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性的寫作者需要把理論、研究方法和數據分析等綜合起來,清晰地傳達給讀者。學術寫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業中最為艱難。著名學者威廉·津澤曾說:“如果你覺得寫作很難,那是因為寫作的确很難。”不少老師的指導語焉不詳,有些老師自己也正在學術寫作的苦海中煎熬。幸好,一些成功的學術寫作者,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著名學者凱恩斯曾說:“認真的寫作者筆耕不辍,不論有無靈感。随着時間推移,他們發現規律性顯然是比靈感更靠譜的朋友。”高效的寫作者,無論想不想寫,都會按時寫作,有時他們寫得不多,畢竟寫作很艱難,但是不管怎樣,他們都會坐在書桌前,日複一日地寫。他們認為,制定寫作計劃,每天規律地寫作,是學術寫作取得成功的唯一出路。
心理學家保羅·J.席爾瓦指出,首先,寫作技能必須通過系統的指導和實踐來培養,需要學習相關的規則和策略,并努力實踐。多産的學術寫作者,是後天習得的技能,而不是先天的禀賦。他們隻是花了更多的時間在寫作上。
其次,安排時間寫作,而不是找時間寫作。堅決地捍衛你的寫作時間。寫作的時間隻用于寫作,不看新聞,不看最新期刊。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點至10點,席爾瓦用來寫作,起床,煮咖啡,坐在桌前,開始寫作;不查郵件,不洗澡,不換衣服。
再次,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制定寫作計劃,列出時間表,設定目标,并嚴格執行;時時跟蹤你的工作,并獎勵自己的進步。改變寫作習慣并不會使寫作過程變得更有趣,但會使它變得容易和輕松。在寫作時,放松心情能更高效。
席爾瓦在研究中發現,部分寫作者常常因各種原因,造成學術寫作停滞。比如,我沒有時間,沒有空閑的大塊時間;我需要一台新電腦才能更好地寫作;我隻是在等待時機,隻有在靈感來到時,我才能寫出好的文章;我需要先作一些數據分析;我要先看幾篇文章。其實,這些原因隻是他們的借口。
另外,不少人是“突擊寫作”者,他們想寫,但是拖延,又為自己的拖延而内疚和焦躁,最終在某個周末,全天都在寫作。這是浪費時間又成效欠佳的寫作習慣。“突擊寫作”者因為沒有寫作而内疚、焦躁的時間,遠超過制定計劃的人花在寫作上的時間。當你執行寫作計劃時,你就沒時間擔心沒有寫作,也不再抱怨找不到時間寫作。
針對學術寫作者在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常見障礙,席爾瓦出版了專著《文思泉湧:如何克服學術寫作拖延症》,深入、細緻地剖析了學術寫作過程中各方面的問題。
針對這些患有“學術寫作拖延症”的寫作者,席爾瓦在本書中提供了一套激勵工具。
一、制定目标。
1.花一個寫作時間段,理清你的寫作目标。席爾瓦通常一個月整理一次。
2.把你的目标具體地逐條列出。
3.把每天要寫的目标盡可能具體化。例如,至少寫200字;或者,補充所有參考文獻,然後把引文和參考文獻梳理清楚。
二、從任務清單裡,挑選優先項。寫作高手的經驗是,先完成有截止期限的任務;校對清樣和複審論文;修改論文,重新提交。
三、監控寫作進展。席爾瓦有一個文件名“寫作進程”,記錄月份、日期、星期和年份,統計項是字數、目标和任務。在97%的工作日裡,他都寫作,日均寫789個字。
席爾瓦認為,苦苦掙紮的寫作者們隻要按照計劃不斷寫作,就能寫出很多内容。如果你真的文思枯竭,那就重新制訂計劃,認真執行。監控你的寫作,能夠讓你集中精力完成目标,監督你不要放棄任何一天。
在本書中,席爾瓦還詳細介紹了北卡羅萊納大學格林斯伯勒分校心理系的教授們為了更好地學術寫作而組建的寫作互助組,實踐證明,它是很好的互相促進寫作的方式。
寫作互助組會幫助組員設定具體的、短期的目标,并監控每個成員的進展。針對落後的組員,互助組會敦促他制訂符合實際的計劃,施加壓力,迫使他在期限内盡力完成。如果組員完成了一篇期刊論文,便給予小獎勵。
這本文風平易的學術寫作指南,在探讨了如何消除寫作障礙,如何平衡寫作與生活等問題之外,還就如何培養清晰、有力的文風,如何撰寫期刊論文和專著等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徐璐撰稿
《文思泉湧:如何克服學術寫作拖延症》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5年9月 第1版
作者簡介
保羅·J.席爾瓦,心理學家,2001年在美國堪薩斯大學獲心理學博士學位。研究領域為情緒心理學,特别是事物趣味性究因、情緒在藝術中的作用以及情緒與個性關系。另著有《興趣心理學探索》和《自我意識與歸因》。
本書目錄
第一章 導言
第二章 妨礙寫作的借口都“貌似有理”
第三章 激勵工具
第四章 組建屬于你的“失寫互助組”
第五章 簡潔、單刀直入的文風
第六章 撰寫期刊論文
第七章 撰寫專著
第八章 還有好東西要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