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每月一讀——《群體的智慧:如何做出最聰明的決策》

2010-11-10
閱讀:

《群體的智慧:如何做出最聰明的決策》

詹姆斯·索羅維基(James Surowiecki)著 王寶泉譯

中信出版社

當你面臨艱難決策的時候,你可能會尋找你最信任的朋友或家人來獲得幫助。當你的組織遇到困難的時候,你可能去尋找專家或者咨詢公司來為你出謀劃策。這些是我們人類共同的習慣:我們相信聰明人,相信專家,相信你認為值得信賴和值得尊重的人給你的建議,以及他們對于問題的判斷。很少有人相信一群“烏合之衆”們的決策會是正确的。

設想一下,你正在為下一個季節應該開發什麼樣的新産品而發愁的時候,你随機走到大街上,攔下100個人,把他們帶到一個房間,給他們講清楚你面臨的困境,請他們給你出主意,之後按照他們大多數人的意見進行決策并實施。如果你這樣做,估計周圍的人肯定認為你是瘋了。你的上司馬上就要考慮你的工作能力問題了。可本書的作者、美國《紐約客》雜志特約拟稿人詹姆斯·索羅維基開始挑戰人們的習慣了。他使用6個章節,舉出無數的案例要來證明群體的決策比個人、專家們的決策更正确,其中還不乏一些非常知名的心理實驗用來佐證自己建議的正确性。該書一經出版就登上《商業周刊》、《福布斯》雜志最佳商業圖書的榜單,并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

作者把問題分成了三類。

第一類是認知問題。這些是已有或會有解決方案的問題,例如:這種打印機在今後三個月裡能賣出多少台?

第二類是指通常所說的協作問題。協作問題需要團體成員想出如何協調彼此的行為,清楚其他人也在做同樣的事情。例如在擁擠的交通中,你怎樣才能做到安全駕駛?

第三類問題是合作問題。合作問題涉及的是自我利益受到挑戰。當互相不信任的人在一起工作時,甚至還有狹隘的自我利益似乎也在發号施令,以緻任何個體都不能分一杯羹。當然作者也沒有忘記要想使群體有睿智的必要條件,即多樣性、獨立性以及特殊類型的分散化

第一章 群體的智慧

作者舉證了電視有獎競猜節目中“誰想成為百萬富翁”的事實,現場觀衆回答的正确率高于專家。作者也列出了其他類似的諸如對室溫、瓶中豆子的數量、走迷宮等試驗項目的結果,都是群體的智慧更加明顯。作者甚至使用了體育賭博的盤口和挑戰者發射失敗後股票市場的表現來證明:隻要群體決策市場存在多樣化、獨立性和分散型,那麼都可以為令人滿意的團體決策提供保證。他同時論述到,從這個意義上講,決策市場最令人困惑的事情就是公司化的美國對它們幾乎不抱興趣。公司戰略體現在從許多不同的源泉搜集信息,并對潛在結果的可能性進行評估,以面對不确定的将來進行果斷決策,這些都是為決策市場量身定做的任務。然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各公司對這種潛在的極為有益的信息源顯得漠不關心,從而令人驚訝地不願意通過開發員工的集體智慧來改善決策。

第二章 差異化導緻的差别:擺尾舞、豬灣和多樣性的價值

作者通過回顧美國汽車業以及其他産業的發展史來說明多樣化的優勢,并得出結論:一種體制取得成功的關鍵在于它辨别失敗者并馬上将其淘汰掉的能力。消費者就是具有多樣性的這樣一個群體,因此他們自然淘汰了那些沒有競争力的企業。一個消費個體可能沒有這個能力,但是這些分散的、獨立的、具有多樣性的消費群體就具備了這個能力,他們比單個的專家更能辨别哪個是好的,哪個是不好的。作者同時也注意到群體迷思這樣的現實并指出,多樣性不僅為團體增加了不同的觀點,而且更容易促使個體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第三章 猴子愛模仿:模仿、信息階流和獨立性

獨立性對于做出明智的決策很重要,原因有兩點:第一,獨立性能夠保證人們做出的錯誤決策不影響别人;第二,互不相幹的個體更容易獲得新信息。但作者同時也注意到獨立性是很難獲得的,因為我們既是自主的生命體,也是社會性的存在。我們希望彼此了解,而了解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随大流的人們可能認為他們自己的判斷正确,或許他們的看法沒錯。但大多數情況下,他們之所以随大流是因為他們覺得聚在一起最安全。由此,作者導入了一個信息階流的概念。信息階流面臨的基本問題是,在過了某一時刻後,人們不再對自己的知識——他們的私人信息——給予關注,而開始關注别人的行為并加以模仿。一旦每個個體不再依賴他自己的知識,階流也就不再提供信息了。大家都認為人們做決策依賴的是他們所了解的信息,事實上人們做決策依據的是他們認為别人在此之前已經掌握了的信息。于是團體最終做出的是一個糟糕的決策。團體能夠成功做出決策的關鍵在于,使人們對别人的所思所言盡量不要在意。

第四章 拼圖遊戲:中央情報局、Linux和分權藝術

分權化有許多優點,如果存在将系統中每個人掌握的信息集中起來的手段的話,一個分權化的系統才能産生真正意義上的最佳結果。但如果缺乏這樣的手段,就沒有理由相信分權化能産生高明的結果。由此管理中經常被讨論的民主與集中、分權與集權在這裡有必要加以讨論。筆者發現這裡存在一個悖論,就是誰能事先判斷衆多群體決策中的哪個方案是好的、哪些信息是真實的、哪個才是更重要的呢?難道要把這些重新交給各個群體讨論決定嗎?

第五章 我們可以跳舞嗎?在一個紛繁複雜的世界裡協調行動

協調人們行為的一種顯而易見的方式就是求助于權威或者加以強迫。結果,許多協調問題要求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方式。人們怎樣才能自發地——沒有任何人告訴他們該做什麼——使自己的行為按照高效而有序的方式協調一緻。這是一個不會輕易得到答案的問題。通過建立約束人們行為的規範和習俗,文化能以一種不同的方式進行協調。雖然說内部因素對習俗的良好運轉至關重要,而外部的約束通常也是必不可少的。

慣例也是一種協調方式。作者還指出有些慣例違反經濟理性,但是人們依然按照慣例行事。

第六章 社會的真實存在:納稅、付小費、收視調查和信任

作者使用了知名的最後通牒遊戲以及人們對紐約證券交易所總裁格拉索過高酬金的憤怒導緻其離職的現象,并指出不論這種行為是否理性,這種強互惠主義是一種親社會行為,因為它能驅使人們超越對利己的狹隘界定,有意無意地維護了共同利益。

親社會行為的理論有助于我們揭開人們為什麼要彼此合作的全部秘密,因為隻有人們彼此合作社會和組織才能運轉。對一個社會而言,不可能單純依靠法律就能确保公民行為正直和富有責任感;對任何一個組織而言,也不可能僅僅依靠契約就能确保管理者和員工盡職盡責。信任和合作帶來的社會公益相對而言是毫無疑問的。可是,這兩者确實帶來了一個問題:人們越信任,他們就越容易被他人利用。如果說信任是市場相互作用最有價值的社會産品,那麼腐敗就是對它最有破壞性的毒瘤。

作者還論述了如何讓人們納稅這個集體問題,并認為要存在三個方面的信任,才能使人們主動納稅。第一,在某種程度上人們相信他們的鄰居,相信他們大體上做事情很恰當,會履行應盡的義務。第二,相信政府能出于國家利益考慮明智地使用你的稅款。第三,相信國家能發現和懲罰犯罪,而且還能使無辜者免于處罰。

到此,作者論述完畢了自己的群體智慧理論,是否能得到大家的認可以及采納還有待實踐的考驗。

在以後的六章,作者則使用他的理論開始分析一些現實問題。

第七章 交通:我們的症結是未能協作

世界上各個大城市都在經受交通擁堵之痛,目前解決的方案是收交通擁堵費,作者列舉了新加坡和倫敦的例子。交通擁堵定價的宗旨是通過平衡他們駕車所帶來的益處與他們不情願地向别人付費之間的關系,來促使人們更好地協調自己的活動。

在高速公路上進行協作之所以如此困難,其中的一個原因是駕駛者的多樣性。多樣性是做出正确決策的必要條件,但是,多樣性有時會對解決協調問題造成更大的麻煩。如果駕車者同質性,能使這個問題解決嗎?試驗開始了。人們采用自動化技術讓車輛自動駕駛,車距是21英尺。車輛在行進過程中保持了完美的同步性,因為由駕車者的反應導緻的延誤根本不存在。一輛車一旦改變速度,其他車輛就會馬上做出調整。在長達四天的測試中,車隊以65英裡的時速行駛了數百英裡,車上載的都是真正的旅客,但沒有發生一次事故。這是一個理想的,高度組織化的高速公路的景象。

第八章 科學:協作、競争和聲譽

作者通過對于2003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與遍布世界各國的11個研究實驗室取得聯系,要求他們共同緻力于發現和分析SARS病毒,所有的實驗室一緻同意進行協作。這些實驗室每天都召開遠程電話會議,除了分享工作成果之外,還要商讨未來調查所要采用的手段,同時對現階段的成果展開讨論。基于協作發揮作用的方式,不同的實驗室能在同一時間緻力于同一病毒樣本的研究,速度和效率也得以倍增。4月16日,在世界各國的實驗室開始全面合作後僅一個月,研究人員便充滿信心地宣布冠狀病毒确實是導緻SARS的罪魁禍首。可究竟是誰發現了SARS緻病的原因呢?這是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在最後的報告中表明是各國實驗室這個團體共同發現的。這個科研過程不具備代表性。實際上,盡管科學界從根本上來講沒有國界,但即使到今天,絕大多數協作依然發生在研究領域非常接近的科學家之間。對科學家而言,追求他們自己的私利要比聽上去複雜的多。在科學家們為了得到認可和赢得關注而展開競争時,隻有那些罕有人匹敵的人才能獲得勝利。于是,科學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個奇怪的悖論,即同時需要高度的競争和高度的合作。對認可的追求确保了多樣化的思想的持續融合,競争也可以提供一種對錯誤思想的内在檢驗。

第九章 委員會、陪審團和小組:哥倫比亞空難以及小團體是如何運轉的

作者首先回顧了哥倫比亞号發射之前的決策會議,一系列的錯誤導緻了發射,最終結果是發射失敗。作者最終總結道:第一,團體決策并不是先天就效率低下,當越過某一平衡點,且邊際收益大于邊際成本時,有效的讨論是非常有價值的;第二,倘若你沒有賦予團體以彙聚成員意見的手段,那麼就不要讓小團體成為領導體系的組成部分,如果小團體被納入決策過程,那就應該允許他們做決策。哥倫比亞号故事最令人沮喪的一個方面就是,任務管理小組從未就任何事情投票表決過。任務管理小組的成員可以在報告中發表不同的看法,但是他們從來都沒有得到集中讨論的機會。

第十章 公司:見新老闆如見前任乎?

作者首先描述了一家名叫Zara公司的成功,指出任何企業都面臨的一個基本矛盾:盡管身處市場競争中,但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非市場手段——計劃、命令、控制來實現目标。對ZARA來說,速度和控制力比純粹的降低成本要來得重要,或許将裁剪和上色外包給中國的工廠确實能夠降低成本,但是這将使ZARA喪失其最具特色的品質:快速準确地回應消費者需求的能力。

作者還回顧了美國企業管理史的大緻發展曆程,指出在20世紀90年代一個最深刻的悖論是:即便企業越來越重視分散管理的價值和自下而上機制的重要性,但他們也依然把他們的首席執行官視為超級英雄。當然,不僅企業如此,整個社會都是如此,在20世紀40年代,普通美國人或許不知道阿爾弗雷德·斯隆到底是何許人,但到了90年代,傑克·韋爾奇肯定是美國人耳熟能詳的人物。這種觀念讓人困惑之處在于,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表明,個人能夠在不确定的現實面前永遠做出卓越的預測或戰略決策。

第十一章 市場:選美、保齡球館和股價。

作者在本章探讨了最符合他的有效群體條件,即獨立性、多樣性以及特殊類型分散化的市場條件下,群體決策是如何變得無效的。

金融市場要麼由恐懼主導,要麼由貪婪主導,不過健康的市場是同時被恐懼和貪婪所激勵的。衆所周知,你想賣出股票的時候,那些買股票的人對這隻股票未來前景的看法肯定與你不同。你認為股票在貶值,别人卻可能認為它正在升值,他們中隻有一個人是正确的,但隻有通過不同觀點的互動,市場才能更好地分配資本。股票的價格反映的通常是一系列受制約的決定,因為當很多人在估算股票值多少錢的時候,他們的估價至少部分地根據其他人認為該股票應該值多少錢來決定。因此在大部分時間内,股市是組織決策和依賴決策的混合體,雖然千變萬化卻又相對穩定。當這個混合體太過于依賴的時候泡沫和崩盤就出現了。隻有團體中每個人所享有的信息與每個人的私有信息相等時,這個團體的決策才是明智的。所有這些正确的或者錯誤的獨立信息的結合體使這個團體能夠保持理智。但是當泡沫出現以及泡沫破裂時,人們的預期則是相同的,媒體在這個過程中确實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越少的投資者把市場看作凱恩斯所說的選美比賽的話,那麼,市場決策就會更加有效而且明智,也就是說獨立性是非常重要的。

第十二章 民主:共同利益之夢

我們需要民主,是否因為民主給人們一種參與和主宰自己生活的感受,以及因為民主有助于政治穩定?我們需要民主,是否因為它讓個人有了自我主宰的權利,即使他們用一種極其荒謬的方式來行使這種權利?或者,我們需要民主是因為民主是做出明智決策和發現真相的絕佳手段?

作者認為對協調與合作問題的解決方案從效果上看,群體決策是最好的。不過他們不是從政治上層強加下來的,而是從群體中産生的。而且總體上講,他們比理想主義者們能想出來的任何方案都要優秀,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我們需要民主體制。民主體制不是解決認知問題的方式或者顯露公共利益的機制,而是處理最基本的協調與合作問題:如何共同生活?共同生活如何為共同利益作貢獻?民主可以回答這些問題,因為民主的經驗就是如願得到一切東西的經驗。民主是看到對手獲勝并獲得你一直想要的那些東西,而且你會接受這個事實,因為你相信他們不會破壞那些你珍惜的東西,相信你有另一個機會可以獲得你想要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健康的民主極力主張妥協的美德,還有變革。民主人士做出的決策也許不能代表群體的智慧,但民主化的決策過程卻可以代表群體的智慧。

作者使用了大量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的理論與實驗試圖證明群體的智慧絲毫不亞于專家和精英的智慧。把複雜的機理通過自己的語言描述成簡單的道理。是一本極具挑戰性也極富啟發性的智慧之作。

圖書情報中心 張力軍執筆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