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求學的目的是為稻梁謀,尤其是在年輕時期。經濟管理類的學子近年就業偏好選擇投資銀行、證券公司等,這也許是教育國際化所帶來的影響。正如《謊言揭穿者》一書的作者邁克爾·萊維斯所言:如果一個人不具有成為職業運動員或搖滾歌星的潛力,那麼,最好的一份工作就是在華爾街。有人覺得遺憾,浩歎學子們志向不夠高遠。那麼,志向高遠的學子應當做出怎樣的職業選擇呢?看一看戴維·德羅薩(David F·DeRosa)的《金融危機的真相》一書,或許會對思考該問題有一定啟示。
什麼是金融危機?麻省理工大學經濟系資深教授、國際貨币問題專家查爾斯·P·金德爾伯格(Charles P·Kindleberger)在他的《瘋狂、驚恐和崩潰 金融危機史》一書中說,金融危機就象美麗的女人一樣,很難明确定義,但遇見時可以認出。因此,1978年,在該書的第一版,查爾斯·P·金德爾伯格沒有對金融危機做出定義。另一位學者雷蒙德·戈德史密斯(Raymond Goldsmith)對經濟危機給出的定義是:“所有金融指标或某一組金融指标——包括短期利率、資産(股票、不動産和土地)價格、商業清償能力等指标都産生了不同尋常的、短暫的急劇惡化,以及金融機構倒閉。”30年後,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在國際資本市場有着二十多年經驗的戴維·德羅薩,細緻地研究了20世紀90年代發生在全球諸多國家的金融危機,在《金融危機的真相》一書中,描述了他對金融危機的印象:“貨币危機、股市崩盤、通貨緊縮、經濟衰退、主權國家拖欠債務、經濟混亂導緻了政治動蕩。”
是什麼原因導緻了這樣的災難呢?是國際貨币金融體制出了問題嗎?是貨币投機者從中作祟嗎?危機過去十年後,在該書中,戴維·德羅薩詳細地剖析了當時各國發生金融危機的真相。
一、通過對造成20世紀90年代多次金融危機的曆史性經濟環境以及政府對危機的應對進行考察,德羅薩認為,政府針對經濟混亂制定的政策進一步加劇了經濟混亂,造成金融危機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國内,主要歸因于國内金融部門和财政部門的官員所制定的國内政策欠妥。
讓我們看看德羅薩對20世紀90年代日本發生的經濟停滞與金融危機的原因的分析。
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日本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廢墟中崛起,迅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專家預言:在20世紀末,日本的經濟規模将超過美國。然而,在20世紀90年代的十年間,日本的失業率超過了美國,政府預算由盈餘變成了赤字。日經股票市場指數從1989年12月29日的38915點的曆史高位下滑至十年後的18934點。
造成日本這次金融危機的原因,德羅薩認為,一方面是日本的官員與政治家忽視造成國家經濟弊病的種種因素,使政府的經濟政策失誤。例如,在1997年4月1日,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大幅提高了國民銷售稅,導緻日本經濟增長率下滑到接近零的地步。在1999年,日本銀行行長長速水優固執地抵觸諸多經濟學家提出的放松貨币數量的建議,因此,錯過了阻止消費價格的螺旋性下降和終止經濟停滞的良機。另一方面,日本公司的股東們,對自己的利益沒有絕對控制權,在懷有不同追求目标的衆多利益相關者(如管理部門、雇員、消費者、市民、政府等)的參與下,很難有效地管理公司。
二、國家金融部門選擇了不當的彙率制度。
在研究了1992年和1993年的歐洲彙率機制危機、1994—1995年墨西哥比索危機、1997年—1998年的東南亞國家金融危機、1998年的韓國金融危機、1998年香港金融危機、1998年俄羅斯危機和1998年巴西危機後,德羅薩發現,這些金融危機幾乎都發生在實行固定彙率制的國家。為了維持固定彙率,許多國家被迫宣布貨币貶值,因而造成國内經濟瀕臨崩潰。墨西哥、韓國等最終通過要求國際貨币基金組織提供緊急援助,才度過了難關。
三、某些發生金融危機的國家的政治、法律制度存在重大問題。
德羅薩重點研究了兩個特例。
一個是俄羅斯。由于沒有一套可行的法律和社會制度,在經濟動蕩中,一群高層的俄羅斯商人和政治家獲得了巨大份額的政府性資産和自然資源,并且基本上是免費的;而且,大量外國參與者也加入了對俄羅斯的劫掠中。最終導緻了俄羅斯的破産。
另一個特例是印度尼西亞。在蘇哈托統治該國的三十年間,他與六個子女組成的“蘇哈托”集團控制了該國經濟的絕大部分。有一個長期流傳的笑話——你一到雅加達國際機場,買包香煙,坐上一輛出租車,通過一條收費公路進入市區,住進一家旅館,你就已經送了四次錢給蘇哈托家族。不僅如此,蘇哈托集團還控制了該國的很多頂級銀行,這就使得中央銀行不可能實行獨立的金融監管。在掠奪印尼大量财富的同時,他們管理國家的糟糕方式給國家及人民造成了更大危害。這場金融危機給印尼經濟和社會帶來的損害超過了任何一個東南亞鄰國。
關于金融危機發生的原因,還有一些不同的觀點。有些人認為是貨币和股市的投機者造成的。其中,對投機者抨擊最猛烈的是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他屢次猛烈抨擊喬治·索羅斯,稱他為“罪犯”、“白癡”。有些人認為是由于國際金融體制出了問題,應當大力改革現有國際金融體制。通過研究,德羅薩認為,這些都不是各國金融危機發生的決定因素。從根本上看,明智而适度的領導力,以及在特殊條件下的國家危機管理,對于阻止金融危機的發生具有重要作用。通過修改各種錯誤的金融政策,危機通常是可以預防的。的确有一些國家的領導人成功地處理了危機,譬如,憑借其高超的領導力,總理吳作棟使新加坡平安地度過了1997年夏天那場本該橫掃該國的危機。吳作棟向國民說明了這場危機,并指出了政府應有的應對,武裝國民投入到這場經濟戰鬥。這些指導阻止了一場全面恐慌的發生。而有些政府首腦、财政部長和央行官員對國際金融經濟形勢所發表的評論,經常會暴露出他們對國際金融市場知識的淺薄,有的甚至不知道國際金融市場是什麼,以及它是如何運作的。為了國民的福祉,國家需要廉潔、高效、具有出色專業能力的領導者。
與以往相比,經濟管理類的優秀學子将進入國家經濟管理機關工作作為職業首選的是有逐漸減少的趨勢,科研工作也不是熱門的選擇。但不排除他們在從事金融等實務工作多年後,進入國家機構從事重要的經濟管理工作的可能。很好的例證是,魯賓和保爾森都曾經從事過多年的投資銀行工作,後來都擔任過美國的财政部長。這也是對中國古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很好诠釋。
徐璐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