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新書推介——《圖解曾國藩》

2010-10-27
閱讀:

在梁啟超看來,在中國五千年曆史中,立德、立功、立言兼備且事業後繼有人者惟有曾國藩(1811-1872)。毛澤東也曾研讀過曾國藩的許多著作。在其一生中,毛澤東多次評價過曾國藩,25歲時,他說:“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滿無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滿乎?”34歲時,他說:“打倒太平天國出力最多的是曾國藩,他當時是地主階級的領袖。”77歲時,他又說:“曾國藩是地主階級最厲害的人物。”有趣的是,蔣介石也非常推崇曾國藩,他認為曾國藩的為人之道“足為吾人之師資”;他還将曾國藩的著述置于案旁,終身拜讀不辍。

雖然許多名人對曾國藩深為敬服,然而,“譽之則為聖相,谳之則為元兇。”正如國學大師章炳麟的評價,在中國曆史上,曾國藩的一生毀譽參半。他鎮壓太平天國,挽狂瀾于既倒,被譽為“中興第一名臣”;他主張富國強兵,被譽為“洋務運動先驅”;他是著名的理學大師,學術造詣極深,桃李滿天下,有“德比諸葛,功過蕭、曹,文章無愧于韓、歐”,“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美譽;他一生不怕死,不愛财,努力做清官,做名臣,是儒家最後一個聖人,也是封建社會最後的精神偶像。但是,他殘酷鎮壓農民起義,又被稱為劊子手、曾剃頭、封建地主階級的衛道士、地主買辦階級的精神偶像,在“天津教案”中,他殺人、割地,又被罵為漢奸、賣國賊……

但是,曾國藩卓越的識人、用人之道是有口皆碑的。他統帥湘軍,戰功卓著,其中的重要秘訣之一就是對人才的重視。他認為“國家之強,以得人為強”,“國家大計,首重留心人才”。為安内禦外,他提出“得人才者得天下”,緻力于實用人才的培養。在人才培養上,他敢于确立與時代相吻合的人才觀,主張摒棄崇尚“義理”、鄙薄“技藝”的思想,倡導“師夷之長技”,成為西學東漸的先驅。

曾國藩認為,成大事者,以多得助手為第一要義。他十分注意網羅和培植各類人才,其幕府享有“神州第一幕府”的稱号。容闳曾這樣描述湘軍大營的人才盛況:“候補之官員,懷才之士子,法律、算學、天文、機器等專門家無不畢集,幾乎舉全國人才之精華,彙集于此。”曾國藩幕府的80餘人中,後來官至總督、巡撫、尚書等二品以上大員的就達三十人,其中包括軍事、外交、科技等各方面的人才,如李鴻章、左宗棠、唐訓方、沈葆桢等。在中國曆史上,像曾國藩這樣識别、培養和造就人才的并不多見。

曾國藩善于“以相取人”。《清史稿·曾國藩傳》記載:“國藩為人威重,美須髯,目三角有棱。每對客,注視移時不語,見者悚然,退則記其優劣,無或爽者。”曾國藩在選拔人才時,重神而兼顧形,重常而辨别奇,特别強調人的精神和氣質。他的鑒人專著《冰鑒》,就是在多年實踐的基礎上,總結自己識人、用人心得而完成的。

《冰鑒》原文僅有2269字,但言簡意深。“冰鑒”一詞,取其以冰為鏡,明察秋毫,知面知心之意。古代士、農、工、商四等人物,士列第一,士即讀書人。曾國藩以文人帶兵,所簡拔的人才又多以書生為主,《冰鑒》的主要研究對象就是讀書出身的人,所以,全書開篇即開門見山,說“文人先觀神骨”,就相論人,就神取人。曾國藩所強調的“神”,比“精神”一詞内涵更豐富,它是由人的意志、學識、個性、修養、氣質、體能、才幹、地位、社會閱曆等多種要素綜合構成的,是人的内在精神。貌有美醜,膚色有黑白,但這些都不會影響“神”的外觀。“神”有一種穿透力,能透過人的外貌表現出來。全書從神骨、剛柔、容貌、情态、須眉、聲音和氣色等七個方面提出了鑒别人才的種種方法和途徑。它集中國曆代相術之大成,是中國古代相術流派中“書房派”的代表作。其鑒人、觀人之法對後人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蔣介石的相人之法,就得益于《冰鑒》。在安排重要人事時,他常常通過觀察被考察者的相貌來定奪。《蔣氏王朝興衰史》中記載:“凡有重要人事安排,他必先招榜上有名者,觀察其相貌氣色,然後再做選用與否的決定。其相人之法得自曾國藩學說之處甚多。曾國藩著有《冰鑒》一書,是談氣觀相的一代宗師。據說蔣緯國在擔任三軍大學校長期間,《冰鑒》一書曾被指定為學生重要參考書籍。”

在對《冰鑒》加以闡釋的諸多著作中,中央編譯出版社2009年推出的《圖解曾國藩< 冰鑒>》是其中較新穎的作品。它把凝練的文字、豐富的關聯實例以及精美的圖解獨具匠心地結合起來,全面解讀曾國藩識人、用人之道,力圖讓讀者輕松讀懂、深入領會《冰鑒》原意。以本書第四部分為例,我們可以領略到本書作者的寫作思路。

《冰鑒》的第四部分是關于通過情态識人。原文如下:

“容貌者,骨之餘,常佐骨之不足。情态者,神之餘,常佐神之不足。久注觀人精神,乍見現人情态。大家舉止,羞澀亦佳;小兒行藏,跳叫愈失。大旨亦辨清濁,細處兼論取舍。

有弱态,有狂态,有疏懶态,有周旋态。飛鳥依人,情緻婉轉,此弱态也。不衫不履,旁若無人,此狂态也。坐止自如,問答随意,此疏懶态也。飾其中機,不苟言笑,察言觀色,趨吉避兇,則周旋态也。皆根其情,不由矯枉。弱而不媚,狂而不嘩,疏懶而真誠,周旋而健舉,皆能成器;反之,敗類也。大概亦得二三矣。

前者恒态,又有時态。方有對談,神忽他往,衆方稱言,此獨冷笑,深險難近,不足與論情。言不必當,極口稱是,未交此人,故意诋毀,卑庸可恥,不足以論事。漫無可否,臨事遲回,不甚關情,亦為墜淚,婦人之仁,不足與談心。三者不必定人終身。反此以求,可以交天下士。”

在《圖解曾國藩< 冰鑒>》一書中,作者首先對曾國藩《冰鑒》的原文進行了翻譯。在此基礎上,再對原文之意作了進一步的闡發。

作者認為:“情态與容貌之間,也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别。容貌為形體的靜态之相,是表現儀表風姿的,情态為形體的動态之相,是表現風度氣質的,二者質不同,‘形’亦有别。然而二者卻可以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常見容貌清秀美麗,而情态俗不可耐者;也有容貌醜陋不堪,而情态端謹風雅者,兩者均令人遺憾。”

對于曾國藩原文中提到的四種情态,作者在書中是這樣分析的:

“弱态”之人,情性溫柔和善,平易近人;往往這類人又愛多愁善感,缺乏陽剛果敢之氣,有優柔寡斷之嫌,如後主李煜。

“狂态”之人,大多不滿現實狀況,愛憤世嫉俗。如祢衡、鄭闆橋。

“疏懶态”之人,大多有才可恃,對世俗公認的行為準則和倫理規範不以為然、滿不在乎,由此引發而為怠慢懶散,倨傲不恭。如陶淵明、王維、杜牧。

“周旋态”之人,智慧極高而心機過人,待人則能應付自如。如完璧歸趙的蔺相如、“羅鍋宰相”劉墉。

這幾種情态,各有長短,作為用人者,應迎其長,避其短。在察看之時,則應從細小處入手,方可明斷其是非真假,正大者可成器材,偏狹者會成敗類,應注意區分。

在類似的深入分析中,作者糅合了中外曆史上的很多相關的名人實例來印證,以便加深讀者的理解。更為突出的是,在本書中,作者穿插的大量精美的人物彩繪與說明的圖解,将這部洞燭幽微的著作演繹得猶如影視劇《三國演義》、《西遊記》一樣鮮活、賞心悅目,頗具可讀性。

雖然,《圖解曾國藩< 冰鑒>》在理論闡述方面還有提升的空間,但作者在資料的收集、圖解的設計等方面确實花費了不少心血。本書是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提煉人力資源管理智慧的良好教材,适合政府、軍隊、企業等各級領導者在識别、選拔、培養人才時參考;書中還介紹了曾國藩自我修養之道、給後代的寶訓以及中國曆代名家的經典學說與名言,也是青年學子了解國學、社會與人生的上佳輔助讀物。

徐璐撰稿

目錄

第一章神骨鑒:骨相察神的識人秘術

察人識人,神骨第一:在内為骨,外現為神

一身精神,具乎兩目

由眼神察知内心

細辨奸邪與忠直:清濁邪正之辨

欲察德操則觀動靜

曾國藩與相學

……

第二章剛柔鑒:長短互補,剛柔相濟

第三章容貌鑒:人可以貌相

第四章情态鑒:觀情态,識良莠

第五章須眉鑒:須眉盡顯男兒本色

第六章聲音鑒:聞其聲而知其人

第七章氣色鑒:以氣觀志,以色察人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