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的産品以高精密度、高性能聞名世界。日本也是全球公認的幹淨整潔的國家,據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的《2019年旅遊業競争力報告》,在其考評的140個國家和地區中,日本排名第四。
以東京迪士尼樂園為例,白天有250名、晚上有200名保潔員在勞作,分布在園内清掃、廁所清掃、飲食區清掃和撿拾垃圾等四類崗位。清掃合格的标準是:嬰兒可否在上面爬行。據測評,迪士尼樂園的保潔員撿起垃圾的平均速度,在美國是7分46秒;在日本是1分44秒。
日本員工現今這般高效、敬業,是一百年前的日本企業高管們難以想象的。
20世紀上半葉,日本有了初具規模的企業,但員工們散漫、懶惰,企業高管很苦惱。在1925年日本管理社發行的《經營管理》第2卷《上班時間與效率标準》一文中,某公司董事金原豐次郎先生寫道:
最近普通員工的工作狀态實在令人無奈,一早來上班就開始各種拖延,跟同事聊天、抽煙、上廁所,甚至還到處溜達。效率根本提不起來。
在日本效率聯合會1928年發行的刊物《生産效率》第3卷,日本橋架股份有限公司的專務董事林榮助先生披露:
這些人連去廁所都嫌麻煩,竟然在各種材料旁随意方便。他們裸體去公共浴池,想抽煙就抽煙,工作卻做得一團糟……來檢查産品的人指責我們的産品品質極差。但下次來還是一樣的評價,再檢查還是被責罵。因為效率低,産品不得不延期交付,身為專務的我竟要前去向客戶道歉。
林榮助先生隻好動員他們清掃工位,整頓公司環境,員工卻無動于衷。他隻得命令員工清掃,否則開除。最多的一天竟然開除了50名。
林榮助先生的困境,正是當時很多企業面臨的。這些企業也隻能從重視清掃入手,整頓企業。
從日本企業近100年的曆史可見,能夠在激烈的國際競争中存活的企業,大多執行了5S: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u)、清潔(Seiketsu)、素養(Shituke)。
為什麼日本企業如此重視清掃和5S呢?因為其中包含的意義,除了整潔,還蘊含着日本企業獨特的經營理念,是其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日本企業在全球化激烈競争中取勝的根基。
1953年,是“本田汽車”創立的第五年,創始人本田宗一郎在《勞動者的道義精神》一文中,闡述了“整頓、整理和清掃”對于公司的重要意義:
一般而言,大家都認為,産品得不到改良是因為技術不成熟。但我認為,産品之所以得不到改良,主要在于勞動者沒有道義精神。
例如,一家生産汽車的公司面對接縫處銜接不好的缺陷,明知其搖搖晃晃,發出“咯哒咯哒”的響聲,也擁有改良的技術,卻無動于衷。這正是缺乏對改良的熱情,缺乏盡可能給顧客以周到服務的道義精神的表現。在近代工業中,企業隻有察覺到大衆的需求,生産出滿足大衆喜好的産品,才會受到大衆的歡迎,才能興旺,員工也能由此産生對工作的自豪感與自尊心。
若員工對待顧客,擁有服務的精神,即身為員工的道義精神,便會千方百計地改善服務,讓顧客滿意。工作的根本在于道義精神。崇高的道義精神一定會激發出優秀的創意。
我強調“把工廠清掃幹淨”,不僅是為了美觀。面對工廠髒亂,依然不願整理、整頓的人,絕不可能制造出優秀的産品。有心、無心都會體現在産品中。
創意鑽研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每個工作崗位,隻要具有道義精神,就一定會産生卓越的創意,然後不斷改良、持續進步。
現在,重視清掃以及5S的日本企業已經從制造業推及各行各業不同規模的企業。以7-Eleven便利店為例,它要求每個店鋪須将地闆清掃幹淨、擦亮;将飲料等所有商品的正面統一朝外擺放整齊;顧客看不到的倉庫等地方也要清掃。
大森信先生長期研究日本的清掃文化。2015年出版了《清掃的力量》一書,系統地總結了其研究成果。在本書中,他将日本企業家們的清掃文化與馬克斯·韋伯提出的節制欲望、注重儲蓄、勤奮工作的資本主義精神相對比分析,揭示了近代日本企業能夠高速發展的精神動力。
徐璐撰稿
《清掃的力量》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8年5月第1版
作者簡介
大森信,日本大學經濟學部教授。2001年畢業于神戶大學大學院經營學研究科,獲經營學博士學位。另有著作《廁所清掃的管理學》《企業通過每日清掃走向強大》等。
本書目錄
第一部分 日本企業的倫理
第1章 “時間就是金錢”的真正含義:《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告訴當代人
第2章 “遲到”與“聊天”:日本人真的勤勞嗎
第3章 “模仿”與“禁止”:傳統組織内部的教育法
第4章 清掃就是金錢:科學管理方法的引進
第5章 5S的進化:本田宗一郎為何如此執着于清掃活動
第6章 迪士尼式清掃與日本式清掃有何不同
第7章 目标導向VS手段導向:磨煉得發光
第二部分 清掃廁所的精神
第8章 不聽“不做的借口”:松下幸之助親自清掃廁所的理由
第9章 從自力到他力:從業人員的精神
第10章 韋伯敲響的警鐘:不再清掃的豐田還是豐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