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創新是等死,創新是找死”。對于投資大、風險高、周期長的化學制劑醫藥企業來說,跨越創新的陷阱與斷層意味着極大的考驗:高投入低回報、目标與手段的扭曲、徘徊在全球醫藥産業鍊的最低端等陷阱,同時還要跨越從醫藥投入到醫藥産出中間存在的斷層。那麼,中國本土化學藥劑行業的典型代表之一,恒瑞醫藥是如何從一家生産紅藥水、紫藥水的低端制藥廠,成長為醫藥行業的領頭羊、全球排名第7的醫藥企業?它又是如何跨越這些陷阱和斷層的?
劉海建、吳通 / 文
“人生六十方開始”,這句話對于位于江蘇連雲港市的恒瑞醫藥董事長孫飄揚來說再合适不過了。個人财富的增長對于他來說隻是數字:2020年12月,繼成為中國滬深A股上市公司醫藥制造行業的股王之後,恒瑞醫藥(代碼:600726)接連入圍了“全球藥企市值25強”、“亞洲上市公司50強”,市值超過6000億元,位居醫藥領域市值第一。截止到2020年底,盡管仿制藥依然占大頭,但創新藥銷售占比穩步增長,預計在未來三年内将達到40%-50%。得益于恒瑞醫藥市值上漲,2020年12月孫飄揚家族以2335.4億元财富位居中國福布斯富豪榜第四。
但與國際巨頭比起來,恒瑞醫藥公司還差得很遠。到2020年底,中國所有醫藥公司銷售額加起來,依然不敵全球排名第6的日本武田制藥——盡管恒瑞醫藥排在第7位。但潛力巨大。在2020年,我國所有醫藥公司總銷售額低于1.5萬億元,不到我國當年GDP的2.5%。“危”與“機”同時擺在了面前。下一步如何走,如何持續不斷地帶領恒瑞醫藥走上創新之路是一個永恒的問題。
恒瑞的創新之路
恒瑞醫藥的前身是始創于1970年的連雲港制藥廠,隸屬于當地的街道辦事處,主要生産紅藥水、紫藥水等生産技術含量低的仿制藥,利潤微薄且市場競争劇烈,一度陷入倒閉的困境。為解當地醫藥企業發展的困局,連雲港醫藥管理局批準管轄下的企業可以啟用一批年輕人擔任管理者。1990年,32歲的孫飄揚掌權制藥廠,當時隻有300多名員工,一年利潤隻有8萬元。
作為中國藥科大學的畢業生,技術出身的孫飄揚深知研發的重要性,上任之初制定了以高技術仿制藥擴大市場的戰略。當時他敏銳地捕捉到VP-16抗癌制劑的市場潛力,通過四處借款籌集300萬元從一位大學教授手中買下了該專利。次年靠這一新藥,連雲港制藥廠創造了5000萬元的銷售額,制藥廠就此轉危為安。
1997年,連雲港制藥廠迎來了國企改制,恒瑞醫藥正式成立,恒瑞醫藥從一家國有性質企業變成了一家民營企業。雖然此前的高技術仿制藥戰略取得了極大成功,但是勇于創新的孫飄揚不滿足于此。他認識到仿制藥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争中空間将越來越少,并前瞻性地預測到創新藥未來的戰略制高點地位,于是果斷決定第二次進行戰略轉型,由高技術仿制藥轉向創新藥,同時放棄了已經取得一定成就的高技術仿制藥的研發。
創新藥研發具有投入大、周期長、失敗率高的特點,在國外一款創新藥的研發需要至少投入20億以上的資金,從研發到上市需要至少10年的時間。
當徹底放棄仿制藥的研發後,創新藥的研發短時間内難以獲得回報,恒瑞的資金鍊出現了問題。
2004 年,公司決定再次轉型,制定了創仿結合“兩隻腳走路”的戰略,形成“‘仿制藥’+‘創新藥’”共同發展的格局。在起點上依靠研發投入相對較少而産出現金流較多的仿制藥來獲取資金,再從這部分資金中抽取部分投入下一年的創新藥研發中。而未來一旦創新藥上市,所獲得的高現金流利潤不但可以快速收回研發創新藥的成本,而且可以為再下一年創新藥和仿制藥的研發提供支持,從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恒瑞的第三次轉型無疑取得了巨大成功,這次轉型也成為恒瑞醫藥發展史上的重大轉折點。2011年恒瑞首個創新藥“艾瑞昔布”獲批上市,2014年第二個創新藥阿帕替尼上市,随後又有多個創新藥上市。
醫藥企業的創新需要跨越諸多如高投入低回報、目标與手段的扭曲、徘徊在全球醫藥産業鍊的最低端等陷阱,同時還要跨越從醫藥投入到醫藥産出中間存在的斷層。那麼恒瑞又是如何跨越這些陷阱和斷層的呢?
仿制藥的研發策略
恒瑞醫藥對仿制藥與創新藥分别制定了不同的策略。恒瑞醫藥盡管以創新藥的研發而知名,但高度重視仿制藥。公司約将70%的研發費用投入到仿制藥。而且對于仿制藥的技術秘密更為保護。譬如當恒瑞成為中國巨頭之後,無數學者、專家希望參觀恒瑞研發實驗室。當訪客希望參觀仿制藥實驗室時,需要公司董事會審批。反之,若希望參觀創新藥實驗室,普通項目經理審批就可以了。
除此以外,恒瑞對于仿制藥的研發策略堅持三大原則:
第一,提前布局,争做首仿。恒瑞仿制藥的研發工作并非始于被仿藥品專利到期時,而是在被仿藥品大緻還有5年的專利期時,仿制研發工作便已悄然進行。隻要被仿藥專利期一過,恒瑞便可以立馬将自己的新藥打入市場,快速地占領國内外市場。
第二,選擇有技術壁壘的仿制藥。恒瑞隻仿有技術壁壘的藥品,專攻仿制藥中的尖端領域,避開激烈競争的低端仿制藥領域。
第三,Me Too,Me Better,Me Best!恒瑞在仿制藥領域的目标不僅是仿制出藥效一緻的藥品,還要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實現超越,研發出更有效的新一代産品,逐步取代被仿藥品,掠奪被仿藥品的市場,做到“MeToo,Me Better, Me Best”!現在這一口号已經成為公司仿制藥的研發戰略。
創新藥的研發策略
在創新藥的研發方面,恒瑞醫藥堅持自主研發。恒瑞通過自己的情報機構把握醫藥研究前沿領域,聚焦熱門靶點,通過自身完整健全的創新研發體系從事研發工作,保證把創新藥的專利産權、核心知識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上,更好地進行知識管理。恒瑞創新藥的研發原則堅持以下策略:
第一,嚴密保護核心知識。恒瑞在核心原料上堅持自主生産,保證原料品質和防止機密外洩,非核心原料則大部分采取外購的形式,以降低工廠的生産強度。與此同時,恒瑞醫藥也會事先額外儲存一定量的原料,以防市場變化帶來的沖擊。
第二,謹慎選擇熱門靶點。“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恒瑞對熱門靶點的選擇很謹慎,專攻自身擅長的領域,集中力量攻破所選擇的靶點。公司行政部總監陳為認為:“我國醫藥企業在研發方向上十分喜歡蹭“熱點”,都希望通過向公衆展示企業正在做熱門靶點的研究來傳遞科研實力強大的形象。但是,熱點并不是那麼好蹭的,不自量力強行去蹭還會“燙腳”。既然是熱點,那麼全球絕大多數醫藥領域的研發機構、企業都會将目光集中于此,若想脫穎而出,那麼在資金、基礎設施、先進器材、人才儲備、研發實力、銷售推廣隊伍等各個方面都必須有堅實的基礎。”以PD1靶點藥為例,目前中國不但擁有42個進入臨床和審批的PD-1/PD-L1靶點藥,還擁有超過260種在研類似靶點藥,可見熱門靶點的競争激烈程度。
第三,遵守基本規律。新藥研發是一項高風險、高投入、高收益的長期活動,做一個項目至少十年才能見到效益。公司運營總監蔣勇先生也打了形象的比喻:“新藥研發也并非像農民同志種地,辛勤勞動就必然會有收獲,它的成功與否充滿了偶然性。據統計,新藥研發項目失敗率高達80%,大約5000個化合物才有一個能上臨床,而即使上了臨床也可能在一期就遭遇失敗,一旦失敗,前面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會化為泡影。另外,一個項目走完研發的各個流程預計要投入超過10億元的人民币(其中臨床II期研究就需要投入高達5.5億元人民币的資金)。”對于恒瑞取得今日成就的秘訣,運營總監蔣勇概括為三條:“遵守規律,接受失敗,恒心緻遠。為更好地研發,恒瑞引進了多套國外先進的研發設備。恒瑞每時每刻都同期進行百餘項藥物的研發,就算絕大部分失敗了,總會有幾個産品會脫穎而出,而隻要有項目能成功,就會保證每年都會有新項目上研發線。”
新篇章
恒者緻遠。多年來恒瑞始終堅守着初心,無論是創新藥還是仿制藥的研發都取得了很大進展。通過一系列的戰略轉型,恒瑞從一個生産紅藥水、紫藥水的低端制藥廠,通過仿制藥與創新藥“兩隻腳走路”的戰略,目前已經成長為我國醫藥行業的領頭羊。
這是一家真正具有醫藥知識産權的本土企業。而令孫飄揚最感欣慰的是:恒瑞能曆經三次轉型而不倒,并且能成功跨越醫藥行業技術創新的陷阱與斷層,從而在一個不确定高、周期長、投資大的行業中真正站穩腳跟。但與此同時,未來的發展之路仍充滿艱辛。想到以下問題,孫飄揚不禁皺緊了眉頭。
第一,連雲港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無法為恒瑞進一步發展提供足夠支持。水暖氣電,對于一個企業的正常運行是必不可少的。當恒瑞醫藥的企業規模變大後,連雲港的基礎設施供應日益捉襟見肘。連雲港也沒有一個能處理生産固廢的地方。企業要處理固廢,就不得不把它拉到石家莊去處理。除此之外,連雲港在交通運輸上也十分不便,出行隻能靠坐老綠皮火車,或者乘長途客車。連雲港市政府也無法在财政上提供一定支持,比如在社保方面,連雲港市政府沒有任何優惠。而在發達地區,政府給企業的社保優惠力度可以達到8%。
第二,審批日益嚴格。過往,美國FDA抽查企業從通知到實地抽查有一個辦簽證的時間差,可以為企業應檢提供緩沖期。而現在FDA已在上海設立辦公室,上午被檢企業接到通知,下午檢查人員便可抵達工廠進行檢查,大大減少了企業的應急時間。另外,中國藥品管理部門對于新藥審批也更加嚴格,在過去每年有10-14個創新藥通過審批進入市場,但現在每年僅有6-7個能通過審批。比如在2018年,全國僅有6個創新藥通過了審批。
……
一系列新的問題與困境不斷擺在恒瑞的面前,如何很好地應對這些挑戰,跨越新的陷阱,這成了孫飄揚未來不得不考慮的問題,恒瑞再一次站在曆史的選擇點上......
本研究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号:71972099、71572078、71632005)的資助。
關于作者 |劉海建: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導;
吳通:南京大學商學院碩士研究生
文章來源 | 本文刊登于《清華管理評論》2021年1-2月合刊,内容有删減
責任編輯 | 高菁陽
郵箱 | gaojy@sem.tsinghua.edu.cn