對所謂的神學,卻缺乏興趣。有人告訴我,蒼蠅共有3.5萬種;依照神學家的說法,則隻有一種,也就是所謂“真正的蒼蠅”。天地萬物,種類無窮無盡,皆為造物主之功,但天底下卻沒有一樣東西比得上那兩條腿的動物----男人和女人,那麼變化多端的。在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已經發覺;人真是形形色色,無奇不有。因此,我從未認為哪個人特别無趣。墨守成規的也好,傳統的也罷,甚至是極其無聊的人,若談起自己做的事、熟知的東西,或是興趣所在,無不散發出一種特别的吸引力——每個人自此成為一個獨特的個體。”因此,不要那麼急于把人分類,例如君子和小人,也不要那麼着急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因為一旦把标簽貼上,“敵人”可能就真的成為敵人了。還是像大師學習去欣賞和觀察每一人吧,他們都是有趣的,或者說可以使用的。

另外彼得·德魯克對于社會科學的描述也值得和大家分享,他寫到:“社會科學”是無法傳達出一個社會的内涵、風味以及現實的,正如光靠度量衡是無法說清一個人的長相與舉止;同理,一張彩色照片拍得再好,也無法傳達夏日親身徜徉在綠色山丘的感覺。看到大師如此的對社會科學的不恭,不知道大家有何感慨。我到是覺得在這個有些寒冷的冬天,多拿些時間思考和過濾一下我們每個人的“有色眼睛”,幫助我們更真實的觀察人,這個世界,以及自己的組織未嘗不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2、我是誰?

彼得·德魯克稱自己是旁觀者,從不同角度看事物,“旁觀者沒有個人曆史可言。他們雖也在舞台上,卻毫無戲份,甚至于連觀衆都不是。一出戲和其中的演員命運究竟如何,就看觀衆了,然而旁觀者的反應隻能留給自己,對他人完全沒有作用。……能見人所不能見者,注意到演員或觀衆看不到的地方。畢竟,他是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并反複思考——他的思索,不是像鏡子般的反射,而是一種三棱鏡似的折射”。大師是如此描述旁觀者這個角色的。最令人驚奇的是,大師在14歲的時候就決定了做一個旁觀者,他發現自己和他們如此不同,“我不屬于他們”。衆多校友們不太可能成為旁觀者這個角色,你們更多的時候要當演員,而且要成“角兒”。但是找個旁觀者聽聽意見,或者停演一段時間當個旁觀者,或許能演的更好,更像一個“名角兒”。

3、感情到底是什麼?

喜、怒、哀、思、悲、恐、驚,是我們熟知的七情。所謂七情六欲,是人類生活的一些基本故事,這難道還需要基礎嗎?好的,想一下你附近的人們,什麼時候“門庭若市”?以及什麼時候“門可羅雀”?這三十年我們的經濟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我們的感情建設确實是越來越依靠物質基礎了(錢與權是代表),而精神層面或者完全基于人的價值層面的感情卻那麼的稀少。大師的《旁觀者》書中的任何一個章節,都有着感情,而且是濃厚的對人的感情。例如在“老奶奶與20世紀”一章中的每個字裡行間,都充滿着人間的感情,大師寫到,“總而言之,這個看似見地狹隘、滑稽的女人知道,所謂的社區并非收入、工作階級和醫療資源的分配,而應以關心别人作為出發點:好比記得奧爾加小姐是如何看重侄兒,得知他通過考試得到學位時,喜悅之情不下于這個年老幹癟的老處女;好比千裡迢迢地跑到郊外去聽那‘小葆拉’呻吟,她不過是已故仆人的親人;又好比拖着酸痛的關節在五層樓梯上爬上爬下,就是要拿咳嗽藥給一個老妓女,她因為在附近的街角拉客,多年下來,也成‘老鄰居’了。……然而,這個世界也有它的價值,像是尊重工作以及技藝,對人關心,注重社區組織的構成價值——這些都是20世紀欠缺而且需要的。”而在“懷恩師”一章的最後部分,作者記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我得知埃爾莎小姐還在人世,過着窮困潦倒的日子。于是,我給她寄了些日用品包裹,附上一封小心翼翼用打字機打好的信,隻有簽名的部分是我自己的筆迹。過了幾個禮拜,我收到她的親筆信,字體秀麗,是10歲時的我所仰慕不已的,那印象不管是歲月還是困厄都磨滅不去。她寫到:‘你一定是同一個彼得·德魯克。我教書多年,很少失敗,然而你就是我教學失敗的一個例子。你惟一必須從我這兒學習的,就是寫好字,但是你依舊寫不好。’對真正的老師而言,沒有所謂的壞學生、笨學生,或是懶學生之别,隻有好老師和差勁的老師之分。”

請你把上面中提到的“社區”,替換成自己的所在組織,這些商業組織或者行政組織對人有像老奶奶那樣的對人的關心嗎?

也請把“老師”替換成管理者,把“學生”替換成員工,然後檢查一下,自己是個好管理者,還是個差勁的管理者。

4、我有自由意志嗎?

在這個标題下,我首先想到的是切斯特·巴納德,他是我在日本留學期間的第一位導師飯野先生的導師,是飯野先生最崇拜的一位管理學者。切斯特·巴納德同樣也是位管理大師,是管理叢林中社會系統學派的代表人物。他認為人是生物的、物理的和社會要因的統和物,在受到一定的制約的同時,有着各種各樣的動機,對自己的行動有着自由意志和責任進行選擇。因此,在切斯特·巴納德眼裡,人是有自由意志的。但是彼得·德魯克對人的自由意志的認識就沒有這麼樂觀。在“怪獸與綿羊”一章中,作者講述的一個組織,以及兩個人物故事,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值得深思。如果大家沒有時間通讀這本書,“怪獸與綿羊”和“老奶奶與20世紀”是最值得拿來好好讀一下的兩個章節。

雖然下面這段引述比較長,但是我還是決定完全轉述過來。“促使我采取行動、決意遠走的是在納粹上台的幾個星期之後,第一次由納粹分子主持的大學教職員會議。法蘭克福大學是納粹拿下的第一所大學,原因在于這所學校是所有德國主要大學中,最以自由的風格自豪的一所,此校教授皆以學術研究、良知與民主自由為傲。納粹心想,控制這所大學,等于制服了整個德國學術界以及大學校園中的每一個人。此外,這所大學科學方面的教學陣容堅強,不僅學術水準高,更以崇尚自由著稱,其中有一位是諾貝爾獎水準的生化學家、典型的自由主義者。就在那年的2月25日,法蘭克福大學的納粹代表就任當天,不隻每一位老師都得參加這次教職員大會,所有的研究助理也不得缺席,以聆聽新上任“長官”的訓詞。大家都知道,這簡直是一場實驗。從未參加過教職員大會的我,這一次也出席了。這個納粹代表直截了當地向大家宣布:從今以後,猶太人不準踏入校園,目前在校的猶太教職員将在3月15日無薪解聘。說真的,即使納粹反猶的口号響亮,我們還是沒料到他們真會這麼做。然後,他開始長篇大論地謾罵,措辭粗鄙,動不動就搬出三字經,這些話在軍營裡都難得聽到,更何況是學術界。他滿口“屎”、“操”和“他媽的”,在場的學者知道這些字眼的存在,但這輩子恐怕還沒有人當着他們的面說出。接着,這個“長官”逐一指着在場的每一個系主任,對他們說“你要不乖乖地照着我的指示去做,我們就送你進集中營!”語畢,現場一片死寂,每一個人都在等那位卓越的生化學家發言。這位偉大的自由主義者站起身來,清了清喉嚨,說道:“代表大人,您說的十分有意思。從某個角度看,具有振聾發聩之效。但是,有一點我不太确定,可否請您明示—--生理學的研究經費是不是可以增加?”。于是,那納粹代表向學者保證說,“純種的”科學絕對不會短缺研究經費的。會議就此結束。有幾個教授還有勇氣和他們的猶太同事并肩離開會場,大部分的人則避之惟恐不及。幾個小時前,大家不都還是親密的朋友嗎?會後,我覺得惡心之至—--就在48小時内,我非得離開德國不可。”讀到這裡,我的背脊不斷發涼,在高壓與淫威之下,善良的人民選擇反抗是多麼艱難呀,我的腦中突然間閃現了一下張志新的身影。為什麼總有助纣為孽之徒呢?這些人的良心何在呢?大師為我們從一個角度回答了這個問題。

大師記錄了這樣一個人,他就是頭号納粹戰犯漢斯,曾任納粹黨衛軍的代理隊長,殺人無數,被稱為“怪獸”。而這個漢斯曾經和作者是同事,都在《法蘭克福總指南》當編輯。“漢斯并不是一個特别的朋友。他在報社負責的是地方新聞和市政方面的報道,和大家有點格格不入。對外地人或不想老死在法蘭克富的人來說,這樣的工作實在很乏味。他在工作上的表現并不特别突出,而且有人懷疑他運用政治關系,收取賄賂”。作者描述到。

在作者要離開德國的前夜,他和漢斯有過一個精彩的對話,我把其中部分轉述過來。漢斯勸作者留下來,但是德魯克執意離開。

漢斯說道:“老天,我真羨慕你。我希望一走了之,卻無能為力。我在納粹内部會議聽那些人發言,實在是怕死了。我就在場聽那些瘋子說什麼要殺死猶太人、發動戰争,還說如果有人敢和我們偉大的統帥希特勒意見相左,或是質疑,就該關起來,或是宰掉。”……,作者問到“你為什麼不走呢?你現在還不到30歲,又沒有家累,你有正式的經濟學學位,找工作不會有困難。”“你當然可以這麼說”他答到:“你懂多種語言,又出過國,……”,他火冒三丈“你從來就沒有了解過。我知道自己不夠聰明。進報社,我比你、阿恩,還有貝克都要早。你們三個都已經是資深編輯了,但我還是和當年一樣,負責市政新聞而已。…,你難道不明白我想要權力、金錢,想要出人頭地嗎?這就是我早就加入納粹的原因,…我有一張納粹黨證,而且從上面的号碼可以看出我是很早就入黨的,我終于有希望做大人物!那些聰明,家世不錯,關系又好的人太過于吹毛求疵,不知變通,也不願做下等的工作。這也就是我之所以有今天的緣故。記住我的話,從現在起我要揚名立萬了。”

作者還記錄了一個“綿羊”謝弗。他是一個在美國非常有影響力的政論家,他想憑借自己的力量去減少罪惡。結果是不自覺地成了罪惡的幫兇。

作者最後總結到:“罪惡之所以在漢斯和謝弗身上發生作用,正因罪惡力量之大,而人卻是如此渺小。…人是如此渺小、脆弱,因此我們請求上帝不叫我們遇見誘惑,救我們脫離兇惡。正因為罪惡從來就不平凡,平庸的是人。人會成為罪惡的工具,就像漢斯那樣的人,他以為靠着自己的野心可以駕禦罪惡;而謝弗本以為可以借着加入罪惡而避免最壞的情況,最後也為罪惡所用。”讀完這段故事,你還相信你有自由意識嗎?

5、道德是天生的嗎?

心理學家以及哲學家對于道德是否天生的讨論,從來沒有終止過。一派認為是天生的,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另一派認為是社會演進過程中所産生并不斷變化的。各有其道理。如中國孟子所論述的,“恻忍之心,人皆有之;恻忍之心仁之端也”,把古代中國道德基礎的“仁”,歸結為人心,而不是外界物質或者社會。但是另外一個廣泛流傳于中國社會中的道德說教,“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則很難歸結到來源于本心,更像是維持社會秩序的需要。作者沒有專門的章節去論述道德的來源,但是記錄了一個非常有個性的一個人物。在“英國最後一個異議分子”一章中,作者描述了一個名字為布雷斯福德的人,“布雷斯福德從來就不是主張用緩進手段進行社會變革的費邊社員,他根本不在乎那一套,也讨厭權力欲重、想以官僚制度來改造社會的極端民族主義者。……他所持的社會主義是建立在信仰和道德之上的,而非基于曆史的“科學”法則。總而言之,他的思想是‘有着一顆心’的社會主義,而不是從理性出發的,也非一般宣傳手冊上的社會主義。……他也代表一種老式的英國傳統,這種傳統訴求的是憐憫之心(也可以翻譯成恻隐之心吧),而非大衆階級的團結一緻;要求窮人應得的正義與公平,而非主張對富人的報複;這是屬于個人轉變的傳統,而非高唱福利;這種傳統是良知的,不是權力的——這就是極端異議分子的傳統。布雷斯福德的确很孤獨,但是他并非任性或古怪,而是代表良知。”

“布雷斯福德,這位與20世紀的現實相抗衡的異議分子,試圖結合他的良知與權力,以發揮影響力—最後,卻為世人所忘,不再重要了。”

因此,我認為天生的道德與現實社會所需要的道德都非常重要。一個隻要天生道德,而不顧現實環境需要的人,可能保守;而隻要現實而不顧天生道德的人,可能沒有任何良心,也會遭到唾棄。因此,中庸是必要的。

6、愛情到底是什麼?

“問世間情為何物,竟叫人生死相許”金庸筆下的任何一個大俠的愛情故事,都是讓人們震撼。但是其價值觀卻是單一的。對于愛情,我們是非常講求專一性的,移情别戀一般是受到诟病的。因此,我在讀“銀行家的女人”這個章節時,由于其中人物錯綜複雜,第一遍讀過後,我一頭霧水,因此又再細讀一遍,算是把人物關系搞明白了。但是大師用這麼一個錯綜複雜的故事,想說明什麼呢?

首先是個叫羅伯特的男人,他很英俊也很能幹,因此成了一家叫做弗裡德伯格公司的合夥人,這是一家銀行,支配人的名字也叫做弗裡德伯格。之後引出羅伯特的女人,她的名字叫做馬麗恩。馬麗恩出身望族,她個人最得意的事就是在1905年日俄交戰時,好好地存了一筆錢,那時她的男人是個極為富有的希臘人。之後,她決定隻跟着理财專家。她一直跟礦業巨子羅德斯那個圈子裡的人來往,做他們的情婦。那些人不是南非的金礦、鑽石礦,就是因羅德西亞的銅礦發迹。其中有一個請弗裡德伯格做他的遺囑的執行人,這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不久就死了,馬麗恩于是成了弗裡德伯格的情婦。羅伯特晉升為合夥人的條件之一,就是讓馬麗恩成為羅伯特的女人。馬麗恩比羅伯特大20歲,作者寫到:“我認識她的時候,她已過50歲,看起來就像稻草人,…現在的她憔悴不堪,長長的脖子上布滿皺紋。…她一開口,就發出像孔雀叫聲般刺耳的聲音;還愛發脾氣,一動怒就把淑女的儀态擺在一邊,變成言語鄙俗的村婦。她還是一個貪婪的女人…”。總之,作者對這個女人沒有使用一個好字眼。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女人,卻讓羅伯特很崇拜她。她每天四點鐘左右到羅伯特的辦公室來,之後一起開車回家。每天三點半一過,羅伯特就坐立不安,憂心忡忡地說道:“馬麗恩在哪兒?希望她不會出事,為什麼到現在她還不來呢?”。隻要一看到她走進,羅伯特立刻放下手邊的事,沖上前去擁抱她,用各種昵稱喚她。一次,馬麗恩開車出事故死掉了,之後的好幾個星期,羅伯特都處在瘋狂狀态。他不是發瘋似大喊大叫、自責,就是陷入沮喪、久久不發一言。他終生未婚,之後也沒有跟别的女人扯上關系。每年到了馬麗恩的忌日,他必定待在她房裡,拉上簾幕,讀着過去她寫給他的兩三封信,30年來從不間斷,直到自己死亡為止。

怎麼樣,故事感人嗎?之後,還有神奇的呢。在馬麗恩死後的那幾個星期,不斷有一些老紳士到公司裡來,他們把名片交給羅伯特和弗裡德伯格之後,會說“請節哀順變,我了解你的心情,我也很愛她”。又過了幾個星期,在《時代》雜志的廣告欄上出現一條記事:“給我摯愛的妻馬麗恩,她将永遠活在我記憶裡。在23年的婚姻中,她給我的是無上的快樂。退休準将法克哈森。”。

馬麗恩的死,使得公司中的另外一個人解脫了。他就是布甯。他已經結婚,她的妻子叫瑪莎,他深愛自己的妻子,當然瑪莎也深愛着他。而且瑪莎也是個嫉妒的女人,相信世界上每一個女人都對她的布甯不懷好意。布甯也是一個能幹的年輕人,根據他的工作業績,他要晉升為合夥人了。當一切合約都草拟好了之後,弗裡德伯格卻提出了一個條件,那就是馬麗恩将成為布甯的情婦。這對羅伯特是個晴天霹靂,因為他愛馬麗恩。對布甯則是痛苦萬分,因為他讨厭馬麗恩到了極點。這場紛争持續了一年,馬麗恩車禍身亡之後的三個星期,布甯終于成為公司的合夥人。

大師是否想告訴我們,世界上什麼千奇百怪的事情都會有,包括千奇百怪的愛情。我隻能如此猜測。大師是否也從這個故事中告訴我們世界應該是多樣化與多元化的呢?

7、我們需要财富嗎?

在這個越來越世俗化的世界裡,财富越來越被簡化成一個标準,那就是金錢。而其他的财富正在被邊緣化。我們需要金錢,但是金錢不是惟一的财富。

完美的社會也是一種财富,但是這個十分完美的理想社會可能存在嗎?

在《波拉尼這一家》中,作者首先描述了卡爾·波拉尼,他是在歐洲非常有影響力的期刊《奧地利經濟學家》的副總編輯,他知識淵博,見識獨到,而且收入不菲。作者沒有透露具體收入數字,而是這樣描述到:“支票在我手上,又沒放在信封裡,我不得不注意到上面的金額。以1927年奧地利的标準來看,這筆錢可是多得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可是擁有如此收入的卡爾·波拉尼一家,卻住在貧民區裡,住所周圍是垃圾場、破爛的木屋、廢車場。吃的更是樸素。作者描述到:“這真是我一生吃過的最難以下咽的食物。這樣形容一點都不誇張,因為隻有一些存放已久、幾乎沒有削皮、半生不熟的馬鈴薯,連人造奶油都沒有。這可是他們的聖誕大餐呢。”但是卡爾·波拉尼一家卻食之泰然。接着他們為下個月如何支付帳單開始發愁和争吵。作者開始插嘴說,他看到了波拉尼博士的支票上的金額,有這樣的錢,應該可以過的很好。四個人閉上了嘴,靜默之後,幾乎異口同聲地說“真是好主意!把支票上的錢都用在自己身上!這種事我們可沒幹過。”在作者辯解說“大部分的人不都是這樣嗎?”波拉尼夫人嚴正地回答說:“我們可不是‘大部分的人’,我們是頭腦清楚的人。維也納到處都是匈牙利難民,不是為了逃離迫害,就是躲避其後的白色恐怖。好多人賺錢謀生。我先生有能力賺錢,因此把他的支票全數捐出,幫助其他貧苦的匈牙利人,是理所當然的事。至于我們所需的生活費,隻要他再設法賺一點就可以了。”接着作者大緻描述了波拉尼家族。那可是一個顯赫的家族,各個都是優秀分子。作者描述到:“從世俗的标準來看,我的确沒有沒見過比他們更為成功的一家人。(雖然他們因沒有達到自身的期望,而自認是徹底的失敗者。)我也沒見過有誰像他們一家人那樣充滿着生命力、有趣,而且精力充沛。”

作者在這個章節的最後論述到:“波拉尼這一門英傑尋覓的超越資本主義和共産主義的另一個選擇,最後遭到失敗,也許就是預示了“完美的社會”的結果。”

8、幸福到底意味着什麼?

作者記錄了上個世紀大蕭條時期的美國社會景象,作者寫到:“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的表征:對人關懷、熱心助人和勇于行動。”,“那次大蕭條對許多中年人而言,簡直是場災難,因之所受的創傷,畢生都無法複原。不少家庭受到景況不佳的摧殘,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永遠帶着傷痛的疤痕;而那些四處碰壁、連着失業好幾年的父親,不但沒有穩定的收入,也失去了男子氣魄。但對于我們這些年輕、獨立又有錢的人來說正是大好時光,不過還是得努力工作。在大蕭條時期的美國,若想求穩定,惟一的門路就是從事公職…,在經濟大蕭條之下的美國,人人互相扶持、鼓舞,而且樂于助人,得知有工作機會,會馬上通知另一個找工作的人,知道某人需要一份工作,立刻幫他找空缺。”

作者還記錄了一個老牧師對美國夢的解釋“現在的時局的确可怕。但是不要忘了,今天來此聚會的每一位先祖都是為了逃避永無止境的戰争、愚昧的仇恨和歐洲那罪惡的傲慢,才來到美國的。……為的就是成為一個自由人,遠離以國家光榮為名的邪惡與愚行,不想再見到僞裝成軍事勝利的獨裁統治。……,讓我們一起祈禱,希望美國仍是最後也是最好的希望,千萬不要成為另一個虛榮的帝國。”

幸福應該意味着夢想,以及一個以人為本的社會。

9、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大師決定用旁觀者這個角色,實現自身的價值。他利用各種著作和演講,倡導民主的、多樣化與多元化的世界,并最終為自己赢來了聲譽。這是他的人生意義。

而我覺得人生的意義,就像每個人的長相。有相似的地方,也有自己的特點。哪怕是相貌非常相象的雙胞胎,熟悉的人,還是可以把他們區别開來的。我們要追求那些相似性(社會主流對于人生意義的價值觀描述),但是我們不要丢了自己的特點,不然你可能找不到自己了。

《旁觀者》一書,幾乎是上個世紀關于歐洲和美國的曆史,每一個被記述的人物和場景都是那麼栩栩如生和曆曆在目。你可以把它當作小說,也可以當作曆史,也可以當作一本如何觀察世界和觀察人心的教科書。去讀吧,你總會有收獲的。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校友與發展辦公室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信息情報中心

張力軍 執筆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