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新書推介——《投資思想史》

2009-07-08
閱讀:

近十餘年,投資是政府拉動經濟增長的三種途徑之一的理念逐漸為國人所知。其實,在人類的發展史上,投資的實踐活動與理論研究已經有漫長的曆史。1202年,比薩大公的著作《算經》就可應用于解決如何在合夥人成員中進行公平的利潤分配、序列投資的利潤計算、終值的計算和現值的計算等問題。在該著作中,比薩大公記叙了自己對這樣一個問題的研究:“有個人在一家銀行存入100英鎊,每英鎊每個月能獲得4便士的利息。他每年取出30英鎊。那麼他需要花多少時間才能把錢全部取出來?”此後的近千年,人類在投資思想方面的積澱日益豐厚而深奧。

投資思想的曆史發展得益于許多著名經濟學家的共同努力。以20世紀的經濟學家為例,弗蘭克·奈特、歐文·費雪、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弗裡德裡希·哈耶克、肯尼思·阿羅、保羅·薩缪爾森、米爾頓·弗裡德曼、佛朗哥·莫迪利亞尼、傑克·赫希雷佛、詹姆斯·托賓、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羅伯特·盧卡斯、丹尼爾·卡尼曼、阿莫斯·特沃斯基以及喬治·阿克洛夫等,都在投資思想史上留下了他們自己的足迹。同期的一些非經濟學家也對此貢獻良多,例如約翰·馮·諾伊曼、倫納德·薩維奇、約翰·納什、莫裡斯·肯德爾等。回溯過往,雖然丹尼爾·伯努利和路易斯·巴舍利耶等的貢獻已為人所知,但比薩大公、布萊斯·帕斯卡、皮埃爾·費馬、克裡斯汀·惠更斯、亞伯拉罕·棣莫弗、埃德蒙·哈雷等的重要思想仍鮮為人知。

這些跨越久遠年代的深邃思想,專精而浩淼。收集、整理并妥當地将這些前輩們艱辛積累的學術珍寶展示在世人面前,是一項重要而艱巨的浩大工程。美國著名的金融學家馬克·魯賓斯坦(Mark Rubinstein)所著的《投資思想史》一書對此作出了貢獻。他憑借自己在金融領域的精深造詣,努力地對第一手的文獻進行收集考據,從1202年比薩大公的《算經》開始寫起,直至2005年的行為金融思想。時間跨度800餘年,分為古代、古典和現代三個時期。在書中,馬克·魯賓斯坦清晰地記錄了那些對現代投資理論、資本市場與衍生品市場發展起着深遠影響的經濟學、金融學和概率論中的基本概念;為卷帙浩繁的投資思想梳理出一條清晰的脈絡;并以卓絕的文筆對各大家的思想進行功過評析;為投資學者與實踐家呈現出精彩紛呈的内容。

作為頂級金融學家,馬克·魯賓斯坦明白,要深入學習金融知識,就必須知道這個領域的思想是如何演進的:這些思想是如何産生的?如何走向成熟的?一個思想是如何催生另一個思想的?知識環境是如何滋養思想的成長的?為什麼現在看起來十分明顯的思想曾讓人感到十分困惑?基于此,他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投資金融理論在年代發展進程中的參考書目,而不是一部投資實踐史。這部“投資思想史”涉獵内容廣泛,包括方法論的發展和創造理論所使用的理論工具(包含經濟學、數學、心理學和科學方法)。盡管這本書可作為參考書,但也可以作為一部史書從頭至尾地閱讀。書中大部分内容并沒有按照專題來歸納,因為作者力圖将投資當做一個完整的領域來看待,并強調一類研究是如何影響其他研究的,而以前它們可能被認為是割裂的。為此本書的寫作采用了編年體的形式,因為後來出現的思想不能影響先前出現的思想,而隻會相反。

下文是馬克·魯賓斯坦對“序數效用與基數效用、帕累托最優、競争均衡的優化”等思想的闡述,從中我們可以領略到他的紮實的學術功底與明白曉暢的表述功力。

邊沁(1780)宣稱:人生的目标是追求幸福,而且幸福可以量化;因此,人們在做決策時,謹慎地計算自己的幸福程度,權衡優勢與劣勢。邊沁寫道:

“自然界将人類置于兩個主宰者的支配之中:痛苦和快樂。隻有苦樂能指出我們應該做什麼以及決定我們去做什麼。是非的标準乃至因果的聯系,都由它們定奪。”

他還認為,财富是獲得幸福的手段,但是越來越多的财富帶來的幸福增量則是逐漸減少的——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财富的邊際效用遞減”。社會的目标是要讓所有社會成員的幸福最大化,對每個人的幸福值進行平等加權再求和就得到所有成員的幸福值。把這些想法綜合起來就要求進行把财富從富人轉向窮人這樣的重新分配,雖然邊沁意識到該政策的好處需要與生産率動力降低的弊端進行權衡。财富再分配的問題之一在于如何确定哪些人是社會“成員”。盡管這些觀點後來被現代經濟學家幾度修改,但“效用函數之父”的稱号邊沁當之無愧。

相反,希臘哲學家們則認為,每個人在社會中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有些人生來就是奴隸,而另一些人——哲學家們——就應該是統治者。男人天生就比女人優越。在他們的正義觀中,某些人為其他人謀幸福,或者某些人應該獲得比别人更多的幸福,這都是天經地義的。

帕累托(1906)認識到,接受邊沁提出的效用基數假設,隻需簡單地将偏好解釋為序數,也可以得到同樣的結論。但更重要的是,他意識到艾爾弗雷德·馬歇爾(1890)的《經濟學原理》以及其他人利用效用進行人與人之間的福利比較太強,因而引出了現在所稱的“帕累托最優”:一種均衡狀态,在這種均衡下,不存在另外的資源分配方式可以在不損害一部分人福利的情況下增加另一部分人的福利。後來有人指出,競争均衡就是帕累托最優,至此,帕累托最優就成為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的強有力支持。

阿羅(1951)也證明了德布勒(1959)描述的競争均衡的兩個優化定理:

第一優化定理:如果存在均衡,而且所有與偏好和生産相關的資源都由市場定價,則競争均衡定是帕累托最優;即消費者之間的資源配置均衡發生任何變動都不可能在不損害一部分人利益的情況下改善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這樣我們為亞當·斯密(1776)的“看不見的手”找到了現代證據。

第二優化定理:如果生産規模不存在遞減收益且其他某些小條件得到滿足,那麼對于資源的初始禀賦分配而言,帕累托最優就是競争均衡。

第二個定理為判斷某個配置是否為帕累托最優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方法。假定所有消費者的效用函數為凹性,那麼當且僅當該配置在服從消費總供給約束條件下已經最大化消費者效用的正加權平均之和時,該配置才是帕累托最優。

帕累托最優是競争價格體系的現代支持證據之一:即,競争價格體系實現了資源在消費者和企業之間的分配,而且不存在另一種分配方式能在不損害一部分消費者利益的情況下提高另一部分消費者的利益。第二個支持理由是,競争價格體系的均衡存在于“經濟的核心”:資源配置使得每個人至少不差于他的初始禀賦。

當然,帕累托最優配置組合并不是獨一無二的,競争價格體系隻是挑選其中一個而已。但阿羅指出,通過重新安排消費者的禀賦,競争價格體系可以實現任何帕累托最優配置。因此,首先重新分配财富,然後讓價格體系自由運轉,社會就能實現它所需要的帕累托最優配置。由于現代經濟學家對人與人财富的比較避而遠之,因此,經濟學家不會跳出來指出最初的财富分配應該是什麼,那是政治學家的事情。經濟學家總是回避最讓人頭疼的問題。

從上文可見,馬克·魯賓斯坦不但将近200年來“序數效用與基數效用、帕累托最優、競争均衡的優化”等思想的發展演進闡述得精簡而清晰,而且對重要的概念追蹤溯源,提出了自己的深刻見解。正如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威廉·夏普所說“隻有馬克·魯賓斯坦才能夠寫就這部書。本書特有的寫作風格與對材料的篩選使得它處處充滿驚喜。對金融經濟學理論抱有興趣的人都應當擁有這樣一本書。”

附:本書的目錄

目錄

譯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古代時期:1950年之前

第二部分

古典時期:1950~1980年

第三部分

現代時期:1980年之後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