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不是故意的》——一部經濟的辛酸史
艾倫·比蒂(ALAN BEATTIE)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中國人對曆史的執著和尊重,以及對曆史事實的記載是世界史中的一個奇迹。但是,“其興也忽焉,其亡也忽焉”的曆史悖論不知道何時才能真正打破。
目前,中國經濟正在走向複興之路,同時各種矛盾也錯綜複雜地糾結在一起,也可能出現一個什麼偶然,就會再次喪失回歸大國的機會。
艾倫·比蒂的這本世界經濟發展史為我們提供了一架很好的、觀察世界各國經濟興衰的顯微鏡,作者獨特的視角、巧妙的提問方式對于開闊我們的視野,加深我們的思維有很大幫助。
全書共分為七章,每章都是從一個“為什麼”開始,并對這個為什麼進行精彩的解答。
第一章 美國不是故意的
關于抉擇:世界頭号強國為什麼是美國,而不是阿根廷?
國家不是偶然緻富的,它們各自選擇了決定自身經濟走向的道路,盡管我們可以概括出若幹一般性的規律,但在特定的時刻,哪條路才是正确的,不見得總能看得清楚。而最終成功的國家,必然是那些機動靈活、能根據經驗學習的國家,也是那些沒有為利益集團——它們的利益,跟整個國家的利益背道而馳——所俘虜的國家。
短短一個世紀以前,美國和阿根廷還是競争對手,從差不多的地方開始起跑。兩國都趕上了20世紀初的第一波全球化浪潮。兩國都很年輕,都有富饒的農場、信心百倍的出口商。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降臨之前,全世界最富裕的十個經濟體,阿根廷排得上号。在19世紀末,數百萬渴望逃離貧窮家鄉的意大利和愛爾蘭移民都曾在兩者之間拿不定主意:是去南美洲的大草原,還是北美洲的大草原?
百年之後沒什麼可選的了,美國成了曆史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阿根廷成了破産的空殼子。作者認為:當一個國家、一個社會,或者一個經濟體選擇了這樣或者那樣的道路,你想鎖定某個單獨的轉折點,這跟曆史宿命論一樣并無益處。……沒有單獨的哪一個事件,決定了阿根廷的未來,或者決定了它的道路會跟美利堅合衆國截然不同,真正的關鍵是符合整體模式的一系列錯誤和失足。
1、政府的抉擇:集權派還是聯邦派?兩國都有關于這兩者的内部鬥争,美國當今的國會反映了兩種意見的折衷:衆議院基本上按人口規模選出,高一等的參議院則每州各有兩名代表,中央擁有有限的權力。在阿根廷,中央集權和聯邦鬥争了幾十年,最終中央獲得了更多權力。
2、經濟的抉擇:大地主還是拓荒者?兩個國家都朝西部擴展,差異在于美國把新的土地劃成小塊,分給個人和家庭,而阿根廷則将之交給了少數富有的農場主手裡。
3、移民的抉擇:布宜諾斯艾利斯還是紐約?美國大規模的西進運動,把東海岸地區騰了個空,受夠了歐洲貧窮和絕望生活的移民們緊随而至,美國進口的是英國農業的精銳部隊,此外還有大量受過教育的成衣及其他制造業的熟練工人;而在阿根廷,除了社會頂層有一小撮說英語的貴族莊園主以外,唯一值得一提的英格蘭農業僑民就隻有住在南部的威爾士人。來到阿根廷的移民,也沒有一套類似“美國夢”那樣的激勵文化,好多意大利和西班牙移民都是候鳥,他們幹完了收獲季就回家鄉。1850-1930年間,隻有5%的移民歸化成了阿根廷國民。
4、工業的抉擇:依靠歐洲觀念還是歐洲外債?美國從英國進口的、最重要東西,既不是資金也不是商品,而是觀念,尤其是它領悟到建立制造業能讓它獲得更好的技術,而想方設法地從同一塊土地上再多壓榨點小麥出來卻并不具備這樣的魅力。阿根廷的精英們拒絕了工業化所必需的心智和行動,既然能安安穩穩地從農場的黃金奶牛中擠奶,何必拿自己的地位和生計到多變又危險的工業化世界裡冒險呢?較之把錢長時間地投入不确定項目,還是炫耀性消費更具吸引力。阿根廷把農業部門僵化的那一套保守和寡頭政治傾向照搬到了工業化上,喜歡受政府法令和條例保護的舒适、安全的壟斷事業,而不喜歡競争殘酷的風險。初生的工業實際上是被國家經濟的其他部分拖着往前走的,它本身沒什麼動力。
5、戰争的抉擇:貝隆主義還是羅斯福新政?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尤其是1929年大蕭條之後的壓力,揭示了美國和阿根廷如何進入不同的陣營。美國和阿根廷以全然不同的方式對應大蕭條,這之後兩國完全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在美國大蕭條帶來羅斯福和一個更積極主動的聯邦政府;在阿根廷則帶來了集權專制。貝隆主義意味着社團主義,既不是自由市場經濟,也不是社會主義。它認為,阿根廷被商品、人力和貨币的自由市場無政府狀态給毀了,阿根廷對自由市場打從内心感到恐懼,政府插手經濟,不是要指導它,而是要取代它。
6、美阿的最終抉擇:僞希望之國還是世界頭号強國?美國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在道義和金融上都打了勝仗。二戰後的整整30年,它都跟全球貨币體系挂着鈎,在布雷頓森林會議的安排下,美元成了硬通貨。美國經濟在正确的航道上安然無憂,依靠貿易、技術和發展潮流不斷增加财富,所有的西歐國家也在這一潮流中順勢興起。而在這個時期,阿根廷正在關起門來搞工業化,大規模的關稅壁壘圍繞着它的新興産業建立起來。
第二章 華盛頓不是故意的
關于城市:為什麼羅馬人能從政府領糧食,而華盛頓人連投票權都沒有?
毫無疑問,地球已經變成一顆以城市為主的行星。城市化在全球範圍内進行着,并加快着速度。倫敦的人口增長到800萬,用了130年,曼谷用了45年,孟加拉的達卡用了37年,韓國的首爾僅用了25年。1910年的倫敦比1800年時大7倍,但現在的達卡則是1950年時的40倍。
1、羅馬城的強大:是無情的組織還是優越的經濟?羅馬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富有,靠的是無情的組織,而非優越的經濟或貿易技術。帝都的擴大,并不是因為它充當了貿易中心,所有的被占領土地都成為了羅馬城的财産,基本上,這一座城市就能向一半的文明世界榨取租金。羅馬變成了一座食利者、官僚和遊手好閑者的寄生之城。
2、湧入城市:曆史必然還是經濟推動?人們離開農村,既是受農業日益機械化的逼迫,也是受城市更多就業崗位的吸引。城市化必然是跟經濟、政治、哲學、語言和文化的現代化聯系在一起的。城市化還把現代性的好壞兩面都帶出來:城市比農村更強硬、更快速、更富裕,但往往更髒、更暴力、更殘酷。很明顯,如果城市的吸引力大于農村的離心力,城市化進程會搞得更好,城市的創造會更和平、更具建設性。無計劃地允許農村難民湧入城市就已經很糟糕了,但更糟糕的是:給他們更多這麼做的動機。上個世紀,不少貧困國家正是采用這一模式,搞出了整個地球上最糟糕的城市失衡。
3、首都影響力:放任自流還是竭力打壓?忽視首都的心情,危險很大。這是三位君主——英格蘭的查理一世,法國的路易十六,俄羅斯的尼古拉二世——掉了腦袋才換回的教訓。說到施加政治影響力,住在首都的民衆大吼一聲,皇宮都要抖三抖,他們要是有了委屈,很容易讓當權者知道。
在一個像當代法國這樣強大民主國家,不滿的人住在哪兒是沒什麼區别的。人人都有相同的表決權,或者,在國家面前都有着同樣的重要性。而在依靠暴力奪權,或者容易受到直接政治壓力的國家,差别可就大了。在一個穩定的民主國家,城市人口中平均23%住在中心城市;而在一個有着政變和暴力革命史的獨裁政權,這個數字是37%。一旦城市設法獲得與全國其他地區不成比例的好處,就會演變出一套自我強化的趨勢。農村人口奔赴城市的動機越來越多,讨城市居民歡心的政治緊迫性也大大提高。正是因為預料到了這些問題,美國的開國元勳們才把華盛頓設計成這個樣子,把華盛頓設在聯邦特區裡,把它弄成了一個又小又孤立的首都。堪培拉、惠靈頓和渥太華也是如此。
4、信息時代的城市:順應潮流還是逆轉進程?随着服務業在經濟中的興起,尤其是依靠更先進的電訊通信和新近出現的互聯網,傳統城市的存在意義已經徹底消失了麼?城市化進程是否會逆轉過來?20世紀70年代,人們真的擔心會變成這樣。從表面上看,21世紀的信息和數字革命似乎完成了使命。遠程工作消除了把人運輸到工作場所的需求,甚至可以說,連工作場所也根本不需要了。可是,也有好幾個20世紀70年代看起來快要死了的城市——紐約、芝加哥和倫敦——自那以後出現了驚人的複興。住在城市的主要理由,不再因為它是自然資源和商貿的中心,而在于它内在的凝聚力。就連全新的行業一般也會在城裡找個地方擠到一起,而不是平均地散布開來。由于任何地方都可以聚集人口,城市之間的競争變得更為激烈。
第三章 埃及不是故意的
關于貿易:為什麼埃及一半以上的主食要靠進口?
作者上來就使用了鏡頭一和鏡頭二描述同樣的埃及,同樣的自然環境,但是由于時間和貿易的影響,古代的埃及,是糧食的主産地,而現代的埃及,則一半的糧食依靠進口。在範圍有限的市場裡具備天然優勢的經濟,放到更大的範疇進行比較,很有可能變成後進生。
1、貿易路線的建立:“小先行”還是“天先行”?倘若經濟專攻某一類型的産品,它往往由土地、水或其它自然資源及勞動力的相對豐富程度來決定,對農作物來說尤其如此,因為它與當地的地理和氣候有着直接的聯系。依靠相互貿易,國家可以分享貿易夥伴的資源帶來的好處,也把自己資源帶來的好處分享給别人。如今的埃及購買小麥也進口了種植小麥所需的水,這種嵌入式水資源貿易是自然出現的,并不是有人有意識地主動設計出來的。
在貿易史上,固定貿易路線的建立,靠的是小巧、輕便、經久耐用又價格昂貴的東西打頭陣。沉重、體積大、易腐爛又廉價的東西之後才慢慢跟上來。随着運輸成本的下降和運輸速度的加快,可貿易商品的範疇逐漸拓寬。
2、率先工業化:歐洲還是中國?大宗商品的國際貿易最終得以開放,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兩件事。第一,歐洲提高了對本土生産的限制;第二,開始與之貿易的新大陸存在重大差異,帶來了巨大的效率收益。到18世紀,人口增長給西歐先進諸國的自然和人力資源提出了越來越大的壓力,這一時期,日本和中國較為富裕,人口更為稠密的地區也碰到了同樣的情況。為什麼是歐洲,尤其是英國在19世紀成功的打破了這一模式,最先最快地完成了工業化,使得人均收入持續增加呢?為什麼不是中國呢?對于這個問題,人們長久以來争論不休,找不出最終結論。而一個說得通的解釋就是:跟美洲貿易帶來的好處,把歐洲從土地不足的限制中釋放了出來,使其得以提高生産效率。
3、現代經濟運轉的關鍵:開發資源還是善用資源?直到最近,許多人才逐漸意識到,水和石油差不多,它是現代經濟運轉的關鍵,短期内它的需求對價格沒有反應,水資源的擁有者往往會按特别愚蠢的方式對其進行管理。水的使用模式是随着時間建立起來的,盡管現代環境已經有了顯著的變化,它也很難改變。尤其是農業的物質和社會基礎設施還是按照老一套的方式用水,這往往意味着所得遠遠低于其實際成本。貿易的邏輯基礎是資源的價格要反映其真實價值。例如有大量肥沃土地、人口又少的國家,往往傾向于出口土地密集型農産品,因為土地相對便宜。可一旦水這樣的資源免費發放,或針對不同的生産者和消費者使用不同的價格,上述決策就會扭曲。
第四章 歐佩克不是故意的
關于自然資源:為什麼石油和鑽石帶來的麻煩比它們的價值還要多?
作者首先使用小說《珍珠》的情節描述一個漁夫找到一顆千年不遇的珍珠之後,給自己帶來的厄運。并由此感歎許多有着得天獨厚珍惜礦産的國家發現,要是沒有這些寶貝,日子本來倒能過得舒坦些,并引出了“資源的詛咒”這個發展經濟學中的一個術語。
1、資源:恩賜還是瘟疫?20世紀90年代,塞拉利昂因為鑽石打起了内戰,變成了地球上最貧困的一個國家,這隻是“資源的詛咒”在現實世界的一個故事,類似的故事還有許多。基本上,經濟體走向富裕是因為他們能制造并提供商品和服務,而不是因為擁有基本商品的來源。這還沒有算上不勞而獲給國家帶來的巨大危害。有了天賜的資源,國家會不思進取、不願掙錢,哪怕掙到的錢能比老天恩賜還多。為什麼礦石的用處不多呢?首先,石油、天然氣和礦業隻能讓少數工人獲利。大多數迅速脫貧的國家,靠的都是勞動密集型産業,它能提供大量中低收入的崗位。其次,經營大型商品輸出行業,實際上還會妨礙經濟其他部分創造崗位,這就是所謂的“荷蘭病”。這種病發生荷蘭的20世紀70年代,突然發現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使各國買家大量到來,由于自然資源的大量出口導緻本國貨币大幅升值,從而使得其它出口商品沒有了競争力,大量工人失業。
2、經濟租金:吓唬租客還是壟斷回報?市場經濟必須要求企業合法進行商品生産和定價競争,讓效率最高者勝出,企業才能産生效益,市場才能有效。競争也必須依照商定的規範,在固定的範圍内進行,不能為了目的不擇手段。世界杯正在火熱進行中,如果失敗的球隊會被處以死刑或者被罰去挖煤,足球就不是什麼理想運動,同樣,如果球隊可以使用任何手段防止對方得分——鏟人,故意傷人,甚至動刀子、開坦克、搞空襲,同樣也不會誕生偉大的足球。但是有限的自然資源存在的一個問題是:一旦獲得了所有權,就很難挑戰它了。由于其他人沒法在同一個經濟體内找到同種資源的另一處礦床,往往隔絕了競争。礦産資源大多數能帶來遠超生産成本的回報。擁有自然資源并能成功管理好,必須做好兩點:其一,資源帶來的收入需按合理的方式管理,使之不扭曲經濟的其他部分;其二,要給資源收入安好栅欄,免得受到政治征用的威脅,為貪得無厭的利益左右。
3、博茨瓦納:偶然還是必然?博茨瓦納是非洲管理資源上一個成功的案例。它突出的成就是以合理、建設性的方式利用鑽石财富,不讓它阻礙經濟發展,也不讓它毒害國家政治。
第五章 東印度公司不是故意的
關于發展政治學:為什麼歐洲人吃的蘆筍來自秘魯?
作者在本章主要闡述了政治是如何影響經濟的。作者指出一些行業,尤其是農業,主要還是受政治的力量左右。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少數生産者會想方設法維護自身生計,而大衆給予的關注卻較少,一旦兩者的利益發生沖突,前者更容易勝出。
1、利益掌握在誰的手中:小集團說客還是大群體?作者以為什麼秘魯産的蘆筍充滿歐美超市為例,說明政治對經濟的影響。從1991年開始秘魯參與一項特殊的貿易協定,讓農民們不再種植制造可卡因的古柯葉,改種點兒别的東西。于是,秘魯的蘆筍行業不僅享受到了對美出口的低關稅,還得到了美國政府每年數千萬美元的财政補貼。秘魯的農民們抓住了這個機會,對美國和對歐盟的出口猛增。
作者使用了奧爾森理論說明為什麼小群體能勝過大群體。農業群體的影響力,正來自它集中力量的遊說。
2、關稅保護:捍衛行業還是加速出局?哪一類的行業最容易獲得貿易保護呢?它們一般都是那些正在走向失敗的行業,而不是那些欣欣向榮的成功行業,比如紡織、成衣、制鞋、鋼鐵、制糖之類。貿易保護靠着把國内價格維持在高于國際市場的水平,形成了經濟租金,現有企業能占用相當一部分租金。争取保護的成功與否,取決于它們的組織水平以及利用政治手腕威脅政府的能力高低。這反過來又取決于該行業有多少公司,在地理上分布得是否集中,它還可能取決于部分特殊利益如何把自己打扮成國家利益,左右媒體和公衆的意見。農民、紡織和成衣業的在上述能力上比較強。關于自由貿易的争論在17世紀末、18世紀初就開始了。
3、《白洋布法》:保護羊毛還是毀掉羊毛?作者講述了英國當年在遇到産自印度的白洋布和其他地方的亞麻布的競争時,英國本土的羊毛和絲綢工人們是如何對政府施加壓力的過程,以及政府通過一系列法律來限制白洋布的進口。政府強制消費者穿又熱又沉的衣服,刺激了英國制造商開發紡紗機,自己生産棉布。在《白洋布法》通過後的12年,人們設計出飛梭,在紡織技術上實現了重大突破。短短50年,多軸紡織機、水利紡紗機陸續登場,拉開了紡織生産機械化的序幕。
4、《谷物法》:貿易保護還是貿易自由?作者通過講述英國在1846年廢除《谷物法》,從支持地主轉而支持實業家的政治鬥争曆史,說明自由貿易不是天然的力量,政治力量不斷地在這裡起作用。而且對近代史中美國和歐盟之間的貿易鬥争也進行了分析。作者認為目前這個世界遠遠不夠平等和均衡,經濟教科書中的無縫自由市場還是幻影。作者還以調侃的語氣說道:“要想打入富裕國家的市場,有一條不錯的建議可供發展中農業國家參考,威脅發達國家,告訴他們,不打開市場,就把糧食拔了,改種古柯葉。要不然,就告訴他們,貴國是伊斯蘭極端主義的溫床”。
第六章 非洲不是故意的
關于貿易供應鍊:為什麼非洲不種植可卡因?
國際貿易可以把資源從豐富的地方轉移到匮乏的地方,這一交換能使得契約的雙方得益。但為什麼有些經濟體盡管擁有相關的資源,照理能夠專門生産特定的産品,卻無法利用這些機會呢?作者在本章要讨論國際貿易的一些成立條件。
國際貿易需要幾個條件:良好的溝通、廉價而可靠的運輸、貨物越境交給客戶的确定性、收貨後價格的确定性,以及出口商對收到貨款的信心。
1、貿易全球化:世界是平的還是彎的?在古代和中世紀,上述的适于貿易的良性環境大多屬于特例,并非常态。在如今,交通和通訊的發展極大地提高了發展中國家進入世界市場的機遇,但如此你認為這必然導緻世界是平的,那可就錯了。技術的進步有助于建立、擴大和鞏固供應鍊,但是它所需要的人類的獨創性,不是光靠發明者就能貢獻出來。它需要創業家抓住技術帶來的機遇,要政府為創業家提供鼓勵、支持與協助,并在适當的時候,幫他們掃清障礙。
2、科學技術:天使還是魔鬼?科技固然重要,但要是不能很好地管理,利用信息來提高速度、産量和效率,它就毫無價值。
3、集裝箱:貿易的推動力還是港口的掘墓人?作者講述了航運集裝箱在世界上普及的艱難過程。雖然它是一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好東西,但是在普及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各種阻力。政府在這個過程中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一方面是采用集裝箱運送軍用品,另一方面是集思廣益,讓所有的公司采用同樣規格的集裝箱。
4、非洲貧困:貿易政策的扭曲還是先天不足的悲劇?非洲的貧困主要在于沒有配套的專業知識、金融制度和物流、基礎設施極度的貧乏。仔細觀察在非洲擴大供應鍊環節的各種嘗試,你會發現,上述基礎建設的缺乏是制約貿易和生産的最大障礙。舉例來說,西非的馬裡是傳統的棉花種植區,有着近乎完美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但除了軋棉花之外,它在進一步深化價值鍊上的努力舉步維艱。勞動力固然便宜,但基本沒什麼技能;供電不穩定,價格又高;鄰國科特迪瓦經常打仗,塞内加爾的達科爾港口又常常超載,想途經兩國出口都頗為困難。作者也尖銳地批評了近代歐洲對非洲的殖民統治。“歐洲人到非洲,是去壓榨剝削,而不是去搞建設。較之印度等殖民地,他們在非洲修建的鐵路和其他基礎運輸設施少的可憐,制度方面的建設更為匮乏”。
第七章 結論不是故意的
關于經濟、政治和曆史:事在人為
世界經濟的規模越來越大,整合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複雜,走上正确軌道并堅持下去的難度卻未因之減損半分。崛起的國家,比如美國也會犯下錯誤,要是美國不找出導緻金融體制陷入本次危機的缺陷,它也可能落個和阿根廷一般的境地。
對那些能夠找出正确政策的國家來說,全球化提高了未來的獎勵,也拉大了它們和後進國家之間的差距。憑借曆史的經驗,我們應當滿懷希望,努力把世界變得更美好。
全書幽默的語言風格,大量的曆史故事,以及對近代經濟史尤其是發達國家經濟發展曆程的分析使得讀者們能夠愛不釋手,并為之吸引。你若想啟發思維,擴大視野那就不妨仔細閱讀本書。
張力軍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