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新書推介——《大蕭條》

2010-12-13
閱讀:

“我的研究方向是宏觀經濟學而非經濟史。然而在我的整個學術生涯中,我曾多次回眸,研究20世紀30年代那場風雲變幻的經濟倒退——現在稱之為“大蕭條”。有很多人對美國内戰着迷,而我則認為自己是個“大蕭條迷”,并且企盼有更多的同行者。大蕭條是曆史長河中一段難以置信的插曲——股市崩盤、物資短缺、銀行擠兌、瘋狂的貨币投機,籠罩在這一切之上的,是滾滾聚集的戰争的烏雲。從那些竭盡全力、試圖解決前所未聞的問題的倒黴的政治家們,到那些在經濟災難中表現出了英雄氣概的普通人,各種各樣迷人的、悲壯的角色充滿着那個時代。在我看來,并非每個時期都能讓人如此好奇。”

這位“大蕭條迷”就是現任美聯儲主席本·S·伯南克。他對這次大蕭條持續研究了20餘年。新近出版的《大蕭條》收納了伯南克有關大蕭條的重要研究成果,是他的重要學術著作之一。

本書各章之間的聯系雖然很緊密,但從形式上看,每一章都是一篇相對獨立的論文。這些論文有的曾發表在《美國經濟評論》等著名刊物上,有的則收錄于伯南克已經出版的著作中。本書将這些論文按照“大蕭條”這一主題結集成書,結構嚴謹又不影響每一篇論文的相對獨立性。

伯南克通過理論和實證相結合、以實證為主的方法,對大蕭條這一經濟史上的重大事件進行了深入研究,顯現了他在計量經濟學方面的深厚造詣。在論文中,伯南克把總體分析和結構分析、宏觀分析和微觀分析有機地結合起來,闡述了解釋大蕭條成因和機制的思路。

《大蕭條》共9章,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綜述,作者對全書内容進行了概要介紹。

第二部分着重研究貨币及金融市場,主要從總需求的角度對“大蕭條”的成因進行了研究。伯南克認為,總需求的下降是“大蕭條”的重要原因,造成總需求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則是世界範圍的通貨緊縮。他将通貨緊縮的原因歸結為當時的國際貨币體系,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重建的國際金本位制度的先天不足。除貨币因素即通貨緊縮因素外,一些非貨币性金融因素在大蕭條的形成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銀行恐慌以及企業不景氣等問題的存在縮減了信貸業務,從而加劇了世界經濟的崩潰。總之,大蕭條早期出現的總需求大幅下降的情形,是貨币因素和非貨币性金融因素兩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第二部分共三篇文章,其主要貢獻就是為這兩方面的因素給出了經驗描述。

第三部分讨論的是勞動力市場,主要從總供給的角度對大蕭條進行了研究。伯南克研究了勞動力市場的周期性行為、工人雇傭量與每周工時之間的差異、大蕭條時期的名義工資黏性等各個方面,并從經驗的角度對這些現象加以解釋和驗證。伯南克得出的核心觀點是:在20世紀30年代,名義工資雖然也随着總需求的下降而作出調整,但這種調整異乎尋常地緩慢而且不完全。工資的這種調整不能解決持續性的失業問題,導緻了國民經濟大大偏離了充分就業狀态。

從伯南克的簡曆可知,他一直在美國最優秀的學府與最核心的經濟監管機構學習、研究與教學,是一個資深的學者。《大蕭條》一書中收集的論文,對于有志于從事研究工作的經濟類專業學生學習規範的學術表達,不無裨益。

以本書第六章《大蕭條時期的就業、每周工作時數和收入:對八個制造行業的分析》為例,這篇論文發表在1986年3月的《美國經濟評論》上。在文章開始部分,作者這樣寫到:

“地震學家從一次大地震中所受的啟發遠比從大量小地震中所受的更多。同樣道理,如果要研究經濟周期對勞動市場的影響,那麼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除此以外,沒有任何時期的産出、勞動投入和勞動報酬在短期内曾表現出如此劇烈的變動。盡管如此,對勞動市場的現代計量分析一般很少使用二戰前的數據,但也有一些重要的例外。在假設持續的勞動市場均衡的論文中,最著名的是羅伯特·盧卡斯與裡昂納多·拉平(1969)。在這篇有影響的論文之後,有基本支持盧卡斯—拉平的分析的邁克爾·達比(1976)和對該方法持批判态度的約瑟夫·阿爾頓基與奧林·阿申費爾特(1980)以及阿爾頓基(1982)。在考慮到市場非均衡的文獻中,應該提及哈維·羅森與理查德·匡特(1978)以及阿申費爾特(1980)。但是,公正地說,上述各人的文獻中沒有一篇是完全研究20世紀30年代的勞動市場的。從這方面來說,它們都至少有兩點不足:

第一,所有這些論文都使用了年度數據和高度加總的數據。這是因為它們本質上無一是專門研究20世紀30年代的,而隻是把戰前數據作為更長期數據的一部分。由于沒有文獻使用1929年前的數據,因此任何關于戰前的結論都是基于最多十幾個觀測做出的。

第二,這些論文在合理解釋勞動市場的關鍵時間序列的變動方面能力有限。譬如,它們沒有研究大蕭條時期每周工作時間的劇烈波動,而現代研究認為這一現象是大蕭條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正如我與詹姆斯·鮑威爾即将發表的論文以及我的工作底稿(1985)所證明的,在大蕭條期間,(在所研究的制造行業中)每周工作時間的變動對勞動投入的總變動的貢獻,幾乎和就業變動的貢獻相當。這與戰後的情況正好相反,在戰後,就業變動是更為重要的因素。在戰前,每周工作時間的縮短也驚人地持久:在20世紀20年代後期,鋼鐵行業每周工作小時數大約為55小時,而在1932年至1939年的任何一年裡平均都不到40小時,并且在更長的時期裡甚至更少……”

随後,伯南克提出了“為什麼勞動需求很低時,實際工資會提高?”、“為什麼即使實際工資上升,通貨緊縮仍能降低勞動供給?”等疑問。他在本文對大蕭條時期的勞動市場進行新的實證分析,重點是糾正前文提到的兩個問題。在研究方法上,伯南克不使用加總的年度數據,而是對八個制造行業中的每一個都使用月度數據;并且将樣本期向前擴展到1923年,這将使每個行業的時間序列觀測值增加200個以上。這個以前沒有使用過的數據集,蘊涵了豐富的信息。其次。為了能更好地解釋這一時期勞動市場變量的變動,他在本文中抛棄了标準均衡和凱恩斯主義模型,而是采用一種不同的、有些折中的分析方法……

通讀這一小段論文内容,讀者就能感受到,這位學術功底已然爐火純青的學者如何用簡潔流暢的表述清晰地呈現他深思熟慮的思想内涵。

有道是造化弄人,被捉弄者猶如提線木偶,俯仰由人。在研究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二十餘年,學術成果被同行們矚目之際,一隻無形之手把本·S·伯南克這個“大蕭條迷”推入“那些竭盡全力、試圖解決前所未聞的問題的倒黴的政治家們”的行列。

自2006年2月伯南克就任美聯儲主席,他基本承繼了格林斯潘的貨币政策思想和操作思路,正如他在接受提名時所說的那樣,保持格林斯潘時代貨币政策的連續性将是他的第一要務。但是,兩任美聯儲主席在貨币政策目标和政策透明度方面仍然存在着重要分歧,這可能是影響美聯儲未來貨币政策走向的重要因素。衆所周知,格林斯潘從不拘泥于某一經濟模型或理論,他以“含糊其辭”的風格著稱,看重的是美聯儲在貨币政策上的相機抉擇能力;與格林斯潘有所不同的是,伯南克認為央行應該增加貨币政策的透明度,在貨币政策目标方面,他推崇通貨膨脹目标制。他認為,中央銀行應該公布一個明确的通貨膨脹目标,以便讓公衆對中央銀行的政策目标有一個準确的預期;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實行這一目标來保持和鞏固貨币政策的公信力。通過閱讀伯南克的《大蕭條》,透過他的學術思想,了解其決策偏好,或許能發現其掌管下的美聯儲的政策動向。

本書對各國的經濟運行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它能幫助讀者對宏觀經濟運行、經濟周期以及經濟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有更好的把握,以便加深對當前仍存在的高失業、銀行倒閉、貨币危機、通貨膨脹、通貨緊縮等經濟現象的理解并積極而靈活地應對。

徐璐撰稿

作者簡介:

本·S·伯南克,1953年12月13日出生于佐治亞州的奧古斯塔(Augusta),1975年獲得哈佛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1979年獲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1979-1985年,擔任斯坦福大學研究生院經濟學助理教授、副教授,1985年—2002年,擔任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伯南克曾擔任美國經濟研究局貨币經濟項目主任,也曾擔任美國經濟研究局商業周期協調委員會成員。2002年8月,他進入美聯儲,作為決策委員會的候選成員;2003年11月,成為美聯儲正式委員;2005年6月,擔任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團主席;2006年2月,擔任美聯儲主席。他是著名的宏觀經濟學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貨币政策和宏觀經濟等領域。他在貨币政策的傳導機制、信貸市場和經濟周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開創意義。他多次獲得各種學術獎勵,是美國計量經濟學會和美國藝術與科學學會的會員。伯南克對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大蕭條的深入分析曾使他聲名鵲起。《大蕭條》是他的主要著作之一。

本書目錄

第一部分 綜述

第1章 大蕭條的宏觀經濟學:一個比較分析

第二部分 貨币和金融市場

第2章 金融危機在大蕭條傳播過程中的非貨币影響

第3章 大蕭條中的金本位、通貨緊縮與金融危機——一個國際比較

第4章 大蕭條中的通貨緊縮與貨币收縮:一個簡單的比率分析

第三部分 勞動市場

第5章 行業勞動市場的周期性行為:戰前和戰後的比較

第6章 大蕭條時期的就業、每周工作時數和收入:對八個制造行業的分析

第7章 美國大蕭條時期的失業、通貨膨脹和工資——對歐洲的啟示

第8章 順周期的勞動生産率和各種經濟周期理論:來自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美國制造業部門的證據

第9章 大蕭條中的名義工資黏性與總供給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