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美元和10美元都是“合理”的價格,貝爾斯登倒閉的背後,有着怎樣的商業文化淵源?
在與西方人士進行商務交往時,面對遭遇的商務霸權,諸如不能繞過條款、獨家代理權、優先拒絕權、非當事國仲裁權、在華講外語權等,中方應當怎樣對待?
如果你去某國訪問,目的是推銷中國的産品。在拜會該國某部部長時,一進門,恰好看見該部長在辦公室裡摳自己的腳丫。坐下來後,該部長為了表示友好,将面前的一份點心送了過來。你吃還是不吃?如果你不吃,那麼,怎樣才能得體地謝絕呢?
如果你請外國的同行吃飯,豬下水、青蛙腿、大棒骨、鯉魚等,哪些是法國人不能接受的?哪些是美國人反感的?
這些知識瑣細而龐雜,經濟的全球化需要中國的商務人士深谙他國各民族的商業文化與習俗,尤其是我們較為陌生、經濟又相對發達的西方民族。這是每一個中國商務人士謀求事業長遠發展的必修課。然而,文人、學者很少有與這些西方商務人士深入交往的機會;資深的商務人士又很少有時間寫作。所幸在歐美從事金融工作20多年的車耳先生新近出版的《靠近一點看西方:行商歐美20年見聞》一書有助于彌補這一缺憾,他以自己多年來涉外商務交往中的認知為主線,細述了自己對歐美多個國家商業文化的體察和感悟。
本書采用漫談式的散文體,共分8章,由幾十篇專題文章組成。作者通過叙述自己在國外從事商務活動過程中所遇到的趣事、轶事以及尴尬事,為讀者刻畫出了各國商人的文化特征,總結出了一套常見問題的解決之道。比如,如何向外國人說“不”、與外國人談生意時該如何舉止和着裝、如何跟風險投資公司的人談判、如何與外國的政府官員甚至警察周旋等等。在全書的最後,面對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作者深有感觸地總結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思考。各章的内容提要如下:
第一章 吃定老外
在本章中,作者談到了會見外國人時的吃、穿和交流習慣問題。如何吃得優雅、穿着得體、說得恰如其分。
我國開始富裕起來,實力更強、影響更大。我們不能讓外國人既賺我們的錢又瞧不起我們。同時,我們要學會向“老外”說“不”,在該說“不”的時候還是應該說,因為我們可以寬容,但不能縱容。
第二章 了解老外
在商務談判中,要警惕西方人的商務霸權。商務霸權是商務談判中的霸王條件,有的形成條款,在商務合同中廣為應用;有的成為商業慣例。具體表現為:不能繞過條款、獨家代理權、優先拒絕權、非當事國仲裁權、在華講外語權等。比如,和西方人簽合同常常必須用英語,但是,在有中、英文兩種版本時,美國人會強調以英文版本為主,在打官司時,他們就會占盡語言優勢。中、英文有歧義時,中國人就會吃虧,因為美國人會說英文不是這個意思。
在對外交往中,國内企業還要注意在适當的時機、用适當的條件把自己推銷出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價格。那麼,在投資談判中,什麼是合理價格呢?本書以經驗說明,合理價格是一個供求之間均衡的、對買賣雙方都有利可圖的價格。
第三章 如此老外
從成本和效益角度上講,留學是以時間和金錢為代價去換取更好的未來。但是,近十多年來,留學的人越來越多了,外國人到中國打工的人也越來越多了,留學生不像以前那麼受人歡迎了。如果未來幾十年的職業生涯沒有保證,也看不到收益的話,出國留學還值嗎?
學成歸來後,在外企工作常常是留學生的選擇之一。在法國留學就在法國企業工作;在德國留學就在德國企業工作。隻是每個民族的文化是不一樣的。和德國人工作就要嚴守規矩;和法國人在一起千萬不要這樣,那是一個如果和他們較真就能把你自己氣個半死的民族。而在美國工作又有所不同。美國人付的工資最高,但是最不穩定,說裁人就裁人。
第四章 觀察老外
本章從交通出行和家居裝修的方式等方面對比中西方的差異。對美國的審判制度做了詳盡的描述。
美國陪審團制度的理念是:在一個進步的社會,一個人不需要了解法律究竟說的什麼意思,依然能做一個守法公民。他隻需具有正常的理智和情感,做正當的事情,這大體上就是法律所認可的。而當他們認為某種錯誤應該受到懲罰時,那也可能是法律所禁止的。所以說,法律存在于民間,法律應該涵蓋人類社會的共同約定和長期以來形成的習慣。也就是說,先有生活後有法律,法律不能離開生活,淩駕于社會的習慣之上。
由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知識結構不同又非法律專業的人士組成的陪審團審理刑事案件,是一種還政于民的理念。但是,這種做法有明顯的弊端。除了常常小題大做、因為輕微的刑事案件浪費公共資源外,最大的弊端就是讓犯罪者容易逃脫法律的制裁。就像美國投資銀行發明許多金融衍生産品一樣,美國的律師開發了許多訴訟産品,而這些律師個個都是講故事的高手,惟恐天下不亂。對他們來說,不是事實勝于雄辯,而是雄辯勝于事實!這些律師往往通過動人的故事打動陪審團,使之作出無罪的判決。
第五章 學習老外
本章說的是西方人的優點。無論面對名譽還是權威,多數西方人都會以平常心對待。西方大部分的名人喜歡過低調的生活,而老百姓見到名人的時候,也會不卑不亢。西方人對領導的敬畏也不是卑躬屈膝、巴結奉承。
第六章 同情老外
本章探讨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的問題。美國人因重複勞動而造成的低效率,普遍存在而且非常嚴重。
以北美貿易協議的實施為例,該協議是20世紀90年代由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國簽署的。依據該協議,貨品在這三個國家間是可以自由流通的。事實上,美國對來自加拿大的貨物和人員還是嚴加審查,對來自加拿大的乘載有十幾個人的大巴甚至要查上一兩個小時,從X光機到人工再到警犬,能查三遍,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本書作者還講述了自己在美國機場的一次親身經曆。僅僅由于一個美國機場搬運工人的遲緩而延誤了一架班機的起飛,爾後,造成了整個機場的擁堵,最後,導緻該次航班在地面延誤的時間與在空中飛行的時間相差無幾。
第七章 感受老外
本章描述了西方人對生活的态度。他們對名牌的認知更加理性,是在享受生活而不是在炫耀生活,人們的心态是平和而不急躁、務實而非務虛。
第八章 别把自己當老外
本章作者談了生命的價值、其可能的價格以及價格的決定方式。中國人常常把生命的價值做一種虛幻的解釋,比如說重于泰山,比如說輕于鴻毛,就像中國的山水畫一樣,寫意而不寫實。西方人在這個問題上比我們實際得多。比較起來,對生命賠付最廉價的是貧窮國家;對生命維護最好的是北歐國家和加拿大;對生命價格演繹得最誇張的是美國人。如果一條人命在貧窮國家值幾十萬元的話,在歐洲會值幾百萬,在美國則可能值幾千萬。因此,中國的國民在生命的價值這個問題上,不能做老外。
本書作者車耳先生,北京大學經濟系研究生畢業。作為國内某金融機構駐外代表,長期在巴黎、紐約等地工作。多年來筆耕不辍,已出版《如此美國》系列及《财富幻象》等多部著作,主要探讨和介紹西方的商業文化、信用制度以及金融環境等方面的問題,觀大勢于細節,觀點很有預見性。在《第三條道路》、《投資西方》這些學術著作之外,他的文化批判系列著作《如此美國》、《如此法國》和《如此西歐》等書給讀者揭示了一個既先進又落後、既文明又野蠻、善良與邪惡共在、美好與醜陋并存的西方世界。其文章明白曉暢、樸實幽默.。《靠近一點看西方:行商歐美20年見聞》是一本與西方國家進行商務往來的文化指導手冊。橫向與縱向的比較是本書的一大特色。值得商務人士、學生與教師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