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每月一讀——《動物精神》

2009-11-09
閱讀:

《動物精神》

喬治·阿克洛夫(George A. Akerlof),羅伯特·希勒(Robert J. Shiller)著

中信出版社

由于筆者自身才疏學淺,所以對于高深的經濟學類書籍在推薦閱讀中一直敬而遠之。雖然也學習過一些經濟學的課程,但是對于經濟學的興趣卻總是不高,原因之一就是在經濟學中“人”都過于簡單和統一了,所以未免有些乏味。而現實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各類人等所組成的各種組織要燦爛的多,也活潑的多,因此也是那麼充滿生機,雖然有時候也有陰暗的,甚至兇殘的一面,但畢竟是一種活生生的現實。雖然社會科學講究剝去現象看本質,但是對人的本質,以及你我的本質都歸結到一點上,總是叫人覺得有些缥缈,套用目前在中國流行的詞就是“忽悠”。這次所以鬥膽向讀者們推薦一本關于宏觀經濟學的著作《動物精神》,原因有以下三點;1,作者們很牛,尤其是喬治·阿克洛夫曾經是2001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獎者。2,沒有任何的複雜公式和模型,隻要有小學的算術知識就可以了。我的觀點是人與人之間或者人與物之間的關系雖然有時候很複雜,但是用語言描寫要勝過用數學公式的生硬表達。3,作者們意識到了人的動機的多樣性,而且這些“人”和我們活生生的“人”多少有些近似了,而且緊扣目前如何認識以及克服這次世界性的難題——金融危機。

全書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動物精神總論,論述了動物精神中的五個方面。第二部分為八大問題及其解答,論述了上述動物精神的五個方面在經濟運行中發揮的作用。

作者在緒論中指出動物精神的五個方面:信心、公平、腐敗和反社會行為、貨币幻覺、故事。對于動物精神在經濟運行中會有什麼樣的作用,作者提出了下面的五種觀點:

1,“我們的理論基石是信心,以及信心與經濟運行之間的反饋機制,正是這種機制放大了各種擾動”。

2,“工資和價格的決定大體上取決于對公平問題的關注”。

3,“我們承認腐敗和反社會行為的傾向,以及它們在經濟中所起的作用”。

4,“貨币幻覺是我們的第二大理論基石。公衆搞不清楚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更不明白它們的影響”。

5,“我們對現實生活的感覺、對自我身份的認同以及對自身行為的看法,是同我們自身的生活故事和他人的生活故事交織在一起的,這些故事彙集成國家和世界的故事,并在經濟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在本書正文中分别解釋了以下這些問題:為什麼經濟會陷入蕭條?為什麼中央銀行家們迄今為止有控制經濟的權力?為什麼有人找不到工作?為什麼從長期看通貨膨脹和失業率此消彼長?為什麼為将來儲蓄如此随意?為什麼金融價格和公司投資如此易變?為什麼房地産市場具有周期?為什麼處于弱勢地位的少數族裔世世代代在貧困中掙紮?作者斷言,如果運用動物精神理論,就容易回答這些問題。相應的,如果我們認為人們隻是理性地遵從經濟動機,那麼,這些問題中的任何一個都找不到答案。下面,筆者将把作者們在各章中的一些獨特思想帶給大家共同分享。

第一章 信心及其乘數

在本章中作者對于經濟學家們對人們的理性假設提出了置疑,對于信心的含義“經濟學家們以雙重均衡或樂觀預測和悲觀預測為基礎的觀點,似乎漏掉了一些東西,經濟學家隻是抓住了信任或相信的部分含義。他們的觀點表明,信心是理性的,人們利用手頭信息做出理性決策…,但是信任的真正含義是,我們要超越理性,真正值得信任的人經常抛棄或者忽視某些信息…。他采取行動所依據的是那些他确信為正确的東西”。作者也讨論了凱恩斯理論中的乘數效應,指出“信心的存在會對乘數産生更深層的影響,其他乘數也高度依賴于信心水平”。作者還建議“在解決當前的危機時,政府要設定兩個目标。第一個目标是貨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共同起作用,使經濟恢複到充分就業的水平,第二個目标是宏觀經濟政策應該将信貸流量鎖定在充分就業時的水平之上”。

第二章 公平

公平與正義以及和諧的人際關系,是許多組織所追求的一個目标。在筆者的課堂中經常要提問的一個問題就是“企業文化能創造價值嗎?這個價值容易量化嗎?”之後就是假設兩個極端的組織文化,一個就是理想的,例如和諧、公平、領導的公正,另外一方就是緊張、内鬥、領導的自私,然後請大家給出在這兩種環境中相同崗位所希望的薪酬。答案是不言自明的。可是在經濟學中的勞動力價格竟然和組織文化環境是毫不相關的,這早遭到大家的置疑。正是因為如此,作者認為要引入社會學中的交換理論,來擴大經濟學交換理論的内涵。作者認為“社會學的交換理論被稱為公平理論,但是和經濟學交換理論不同。經濟學家所認為的任何交易一方投入的價值,僅指他們投入的貨币價值,它十分不同于社會學家所認為的投入和産出的價值。社會學家所說的投入包括主觀評價,例如交易一方的社會地位高低”。作者進一步指出“還有一個更寬泛更一般的公平理論,它就是行為規範,而行為規範描述的是人們如何看待自身和他人應該或不應該行事”,作者建議“因此,公平會将人們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應該或不應該行事的這些概念引入經濟學”。在許許多多的經濟決策中,對公平的考慮是一個主要動機,它同我們對信心的感覺有關,同我們有效地開展協作的能力有關。

第三章 腐敗和欺詐

經濟運行還有它的陰暗面,包括腐敗、欺詐等反社會行為。作者對最近美國曆史上的三次衰退進行研究發現,每次衰退都有腐敗和欺詐的影子。

第四章 貨币幻覺

作者先對貨币幻覺的思想史進行了回顧,指出長期以來經濟學家相信經濟中充滿着貨币幻覺,然後,在20世紀60年代,他們逆轉了這種觀點。作者認為“在将名義美元轉換成實際美元的過程中,會有所損失。這樣的損失就是貨币幻覺的結果。作者還考察了工資合同和貨币幻覺、債務合同和貨币幻覺、會計核算和貨币幻覺等三種現象,最終在小結中總結到“現代宏觀經濟學最主要的假設之一,是人們能夠揭掉通貨膨脹的面紗。這似乎是一個極端的假設。鑒于工資合同、價格決定、債券合同以及會計核算的性質,這個假設似乎是完全不合情理的”。

第五章 故事

人類行為的很多動機來自我們生活中的故事。這些故事是我們講給自己聽的,它們進而又産生了人類的動機結構。對一個國家、一個企業或一個機構的信心也是如此。偉大的領導人總是首要的故事創造者。作者對故事的結構以及過去發生的一些政治經濟故事以及和整體經濟相關的故事進行了回顧和分析,并指出故事的流行對信心有很大的影響。

以下是第二篇的内容,作者開始對八個經濟問題進行解答。

第六章 為什麼經濟會陷入蕭條

作者對美國曆史上的兩次大蕭條進行了回顧分析,指出“美國曆史上兩次最嚴重的蕭條,基本特征都在于人們對經濟的信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追求利潤的意願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轉向了有害于社會;人們的貨币幻覺以及人們的經濟公平感發生了變化。大蕭條和這些難以量化的變量緊密聯系在一起”。作者還指出在情緒高漲的時候,人們很容易忽略那些一目了然的經濟事實。最後作者警告到“過去發生的很多事情都根源于人類的本性,而這些本性曆來都有強大的力量。人們還是那麼在意公平,還是抵制不住腐敗的誘惑,當别人的惡行被揭發出來之後還是會感到憎恨,對通貨膨脹也還是感到困惑,他們的思想還是受空洞的故事而非經濟理性所支配。蕭條仍有可能重演”。

第七章 為什麼中央銀行家們迄今為止有控制經濟的權力

作者再次強調引起經濟緊縮的人性弱點,這些弱點包括脆弱的信心、貨币剛性、對不公平以及腐敗的憎恨。但是我們總是傾向于依賴美聯儲的力量把事情搞定。然而,作為中央銀行的美聯儲似乎并不總能控制宏觀經濟這樣的大問題。作者對中央銀行的運作進行了分析,并指出,美聯儲從成立之初就被視為能夠在信心崩潰時采取決定性行動的機構,而且将來仍将是這樣的結構。在本章的附錄中,作者還指出了這次經濟危機的原因和如何應對這次危機。“本輪衰退有所不同,它不僅僅是因為需求不足,也不是因為能源價格過高…對當前經濟的最大威脅是信貸危機”,“對動物精神的研究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需要兩個目标(總需求目标和信貸目标)。這兩個目标及其背後的因果邏輯,不僅可以給政策制定者提供信心,還能為他們實施如此大膽的計劃提供合理性”。

第八章 為什麼有人找不到工作

作者對經濟學中各種工資理論都進行了分析,并轉而面對現實“綜合社會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工人都表示他們對組織是忠誠的,他們擁有共同的價值追求,對能在那兒工作感到自豪…工資不僅僅是一種激勵,它還是雇主和雇員之間進行交換的一個标志…過低的工資,或者論資排輩式的工資,都會降低雇員把企業目标視為其個人責任的意願”。作者認為“與傳統經濟學論點相比,以上關于勞動力市場的觀點既簡單又複雜。說它複雜,是因為雇員的動機比那些嚴格的經濟模型更符合現實。說它簡單,是因為我們認為工資至少部分地取決于工人的公平感,而且公平工資總是超過市場出清的工資水平,而市場出清的工資水平變化很少”。

第九章 為什麼從長期看通貨膨脹和失業此消彼長

作者在本章中指出了自然失業率理論的錯誤,因為它有一個關鍵的假設,即人們沒有貨币幻覺;并以加拿大政府為例,指出了為了确保低通漲而帶來的高失業率;且在最後指出“美國實行了靈活的貨币政策,它在價格穩定和充分就業兩個目标間小心翼翼地進行平衡。不過,我們非常擔心,将來聯邦儲備委員會的理論家們會把自然失業率理論當作信條,認為價格穩定就是零通漲,卻看不到實現零通漲目标的巨大成本”。

第十章 為什麼為将來儲蓄如此随意

作者分析了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儲蓄的偶然決定性、不儲蓄、儲蓄對情景的敏感性,而這些都明顯不符合經濟學家所說的儲蓄決策。作者還拿中國舉例說明,國家宣傳和文化習慣對儲蓄決定的作用。因此理解動物精神對于設計一個國家的儲蓄政策非常重要。

第十一章 為什麼金融價格和公司投資如此易變

作者分析了股票市場價格的波動性和人們信心之間的關系,也舉例分析了勇氣和信心在投資決策中重要作用(豐田汽車的成功),并引用傑克·韋爾奇的話,重申“投資決策中最重要的是直覺而非分析。直覺是一種符合心理規律尤其是社會心理規律的社會過程,因為群體的決策是依據社會心理做出的”。

第十二章 為什麼房地産市場具有周期

房地産市場和股票市場一樣其價格存在巨大波動。作者首先指明人們相信的地産價格隻漲不跌的信條是不存在的,同時各種房地産繁榮期的各種傳奇故事在忽悠人們,把房産當作投資來抵消通貨膨脹也是故事。但是這些故事在現實中影響着人們的決策。造成房價上漲傳染病的反饋過程和制度、文化、心理因素相關。

第十三章 為什麼少數族裔存在特殊的貧困

作者利用心理學家關于“我者”,“他者”的實驗結果說明,少數族裔貧困的原因,不是簡單的缺少資金和技能。“在認識到曆史、公平、故事等的作用後,我們就能發現美國黑人和原住民的貧困從根本上說不是個人選擇的問題。他們落入陷阱不能自拔,不僅因為缺少資源,還因為與其它群體相比,他們還要面對“他者”和“我者”的隔離。黑人和原住民都有一個特殊問題,那就是他們生活在一個遭受剝削的獨特故事中。因此,白人和黑人都認為存在兩類人;“我者”和“他者”,這種觀念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種觀念,就如同金融資産少和低技能一樣,也要對美國黑人的持續貧困負一定責任 ”。

第十四章 總結

作者在這裡指出“在宏觀經濟學中加入動物精神,對于更好地理解經濟到底如何真實運行非常必要…傳統的宏觀經濟學集中在假設人們隻有經濟動機而且完全理性時的經濟運行。如果畫一個正方形,然後再把它分成四格,兩列分别表示經濟和非經濟動機,兩行分别表示理性和非理性反應,那麼現有模型隻填充了一塊,即如果人們隻有經濟動機和理性反應的話,經濟會如何運行…,但是它立刻引出三個問題,分别對應另外三個空格:如果人們有非經濟動機和理性反應,經濟如何運作?如果人們有經濟動機和非理性反應,經濟如何運作?如果人們有非經濟動機和非理性反應經濟又會怎樣運行?本書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要解釋後面的三個空格。

本書非常通俗易懂,貼近現實生活,生動地解釋了發生在我們周圍的經濟生活背後的原因;它也再次證明了信心是多麼的重要,不論這種信心是建立在理性或非理性基礎上的,它都會左右我們的行為。當然激勵人們前行的力量,或者說我們的行為動機和動力還有許多,例如夢想與期望、身份認同等等情緒化的态度或信仰等影響人們決策和行為的東西。

圖書情報中心 張力軍執筆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